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箴言
有一個人對待三種東西的方式中可以知道他的性格:他的酒,他的錢,他的憤怒。
有些人以自己也會嗤笑的方式說話。
我承認……雖然年輕的時候我學了不少《律法書》,但是我並非律法師。
現在我老了,不得不向比我年輕的拉比們請教。為什麽我為此該感到羞愧?一個人能精通一切嗎?
舉個例子,如果我想有一隻金杯,就去找金匠,我並不感到羞愧;對其他的東西也一樣,如果需要的話,我就去找上帝賜予特殊技能的人們。
拉比以利則說:讓別人的榮譽像你自己的榮譽那樣令你感到親切吧!
怎麽做?它教導我們應當留心同伴的榮譽,就像留心自己的榮譽一樣;應該希望同伴沒有惡名聲,就像希望自己沒有惡名聲一樣。
在激烈的戰鬥中,
強有力的人為什麽會失敗?
喬納森,盡力殺啊!
我多麽悲痛啊,
我的兄弟喬納森。
你是我最親愛的人,
你給予我的愛如此美好,
比女人的愛還要深。
庫茲斯坦的拉比貝羅卡經常光顧貝拉帕特的市集。在那兒他能遇到先知以利亞。(據傳說,他有時候從天堂下來,讓虔誠的人看見。)
“這個市場上的每個人都能去未來的世界嗎?”有一天拉比貝羅卡這樣問。
他們正說著的時候,過來兩個人。
以利亞說:“那兩個人可以去未來的世界。”
拉比貝羅卡走過去問他們:“你們在幹什麽?”
他們說:“我們是小醜。當我們看到沮喪的人,就想辦法讓他快活起來。如果我們看到有人爭吵,就想辦法讓他們和解。”
我們的拉比們教導說:從前,無論誰撿到東西,都要在三個節日上聲明,在最後一個節日過後還要多聲明七天……
廟宇毀壞之後——但願我們今天能迅速重建——這種聲明就在會堂和學校裏宣布。
但是隨著人類暴力的增多,要求撿到東西的人必須告訴鄰居和朋友,那樣就足夠了。
《利末記》訓誡道:如果一個男人或女人進行了人獸性交,人和動物都要處死。《律法書》大師們對動物受到的看來不公平的處罰感到不安,因為動物是沒有能力負責任的。不過他們這樣解釋:
如果人是犯了罪的,動物有什麽過錯?……
(其中一個)原因是動物不該走在大街上,以至於讓人們說:“這就是那個讓某某挨了石塊的動物。”
一個有罪惡舌頭的人就是這樣的人,他坐在人群中,說:“那個人做了這樣一件事”;“某人的祖先是某某”;“我聽說他做了這樣的事”;然後繼續講述醜聞。
有幾種說話的方式可以稱為“罪惡舌頭的齷齪行為”:比如評論“誰曾經認為某某會這樣”或者“不要對某某人說話。我不想告訴你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等等……
同樣值得譴責的還有這樣一種喜歡說壞話的人:他仿佛是無辜的,似乎不知道自己在說著邪惡的話。
我是沙侖的玫瑰,
或是穀中的百合。
我的所愛的女子中,
恰如荊棘中的百合。
我的所愛在男子中,
好像林中的蘋果樹。
坐在他那樹蔭下,我滿懷喜悅,
嚐他果子的滋味,我滿口甘甜。
我的愛人對我說,
“起來啊,我的愛;
我的美人,一起走吧。”
冬天已往,
雨已停,
遍野的百花開放,
百鳥嗚叫的季節來了,
斑鳩的歌唱也能聽到。
無花果樹上結了果,
葡萄藤開花散發著芳香,
“起來啊,我的愛,
我的美人,一起走吧!”
你的愛多麽甜蜜,
你屬於我,我的新郎!
你的愛比酒更令人歡樂,
你的心比香料更芬芳!
哦,我的新娘,
你唇邊滴落著甜香;
你舌下淌著奶和蜜;
你長袍的香味,
就像黎巴嫩的氣息。
讓我做你心上的印痕,
就像你手上的印痕。
因為愛如死亡一樣猛烈,
激情像地獄一樣強大;
它的標槍是火的標槍,
帶著鋒利的火焰。
洪水無法熄滅愛的火,
河流也無法把它淹沒。
如果有人要用他所有的財產來換取愛情,
他必將遭到嘲笑。
年輕人隻有到了20歲,上帝才坐下來等:
他什麽時候娶妻?
