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風年過去的人生之路上,歐陽俠雖然隻是一個過客,留下的痕跡卻是濃墨重彩的。
因此,唐風年迫不及待地看信。
歐陽俠在信上建議唐風年去京城,他有辦法幫唐風年進入國子監念書。
信的下半部分提到劍,說寶劍贈英雄,鼓勵唐風年習武。歐陽俠又在信中強調,全天下的男子都應該習武,未雨綢繆,練就抵抗外敵的本領。
唐風年看完後,把信紙原樣折疊,收進信封,存放到匣子裏。
從他的舉動就能看出,他很珍惜歐陽俠的信,很敬重歐陽俠。但是,他絲毫沒有受寵若驚、欣喜若狂的表現。
石子固一邊喝茶,一邊打量唐風年,暗忖: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唐風年待在嶽縣這個小地方,氣度卻絲毫沒有小家子氣,如果他真去國子監念書,明年八月鄉試,考舉人的獨木橋上恐怕又多一個勁敵。
敵人越多,難度就越大。
表麵上,書生們是誌同道合的同窗,一起喝酒、品茶,互相吹捧詩詞文章,但等到科舉考試時,他們跟戰場上互相廝殺的敵人沒什麽兩樣。
成千上萬的書生擠獨木橋,把別人推下水,自己通過的希望就變大。
不確定別人是怎麽想的,反正石子固是這麽想的。
石子正擺出謙虛的姿態,道:“風年,我父親常誇讚你的文章,能否讓我拜讀一下?”
唐風年爽快地遞上一張草稿紙,有點臉紅,道:“慚愧,師父常說我的文采不夠,引經據典的地方太少。”
石子正一目十行,看完後,笑道:“好文章。”
他覺得唐風年的文章並沒有多大威脅。
等到唐風年端走茶壺,出門去重新沏熱茶時,石家兩兄弟趁機說悄悄話。
石子固問:“你覺得他的文章如何?”
石子正輕輕搖頭,道:“父親誇過頭了,沒那麽好。”
石子固露出微笑,似乎放心許多,道:“我早就知道,父親雖然用心教他,但畢竟隻是秀才教秀才罷了,比不上國子監那些見多識廣的名師。”
“我不是故意貶低父親,但小小嶽縣的師爺終究比不過京城國子監的師長。”
石子正提醒道:“慎言!被唐風年聽見,再告訴父親,有你好果子吃。”
這時,唐風年端熱茶迴來。
石家兄弟收起悄悄話,改談京城的風沙有多麽令人苦惱。
石子固心口不一地道:“還是嶽縣好,江南水鄉,從沒見過那種遮天蔽日的風沙。”
唐風年微笑道:“沒想到一南一北的差別如此之大。上次我去京城時,是炎炎夏日,南北都炙熱,也沒有遇上風沙,所以沒感覺出差別來。”
石子正道:“冷起來時,差別巨大。京城家家戶戶基本有炕,炕裏燒火,人在炕上睡覺。我有個同窗開玩笑,說炕裏的火如果燒得太旺,炕上的人就像烙餅一樣。”
石子固笑點低,差點把茶噴出來。
唐風年也覺得有趣,向他們打聽,北方的炕是怎麽搭建的?
可惜,石家兄弟倆並沒有觀察入微的習慣。
石子正道:“那炕冬暖夏涼,掀開席子,下麵就是土,像灶台一樣。具體怎麽搭建?我也不知。”
石子固道:“嶽縣沒有那玩意兒,沒有床舒服。”
——
西側間裏,茶幾上擺滿了花生瓜子、糖果、橘子、蘋果、柚子和茶水。
火盆烘得暖暖的。
晨晨對趙宣宣的大肚子很好奇,天真無邪地道:“姐姐長胖了,肥嚕嚕。”
趙宣宣哭笑不得,悄悄對她問道:“姐姐變醜沒?”
