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濠州,天還沒有黑。
朱昌貴帶著人從濠州衙門裏出來。
“傳令下去,現在全城每戶交一半的糧食,不交就地格殺!”
“是!”
他一聲令下,手下立刻分頭開始行動起來。
朱昌貴就是在廬州打死戶部官員的那個惡霸。
刑部的人去緝拿的時候,朱昌貴知曉事情已經敗露,就跑到了濠州去找自己的表哥王慶。
這個王慶也是偷過稅的,而且還強占過別人的田,心中有鬼,被朱昌貴這麽一說,就嚇到了。
嚇到後,迴過神,朱昌貴就開始慫恿他造反。
反正都是死罪了,就造反!
這個造反的過程也很簡單,濠州本身就沒有什麽兵力,又因為濠州知州被逮到京師,衙門裏出於散漫狀態,就很容易被攻下來。
本身宋朝那些大戶就養了不少打手,還跟地方地痞流氓有來往,朱昌貴和王慶振臂一唿,幾百人把衙門攻克了。
隨後王慶又到處走訪。
地方上不少大地主手裏都不幹淨,深怕朝廷追查下來,於是就稀裏糊塗跟著王慶反了。
眾人在幾天之內就拿下了濠州,然後用糧食招募流民和盜匪,聚眾了一大批人,趁機對各個縣城下手。
這消息傳到壽春,把蔡懋震驚得一晚上沒有睡著覺。
造反這個詞對於現在的蔡懋來說,實在的太敏感了。
畢竟朝廷在淮西的動作實在太狠辣。
蔡懋一直在擔心這種事的發生。
一旦有人造反,那些被逼上絕境的人,必然會一唿百應。
現在他接到消息還隻是在濠州,會不會廬州也有人造反了?
還有光州、黃州等等,是不是也有人造反?
若是大半個淮南西路都反了,該怎麽辦?
這樣看,自己的烏紗帽不保了,而且可能因此丟了性命!
越想蔡懋越怕。
不過他完全是杞人憂天。
這一次拿了那麽多官員開刀,又牽扯進來地方上不少地主、鄉紳偷稅、並田,不少人都在查。
有人反抗,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這也是翁彥國認為趙官家不敢繼續追查淮西的理由。
這樣殺下去,就是把地方一些大戶逼得造反。
對於這種行為,趙官家表示……很歡迎。
四月初一一大早,嶽飛就接到了命令。
上午的時候,嶽飛領了五千人馬離開京師軍大營,一路朝濠州殺去。
濠州這個地方在宋朝還不算特別出名,但是在明朝就非常出名。
在明朝,它的名字叫鳳陽,就是朱元璋的老家。
四月初一一大早,蔡懋讓人叫來還在熟睡中的李光。
李光一看蔡懋頂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再配上他肥嘟嘟的臉,看起來像一隻熊貓一樣,差點沒有噴出來。
“蔡相公,您這是?”
蔡懋深吸了一口氣,沉著臉說道:“有人造反你還睡得著?”
“那要不然?”
“本官前思後想,我們隻需要將漏掉的稅追迴來即可,其餘不做追究了。”
李光擦了擦惺忪睡眼,說道:“但是有不少人是惡意兼並良田。”
“你如何評定這個惡意?”蔡懋說道,“本朝並未規定不能買賣田產,對田產購買數量也沒有做限製。”
李光這才沉思起來,蔡懋說得對,本朝對田地買賣非常自由。
“泰發,若是繼續嚴苛執行下去,造反的人肯定更多,若是局麵無法收拾,你我都要擔責。”
“蔡相公說得有道理。”
“你也讚成?”
李光點了點頭,蔡懋大喜:“那便如此,傳下去,隻要補上稅,一律不追究,此事我會去跟陛下解釋。”
“那便先這樣辦,下官現在去安排。”李光連忙出去了。
但是,一路上,李光就開始思考起來。
淮西現在官場大換血,對地方鄉紳、豪強有一次大的打擊,在新勢力尚未形成之前,僅僅隻是追繳稅款迴來,不能消除良田兼並,未免太浪費了。
李光迴到轉運司衙門,一邊讓他們調整策略,隻追繳稅款,一邊給趙寧上奏疏。
上的奏疏請求也很簡單:在淮西推行新農政。
隻有在淮西推行新農政,才能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才能徹底扭轉局麵。
四月初二,晴,威風。
剛剛聽戶部尚書梅執禮匯報了淮西這一次查抄家產的最新進展,已經查抄出350萬貫的錢財出來。
不僅如此,還查出不少走私的鹽鐵、茶葉,這些總價值有10萬貫之多。
10萬貫是什麽概念?
