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辟和龔都本都是粗俗淺薄的一介武夫,雖然略有領兵作戰的才能,但要他們掌控全局卻是太難了。
考慮到第一批貨上萬套武器裝備都被不明來路的騎兵掠去,劉辟龔都決定帶八千騎兵去接應單福的第二批貨。
臨行前,劉辟對龔都說:“老二,為免汝南城有失,你還是留守吧,這八千騎兵我帶出去就可以了。”
龔都不樂意了:“汝南城寬河深,城牆四周碉堡森嚴,就算曹操率大軍親至也很難一時半刻拿下它,何況我們現在的對手隻是劉備這種小諸侯而已。”
劉辟無奈:“少找借口了,好吧,一起去。媽的,聽說葛坡有不少好女子,我們哥兩今晚去葛坡隨便掠奪個把村莊,找幾個好女子快活快活。”
龔都大喜:“這種好事算上我一份。”
二人計議完出行的事宜,又談到留守的問題,劉辟道:“我們走了,這汝南城讓誰留守呢?”
龔都心知要是找不到人來守城自己就沒法和老大一起出去風liu快活,搜腸刮肚一番舉薦了一人:“就讓主簿楊華(第六名讀者武將)留守好了。”
楊華,字子宸,揚洲吳郡人,鐵匠出身,對製作新型農具很有興趣,有一定政治才能,一直協助劉辟龔都處理汝南郡的政務。
劉辟愕然:“子宸隻是個文官,老二你想出去玩也不要弄個文官來守城啊,他要是把汝南給丟了我們哥兩可要落屋簷了。”
龔都大大咧咧地說:“沒事。我們走了,這城裏的事情多半是派發軍糧、理察民政等事,正適合讓楊華去管。”
劉辟一聽也有道理,卻仍狐疑道:“行不行啊,萬一要是劉備帶兵打過來了可怎麽辦?”
龔都笑道:“我們隻是到葛坡邊境接應一下單福,一兩天就迴來了,能有什麽事。再說要是有事,我們都是騎兵,趕迴來也不晚。”
劉辟終於緩緩點頭:“有理。汝南就交給楊華去打理吧,我們哥兩出去快活兩天去。”
*
於烈陪同城代楊華及許多官吏將校在城外十裏亭送別劉辟、龔都和八千大軍後,鬧哄哄地迴到了汝南,在楊華的要求下到主簿衙門開個短會。沒有了劉辟龔都的製約,楊華這種文官根本不放在這群刁官悍將心上。
楊華看著大夥三五一群的胡吹海侃,就是沒一個人鳥他,不由暗歎自己的無能為力。揮手讓這些隻會添亂的家夥散去後,楊華自迴治所理政去了。他手頭有幾個案子及幾個獎勵耕戰的計劃,以前沒那麽大權限去辦,現在當上了城代,雖然隻有一兩天時間,但手中的大權也足以讓他去做這些他想做的事情了。
於烈和一夥狐朋狗友出了主簿衙門,眼看到了一處街口,他的兩個朋友正打算就此別過。於烈忽然道:“風前、風痕,今天天氣不錯,不如一起到我家去吃酒。”
風前、風痕是族兄弟(第七、八名讀者武將),風前字審龍,夷洲人,仰慕古時的俠客鮑出,最喜行俠仗義,與於烈最是交好。風痕字飛雲,益州cd人,雖然也是遊俠出身,但喜歡擺弄各種機關,他也是於烈的死黨。
風氏兄弟在於家用完酒飯,便邀於烈去賭博。於烈雖然不喜歡賭博,但為了交情也經常陪風氏兄弟去城裏的賭坊玩玩。今天心裏有事,於烈故作神秘地說:“其實賭博也並非要去賭坊,我這裏就有一樁豪賭。”
風氏兄弟大感興趣,都叫於烈說賭法。
於烈看了一眼門外街道上稀稀落落的行人,壓低聲音說:“兩位兄弟且隨我去書房再說。”
二人隨於烈走進其書房。於烈關好門,又看了一眼窗外的情形,這才對二人說:“兩位兄弟,你們有沒有想過今後的打算?”
