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宸王落敗
重生之不嫁皇子嫁將軍 作者:晝夢晚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插曲過罷,宴會繼續。
白知願雖坐在女眷席中,但也察覺到了仁孝帝的疲倦。
很快,有一道士打扮的人,須發全白,眉目間自是一派仙風道骨。他在仁孝帝的耳邊低語了幾句,仁孝帝立刻被哄的開懷大笑。緊接著,那道士從衣袖中掏出一個精致的瓷瓶,倒出幾粒藥。
仁孝帝見此,竟然毫不懷疑的就吞下了那幾粒藥。看來,這個道士很得仁孝帝的信任了。
白知願輕輕抿了口茶,暗道:“終於來了。”
前世,她當時已是燕王妃,見過這個道士。
這道士,名叫元池,是齊澤意費勁心機找來的一位世外高人,據說他能知過去通未來,一時間在上京名聲大噪,常常幫富貴人家做些祈福驅邪的事,靈驗至極,而且他懂醫術善於煉藥,聽聞吃了他的藥的人,都能延年益壽,永葆青春。
但白知願卻知道他其實根本不是什麽世外高人,不過是個招搖撞騙的騙子而已。但這元池倒也確實聰慧,行騙這麽些年卻從未被人發覺,反而在上京名聲赫赫。
前世,齊澤意欲將此人歸於麾下,為他所用,在派人調查元池之時,發現了一個他的大秘密。元池身邊有一小童,這麽多年無論走哪都帶著,對外宣稱是他的徒弟。實則不然,這小童正是元池當年在一大戶人家行騙時,與那戶人家的小姐有了首尾,很快那小姐有了身孕,卻自始至終都不肯說出孩子的父親是誰,直到小姐難產死去。他家人要將那孩兒丟棄,這位假意慈悲的道士便提出要收他為徒,那家人自然樂見其成,卻不知這孩子本就是那道士的兒子。
齊澤意前世知道此事的時候,以此事相要挾,利用了元池的軟肋,將他收為己用。
但這元池背地裏是燕王齊澤意的人,表麵上卻是宸王帶進宮來的。齊澤意以他的醜事相要挾,要他假意投向了宸王。因為燕王聽聞宸王欲將此人收納麾下,等有朝一日送進宮去,送到皇上身邊。
齊澤意一聽,立馬讓那元池假意投誠到了宸王的麾下,那元池也確實多年行騙,是個人才。很快,在宸王的安排下,他進了宮,得到了皇上的信任,甚至做了國師。皇上對他日漸依賴,每晚都要服用他煉的丹藥才能入睡,可以說是一天都離不開元池了。
當然這也是齊澤意樂見其成的,也是他一貫的手段,當初在幽州之時孫序然不也是如此。
可憐的宸王還在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將此心腹成功安插到了皇帝的麵前,如今深受皇帝的喜愛和器重,卻不知自己一直以來都為別人做了嫁衣。
白知願默默的看著眼前的一切,今生還是一樣的套路。她將對麵男眷席上的宸王和燕王的神色盡收眼底。
不出意料,燕王很快就會動手除掉宸王了,自從上次出了江暮雲的事情之後,燕王就失了皇上的歡心,先是軟禁了他,之後又疏遠了他。以她對齊澤意的了解,他定想借此事件,重新奪迴皇帝的歡心,還能一舉殲滅宸王,何樂而不為?
不過,白知願並不打算出手,狗咬狗而已,她隻需要安靜的當個觀眾就好。畢竟,宸王也不是帝王之才,而且這麽多年私底下也是壞事做盡,這樣的人又如何能成為一國之君呢?
白知願先前提醒蘇卿雪,也不過是不想她趟入這趟渾水之中。
白知願微微勾唇,怕是很快就有一場好戲看了。
酒足飯飽過後,時間也不早了,仁孝帝便結束了這場慶功宴。
眾人起身,紛紛行禮退下。
仁孝帝也緩緩站起身,今日飲了幾杯酒,在太監的攙扶下,也向著寢宮而去。
就在仁孝帝剛走出幾步,還未離開大殿,在眾目睽睽之下,仁孝帝一個踉蹌猛的摔倒在地,在眾嬪妃驚慌失措的叫喊聲以及太監們手忙腳亂的攙扶下,仁孝帝才勉強站立起來。
這一摔,他也清醒了過來。
白知願站在人群中,暗忖道:“好戲開始了。”
燕王急忙上前,扶住仁孝帝道:“父皇,怎麽迴事?父皇一向酒量很好,怎麽才小酌幾杯就站不穩了?”
