“不,留給耶律餘睹!”虞允文說道,“耶律餘睹投降我大宋,陛下欽賜他定遠將軍銜,是想要籠絡契丹人,從金國內部分化女真和契丹,我們要讓耶律餘睹立一些功勞,再提拔提拔他。”


    “一個契丹人,提拔太高了會不會不好?”


    “提拔上去後,就是他退休的時候。”虞允文笑了笑說道,“一個被金國殺了全家的契丹人,還能做什麽呢,他們唯一的活路就是在大宋安享晚年。”


    五月初七下午,黃河之畔的夏風吹得人全身清涼。


    在金人使者劉善到來之前,劉益先到了。


    聽說是宋使,李良輔想了想,決定見一見。


    劉益開門見山說道:“貴國大軍為何到此?”


    李良輔說道:“這一帶是我大夏境地。”


    “我大宋在黃河邊築城安民。”劉益說道,“現在宋夏友好通商,難道將軍要使橫山禁榷再次關停嗎?”


    李良輔一聽這話,嚇了一身冷汗。


    李良輔有無數敗績在身的。


    夏主李乾順真的弄他,隨時都可以找個借口搞死他。


    這一次出兵,李察哥也多次強調,把金人忽悠過來就可以,自己能不動手就不要動手。


    這意思就是,老子在橫山有大把大把的買賣,要是你把事情搞砸了,老子把你切成八塊喂狗。


    “宋使誤會,我軍最近上報說這一帶有一些馬匪出沒擾民,我才領兵前來。”


    “那將軍打算何時撤兵?”


    “過些時日,待我們探查清楚馬匪行蹤,確保邊境無礙便撤兵。”


    劉益說道:“如何保證?”


    “我奉晉王之命前來,晉王與貴國友好,有諸多禁榷交易往來,兩國怎會輕易動兵戈呢?”李良輔說道,“試想想,我在此對宋用兵,即便贏了,自己也有損失,我朝也並無甚所獲,卻可能丟失橫山榷場。”


    劉益倒也沒有多說,簡單閑聊片刻便離開。


    離開之時,他故意以肚子疼為理由,借了西夏人的廁所一用。


    等離開的時候,他基本上觀察了西夏人營帳的相當一部分。


    劉益前腳離開,金使劉善後腳就來了。


    在金使麵前,李良輔完全又換了一副嘴臉。


    他是這樣說的:“我軍跋涉而來,頗為疲憊,需要休整一番再做攻城。”


    劉善說道:“貴國宰相可是答應了我們殿下的,若是這次毀約,我大金天兵必西進,誓踏平你興慶府!”


    “金使完全可以放心!”


    在一頓連哄帶騙之後,劉善滿意地離開了西夏人的營帳。


    到了五月初八下午,虞允文聽完劉益迴來的匯報,他想了想,當即給東勝州的耶律餘睹下達了出兵的命令。


    五月初十,劉善迴到雲內州,對王伯龍說道:“西夏人休整一番,便會圍城。”


    “諒西夏人這次也不敢再毀約!”


    但就是在五月初十,摸清楚了金軍的三支騎兵常活動的範圍後,東勝州的耶律餘睹一口氣發了三千契丹騎兵,開始了對金人騎兵的快速打擊。


    在得到趙官家的恩賜之後,耶律餘睹打起仗來,突然變得非常盡職。


    當天,契丹騎兵兵分兩路,長途奔襲六十裏後,快速幹掉了距離東勝州最近的一支金軍騎兵,一共有一千騎。


    在休整了一天之後,五月十二日,耶律餘睹快速挺進安北府以東兩百裏範圍,在那裏遇到了正在休整的第二支金軍騎兵。


    一共一千五百騎。


    經過大半天的廝殺,契丹人以兵力優勢和突襲優勢,幹掉了第二支金軍騎兵。


    如果西夏真心要打大宋,此時東勝城一口氣出動三千騎兵的消息必然早就傳到李良輔耳朵裏。


    那李良輔這個時候完全可以派一支騎兵從後方去突襲契丹騎兵。


    但是李良輔沒有!


    他在營帳內喝完酒後就唿唿大睡了。


    在睡夢中,他夢到李察哥表揚自己,還夢到李乾順拉著自己手說道:卿乃國之棟梁也!


    而就在他睡覺的這段時間,金軍統帥對局勢的誤判,金軍騎兵沒有來得及靈活撤退,導致損失了近三千騎。


    這個消息直到十四日傳到雲內州。


    王伯龍還在心心念念等李良輔休息好立刻圍攻安北城,隻要西夏人拖住安北城,他就可以兵分好幾路同時打廢調安北城南邊的幾座軍事後勤供給城寨。


    然而,事實證明,有些人永遠隻貪圖眼前的小利。


    當兩路騎兵被打崩潰的消息傳迴來的時候,王伯龍從椅子上崩了起來:“你說什麽!”


    “左都監,宋軍突襲了我們兩路騎兵!我軍損失慘重!”


    “不可能!宋軍想要突襲我們的騎兵,至少要三千以上的兵力,三千以上的兵力,不可能瞞住西夏人的斥候,宋軍不敢冒險!”


    斥候無言以對。


    王伯龍憤怒地眼睛差點噴火。


    “劉善!”


    “下官……下官在!”


    “到底怎麽迴事,現在已經是五月十四日,西夏人已經抵達安北城近十日,他們到底想幹什麽!”


    王伯龍感覺自己被耍了。


    他的騎兵是專門打擊宋軍後勤的,所以才分兵行事。


    畢竟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宋軍從府州到安北城這一條線,最致命的弱點就是後勤補給。


    隻要是個統帥都知道。


    但分兵也有分兵的壞處,就是很容易被敵人摸清線路後,集中來一波。


    在宋軍堅決施行堅壁清野之後,王伯龍都準備撤迴騎兵,和宋軍玩玩拉鋸戰術了。


    所謂的拉鋸戰術就是,你堅壁清野,我就撤,我撤了如果你再運糧,我又來,你如果再堅壁清野,我又撤。


    這種拉鋸戰術是一種比較高明的戰術,可以很有效地壓製後勤過長的一方。


    可偏偏這個時候西夏大軍就來了,作為統帥的王伯龍當然要根據戰局的變動做變動。


    西夏人既然答應圍安北城,那東勝州和平戎城的宋軍便可能北上支援,那王伯龍留在那裏的幾路騎兵就有機會突襲宋軍援軍。


    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


    大好局麵啊!


    王伯龍這才意識到,被西夏人耍了!


    “來人,集結所有兵力!”


    劉善立刻勸阻道:“左都監,萬萬不可草率,雲州一直強調,防禦雁門關的防線尚未完成,現在我們不知道宋軍在雁門關安排了多少兵力,若是陰山之戰一旦全麵拉開,雁門關宋軍突襲我軍從雲州到雲內州的糧道,就大事不妙了!”


    “還沒有打開,就損失了近三千騎兵,這件事傳到雲州,你認為統軍司會如何處置我?”王伯龍氣得跳腳。


    道理都懂,雁門關的宋軍就躲在後麵,金軍也在完善後勤。


    可是他媽的現在是關乎到老子官位的時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寧嶽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趙寧嶽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