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將翁彥國打入死牢,擇日問斬!”
殿外立刻走進來殿前司班直,將翁彥國的官帽摘了下來,拖了出去。
翁彥國也沒有反抗,連一句話都沒有說,甚至嘴角還帶著一絲解脫的舒適。
王仲衡、王叔洵和李青先後被帶下去。
大殿內又恢複死靜。
趙寧掃視一圈,開口說道:“都不說話了?”
淮西案其實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案子。
今天表麵上隻抓了四個人,將最大的那個也抓了。
但整個過程透露出來的信息,讓人不寒而栗。
這才是真正的重點。
一個翁彥國算什麽?
一個王仲衡又算什麽?
隻解決他們,是治標。
你重新派一個淮西轉運使過去,可能明年的稅一樣會很少。
為什麽?
過程已經說明了一切!
這背後是有一個強大的、錯綜複雜的地方勢力的。
他們由地方上的官員、鄉紳、地主,還有富商組成。
他們掌握了淮西大部分田產,壟斷了淮西人脈、買賣,將大部分自由農變成賣身的佃戶。
如果是以往,這些勢力之間也是有巨大的裂痕的,他們為了爭奪更好的資源,也會相互傾軋。
至於現在為什麽淮西有些人會聯合起來,其實原因大家都清楚。
解決淮西問題的本質,才是趙寧想要的。
這也是趙寧花了這麽大力氣,今天才動翁彥國的原因,也是剛才趙寧不斷強調“服眾”的原因。
這裏的服眾,真正的意思是,在朝臣麵前,一五一十將淮西案的整個過程全部公布出來。
讓保守派對待淮西問題上,也無話可說,這樣才能達成一致,增強己方力量,減少相互損耗。
“李純佑。”
“臣……在。”
“你說怎麽處理?”
李純佑微微一怔,結結巴巴說著:“陛下已經判了翁彥國死罪,臣附議。”
“朕是問你後續如何處置?”
後續?
李純佑想了想,說道:“刑部立刻將毆打朝廷命官的兇手抓起來,繩之以法!”
“這就結束了?”
“臣愚鈍……”
“朕看你不是愚鈍,你是不敢說!”
李純佑跪了下來,趙寧繼續說道:“你剛才不是說要整頓綱紀的嗎?”
李純佑被逼到沒辦法了,隻能硬著頭皮說道:“戶部和肅省院繼續嚴查淮西。”
趙官家冷聲道:“這可是你說的,那以後讓你的人,收斂一點,懂嗎?”
李純佑緊張地說道:“迴稟陛下,不存在臣的人,這大宋,都是陛下的臣子,都是為陛下效勞。”
趙寧也不繼續在這個問題上跟他辯論,既然已經借機威懾了李純佑,接下來淮西一些李純佑的人,也不敢在囂張了,戶部查賬,肅省院反貪必然會更順利。
當然,這還不夠。
“蔡懋!”
一直杵在一邊不說話的蔡懋心頭一顫,他出列,說道:“臣在。”
“你來給朕做個匯總,關於淮西這件事。”
其他官員都瞄了瞄蔡懋。
都知道翁彥國其實是蔡懋的人,翁彥國玩出這種事,蔡懋有沒有收翁彥國的錢?
誰知道呢?
但我們的趙官家喜歡玩殺人誅心,還喜歡用政治手段,把不願意配合自己的人,玩得死死的。
蔡懋說道:“淮西之案,確實是駭人聽聞的大案,其中牽涉到這樣幾點。”
“一、稅務存在嚴重的問題,從轉運使到地方衙門的稅務賬目可能都有問題,需要嚴查。”
“二、官員和地方勢力勾結,強並百姓良田,再高價賣出,擾民傷民。”
“三、良田登記也存在著重大的紕漏,需要重新審查。”
大殿內又陷入沉默。
趙官家說道:“沒了?”
“臣愚鈍,臣能想到的就這些。”蔡懋手心冒汗,老實說,這屆的趙官家是真的太難伺候了。
趙官家說道:“朕來問你,通判的職責有哪些?”
蔡懋說道:“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對州府的長官有監察的責任。”
“可王仲衡卻和翁彥國串通一氣,欺瞞朝廷,這是什麽?”趙寧盯著蔡懋,“這是監察官員的失責,是監察權的腐敗!”
“還有淮西提點刑獄司使,他們幹什麽吃的!發生了這麽大事,連一份劄子都沒有上上來,是不知道,還是不想知道?”