被於烈問起,風前想起仕途的不如意,歎道:“能有個屁打算啊,還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大帥和副帥總是胡亂地治理領地,百姓已經怨聲載道了,我們就算有所不滿,但位卑職小,又能怎麽的。”
風痕也附和道:“我們現在除了每天去賭鷹賽馬虛擲時日,實在沒有什麽可以為百姓做的,畢竟地位太低了。也沒辦法影響其他的將校,最多是收束一下手下的兄弟,讓他們不要過於擄掠百姓罷了。”
於烈奮然一拍桌子:“兩位兄弟怎可如此沒誌氣。兄弟我有個法子,可以讓這汝南郡很快走向發展的正軌。”
兩人大奇:“於兄有何妙計,不妨說來聽聽,要是可行,也算上我們兄弟。”
於烈壓低聲音道:“新任的豫州牧劉備已經派大將趙雲、魏延攻取汝南,魏延將軍要求我們趁劉辟龔都外出的機會,與他內應外合拿下汝南。”
風前一驚:“這不大好吧。雖然劉辟龔都為人不怎麽樣,但對我們還算不錯。不但提拔我們做了曲校,有什麽好處也記得分我們一份,要是背叛他們,我覺得不夠道義啊。”
風痕不以為然:“前哥,你就別傻了。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劉備已經被朝廷任命為豫州牧,這意味著曹操已經是他掌控豫州的後盾。劉備取得豫州隻是早晚的事情,我昨天還和你說了這個憂慮呢。我早想投奔劉備,隻是苦於沒有門路,現在於兄和魏延聯係上了,這不是正好麽?”
風前很在意這個族弟的意見,雖然兩人的血緣相隔甚遠,但自幼失去親人的兩人在汝南相遇後,已經建立了深切的兄弟感情,聽到族弟明確表示要投劉備,風前不由也動搖了:“那···好吧。但願劉備取得汝南後能夠善待百姓。”
決定加入於烈的內應行動後,二人便向他詢問魏延和趙雲能帶多少大軍前來。於烈擔心二人懼怕,便道:“兩位將軍已經率三千精兵隱蔽在邊境,這兩天就會通知我們行動。”
二人聽說有三千精兵,暗忖要對法兩萬餘烏合之眾也非難事,臉上便有了笑容。
考慮到第一批貨上萬套武器裝備都被不明來路的騎兵掠去,劉辟龔都決定帶八千騎兵去接應單福的第二批貨。
臨行前,劉辟對龔都說:“老二,為免汝南城有失,你還是留守吧,這八千騎兵我帶出去就可以了。”
龔都不樂意了:“汝南城寬河深,城牆四周碉堡森嚴,就算曹操率大軍親至也很難一時半刻拿下它,何況我們現在的對手隻是劉備這種小諸侯而已。”
劉辟無奈:“少找借口了,好吧,一起去。媽的,聽說葛坡有不少好女子,我們哥兩今晚去葛坡隨便掠奪個把村莊,找幾個好女子快活快活。”
龔都大喜:“這種好事算上我一份。”
二人計議完出行的事宜,又談到留守的問題,劉辟道:“我們走了,這汝南城讓誰留守呢?”
龔都心知要是找不到人來守城自己就沒法和老大一起出去風liu快活,搜腸刮肚一番舉薦了一人:“就讓主簿楊華(第六名讀者武將)留守好了。”
楊華,字子宸,揚洲吳郡人,鐵匠出身,對製作新型農具很有興趣,有一定政治才能,一直協助劉辟龔都處理汝南郡的政務。
劉辟愕然:“子宸隻是個文官,老二你想出去玩也不要弄個文官來守城啊,他要是把汝南給丟了我們哥兩可要落屋簷了。”
龔都大大咧咧地說:“沒事。我們走了,這城裏的事情多半是派發軍糧、理察民政等事,正適合讓楊華去管。”
劉辟一聽也有道理,卻仍狐疑道:“行不行啊,萬一要是劉備帶兵打過來了可怎麽辦?”