一等到他20歲還沒有結婚,上帝就大聲說:“願他的骨頭爆炸!”……
一個過了20歲仍然沒有結婚的男人在罪惡中度日。
在罪惡中!真的是這樣嗎?
不如說,他在罪惡的思想中度日。
父親在女兒還小的時候不應給她訂親。
他應當等她長大之後再說:“我想這樣那樣。”
如果男的年輕,女的年齡大;或者男的年齡大,女的年輕,人家就會說他:“你怎麽和年輕女人一起生活?”或“你怎麽和老女人一起生活?去找一個和你年齡相當的人吧,不要在家裏製造衝突。”
在以色列沒有比艾午月的第15天和贖罪節更加歡樂的日子了。這時候耶路撒冷的女子們穿上借來的白色衣服走到外麵。
她們在葡萄園裏跳舞,喊著:“年輕人,睜開眼睛挑選你自己的新娘吧。不要隻看外表,而是要看家庭背景,因為‘優雅風度是虛假,美貌是徒勞,敬畏上帝的女子才值得讚美。’”
公雞怎麽求偶呢?
交配之前,他衝著地麵張開翅膀,好像展開了大鬥篷,他對她說:“過來,我要給你買一件可以蓋到腳麵的色彩斑斕的長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交配之後他搖晃著腦袋說:“如果我有了錢而不給你買這樣的長袍,就讓我失去冠子好了。”
生了男孩種雪鬆,生了女孩種膠樹,這是古代朱迪亞的傳統。當他們長大結婚的時候,婚禮上的華蓋就用兩棵樹上的樹枝編織而成。
在神秘主義哲學中,神顯現時的雲霞在聖界是女性的象征。這裏它被比喻為新娘。
所以人間的新娘必須有一個華蓋,裝飾得格外美麗,這是一種榮耀,給予出席婚禮、分享人間新娘歡樂的神。為了這個原因,華蓋要盡可能美麗,才可以請神來分享歡樂。
如果一個男人的地位提高了,他的妻子可以從中受益;但是如果他受挫了,從法律上來說她沒有義務降低生活標準,盡管她願意這麽做。
一個女人隨著丈夫高升而升高,但不和他一起降低……
拉比以利紮說下麵的詩歌就是證據:“她(夏娃)是一切生物的母親。”她被賜給丈夫是為了享受生活而不是為了忍受痛苦。
一個人不能強迫她的妻子從一個國家的鎮、城遷移到另外一個國家的鎮、城。不過,他可以強迫妻子在一個國家之內從一個鎮遷移到另外一個鎮、從一個城遷移到另外一個城。
但是,他不能強迫妻子從一個鎮遷到一個城,或從城遷到鎮。
一個男人可以把妻子從較差的居住地帶到更好的地方,但是不能從較好的地方遷到更差的地方。拉班西蒙·本·戈摩利爾規定:如果遷移可能對她造成痛苦,即使丈夫要把她從低級的地方帶到高級的地方居住也不可以。
誰能找到巾幗英雄?
她比紅寶石還寶貴。
她的丈夫信賴她,
他擁有一切。
在一生所有的日子裏,
她對他是福,而不是災禍。
她尋找羊毛和亞麻,
甘願雙手操勞。
她好像商船,
從遠方帶來食物。
黎明還未到來她就起床,
給家人準備食物,
不忘記留一份給她的小女兒。
她用園子裏的葡萄換迴錢幣,
考慮並買下一塊土地。
她紮緊腰帶,雙臂有力。
她發現自己的產品很好,
她的燈深夜不熄。
她把手放在卷線杆上,
她手裏拿著紡錘。
她對窮人伸出援助的手;
是的,她伸出手援助需要幫助的人。
她為家庭不懼怕風雪,
因為她的家覆蓋著鮮紅的布。
她為自己織床單,
她的衣服由高級的紫色亞麻布做成。
她的丈夫和本地的年長者坐在一起,
為所有的人知曉。
她把亞麻做的長袍出售,
把腰帶賣給商人,
力量和尊貴就是她的衣服。
她笑著麵對未來,
她帶著智慧說話;
仁慈的法律在她的舌頭上。
她為家庭照看道路,
不吃懶惰人的麵包。
她的孩子們起床為她祝福,
她的丈夫也給她祝福和讚美:
巾幗多英雄,
你是英雄中的英雄。
優雅風度是虛假,美貌是徒勞;
敬畏上帝的女子,才值得讚美。
讓她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
讓她在家中工作並得到讚美。
這些是婦女應當為丈夫做的事:磨米,烤麵包,洗衣服,做飯,養孩子,給丈夫鋪床,收拾羊毛。
如果她帶著一個仆人(結婚的時候陪嫁過來,或者花錢雇傭),她就不必磨麵、烤麵包或洗衣服。