又是沉默。
“蔡卿,你來迴答朕。”
“陛下聖明,是臣考慮欠妥,淮西官員監察權崩壞,官員相互勾結,人浮於事,不事本職。”
“諸位呢?”趙官家掃視一轉,“諸位同意蔡執政說的嗎?”
眾人立刻說道:“臣等附議。”
一個監察權,一個行政權,還有一個財政權,蔡懋說的這幾點,基本上就涵蓋了這些了。
趙寧說道:“既然諸位都同意,朕也認同蔡卿所言,那淮西接下來的整頓,就由蔡卿負責,如何?”
蔡懋不敢說別的,隻能硬著頭皮說道:“臣領旨。”
其實這裏提到讓蔡懋負責淮西,已經說明趙官家不會動蔡懋了,無論翁彥國後續的招供有沒有蔡懋,蔡懋都暫時是安全的。
誰都知道,這一次淮西阻攔戶部查賬、查田,是裏麵大部分有保守派官員,有李純佑的人,當然也就由蔡懋的人。
現在趙寧讓蔡懋把問題陳述出來,然後再讓蔡懋去查。
目的也很簡單,讓蔡懋來負責,然後壓製淮西舊派。
你蔡懋可是在朝堂上當著大家的麵說了這些問題的,這些問題不解決,那就是你的失責!
這樣新政派和保守派就在淮西這件事上,暫時達成了一致的目的,阻力自然會變得小很多。
“你要親自走一趟淮西,去下麵走走,知道嗎?”
“臣領旨。”
淮西案的第一階段,以翁彥國下獄問斬,搞了一個段落。
這件事無疑是進入靖康四年的一件大事,誰都沒有想到,前些天還風光無限的翁彥國,一夜之間,淪為死囚。
翁家等待的是抄家,受到翁彥國和李青的連累,剛剛在東京站穩腳的李家也被抄了。
東京商會會長下台。
這一日,除了蔡懋要領頭處理淮西案,刑部也加大了對淮西的人員投入。
禦史台大一堆奏疏上報上來,把淮西提點刑獄司使、提舉常平司使都給彈劾了。
一場對淮西的大風暴,才剛剛開始。
巧的是,就在今天,宗澤又傳來消息,金國又要派使者來議和。
殿外立刻走進來殿前司班直,將翁彥國的官帽摘了下來,拖了出去。
翁彥國也沒有反抗,連一句話都沒有說,甚至嘴角還帶著一絲解脫的舒適。
王仲衡、王叔洵和李青先後被帶下去。
大殿內又恢複死靜。
趙寧掃視一圈,開口說道:“都不說話了?”
淮西案其實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案子。
今天表麵上隻抓了四個人,將最大的那個也抓了。
但整個過程透露出來的信息,讓人不寒而栗。
這才是真正的重點。
一個翁彥國算什麽?
一個王仲衡又算什麽?
隻解決他們,是治標。
你重新派一個淮西轉運使過去,可能明年的稅一樣會很少。
為什麽?
過程已經說明了一切!
這背後是有一個強大的、錯綜複雜的地方勢力的。
他們由地方上的官員、鄉紳、地主,還有富商組成。
他們掌握了淮西大部分田產,壟斷了淮西人脈、買賣,將大部分自由農變成賣身的佃戶。
如果是以往,這些勢力之間也是有巨大的裂痕的,他們為了爭奪更好的資源,也會相互傾軋。
至於現在為什麽淮西有些人會聯合起來,其實原因大家都清楚。
解決淮西問題的本質,才是趙寧想要的。
這也是趙寧花了這麽大力氣,今天才動翁彥國的原因,也是剛才趙寧不斷強調“服眾”的原因。
這裏的服眾,真正的意思是,在朝臣麵前,一五一十將淮西案的整個過程全部公布出來。
讓保守派對待淮西問題上,也無話可說,這樣才能達成一致,增強己方力量,減少相互損耗。
“李純佑。”
“臣……在。”
“你說怎麽處理?”
李純佑微微一怔,結結巴巴說著:“陛下已經判了翁彥國死罪,臣附議。”
“朕是問你後續如何處置?”
後續?
李純佑想了想,說道:“刑部立刻將毆打朝廷命官的兇手抓起來,繩之以法!”
“這就結束了?”
“臣愚鈍……”
“朕看你不是愚鈍,你是不敢說!”
李純佑跪了下來,趙寧繼續說道:“你剛才不是說要整頓綱紀的嗎?”