宋朝最開始給遼國的歲幣就是10萬貫。
別看這些錢相對於抄官員的家不多,但它說明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地方上存在大量這種走私的行為。
這10萬貫,會不會是下麵隱瞞少報的?
少報是次要,重要的是走私,是對商業管控的漏洞。
這牽涉到大宋朝禁榷管理體係,禁榷買賣是大宋朝廷錢財收入的主要來源。
禁榷體係的改革,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不是隨隨便便能完成的。
趙寧暫時並未在這件事上深究,淮西目前最重要的是新政官員任命下去,把班子搭建起來。
班子搭起來,政策才能執行下去。
用完午膳後,趙寧小憩了片刻,醒來的時候,王懷吉才說韓世忠和梁紅玉已經在宮外聽宣。
“宣進來。”
不多時,韓世忠與梁紅玉皆入文德殿。
“臣參見陛下!”
“良臣快快免禮。”
“多謝陛下。”
“良臣這一別快兩年,朕也好生想念卿。”
韓世忠頓時受寵若驚:“承蒙陛下垂簾,臣感激涕零。”
“這位就是你的賢內助?”
“民女拜見陛下。”
“免禮免禮,朕早有聽聞你的大名。”
“民女不敢。”
趙寧笑道:“韓良辰能娶到你這樣的女子,是他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謝陛下。”
“韓卿,朕找你迴來,是有一件要事需要你去辦。”
“請陛下明示。”
“朕想派你去登州,為朕組建一支水師。”
韓世忠大吃一驚,水師?
自己可是地地道道的西北大漢,去組建水師?
不等韓世忠從震驚中迴過神來,趙寧繼續說道:“朕打算在登州組建一支水師,從登州渡海,聯合高麗,待時機成熟,一同北伐。”
朱昌貴帶著人從濠州衙門裏出來。
“傳令下去,現在全城每戶交一半的糧食,不交就地格殺!”
“是!”
他一聲令下,手下立刻分頭開始行動起來。
朱昌貴就是在廬州打死戶部官員的那個惡霸。
刑部的人去緝拿的時候,朱昌貴知曉事情已經敗露,就跑到了濠州去找自己的表哥王慶。
這個王慶也是偷過稅的,而且還強占過別人的田,心中有鬼,被朱昌貴這麽一說,就嚇到了。
嚇到後,迴過神,朱昌貴就開始慫恿他造反。
反正都是死罪了,就造反!
這個造反的過程也很簡單,濠州本身就沒有什麽兵力,又因為濠州知州被逮到京師,衙門裏出於散漫狀態,就很容易被攻下來。
本身宋朝那些大戶就養了不少打手,還跟地方地痞流氓有來往,朱昌貴和王慶振臂一唿,幾百人把衙門攻克了。
隨後王慶又到處走訪。
地方上不少大地主手裏都不幹淨,深怕朝廷追查下來,於是就稀裏糊塗跟著王慶反了。
眾人在幾天之內就拿下了濠州,然後用糧食招募流民和盜匪,聚眾了一大批人,趁機對各個縣城下手。
這消息傳到壽春,把蔡懋震驚得一晚上沒有睡著覺。
造反這個詞對於現在的蔡懋來說,實在的太敏感了。
畢竟朝廷在淮西的動作實在太狠辣。
蔡懋一直在擔心這種事的發生。
一旦有人造反,那些被逼上絕境的人,必然會一唿百應。
現在他接到消息還隻是在濠州,會不會廬州也有人造反了?
還有光州、黃州等等,是不是也有人造反?
若是大半個淮南西路都反了,該怎麽辦?
這樣看,自己的烏紗帽不保了,而且可能因此丟了性命!
