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實在難說。


    現在民間都在傳韓世忠有自立之心。


    無風不起浪啊!


    民間為什麽會有這樣的傳聞?


    老百姓喜歡吃瓜。


    但得有賣瓜人,老百姓才能吃上瓜。


    這賣瓜人是誰呢?


    是不是可能真的是金人的細作?


    高俅連忙說道:“陛下聖明,金賊細作跳梁小醜,妄圖挑撥陛下與前線主帥的關係,實在是幼稚可笑,不過……”


    “不過什麽?”


    “韓帥對陛下自然是忠心耿耿,但韓帥下麵的人就未必了,有沒有可能是韓帥下麵的人所為,臣隻是隨口提出臣心裏的想法,臣愚鈍……”


    趙官家平靜說道:“這個謠言就往金國細作上去查,懂了嗎?”


    “懂了。”高俅應了一聲。


    高俅真正懂的不是這件事,而是趙官家的心思。


    遼東正在打仗,不管問題是不是真出現在遼東某些將帥身上,現在不要在後方捅婁子。


    高俅提的也未必錯。


    這官場的水深得很,誰能保證自己在裏麵是清白的?


    就算他韓世忠大公無私,下麵的人就一個個要跟他韓世忠一樣?


    名利場就是一個巨大的利益場,沒有利益如何能聚攏人心?


    如果完全出淤泥而不染,必然會被群體所唾棄,又如何調動資源和人力去辦事?


    金國細作在東京興風作浪可能是真,而有人想要想辦法撤換掉韓世忠肯定是真。


    就在趙官家與高俅議事之時,王懷吉在殿外說道:“陛下,叔夜相公求見。”


    “宣!”


    張叔夜急匆匆走進來,人還沒有到,聲音就到了:“陛下,高麗傳來最新軍報。”


    “快!”趙寧一聽是高麗傳來的,也興奮起來。


    他接過張叔夜手裏的軍報,飛快且仔細地閱讀起來。


    這是西京城的軍報,八百裏加急送來的。


    “金國果然出動了主力部隊!”趙寧語氣有些凜冽。


    高俅一聽,立刻說道:“金人膽敢貿然向我們開戰,這是置兩國和約於不顧,我們完全可以撤掉榷場,斷掉所有商貿。”


    “不!”趙寧說道,“現在金軍在高麗是以高麗軍的名義在參戰,並未在明麵上撕毀兩國和約,若是隨意撤掉榷場,會將戰火從高麗,燒到河北,沒有這個必要。”


    現在戰場的中心轉移到高麗,正符合趙寧的預期。


    從之前算賬就可以判斷出來,現在要滅金不現實。


    “由於西夏的存在,要與金打長線戰爭也不是明智之舉。”趙官家繼續說道,“金國內部有主戰派的存在,從目前局勢來看,宋金想要保持完全沒有軍事衝突,不現實。”


    畢竟宋金矛盾沒有達到新的平衡,金國內部主戰派的能量巨大。


    即便是榷場開了,事實也證明那股勢力在不斷推動著金軍蠢蠢欲動。


    將這股勢力產生的矛盾東移,才是最佳策略。


    張叔夜說道:“陛下,我軍在西京傷亡也不小,金軍卻並未退軍,眼下局勢並不樂觀。”


    趙寧說道:“金軍不但不會退兵,還會繼續增兵。”


    高俅大吃一驚:“金軍還會增兵?”


    “沒錯,金軍還會增兵,而且還會增加主力。”趙官家走到地圖前,“金國是猛安謀克製,可以做到低成本大量征調兵力,但是金國絕不敢調動燕雲地區的兵力,上京的兵力也不會輕易調動。”


    “那我們現在怎麽辦?”高俅問道。


    張叔夜在一邊看著高俅,也就隻有高俅敢這樣問趙官家問題了。


    一般的大臣,那是心中有疑惑也不敢隨意問出來,而是自己先想辦法。


    “叔夜相公,你覺得呢?”


    張叔夜說道:“迴稟陛下,我們也隻能增兵。”


    高俅說道:“我們從哪裏增兵?河北、河東的防線不能動,複州的兵力也不能動,剛剛打完開京,還要往西京增兵?”


    “我們隻能增兵!”趙寧說道,“但我們不能隨意且盲目地增兵,這是一門學問。”


    “學問?”高太尉就更加疑惑了,他隻知道哄趙官家開心是一門學問,並不知道增兵也是一門學問。


    “現在高麗禁軍總數還有兩萬多人,這個規模的軍力並不少了。”趙寧說道,“但還不夠,要讓金國知道,朕打算在高麗投入十萬禁軍,再動員二十萬軍民!”


    高俅大吃了一驚:“這麽多兵力上哪兒去調啊?”


    “在報紙上調。”


    高俅愣了一下,立刻明白過來。


    這踏馬的哪裏是調兵,這分明是忽悠!


    “陛下,李相公來信建議我們調嶽飛部到高麗。”


    “調嶽飛部?”趙寧愣了一下,“不不,嶽飛不能走,朕還不能確定金軍是否會對河北動手,而且吳玠很快要行動起來,朕更不能確定金國在知曉吳玠攻打麟州後會做出什麽反應,更何況嶽飛部過去,隸屬誰呢?”


    調嶽飛去高麗這想法,恐怕不隻李綱有。


    “連韓世忠自己都沒有求援,我們就不必瞎操心了,朝廷能為韓世忠做的就是保證必要的補給,以及安撫高麗民眾的政策,最重要的是不隨便幹預。打仗最忌憚的就是後麵的人一時興起,隨意亂說,戰爭瞬息萬變,決策權得交給戰場上的人!”


    “是!”


    “速速安排去發一版報紙,就說朝廷要給高麗增兵,三十萬大軍!”


    “是!”


    這事張叔夜去安排了。


    而趙寧看到的更重要的信息是高麗之戰中,趙諶的成長。


    “高俅。”


    “臣在。”


    “那個叫盧清流的最近在不在東京?”


    “臣得去問問。”


    “去找他問問,近日東京城的那些流言是否與金國細作有關。”


    “是,臣這就去處理這件事。”


    當天晚上,盧清流被從溫柔鄉裏硬拖了出來,很快就帶到了高俅的麵前。


    “高太尉,好久不見,草民甚是想念啊!”


    “都退下。”


    周圍的人都退走了。


    “近日東京城關於韓世忠的流言你可清楚?”


    “韓世忠?”盧清流愣了愣。


    高俅吹胡子瞪眼睛說道:“你別跟我說你不知道!”


    “我……我好像知道。”


    “到底怎麽迴事?”


    “確實有金人的細作在背後製造謠言,目的就是為了引起大宋內部對韓世忠的猜疑。”


    “這事你是怎麽知道的?”


    “草民親口聽他們說的。”


    “那青州案也是金人在背後策動?”


    “青州案?”盧清流頓了一下,連忙說道,“這個草民沒聽說過,應該不是金人,青州在京東東路,而且沒必要在青州做文章。”


    青州案排除了金人,那會是誰在背後搞鬼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寧嶽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趙寧嶽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