如果她有兩個仆人,她不必做飯或照顧小孩。
如果她有三個仆人,她不必鋪床或收拾羊毛。
如果有四個仆人,她就可以坐在安樂椅裏什麽都不做。
拉比以利則說:即使有一百個仆人,她的丈夫也應該堅持讓她收拾羊毛,因為無所事事會帶來不貞。
拉班西蒙·本·戈摩利爾說:如果丈夫什麽都不讓妻子做,他就必須離婚,把克巴圖歸還給她,因為無所事事會讓人瘋狂。
一個男人不能拒絕和妻子同房。如果他這樣做,為的是折磨她,就違反了《律法書》的命令……
如果他生病衰弱了,不能同房,他可以等六個月……也許他會好起來。之後,他必須征求妻子的同意,或者離婚,把婚書還給她。
不讓丈夫和她同房的妻子被稱為“反抗的妻子”,應當查問她反抗的原因。如果她說:“我憎厭他,不情願和他同房。”他必須立即和她離婚,因為她不是俘虜,即使憎恨一個男人也要服從他。不過,她必須留下婚書,但可以帶走身邊的舊衣服……
如果她隻是為了折磨丈夫而反抗,說:“因為他對我這樣那樣不好,我要這麽做來折磨他。”……法庭應當發一封文書給她,聲明:“要知道,如果你堅持反抗,你的婚書就要被沒收。”
為什麽雅各把拉結埋葬在以夫拉得的大路上?雅各預見到放逐者會從那裏經過。他把她葬在那裏,這樣她能夠為他們祈禱。
《聖經》裏寫著:“有哭泣聲從拉瑪傳來……拉結為她的孩子們哭泣……上帝這樣說:不要哭泣……你們的未來還有希望。”
《出埃及記》描述了上帝如何保護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其中有這樣的文字:“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下麵是拉比的評論:
怎麽區別鷹和其他的鳥呢?所有其他的鳥都把雛鳥放在兩腳之間,因為害怕飛在它們上麵的鳥。可是鷹隻害怕可能射殺它們的人類。所以,它寧願自己受箭,也要保護孩子。
說個寓言:有一個人走在路上,他的兒子走在前麵。如果從前方來了劫匪,想要綁架這個孩子,他把孩子從前麵拉到身後。如果後麵來了狼,他把孩子從後麵拉到前麵。如果前麵來了劫匪。後麵有狼,他就把孩子舉到肩上。
但是你在上帝麵前使性子,他竟然答應你的要求,就像父親答應使性子的孩子,我能怎麽辦呢?所以,如果孩子說:“用熱水沐浴我”,父親就用熱水沐浴他;孩子說:“用冷水沐浴我”,父親就用冷水沐浴他;孩子說:“給我堅果、桃子、杏和石榴”,父親就給他堅果、桃子、杏和石榴。
拉達姆斯克的哈希德派拉比講了這個寓言:
船上的旅客不耐煩地等待著靠岸的那一天到來。船離港口已經很近了,一場暴風雨又把它送迴海裏,旅行者非常沮喪。
同樣的,一個人為兒女操心,直到他把他們順利地撫養成人。那時他希望能夠不在為他們操心了,可是他最大的兒子帶著煩惱來了,尋求父親的建議,父親不得不延遲退休。女兒也帶著問題來了,父親渴望的平靜生活再一次延遲。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很少有人能夠從無盡的操勞中解脫。
如果一個人死了,有兒有女,他的產業很大,那麽兒子繼承產業,女兒接受供養。但是如果家產很小,女兒接受供養,兒子則無人過問。
艾德蒙說:“難道因為我是個男的就要作失敗者?”拉班噶瑪利爾說:“我讚成艾德蒙!”
女兒是父親徒勞的財產。
他為她焦慮,夜裏睡不著覺。
當她是個小孩子的時候,他擔心她受到誘惑;少女的時候,擔心她濫交;長大成人,擔心她嫁不出去;結婚之後,擔心她不生孩子;如果她老了,擔心她變成巫婆。
時間過去了,該隱把從地上收獲的果實奉獻給上帝;亞伯則獻上精選的羊群中的初生小羊羔。上帝注意了亞伯和他的貢品。卻對該隱和他的犧牲不加理會。該隱非常失望,臉色都變了……
當他們在野地的時候該隱撲到弟弟亞伯身上,把他殺了。上帝對該隱說:“你的弟弟亞伯在哪裏?”他說:“我不知道。我是我弟弟的看管人嗎?”