越想蔡懋越怕。
不過他完全是杞人憂天。
這一次拿了那麽多官員開刀,又牽扯進來地方上不少地主、鄉紳偷稅、並田,不少人都在查。
有人反抗,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這也是翁彥國認為趙官家不敢繼續追查淮西的理由。
這樣殺下去,就是把地方一些大戶逼得造反。
對於這種行為,趙官家表示……很歡迎。
四月初一一大早,嶽飛就接到了命令。
上午的時候,嶽飛領了五千人馬離開京師軍大營,一路朝濠州殺去。
濠州這個地方在宋朝還不算特別出名,但是在明朝就非常出名。
在明朝,它的名字叫鳳陽,就是朱元璋的老家。
四月初一一大早,蔡懋讓人叫來還在熟睡中的李光。
李光一看蔡懋頂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再配上他肥嘟嘟的臉,看起來像一隻熊貓一樣,差點沒有噴出來。
“蔡相公,您這是?”
蔡懋深吸了一口氣,沉著臉說道:“有人造反你還睡得著?”
“那要不然?”
“本官前思後想,我們隻需要將漏掉的稅追迴來即可,其餘不做追究了。”
李光擦了擦惺忪睡眼,說道:“但是有不少人是惡意兼並良田。”
“你如何評定這個惡意?”蔡懋說道,“本朝並未規定不能買賣田產,對田產購買數量也沒有做限製。”
李光這才沉思起來,蔡懋說得對,本朝對田地買賣非常自由。
“泰發,若是繼續嚴苛執行下去,造反的人肯定更多,若是局麵無法收拾,你我都要擔責。”
“蔡相公說得有道理。”
“你也讚成?”
李光點了點頭,蔡懋大喜:“那便如此,傳下去,隻要補上稅,一律不追究,此事我會去跟陛下解釋。”
“那便先這樣辦,下官現在去安排。”李光連忙出去了。
但是,一路上,李光就開始思考起來。
淮西現在官場大換血,對地方鄉紳、豪強有一次大的打擊,在新勢力尚未形成之前,僅僅隻是追繳稅款迴來,不能消除良田兼並,未免太浪費了。
李光迴到轉運司衙門,一邊讓他們調整策略,隻追繳稅款,一邊給趙寧上奏疏。
上的奏疏請求也很簡單:在淮西推行新農政。
隻有在淮西推行新農政,才能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才能徹底扭轉局麵。
四月初二,晴,威風。
剛剛聽戶部尚書梅執禮匯報了淮西這一次查抄家產的最新進展,已經查抄出350萬貫的錢財出來。
不僅如此,還查出不少走私的鹽鐵、茶葉,這些總價值有10萬貫之多。
10萬貫是什麽概念?
宋朝最開始給遼國的歲幣就是10萬貫。
別看這些錢相對於抄官員的家不多,但它說明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地方上存在大量這種走私的行為。
這10萬貫,會不會是下麵隱瞞少報的?
少報是次要,重要的是走私,是對商業管控的漏洞。
這牽涉到大宋朝禁榷管理體係,禁榷買賣是大宋朝廷錢財收入的主要來源。
禁榷體係的改革,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不是隨隨便便能完成的。
趙寧暫時並未在這件事上深究,淮西目前最重要的是新政官員任命下去,把班子搭建起來。
班子搭起來,政策才能執行下去。
用完午膳後,趙寧小憩了片刻,醒來的時候,王懷吉才說韓世忠和梁紅玉已經在宮外聽宣。
“宣進來。”
不多時,韓世忠與梁紅玉皆入文德殿。
“臣參見陛下!”
“良臣快快免禮。”
“多謝陛下。”
“良臣這一別快兩年,朕也好生想念卿。”
韓世忠頓時受寵若驚:“承蒙陛下垂簾,臣感激涕零。”
“這位就是你的賢內助?”
“民女拜見陛下。”
“免禮免禮,朕早有聽聞你的大名。”
“民女不敢。”
趙寧笑道:“韓良辰能娶到你這樣的女子,是他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謝陛下。”
“韓卿,朕找你迴來,是有一件要事需要你去辦。”
“請陛下明示。”
“朕想派你去登州,為朕組建一支水師。”
韓世忠大吃一驚,水師?
自己可是地地道道的西北大漢,去組建水師?
不等韓世忠從震驚中迴過神來,趙寧繼續說道:“朕打算在登州組建一支水師,從登州渡海,聯合高麗,待時機成熟,一同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