底下的大臣更是嘩然一片,仁孝帝不算年邁,但近些時日以來,身體卻每況愈下。
不知是誰在人群中喊了一句,“不會是國師剛才給陛下吃了什麽才讓陛下身體愈發差了吧?”
此言一出,全場的眼睛直直的盯向一旁雙手合十的元池。
元池表麵雲淡風輕,實則早已冷汗涔涔。不過,今日的一切都是有人安排的,他隻要順著那人的意思,他定會保自己全身而退。
思及此,元池上前一步,道:“阿彌陀佛,陛下的身子老衲一直在盡心調理,方才給陛下的不過是我精心煉製的延年益壽的藥丸。”
底下的大臣有些不信,有人道:“陛下的飲食一向仔細,但方才都沒有經過驗證,就吞了下去,若國師心懷不軌又該如何?”
仁孝帝這才驚覺,這些時日他吃了元池給的藥丸,確實感覺身體好了許多,但他是不是太過於信任一個道士了,若他有心害自己,豈不易如反掌?
仁孝帝不由得驚起一身冷汗,他是皇帝,疑心向來深重,既然有了疑慮,他眼眸陰沉了下去,大聲道:“程遠衡何在?”
程太醫應聲而來,仁孝帝道:“你去檢查下國師的藥可有什麽問題?”
仁孝帝也不是一開始就信任元池的,實在是元池此人招搖撞騙多年,行騙經驗豐富,就連天子久而久之也對他信任有加。
剛開始,元池的藥都是經過太醫院才能到了仁孝帝的手中,但時間一長,仁孝帝發覺元池的藥有奇效,便也就縱容了他經常近身伺候。
程遠衡上前,手指捏起了一粒藥,放在鼻尖聞了聞,又撚碎了放在舌尖嚐了嚐。
很快,他臉色大變,顫聲道:“陛下,此藥看著是強身健體的補藥,但若長期食用,便會讓人血氣逆流,掏空身子,慢慢再也起不來身。”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就連仁孝帝也呆了一刻。
很快,仁孝帝反應了過來,壓抑著怒氣道:“此言當真?”
程遠衡道:“陛下,臣世代在宮中行醫,怎敢欺瞞皇上?若陛下仍有疑慮,不如叫來沈院使,叫來太醫院的所有太醫查驗一番。”
仁孝帝陰鷙的眼神看向元池,元池的後背早已被冷汗浸濕,他很想抬頭看一下燕王,但他不敢。
而另一邊的宸王更是驚慌,畢竟元池當初是他帶到宮裏帶到皇上身邊的。
太醫院不少太醫都紛紛上前檢查了藥丸,得出的結論和程遠衡一模一樣。
仁孝帝勃然大怒,顫抖著手指著元池道:“把這個欺君犯上的狗東西,給朕拖下去,即刻處死,連朕都敢謀害,真是死不足惜。”
燕王適時道:“父皇息怒,這麽一個小小的道士,給他十個膽子定也不敢對父皇下手,兒臣隻怕這件事另有陰謀。”
仁孝帝一聽,眼神猛的轉向宸王,指著他道:“逆子,當初是你把這個妖僧帶到朕麵前的,說他德高望重,醫術高明,是不是你想借他手害朕?”
宸王從小不說順風順水,但一直以來頗得皇帝寵愛,加上他身後有他的母妃——淑妃娘娘,以及外祖家趙家在,從小就沒有被皇帝如此疾言厲色的問過話。
他一時有些驚慌失措,忙跪下,道:“父皇明察,兒臣並不知情啊。那道士是兒臣送來的,但父皇一開始不也是信任他的嗎?一定是有人,有人想借他的手害我,父皇,兒臣有何理由要害你呢?”
他不說這話還好,一說這話,仁孝帝更加憤怒,抄起手邊的酒杯就直直扔向了宸王,宸王不敢躲閃,硬生生的抗下了這一杯子,酒杯剛好砸到他的頭上,頓時鮮血直流。
淑妃哪見過這陣勢,也被嚇破了膽,連忙跪倒求情道:“皇上,旭兒是你的親生兒子,他是什麽樣的人皇上最清楚了,他向來膽小,他怎麽敢對皇上下手呢?”