李純佑被逼到沒辦法了,隻能硬著頭皮說道:“戶部和肅省院繼續嚴查淮西。”
趙官家冷聲道:“這可是你說的,那以後讓你的人,收斂一點,懂嗎?”
李純佑緊張地說道:“迴稟陛下,不存在臣的人,這大宋,都是陛下的臣子,都是為陛下效勞。”
趙寧也不繼續在這個問題上跟他辯論,既然已經借機威懾了李純佑,接下來淮西一些李純佑的人,也不敢在囂張了,戶部查賬,肅省院反貪必然會更順利。
當然,這還不夠。
“蔡懋!”
一直杵在一邊不說話的蔡懋心頭一顫,他出列,說道:“臣在。”
“你來給朕做個匯總,關於淮西這件事。”
其他官員都瞄了瞄蔡懋。
都知道翁彥國其實是蔡懋的人,翁彥國玩出這種事,蔡懋有沒有收翁彥國的錢?
誰知道呢?
但我們的趙官家喜歡玩殺人誅心,還喜歡用政治手段,把不願意配合自己的人,玩得死死的。
蔡懋說道:“淮西之案,確實是駭人聽聞的大案,其中牽涉到這樣幾點。”
“一、稅務存在嚴重的問題,從轉運使到地方衙門的稅務賬目可能都有問題,需要嚴查。”
“二、官員和地方勢力勾結,強並百姓良田,再高價賣出,擾民傷民。”
“三、良田登記也存在著重大的紕漏,需要重新審查。”
大殿內又陷入沉默。
趙官家說道:“沒了?”
“臣愚鈍,臣能想到的就這些。”蔡懋手心冒汗,老實說,這屆的趙官家是真的太難伺候了。
趙官家說道:“朕來問你,通判的職責有哪些?”
蔡懋說道:“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對州府的長官有監察的責任。”
“可王仲衡卻和翁彥國串通一氣,欺瞞朝廷,這是什麽?”趙寧盯著蔡懋,“這是監察官員的失責,是監察權的腐敗!”
“還有淮西提點刑獄司使,他們幹什麽吃的!發生了這麽大事,連一份劄子都沒有上上來,是不知道,還是不想知道?”
又是沉默。
“蔡卿,你來迴答朕。”
“陛下聖明,是臣考慮欠妥,淮西官員監察權崩壞,官員相互勾結,人浮於事,不事本職。”
“諸位呢?”趙官家掃視一轉,“諸位同意蔡執政說的嗎?”
眾人立刻說道:“臣等附議。”
一個監察權,一個行政權,還有一個財政權,蔡懋說的這幾點,基本上就涵蓋了這些了。
趙寧說道:“既然諸位都同意,朕也認同蔡卿所言,那淮西接下來的整頓,就由蔡卿負責,如何?”
蔡懋不敢說別的,隻能硬著頭皮說道:“臣領旨。”
其實這裏提到讓蔡懋負責淮西,已經說明趙官家不會動蔡懋了,無論翁彥國後續的招供有沒有蔡懋,蔡懋都暫時是安全的。
誰都知道,這一次淮西阻攔戶部查賬、查田,是裏麵大部分有保守派官員,有李純佑的人,當然也就由蔡懋的人。
現在趙寧讓蔡懋把問題陳述出來,然後再讓蔡懋去查。
目的也很簡單,讓蔡懋來負責,然後壓製淮西舊派。
你蔡懋可是在朝堂上當著大家的麵說了這些問題的,這些問題不解決,那就是你的失責!
這樣新政派和保守派就在淮西這件事上,暫時達成了一致的目的,阻力自然會變得小很多。
“你要親自走一趟淮西,去下麵走走,知道嗎?”
“臣領旨。”
淮西案的第一階段,以翁彥國下獄問斬,搞了一個段落。
這件事無疑是進入靖康四年的一件大事,誰都沒有想到,前些天還風光無限的翁彥國,一夜之間,淪為死囚。
翁家等待的是抄家,受到翁彥國和李青的連累,剛剛在東京站穩腳的李家也被抄了。
東京商會會長下台。
這一日,除了蔡懋要領頭處理淮西案,刑部也加大了對淮西的人員投入。
禦史台大一堆奏疏上報上來,把淮西提點刑獄司使、提舉常平司使都給彈劾了。
一場對淮西的大風暴,才剛剛開始。
巧的是,就在今天,宗澤又傳來消息,金國又要派使者來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