上帝說:“你做了什麽事?聽著,你弟弟的血在地上向我哭喊!”
我們怎麽理解詩歌:“你是上帝的孩子”?
拉比猶大認為,如果你的行為像孩子,你被稱為“孩子”。如果你不按照孩子的方式去做,你就不能被稱為“孩子”。
但是拉比梅爾說:無論如何你都被稱為孩子。因為《聖經》裏寫著“他們是傻孩子”,還寫著“他們是不忠誠的孩子”。
你得到蜜了嗎?要吃得剛剛好,吃了太多,你要嘔吐。
早晨吃麵包和13件事有關:
它保護你抵抗寒暑,抵抗風。
它讓簡單的人變聰明,使人贏官司,幫助人學習,使他的話被傾聽,保留學問。
吃早飯的人不唿出難聞的味道,他和妻子生活在一起,不垂涎別的女人。
早餐還殺死人腸子中的蟲。
有些人說它能驅除嫉妒、促進愛情……
有則格言說:“60個人一起奔跑,但是超不過那個早晨吃麵包的人。”
拉烏說:沒有鹽的膳食不是膳食。
拉比西亞·巴·阿巴說:沒有湯的膳食不是膳食。
吃自己不喜歡的食物的人違反了三條誡命:輕視了自己,輕視了食物,不當地背誦了祝福。
每天晚上用溫水洗手腳,比世界上所有的藥都好。
“你們要成為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你們要成為聖潔,”指的是餐前要洗手。
“你們要成為聖潔,”指的是餐後要洗手。
“因為我是聖潔的,”指的是加了調料的香油(餐後塗在手上)。
主要目的是警告那些應該幹淨純潔,遠離被奢華和不體麵的東西所汙染的普通人。
隨著醫學的進步,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關係似乎在惡化。若從醫生的出發點看,關係的變化是由於醫藥的變化。過去的醫生可能除了理解、同情等個人感情之外不能提供更多東西。
醫學的進步使人們的分工成為必要,如果他們想在醫學的任何領域成為專家。這種分工導致了醫生形象的改變。盡管在分工和同情、在設備的使用和個人敏感之間不一定存在衝突……
醫生和病人有一個契約,它洞察了病人的生命,影響他生活的心情,通常還決定他的命運。醫生的角色是一種皇權,而病人的情緒則是焦慮和無助。病人從字麵上看就是受苦的人,而醫生是他希望中的偶像。
拉比梅厄繼續從“阿哈”的嘴裏學習各種傳統。
但他怎能這麽做呢?
拉比梅厄找到了一個石榴,他吃了裏麵的果肉,而扔掉了種子(他取其精華而棄其糟粕)。
在《創世紀》書中,亞當因為偷吃禁果而受到詛咒,上帝說:“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裏得到吃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即便如此你也要吃田間的果實。你必汗流滿麵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拉比們用這種方式解釋這段話:
當上帝對亞當說:“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時,淚水順著亞當的臉頰往下流,他向上帝懇求道:“宇宙之主啊,我能像我的驢子那樣在槽裏吃同樣的東西嗎?”
但當聽到上帝說:“你必汗流滿麵才得糊口”時,他感到解脫了,他知道與動物不同,他不隻是得到糧食,而且還有機會為自己想要的食物而工作。
(在這個山洞裏)一個奇跡發生了,一棵角豆樹和一口井為他們父子出現了。
拉比西蒙和他的兒子脫掉衣服,把身子埋到沙子裏,隻露出腦袋。他們用了一整天來學習,祈禱的時間到來後,他們穿上衣服,念了祈禱詞,然後又脫掉衣服埋進沙裏,這樣就不會把衣服穿破了。
他們就這樣在山洞中生活了12年。後來先知以利亞(人們認為他偶爾會向虔誠的人顯身)來了,他站在洞口,向洞中說道:
“誰能對猶海的兒子說一聲,皇帝已經死了,判他有罪的法令已經撤銷了?”
聽到這些話,西蒙和兒子離開了山洞。他們在四處閑逛的時候,看到一個人正在地裏犁地播種。“這些人放棄了永生而為現世奔波,”他們驚叫道,於是,他們看到的一切都立刻化為灰燼。
然後一個來自天國的聲音響了起來:“你們離開了山洞就是來毀掉我的世界嗎?迴去吧!”
