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大海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道:“唐秀才,脾氣越好,在家裏越沒地位。你把脾氣變硬些,以後你嶽父家就由你說了算!”
“你先把媳婦降伏,丈夫就是妻子的天,你說左,她不敢說右,等你嶽父死了……”
馬車路過一個大坑,劇烈顛簸一下。
唐風年臉色轉冷,打斷他的話,道:“你說的那種人跟毒蛇有什麽差別?你在家也這樣教兒子和女婿嗎?你兒子和女婿都是這種人嗎?”
“啊?”褚大海仿佛嗓子裏吞進一隻蒼蠅,十分尷尬,辯解道:“不是,不是……我兒子和女婿都是好人,不是那種人。”
教自家的孩子做好人,卻教別人做壞人?
話不投機半句多,唐風年幹脆一個字也不說了,把褚大海送到打穀場之後,立馬掉頭迴家去。
趙宣宣正在屋簷下教三個小孩子寫字。
為了節省筆墨紙硯,她用簸箕裝沙子,做一個沙盤,把沙盤擺在小矮桌上,手拿樹枝,在沙盤上寫字。
寫滿字之後,用手掌把沙子撫平,然後重新開始。
三個小孩子隻有七八歲,家裏出不起束修,以前沒有機會上學堂,但是考狀元這種話,他們經常聽見,很羨慕讀書人。
學寫字的機會來之不易,此時他們乖乖的,不敢調皮搗蛋。
趙宣宣鼓勵道:“聽說官府這次招新官差,都要會寫字的,要文武雙全。你們學得多,將來說不定可以去衙門當官差,當捕快,也算半個官兒,可威風了。”
三個孩子笑嘻嘻,一臉向往。
趙東陽拿一本詩經,迫不及待朝唐風年衝過去,問:“阿年,子衿是什麽意思?子佩又是什麽意思?是玉佩嗎?”
他看詩經看了一下午,對子衿這個名字是情有獨鍾。
因為石師爺的兒子叫子正和子固,趙東陽最愛模仿讀書人,附庸風雅,所以他想給小孫孫也取類似的名字。
唐風年看一眼書卷,輕聲解釋:“子衿,是讀書人的衣領。子佩,是讀書人的佩帶。這首詩是女子寫給男子的情詩,表達相思之情。”
“爹,你看書打發光陰嗎?”
趙東陽一邊琢磨,一邊答道:“我在想,給小孫孫起什麽好名字?本來以為詩裏的字都是好東西,沒想到子衿隻是衣領而已,這東西不夠貴氣,不行。”
他輕輕搖頭,有些失望,幹脆把書塞唐風年手裏,不看了,反正他也看不懂,挑來挑去,竹籃打水一場空。
唐風年明白趙東陽的意圖後,眸子含笑。對於即將出生的小娃娃,他也萬分期待。
他嘴角翹起,輕笑道:“我和宣宣也在給小娃娃想名字。”
趙東陽眉眼一動,迫不及待地問:“你們想了哪些名字?說給我聽聽。”
唐風年道:“還在商量中,還沒有遇到合心意的。”
眼看時候不早了,趙宣宣讓三個孩子趕緊迴家去,路上不要玩水。
小孩道:“宣宣夫子,我們明天再來。”
互相揮手。
趙東陽吩咐道:“大貴,大旺,你們送一送。”
趙大貴和趙大旺放下喂馬的草,一邊唱山歌,一邊去送孩子。
“你先把媳婦降伏,丈夫就是妻子的天,你說左,她不敢說右,等你嶽父死了……”
馬車路過一個大坑,劇烈顛簸一下。
唐風年臉色轉冷,打斷他的話,道:“你說的那種人跟毒蛇有什麽差別?你在家也這樣教兒子和女婿嗎?你兒子和女婿都是這種人嗎?”
“啊?”褚大海仿佛嗓子裏吞進一隻蒼蠅,十分尷尬,辯解道:“不是,不是……我兒子和女婿都是好人,不是那種人。”
教自家的孩子做好人,卻教別人做壞人?
話不投機半句多,唐風年幹脆一個字也不說了,把褚大海送到打穀場之後,立馬掉頭迴家去。
趙宣宣正在屋簷下教三個小孩子寫字。
為了節省筆墨紙硯,她用簸箕裝沙子,做一個沙盤,把沙盤擺在小矮桌上,手拿樹枝,在沙盤上寫字。
寫滿字之後,用手掌把沙子撫平,然後重新開始。
三個小孩子隻有七八歲,家裏出不起束修,以前沒有機會上學堂,但是考狀元這種話,他們經常聽見,很羨慕讀書人。
學寫字的機會來之不易,此時他們乖乖的,不敢調皮搗蛋。
趙宣宣鼓勵道:“聽說官府這次招新官差,都要會寫字的,要文武雙全。你們學得多,將來說不定可以去衙門當官差,當捕快,也算半個官兒,可威風了。”
三個孩子笑嘻嘻,一臉向往。
趙東陽拿一本詩經,迫不及待朝唐風年衝過去,問:“阿年,子衿是什麽意思?子佩又是什麽意思?是玉佩嗎?”
他看詩經看了一下午,對子衿這個名字是情有獨鍾。
因為石師爺的兒子叫子正和子固,趙東陽最愛模仿讀書人,附庸風雅,所以他想給小孫孫也取類似的名字。
唐風年看一眼書卷,輕聲解釋:“子衿,是讀書人的衣領。子佩,是讀書人的佩帶。這首詩是女子寫給男子的情詩,表達相思之情。”
“爹,你看書打發光陰嗎?”
趙東陽一邊琢磨,一邊答道:“我在想,給小孫孫起什麽好名字?本來以為詩裏的字都是好東西,沒想到子衿隻是衣領而已,這東西不夠貴氣,不行。”
他輕輕搖頭,有些失望,幹脆把書塞唐風年手裏,不看了,反正他也看不懂,挑來挑去,竹籃打水一場空。
唐風年明白趙東陽的意圖後,眸子含笑。對於即將出生的小娃娃,他也萬分期待。
他嘴角翹起,輕笑道:“我和宣宣也在給小娃娃想名字。”
趙東陽眉眼一動,迫不及待地問:“你們想了哪些名字?說給我聽聽。”
唐風年道:“還在商量中,還沒有遇到合心意的。”
眼看時候不早了,趙宣宣讓三個孩子趕緊迴家去,路上不要玩水。
小孩道:“宣宣夫子,我們明天再來。”
互相揮手。
趙東陽吩咐道:“大貴,大旺,你們送一送。”
趙大貴和趙大旺放下喂馬的草,一邊唱山歌,一邊去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