宸王的外祖父太傅趙守信,包括他的舅舅監察禦史趙懷川,也紛紛出來為宸王求情,並口口聲聲喊著:“宸王冤枉。”
白知願微不可察的搖了搖頭,宸王這次怕是在劫難逃了,如今仁孝帝正在氣頭上,偏又有人接二連三的求情,很難不讓仁孝帝想到,是因為奪嫡,他的兒子才不惜對他下手。
白知願雖坐在女眷席中,但也察覺到了仁孝帝的疲倦。
很快,有一道士打扮的人,須發全白,眉目間自是一派仙風道骨。他在仁孝帝的耳邊低語了幾句,仁孝帝立刻被哄的開懷大笑。緊接著,那道士從衣袖中掏出一個精致的瓷瓶,倒出幾粒藥。
仁孝帝見此,竟然毫不懷疑的就吞下了那幾粒藥。看來,這個道士很得仁孝帝的信任了。
白知願輕輕抿了口茶,暗道:“終於來了。”
前世,她當時已是燕王妃,見過這個道士。
這道士,名叫元池,是齊澤意費勁心機找來的一位世外高人,據說他能知過去通未來,一時間在上京名聲大噪,常常幫富貴人家做些祈福驅邪的事,靈驗至極,而且他懂醫術善於煉藥,聽聞吃了他的藥的人,都能延年益壽,永葆青春。
但白知願卻知道他其實根本不是什麽世外高人,不過是個招搖撞騙的騙子而已。但這元池倒也確實聰慧,行騙這麽些年卻從未被人發覺,反而在上京名聲赫赫。
前世,齊澤意欲將此人歸於麾下,為他所用,在派人調查元池之時,發現了一個他的大秘密。元池身邊有一小童,這麽多年無論走哪都帶著,對外宣稱是他的徒弟。實則不然,這小童正是元池當年在一大戶人家行騙時,與那戶人家的小姐有了首尾,很快那小姐有了身孕,卻自始至終都不肯說出孩子的父親是誰,直到小姐難產死去。他家人要將那孩兒丟棄,這位假意慈悲的道士便提出要收他為徒,那家人自然樂見其成,卻不知這孩子本就是那道士的兒子。
齊澤意前世知道此事的時候,以此事相要挾,利用了元池的軟肋,將他收為己用。
但這元池背地裏是燕王齊澤意的人,表麵上卻是宸王帶進宮來的。齊澤意以他的醜事相要挾,要他假意投向了宸王。因為燕王聽聞宸王欲將此人收納麾下,等有朝一日送進宮去,送到皇上身邊。
齊澤意一聽,立馬讓那元池假意投誠到了宸王的麾下,那元池也確實多年行騙,是個人才。很快,在宸王的安排下,他進了宮,得到了皇上的信任,甚至做了國師。皇上對他日漸依賴,每晚都要服用他煉的丹藥才能入睡,可以說是一天都離不開元池了。
當然這也是齊澤意樂見其成的,也是他一貫的手段,當初在幽州之時孫序然不也是如此。
可憐的宸王還在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將此心腹成功安插到了皇帝的麵前,如今深受皇帝的喜愛和器重,卻不知自己一直以來都為別人做了嫁衣。
白知願默默的看著眼前的一切,今生還是一樣的套路。她將對麵男眷席上的宸王和燕王的神色盡收眼底。
不出意料,燕王很快就會動手除掉宸王了,自從上次出了江暮雲的事情之後,燕王就失了皇上的歡心,先是軟禁了他,之後又疏遠了他。以她對齊澤意的了解,他定想借此事件,重新奪迴皇帝的歡心,還能一舉殲滅宸王,何樂而不為?
不過,白知願並不打算出手,狗咬狗而已,她隻需要安靜的當個觀眾就好。畢竟,宸王也不是帝王之才,而且這麽多年私底下也是壞事做盡,這樣的人又如何能成為一國之君呢?
白知願先前提醒蘇卿雪,也不過是不想她趟入這趟渾水之中。
白知願微微勾唇,怕是很快就有一場好戲看了。
酒足飯飽過後,時間也不早了,仁孝帝便結束了這場慶功宴。
眾人起身,紛紛行禮退下。
仁孝帝也緩緩站起身,今日飲了幾杯酒,在太監的攙扶下,也向著寢宮而去。
就在仁孝帝剛走出幾步,還未離開大殿,在眾目睽睽之下,仁孝帝一個踉蹌猛的摔倒在地,在眾嬪妃驚慌失措的叫喊聲以及太監們手忙腳亂的攙扶下,仁孝帝才勉強站立起來。
這一摔,他也清醒了過來。
白知願站在人群中,暗忖道:“好戲開始了。”
燕王急忙上前,扶住仁孝帝道:“父皇,怎麽迴事?父皇一向酒量很好,怎麽才小酌幾杯就站不穩了?”