於是,二人又迴到了山洞裏生活了12個月。他們說:“即便是對地獄裏的魔鬼的懲罰也僅限於12個月。”在這12個月的最後一天,一個來自天國的聲音又響了起來:“現在,你們可以離開山洞了。”
懶惰人哪,
你去查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到智慧。
螞蟻沒有元帥,沒有長官,沒有君王,
尚且在夏天預備食物,
在收割時聚斂糧食。
懶惰人哪,你要睡到幾時呢?
你何時睡醒呢?
再睡片刻,打盹片刻,
抱著手躺臥片刻,
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
你的貧乏仿佛拿起兵器的人來到。
貪愛銀子的,不因得到銀子知足;貪愛財富的,也不因得到收益知足。這也是虛空。貨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到什麽益處呢?不過眼看而已。
勞碌的人不管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人的財富卻不容他睡覺。
又一宗罪是:他來的情形怎樣,他去的情形也怎樣。他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
他為風勞碌有什麽益處呢?並且他終身在黑暗中吃喝,既煩惱,又慪氣。
一個人在不辭辛苦地投身於世俗利益時,應該考慮考慮他的靈魂。因為他在投身於世俗利益時,總是試圖用最大的能量和最熱切的計劃加強他有限的力量。
然後,他就會發現他對世俗事務的考慮已經占據了他思想的製高點,而他在這上麵的希望就是他所有期望中最高的,因此他占有的各種財產對他來說,都是不夠滿足的。他就像火一樣,往裏加的柴越多,它就燒得越旺。因此,他的心靈和思緒就日夜將他拖向世俗利益。
他渴望貨物可以積累的季節,又渴望貨物能夠賣掉的季節。他研究市場情況,調查最便宜和最昂貴的商品,注意全世界所有地方價格的漲落。無論是高溫還是酷寒,無論是海上的風暴還是沙漠中漫長的旅途都阻止不了他到較遠的地方旅行。
他做這一切,是希望在一個沒有終點且可能使他的努力付諸東流的領域到達終點,這隻能給他帶來延長了的痛苦、麻煩和勞碌,而不能帶來別的什麽。而如果他得到了一點點他所期望的東西,那麽,他可能做的一切就是照料、管理這些東西,並小心地使它們免受災禍,直到這些東西迴到那天命判給他的人手中。
一個人應該更關注精神上的事,而非世俗的事,但另一個人的物質福利就是他自己精神上所應關注的。
要知道,上帝渴望的是人的心,而心的意圖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標尺。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的聖人們說異教徒中的虔誠者在來世也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毫無疑問,每個在虔敬上帝的基礎上用好品行和智慧使自己靈魂高貴的人都屬於來世。
城市的空氣與沙漠和森林的空氣相比,就像渾濁喧囂的水與純淨輕盈的水相比一樣。而這是因為城市中到處是高樓和街道,汙染來自居民。他們的垃圾、屍體,還有他們宰殺的牛下水,攙假的食物發出的惡臭,使整個城市的空氣惡臭不堪、喧囂不止、煙霧彌漫,難以唿吸,風中也都是這些氣味,而由於身在其中,沒有人感覺到這一點。
並且,因為沒有別的出路,因為我們從小在城裏長大,熟悉它的環境,我們至少可以選擇一個有著寬闊視野的城市。如果你沒有別的選擇,而且,你不能離開城市,那麽,至少要試著住到東北方向的市郊。把房子建得足夠高,把院子建得足夠大,讓北風能吹過,讓太陽能曬到,因為太陽會讓汙染的空氣稀薄,使它幹淨些。
那些世界上你們可能認為過剩的東西,例如跳蚤、小昆蟲和蒼蠅,甚至它們也是世界造物的一部分。
上帝通過每一種東西來實現他的意圖,甚至通過一條蛇,甚至通過一隻小昆蟲,甚至通過一隻青蛙,來使他的目的得以實現。
如果你在路上恰好碰到了一個鳥窩,不管它是在樹上還是在地上,裏麵有雛鳥或鳥卵,還有雌鳥伏在雛鳥上或鳥卵上,那麽,你不要連雌鳥和雛鳥一起都拿走。總要放走雌鳥,隻取雛鳥,這樣,你就可以享福,日子過得長久。
“不要連雌鳥和雛鳥一起都拿走”這告訴你不允許將導致那個物種滅絕的破壞性行為。在同一天將雌鳥和雛鳥一起殺死的人,或者在鳥兒正自由飛翔的時候抓住它們的人,其罪惡就被認為等同於破壞了這個物種。
人們應當克製,不要那樣做,不要讓做母親的親眼看著自己的孩子被殺死;因為在那種情況下,動物的痛苦是非常大的。在這種情況下,人的痛苦和其他動物的痛苦是一樣的,因為母親對它的孩子的愛和溫柔不是由推理產生的,而是想象產生的,而這種本領不僅人有,而且絕大多數生物都有。
同樣的道理適用於命令我們放飛雌鳥、隻取雛鳥的法律。如果法律規定這種悲痛不得施加於牛和鳥,那麽,我們得更加小心,別把這同樣的悲痛施加於我們的人類同胞。
人若遇見賊挖窟窿“要闖入別人家裏”,把賊打死了,就不能認為他有流血的罪。
法律對非法入室規定的懲罰理由是什麽呢?