龔都笑道:“我們隻是到葛坡邊境接應一下單福,一兩天就迴來了,能有什麽事。再說要是有事,我們都是騎兵,趕迴來也不晚。”
劉辟終於緩緩點頭:“有理。汝南就交給楊華去打理吧,我們哥兩出去快活兩天去。”
*
於烈陪同城代楊華及許多官吏將校在城外十裏亭送別劉辟、龔都和八千大軍後,鬧哄哄地迴到了汝南,在楊華的要求下到主簿衙門開個短會。沒有了劉辟龔都的製約,楊華這種文官根本不放在這群刁官悍將心上。
楊華看著大夥三五一群的胡吹海侃,就是沒一個人鳥他,不由暗歎自己的無能為力。揮手讓這些隻會添亂的家夥散去後,楊華自迴治所理政去了。他手頭有幾個案子及幾個獎勵耕戰的計劃,以前沒那麽大權限去辦,現在當上了城代,雖然隻有一兩天時間,但手中的大權也足以讓他去做這些他想做的事情了。
於烈和一夥狐朋狗友出了主簿衙門,眼看到了一處街口,他的兩個朋友正打算就此別過。於烈忽然道:“風前、風痕,今天天氣不錯,不如一起到我家去吃酒。”
風前、風痕是族兄弟(第七、八名讀者武將),風前字審龍,夷洲人,仰慕古時的俠客鮑出,最喜行俠仗義,與於烈最是交好。風痕字飛雲,益州cd人,雖然也是遊俠出身,但喜歡擺弄各種機關,他也是於烈的死黨。
風氏兄弟在於家用完酒飯,便邀於烈去賭博。於烈雖然不喜歡賭博,但為了交情也經常陪風氏兄弟去城裏的賭坊玩玩。今天心裏有事,於烈故作神秘地說:“其實賭博也並非要去賭坊,我這裏就有一樁豪賭。”
風氏兄弟大感興趣,都叫於烈說賭法。
於烈看了一眼門外街道上稀稀落落的行人,壓低聲音說:“兩位兄弟且隨我去書房再說。”
二人隨於烈走進其書房。於烈關好門,又看了一眼窗外的情形,這才對二人說:“兩位兄弟,你們有沒有想過今後的打算?”
被於烈問起,風前想起仕途的不如意,歎道:“能有個屁打算啊,還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大帥和副帥總是胡亂地治理領地,百姓已經怨聲載道了,我們就算有所不滿,但位卑職小,又能怎麽的。”
風痕也附和道:“我們現在除了每天去賭鷹賽馬虛擲時日,實在沒有什麽可以為百姓做的,畢竟地位太低了。也沒辦法影響其他的將校,最多是收束一下手下的兄弟,讓他們不要過於擄掠百姓罷了。”
於烈奮然一拍桌子:“兩位兄弟怎可如此沒誌氣。兄弟我有個法子,可以讓這汝南郡很快走向發展的正軌。”
兩人大奇:“於兄有何妙計,不妨說來聽聽,要是可行,也算上我們兄弟。”
於烈壓低聲音道:“新任的豫州牧劉備已經派大將趙雲、魏延攻取汝南,魏延將軍要求我們趁劉辟龔都外出的機會,與他內應外合拿下汝南。”
風前一驚:“這不大好吧。雖然劉辟龔都為人不怎麽樣,但對我們還算不錯。不但提拔我們做了曲校,有什麽好處也記得分我們一份,要是背叛他們,我覺得不夠道義啊。”
風痕不以為然:“前哥,你就別傻了。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劉備已經被朝廷任命為豫州牧,這意味著曹操已經是他掌控豫州的後盾。劉備取得豫州隻是早晚的事情,我昨天還和你說了這個憂慮呢。我早想投奔劉備,隻是苦於沒有門路,現在於兄和魏延聯係上了,這不是正好麽?”
風前很在意這個族弟的意見,雖然兩人的血緣相隔甚遠,但自幼失去親人的兩人在汝南相遇後,已經建立了深切的兄弟感情,聽到族弟明確表示要投劉備,風前不由也動搖了:“那···好吧。但願劉備取得汝南後能夠善待百姓。”
決定加入於烈的內應行動後,二人便向他詢問魏延和趙雲能帶多少大軍前來。於烈擔心二人懼怕,便道:“兩位將軍已經率三千精兵隱蔽在邊境,這兩天就會通知我們行動。”
二人聽說有三千精兵,暗忖要對法兩萬餘烏合之眾也非難事,臉上便有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