底下的大臣更是嘩然一片,仁孝帝不算年邁,但近些時日以來,身體卻每況愈下。
不知是誰在人群中喊了一句,“不會是國師剛才給陛下吃了什麽才讓陛下身體愈發差了吧?”
此言一出,全場的眼睛直直的盯向一旁雙手合十的元池。
元池表麵雲淡風輕,實則早已冷汗涔涔。不過,今日的一切都是有人安排的,他隻要順著那人的意思,他定會保自己全身而退。
思及此,元池上前一步,道:“阿彌陀佛,陛下的身子老衲一直在盡心調理,方才給陛下的不過是我精心煉製的延年益壽的藥丸。”
底下的大臣有些不信,有人道:“陛下的飲食一向仔細,但方才都沒有經過驗證,就吞了下去,若國師心懷不軌又該如何?”
仁孝帝這才驚覺,這些時日他吃了元池給的藥丸,確實感覺身體好了許多,但他是不是太過於信任一個道士了,若他有心害自己,豈不易如反掌?
仁孝帝不由得驚起一身冷汗,他是皇帝,疑心向來深重,既然有了疑慮,他眼眸陰沉了下去,大聲道:“程遠衡何在?”
程太醫應聲而來,仁孝帝道:“你去檢查下國師的藥可有什麽問題?”
仁孝帝也不是一開始就信任元池的,實在是元池此人招搖撞騙多年,行騙經驗豐富,就連天子久而久之也對他信任有加。
剛開始,元池的藥都是經過太醫院才能到了仁孝帝的手中,但時間一長,仁孝帝發覺元池的藥有奇效,便也就縱容了他經常近身伺候。
程遠衡上前,手指捏起了一粒藥,放在鼻尖聞了聞,又撚碎了放在舌尖嚐了嚐。
很快,他臉色大變,顫聲道:“陛下,此藥看著是強身健體的補藥,但若長期食用,便會讓人血氣逆流,掏空身子,慢慢再也起不來身。”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就連仁孝帝也呆了一刻。
很快,仁孝帝反應了過來,壓抑著怒氣道:“此言當真?”
程遠衡道:“陛下,臣世代在宮中行醫,怎敢欺瞞皇上?若陛下仍有疑慮,不如叫來沈院使,叫來太醫院的所有太醫查驗一番。”
仁孝帝陰鷙的眼神看向元池,元池的後背早已被冷汗浸濕,他很想抬頭看一下燕王,但他不敢。
而另一邊的宸王更是驚慌,畢竟元池當初是他帶到宮裏帶到皇上身邊的。
太醫院不少太醫都紛紛上前檢查了藥丸,得出的結論和程遠衡一模一樣。
仁孝帝勃然大怒,顫抖著手指著元池道:“把這個欺君犯上的狗東西,給朕拖下去,即刻處死,連朕都敢謀害,真是死不足惜。”
燕王適時道:“父皇息怒,這麽一個小小的道士,給他十個膽子定也不敢對父皇下手,兒臣隻怕這件事另有陰謀。”
仁孝帝一聽,眼神猛的轉向宸王,指著他道:“逆子,當初是你把這個妖僧帶到朕麵前的,說他德高望重,醫術高明,是不是你想借他手害朕?”
宸王從小不說順風順水,但一直以來頗得皇帝寵愛,加上他身後有他的母妃——淑妃娘娘,以及外祖家趙家在,從小就沒有被皇帝如此疾言厲色的問過話。
他一時有些驚慌失措,忙跪下,道:“父皇明察,兒臣並不知情啊。那道士是兒臣送來的,但父皇一開始不也是信任他的嗎?一定是有人,有人想借他的手害我,父皇,兒臣有何理由要害你呢?”
他不說這話還好,一說這話,仁孝帝更加憤怒,抄起手邊的酒杯就直直扔向了宸王,宸王不敢躲閃,硬生生的抗下了這一杯子,酒杯剛好砸到他的頭上,頓時鮮血直流。
淑妃哪見過這陣勢,也被嚇破了膽,連忙跪倒求情道:“皇上,旭兒是你的親生兒子,他是什麽樣的人皇上最清楚了,他向來膽小,他怎麽敢對皇上下手呢?”
宸王的外祖父太傅趙守信,包括他的舅舅監察禦史趙懷川,也紛紛出來為宸王求情,並口口聲聲喊著:“宸王冤枉。”
白知願微不可察的搖了搖頭,宸王這次怕是在劫難逃了,如今仁孝帝正在氣頭上,偏又有人接二連三的求情,很難不讓仁孝帝想到,是因為奪嫡,他的兒子才不惜對他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