因為賊必然推理過:“如果我進去了,房屋的主人就會試圖製止我,但如果他那樣做的話,我就殺死他。”因此,如果他過來要殺死你,那你就先發製人,先殺死他!
但如果在你看來,像太陽一樣清晰,他的意圖是和平的,那麽,就不要殺死他。
一群人正在路上走,突然被一群異教徒截住了,對他們說:“把你們其中的一個人給我們殺了。否則,我們就把你們都殺了。”
讓他們都被殺死吧,以色列的靈魂一個也不要屈服。但如果異教徒挑中了一個人,就像示巴·本·比基利的情形似的,那麽,這個被挑中的人就應該交給異教徒,這樣,其餘的人就會得救。
拉比西蒙·本·拉基士說:隻有一個人被判處了死刑,就像示巴·本·比基利那樣,這個人才可以被交出去。但拉比約哈南說:即使一個人沒有像示巴那樣被判處死刑,但被指明了,那麽,他也應該被交出去。
什麽人被認為是自殺而死的呢?
不是爬到樹頂或房頂而摔死的人。相反,而是這種人:他說“注意,我要爬到樹頂上去”或“爬到房頂上去,然後再把自己摔死”,在別人的注視中爬上樹頂或房頂,然後跳下來摔死。這樣的人被認為是自殺,而對於自殺,任何儀式都不能遵守。
有一個人對待三種東西的方式中可以知道他的性格:他的酒,他的錢,他的憤怒。
有些人以自己也會嗤笑的方式說話。
我承認……雖然年輕的時候我學了不少《律法書》,但是我並非律法師。
現在我老了,不得不向比我年輕的拉比們請教。為什麽我為此該感到羞愧?一個人能精通一切嗎?
舉個例子,如果我想有一隻金杯,就去找金匠,我並不感到羞愧;對其他的東西也一樣,如果需要的話,我就去找上帝賜予特殊技能的人們。
拉比以利則說:讓別人的榮譽像你自己的榮譽那樣令你感到親切吧!
怎麽做?它教導我們應當留心同伴的榮譽,就像留心自己的榮譽一樣;應該希望同伴沒有惡名聲,就像希望自己沒有惡名聲一樣。
在激烈的戰鬥中,
強有力的人為什麽會失敗?
喬納森,盡力殺啊!
我多麽悲痛啊,
我的兄弟喬納森。
你是我最親愛的人,
你給予我的愛如此美好,
比女人的愛還要深。
庫茲斯坦的拉比貝羅卡經常光顧貝拉帕特的市集。在那兒他能遇到先知以利亞。(據傳說,他有時候從天堂下來,讓虔誠的人看見。)
“這個市場上的每個人都能去未來的世界嗎?”有一天拉比貝羅卡這樣問。
他們正說著的時候,過來兩個人。
以利亞說:“那兩個人可以去未來的世界。”
拉比貝羅卡走過去問他們:“你們在幹什麽?”