晨晨搖頭,抱住趙宣宣,親昵地道:“不醜,晨晨喜歡姐姐。”
不久後,蘇家母女三個和李大夫夫妻倆也到了。
李大夫給趙宣宣診脈,笑眯眯地誇讚:“脈象穩健,把孩子養得挺好。”
李夫人拉趙宣宣進臥房去,讓趙宣宣掀開衣裳,打量她的肚皮,又上手去摸她的胎位。
李夫人推心置腹地道:“千萬別胡吃海喝,特別是雞湯,上麵浮著一層油,一天一小碗就行,別當水喝。”
“雞蛋也是,每天一兩個就行。”
“油膩的東西,都少吃。”
“每天走走路,別把肚子裏的娃娃養太大。娃娃太大,比較難生。”
李夫人當接生婆多年,經驗豐富。
趙宣宣越聽越緊張,小心翼翼地問:“李伯母,我現在這樣算不算把孩子養太大?”
李夫人又仔細打量兩眼,問清楚趙宣宣的月份,道:“不用怕,剛剛好的樣子。”
趙宣宣重新把肚子遮住,露出微笑,稍稍放心。
李夫人問:“晚上怕冷嗎?腳抽筋嗎?”
趙宣宣道:“不冷,抽筋倒是有。”
李夫人道:“多曬太陽,有好處。抽筋之後,你怎麽弄的?痛得厲害嗎?”
趙宣宣微笑道:“我把夫君推醒,他幫我揉腿,每次隻疼一小會兒。”
李夫人握住她的手,羨慕道:“好福氣。我夫君睡覺打唿,睡得死沉,我每次都是自己坐起來,自己把腳指頭往上,用力掰,再揉一揉腿。”
聊完私房話之後,兩人迴去烤火。
王玉娥湊過來問:“乖女,怎麽樣?”
趙宣宣莞爾道:“沒事,李伯母讓我別吃太多。娘親,以後你別勸我喝雞湯了,一天一小碗就行,你恨不得灌我一海碗。”
王玉娥一聽,心生警惕,連忙去找李夫人聊天。她隻生過一個孩子,又過去十多年了,確實經驗不足。
蘇榮榮在貴妃榻上發現趙東陽的族長蘿卜章,拿起來,好奇地打量,問:“宣宣,這是什麽字?”
印章上的字左右反著來,不好認。
趙宣宣眉開眼笑,道:“你往手背上用力蓋一下,就知道了。”
因此,唐風年迫不及待地看信。
歐陽俠在信上建議唐風年去京城,他有辦法幫唐風年進入國子監念書。
信的下半部分提到劍,說寶劍贈英雄,鼓勵唐風年習武。歐陽俠又在信中強調,全天下的男子都應該習武,未雨綢繆,練就抵抗外敵的本領。
唐風年看完後,把信紙原樣折疊,收進信封,存放到匣子裏。
從他的舉動就能看出,他很珍惜歐陽俠的信,很敬重歐陽俠。但是,他絲毫沒有受寵若驚、欣喜若狂的表現。
石子固一邊喝茶,一邊打量唐風年,暗忖: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唐風年待在嶽縣這個小地方,氣度卻絲毫沒有小家子氣,如果他真去國子監念書,明年八月鄉試,考舉人的獨木橋上恐怕又多一個勁敵。
敵人越多,難度就越大。
表麵上,書生們是誌同道合的同窗,一起喝酒、品茶,互相吹捧詩詞文章,但等到科舉考試時,他們跟戰場上互相廝殺的敵人沒什麽兩樣。
成千上萬的書生擠獨木橋,把別人推下水,自己通過的希望就變大。
不確定別人是怎麽想的,反正石子固是這麽想的。
石子正擺出謙虛的姿態,道:“風年,我父親常誇讚你的文章,能否讓我拜讀一下?”
唐風年爽快地遞上一張草稿紙,有點臉紅,道:“慚愧,師父常說我的文采不夠,引經據典的地方太少。”
石子正一目十行,看完後,笑道:“好文章。”
他覺得唐風年的文章並沒有多大威脅。
等到唐風年端走茶壺,出門去重新沏熱茶時,石家兩兄弟趁機說悄悄話。
石子固問:“你覺得他的文章如何?”
