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鼎說道:“官家所言極是,上個月便有河北官員向臣稟報,現在真定府和河間府民間都有不少人私下購買商品,以羊、馬、珠器、皮革、貂皮等為主,這些商品在過去都是出自遼國。”


    趙寧來迴走了幾轉,說道:“若是在京畿路推行交鈔,多長時間可以見成效?”


    “如果快,三個月可以在東京城見成效,該出的問題也都出來了,衙門裏也應該會匯編出一套可行的應對之策。”


    “如此說來,三個月之後,便可以考慮是否在河北推行?”


    若是河北大量使用交鈔,金國就沒法打貨幣戰爭了。


    金國為什麽那麽喜歡銅錢?


    因為耐用,且價值更高。


    交鈔就不具備這些屬性,金國如果大量收過去交鈔,用幾年破舊了,找誰說理去?


    難道還要去大宋銀行去兌換新的交鈔?


    僅僅這一點,金國絕對不會大量入手交鈔,貨幣戰爭的局麵可以大力扭轉。


    趙鼎愣了愣,說道:“屆時還需要觀察交鈔所出現的問題,如若問題不大,倒是可以在河北找合適的州府做推行。”


    趙寧陷入沉思中,片刻後,說道:“你先退下去吧,朕先想想。”


    “臣告退。”


    趙寧在文德殿想了半天,此時一封密信送到大內來,呈遞到趙寧麵前,便更加堅定了他加快推行交鈔的決心。


    什麽密信?


    據軍情司匯報,在河間府一帶發現不少民間走私商人。


    說是走私其實並不準確,那些商人隻不過把商品運輸到河間府去買賣。


    河間府現在在法理上還是屬於大宋的領土,但實際上卻是金國控製的。


    看來宗望真的開始動手了。


    “去,傳宋淑媛過來。”


    “是。”


    不多時,內宰宋淑媛過來了。


    “官家。”


    “跟朕走一趟東京大學。”


    “是。”宋淑媛也不多問。


    不多時,趙寧又讓人宣召胡寅和胡銓一同過來。


    皇帝到東京大學到的很突然,但聽聞趙官家來了,東京大學的學生們都很興奮。


    趙寧為什麽這個時候要來東京大學?


    新政之成敗,有兩條線。


    一、槍杆子。


    新政一定要有軍隊做保底,這是毋庸置疑的,想要地主老爺心甘情願交出田產,不可能,除非流血。


    二、筆杆子。


    政事堂是管理百官的,這場“戰役”真正決定性作用的是基層官吏,基層官吏如果不給力,新政很難落地。


    若是新政無法盡快落地,久而久之,人心疲敝,連新政派都會懷疑新政的作用。


    一旦懷疑的情緒傳開,新政就會落於被動。


    所以,一定要有一批積極、忠誠的基層官吏宣傳新政的思想,保證新政落到農村裏。


    而且,基層官吏體係的搭建,與後期的對內治理效能提升和軍事動員也有很大的關係。


    總之,基層官吏的思想一定要嚴抓好。


    而基層官吏出自於哪裏?


    至少現在趙寧是打算從東京大學提拔基層吏員,從新官學中提拔基層官員。


    如果東京大學學生成績優秀者,也可以破格提拔基層官員。


    下麵的官員趕緊去安排趙官家召見學生的場地。


    不多時,場地安排出來了,就在東京大學的大禮堂。


    進去禮堂之前,自然是要搜身的。


    不多時,進來了數百學生,這些人都是東京大學非常優秀的學生。


    “朕來這裏也沒有別的事,就是想諸位了。”


    趙官家倒是開門見山,說話不拐彎抹角。


    他這麽一說,學生們都又激動又感激。


    一個學生大膽說道:“學生們無時無刻不等待著陛下的聖訓。”


    眾人都激動起來:“請陛下為學生們撥雲開霧。”


    趙寧看著這裏一張張年輕充滿朝氣的麵孔,心中頓感踏實。


    新農政的人才儲備有了,銀行新政的人才儲備也有了,連少府監那些輕工業製造的人才儲備也在這裏。


    趙寧說道:“朕知諸位心中有困惑,對目前所學,對未來,皆有困惑。”


    “有困惑才是真,有困惑,說明你們在思慮自己,思慮本身,思慮大宋,思慮萬民,若無困惑,一天三頓吃飽喝足,終日閑聊無事,人生蹉跎,實在無趣。”


    “朕為何要設立東京大學?”


    趙官家的聲音在大禮堂傳開,所有人都期待地望著趙官家。


    “為何?”


    “為天下,為萬民,為蒼生。”


    “你們就是大宋的未來,大宋的百姓,需要你們,你們可以創造、承擔更多。”


    “何為大丈夫?”趙寧繼續說著,“為民請命,造福一方。”


    “宗帥諸位都知曉,宗帥在過去數十年,任縣官,造福百姓,家國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朕倍感欣慰,是以仰仗以國士。”


    “學生等何時可以如宗帥一般報效君王?”


    “很快,諸位相信朕,很快諸位就有機會,有你們,朕心中倍感安慰。”


    離開東京大學,迴宮後,趙寧先是對胡寅說道:“報社的吏員從東京大學選,選一些做事踏實的。”


    胡寅說道:“都是學生,臣擔心……”


    “你不必擔心,東京大學現在是一年卒業,卒業後直接入各地報社,學生有幹勁,他們最渴望得到認可,人數絕對充足。”


    “是。”


    “淑媛。”


    “臣在。”


    “今日起,內宰在宮中設置內宰府,所有監鎮官由內宰府任命,監鎮官的政績必須由內宰府做考評,朕會定期查驗。”


    這就相當於將監鎮官從東府剝離出來,與地方上的通判一樣,由趙官家直接任命。


    這樣的好處就是避開了地方上知縣的打壓和控製,給與了充足的威信,確保基層的穩定。


    不要讓地方知縣任命,他們會任人唯親。


    宋淑媛愣了愣說道:“那何人來擔任內宰府……”


    “你來。”


    “臣……臣領旨!”


    這時,王宗濋匆匆忙忙趕來:“官家。”


    “你來的正好,以後少府監、銀行的吏員,全部從東京大學選拔。”


    “啊?是!”


    “你不是一直頭疼缺人麽?朕現在給你人!”


    “謝官家!”


    “你講少府監那些流水線的諸多事宜匯編成冊,扔到東京大學作為東京大學工學必修。”


    “放心,官家,臣已經讓人擬定好了!”


    “胡銓!”


    “臣在!”


    “你先去趙州主辦趙州報社。”


    “是!”


    “不問朕為何先讓你去趙州?”


    “趙州位於前線,陛下讓臣去肯定是與宋金之戰有關。”


    “你說對了,朕讓你去趙州確實有邊境有關。”


    趙寧也不細說。


    “那臣去便是,陛下有何事,盡管吩咐臣,臣定當鞠躬盡瘁!”


    “諸位之前也看到了,東京大學的人才充足,所以諸位放手去辦。”


    現在東京大學一年就可以卒業,畢竟所學沒有後世那麽複雜,根本不需要四年。


    卒業後就可以出去幹活,資本家用人就是這麽用的!


    “臣等謹記。”


    “你們先退下,王太尉你留下。”


    眾人告退,王宗濋留下來:“官家,還有何吩咐?”


    “朕要你在三個月之內在東京城推開交鈔,然後派人去河北選一個地方發行交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寧嶽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趙寧嶽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