他們說:“我們是小醜。當我們看到沮喪的人,就想辦法讓他快活起來。如果我們看到有人爭吵,就想辦法讓他們和解。”
我們的拉比們教導說:從前,無論誰撿到東西,都要在三個節日上聲明,在最後一個節日過後還要多聲明七天……
廟宇毀壞之後——但願我們今天能迅速重建——這種聲明就在會堂和學校裏宣布。
但是隨著人類暴力的增多,要求撿到東西的人必須告訴鄰居和朋友,那樣就足夠了。
《利末記》訓誡道:如果一個男人或女人進行了人獸性交,人和動物都要處死。《律法書》大師們對動物受到的看來不公平的處罰感到不安,因為動物是沒有能力負責任的。不過他們這樣解釋:
如果人是犯了罪的,動物有什麽過錯?……
(其中一個)原因是動物不該走在大街上,以至於讓人們說:“這就是那個讓某某挨了石塊的動物。”
一個有罪惡舌頭的人就是這樣的人,他坐在人群中,說:“那個人做了這樣一件事”;“某人的祖先是某某”;“我聽說他做了這樣的事”;然後繼續講述醜聞。
有幾種說話的方式可以稱為“罪惡舌頭的齷齪行為”:比如評論“誰曾經認為某某會這樣”或者“不要對某某人說話。我不想告訴你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等等……
同樣值得譴責的還有這樣一種喜歡說壞話的人:他仿佛是無辜的,似乎不知道自己在說著邪惡的話。
我是沙侖的玫瑰,
或是穀中的百合。
我的所愛的女子中,
恰如荊棘中的百合。
我的所愛在男子中,
好像林中的蘋果樹。
坐在他那樹蔭下,我滿懷喜悅,
嚐他果子的滋味,我滿口甘甜。
我的愛人對我說,
“起來啊,我的愛;
我的美人,一起走吧。”
冬天已往,
雨已停,
遍野的百花開放,
百鳥嗚叫的季節來了,
斑鳩的歌唱也能聽到。
無花果樹上結了果,
葡萄藤開花散發著芳香,
“起來啊,我的愛,
我的美人,一起走吧!”
你的愛多麽甜蜜,
你屬於我,我的新郎!
你的愛比酒更令人歡樂,
你的心比香料更芬芳!
哦,我的新娘,
你唇邊滴落著甜香;
你舌下淌著奶和蜜;
你長袍的香味,
就像黎巴嫩的氣息。
讓我做你心上的印痕,
就像你手上的印痕。
因為愛如死亡一樣猛烈,
激情像地獄一樣強大;
它的標槍是火的標槍,
帶著鋒利的火焰。
洪水無法熄滅愛的火,
河流也無法把它淹沒。
如果有人要用他所有的財產來換取愛情,
他必將遭到嘲笑。
年輕人隻有到了20歲,上帝才坐下來等:
他什麽時候娶妻?
一等到他20歲還沒有結婚,上帝就大聲說:“願他的骨頭爆炸!”……
一個過了20歲仍然沒有結婚的男人在罪惡中度日。
在罪惡中!真的是這樣嗎?
不如說,他在罪惡的思想中度日。
父親在女兒還小的時候不應給她訂親。
他應當等她長大之後再說:“我想這樣那樣。”
如果男的年輕,女的年齡大;或者男的年齡大,女的年輕,人家就會說他:“你怎麽和年輕女人一起生活?”或“你怎麽和老女人一起生活?去找一個和你年齡相當的人吧,不要在家裏製造衝突。”
在以色列沒有比艾午月的第15天和贖罪節更加歡樂的日子了。這時候耶路撒冷的女子們穿上借來的白色衣服走到外麵。
她們在葡萄園裏跳舞,喊著:“年輕人,睜開眼睛挑選你自己的新娘吧。不要隻看外表,而是要看家庭背景,因為‘優雅風度是虛假,美貌是徒勞,敬畏上帝的女子才值得讚美。’”
公雞怎麽求偶呢?
交配之前,他衝著地麵張開翅膀,好像展開了大鬥篷,他對她說:“過來,我要給你買一件可以蓋到腳麵的色彩斑斕的長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交配之後他搖晃著腦袋說:“如果我有了錢而不給你買這樣的長袍,就讓我失去冠子好了。”
生了男孩種雪鬆,生了女孩種膠樹,這是古代朱迪亞的傳統。當他們長大結婚的時候,婚禮上的華蓋就用兩棵樹上的樹枝編織而成。
在神秘主義哲學中,神顯現時的雲霞在聖界是女性的象征。這裏它被比喻為新娘。
所以人間的新娘必須有一個華蓋,裝飾得格外美麗,這是一種榮耀,給予出席婚禮、分享人間新娘歡樂的神。為了這個原因,華蓋要盡可能美麗,才可以請神來分享歡樂。
如果一個男人的地位提高了,他的妻子可以從中受益;但是如果他受挫了,從法律上來說她沒有義務降低生活標準,盡管她願意這麽做。
一個女人隨著丈夫高升而升高,但不和他一起降低……
拉比以利紮說下麵的詩歌就是證據:“她(夏娃)是一切生物的母親。”她被賜給丈夫是為了享受生活而不是為了忍受痛苦。
一個人不能強迫她的妻子從一個國家的鎮、城遷移到另外一個國家的鎮、城。不過,他可以強迫妻子在一個國家之內從一個鎮遷移到另外一個鎮、從一個城遷移到另外一個城。
但是,他不能強迫妻子從一個鎮遷到一個城,或從城遷到鎮。
一個男人可以把妻子從較差的居住地帶到更好的地方,但是不能從較好的地方遷到更差的地方。拉班西蒙·本·戈摩利爾規定:如果遷移可能對她造成痛苦,即使丈夫要把她從低級的地方帶到高級的地方居住也不可以。
誰能找到巾幗英雄?