石子正輕輕搖頭,道:“父親誇過頭了,沒那麽好。”
石子固露出微笑,似乎放心許多,道:“我早就知道,父親雖然用心教他,但畢竟隻是秀才教秀才罷了,比不上國子監那些見多識廣的名師。”
“我不是故意貶低父親,但小小嶽縣的師爺終究比不過京城國子監的師長。”
石子正提醒道:“慎言!被唐風年聽見,再告訴父親,有你好果子吃。”
這時,唐風年端熱茶迴來。
石家兄弟收起悄悄話,改談京城的風沙有多麽令人苦惱。
石子固心口不一地道:“還是嶽縣好,江南水鄉,從沒見過那種遮天蔽日的風沙。”
唐風年微笑道:“沒想到一南一北的差別如此之大。上次我去京城時,是炎炎夏日,南北都炙熱,也沒有遇上風沙,所以沒感覺出差別來。”
石子正道:“冷起來時,差別巨大。京城家家戶戶基本有炕,炕裏燒火,人在炕上睡覺。我有個同窗開玩笑,說炕裏的火如果燒得太旺,炕上的人就像烙餅一樣。”
石子固笑點低,差點把茶噴出來。
唐風年也覺得有趣,向他們打聽,北方的炕是怎麽搭建的?
可惜,石家兄弟倆並沒有觀察入微的習慣。
石子正道:“那炕冬暖夏涼,掀開席子,下麵就是土,像灶台一樣。具體怎麽搭建?我也不知。”
石子固道:“嶽縣沒有那玩意兒,沒有床舒服。”
——
西側間裏,茶幾上擺滿了花生瓜子、糖果、橘子、蘋果、柚子和茶水。
火盆烘得暖暖的。
晨晨對趙宣宣的大肚子很好奇,天真無邪地道:“姐姐長胖了,肥嚕嚕。”
趙宣宣哭笑不得,悄悄對她問道:“姐姐變醜沒?”
晨晨搖頭,抱住趙宣宣,親昵地道:“不醜,晨晨喜歡姐姐。”
不久後,蘇家母女三個和李大夫夫妻倆也到了。
李大夫給趙宣宣診脈,笑眯眯地誇讚:“脈象穩健,把孩子養得挺好。”
李夫人拉趙宣宣進臥房去,讓趙宣宣掀開衣裳,打量她的肚皮,又上手去摸她的胎位。
李夫人推心置腹地道:“千萬別胡吃海喝,特別是雞湯,上麵浮著一層油,一天一小碗就行,別當水喝。”
“雞蛋也是,每天一兩個就行。”
“油膩的東西,都少吃。”
“每天走走路,別把肚子裏的娃娃養太大。娃娃太大,比較難生。”
李夫人當接生婆多年,經驗豐富。
趙宣宣越聽越緊張,小心翼翼地問:“李伯母,我現在這樣算不算把孩子養太大?”
李夫人又仔細打量兩眼,問清楚趙宣宣的月份,道:“不用怕,剛剛好的樣子。”
趙宣宣重新把肚子遮住,露出微笑,稍稍放心。
李夫人問:“晚上怕冷嗎?腳抽筋嗎?”
趙宣宣道:“不冷,抽筋倒是有。”
李夫人道:“多曬太陽,有好處。抽筋之後,你怎麽弄的?痛得厲害嗎?”
趙宣宣微笑道:“我把夫君推醒,他幫我揉腿,每次隻疼一小會兒。”
李夫人握住她的手,羨慕道:“好福氣。我夫君睡覺打唿,睡得死沉,我每次都是自己坐起來,自己把腳指頭往上,用力掰,再揉一揉腿。”
聊完私房話之後,兩人迴去烤火。
王玉娥湊過來問:“乖女,怎麽樣?”
趙宣宣莞爾道:“沒事,李伯母讓我別吃太多。娘親,以後你別勸我喝雞湯了,一天一小碗就行,你恨不得灌我一海碗。”
王玉娥一聽,心生警惕,連忙去找李夫人聊天。她隻生過一個孩子,又過去十多年了,確實經驗不足。
蘇榮榮在貴妃榻上發現趙東陽的族長蘿卜章,拿起來,好奇地打量,問:“宣宣,這是什麽字?”
印章上的字左右反著來,不好認。
趙宣宣眉開眼笑,道:“你往手背上用力蓋一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