她比紅寶石還寶貴。
她的丈夫信賴她,
他擁有一切。
在一生所有的日子裏,
她對他是福,而不是災禍。
她尋找羊毛和亞麻,
甘願雙手操勞。
她好像商船,
從遠方帶來食物。
黎明還未到來她就起床,
給家人準備食物,
不忘記留一份給她的小女兒。
她用園子裏的葡萄換迴錢幣,
考慮並買下一塊土地。
她紮緊腰帶,雙臂有力。
她發現自己的產品很好,
她的燈深夜不熄。
她把手放在卷線杆上,
她手裏拿著紡錘。
她對窮人伸出援助的手;
是的,她伸出手援助需要幫助的人。
她為家庭不懼怕風雪,
因為她的家覆蓋著鮮紅的布。
她為自己織床單,
她的衣服由高級的紫色亞麻布做成。
她的丈夫和本地的年長者坐在一起,
為所有的人知曉。
她把亞麻做的長袍出售,
把腰帶賣給商人,
力量和尊貴就是她的衣服。
她笑著麵對未來,
她帶著智慧說話;
仁慈的法律在她的舌頭上。
她為家庭照看道路,
不吃懶惰人的麵包。
她的孩子們起床為她祝福,
她的丈夫也給她祝福和讚美:
巾幗多英雄,
你是英雄中的英雄。
優雅風度是虛假,美貌是徒勞;
敬畏上帝的女子,才值得讚美。
讓她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
讓她在家中工作並得到讚美。
這些是婦女應當為丈夫做的事:磨米,烤麵包,洗衣服,做飯,養孩子,給丈夫鋪床,收拾羊毛。
如果她帶著一個仆人(結婚的時候陪嫁過來,或者花錢雇傭),她就不必磨麵、烤麵包或洗衣服。
如果她有兩個仆人,她不必做飯或照顧小孩。
如果她有三個仆人,她不必鋪床或收拾羊毛。
如果有四個仆人,她就可以坐在安樂椅裏什麽都不做。
拉比以利則說:即使有一百個仆人,她的丈夫也應該堅持讓她收拾羊毛,因為無所事事會帶來不貞。
拉班西蒙·本·戈摩利爾說:如果丈夫什麽都不讓妻子做,他就必須離婚,把克巴圖歸還給她,因為無所事事會讓人瘋狂。
一個男人不能拒絕和妻子同房。如果他這樣做,為的是折磨她,就違反了《律法書》的命令……
如果他生病衰弱了,不能同房,他可以等六個月……也許他會好起來。之後,他必須征求妻子的同意,或者離婚,把婚書還給她。
不讓丈夫和她同房的妻子被稱為“反抗的妻子”,應當查問她反抗的原因。如果她說:“我憎厭他,不情願和他同房。”他必須立即和她離婚,因為她不是俘虜,即使憎恨一個男人也要服從他。不過,她必須留下婚書,但可以帶走身邊的舊衣服……
如果她隻是為了折磨丈夫而反抗,說:“因為他對我這樣那樣不好,我要這麽做來折磨他。”……法庭應當發一封文書給她,聲明:“要知道,如果你堅持反抗,你的婚書就要被沒收。”
為什麽雅各把拉結埋葬在以夫拉得的大路上?雅各預見到放逐者會從那裏經過。他把她葬在那裏,這樣她能夠為他們祈禱。
《聖經》裏寫著:“有哭泣聲從拉瑪傳來……拉結為她的孩子們哭泣……上帝這樣說:不要哭泣……你們的未來還有希望。”
《出埃及記》描述了上帝如何保護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其中有這樣的文字:“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下麵是拉比的評論:
怎麽區別鷹和其他的鳥呢?所有其他的鳥都把雛鳥放在兩腳之間,因為害怕飛在它們上麵的鳥。可是鷹隻害怕可能射殺它們的人類。所以,它寧願自己受箭,也要保護孩子。
說個寓言:有一個人走在路上,他的兒子走在前麵。如果從前方來了劫匪,想要綁架這個孩子,他把孩子從前麵拉到身後。如果後麵來了狼,他把孩子從後麵拉到前麵。如果前麵來了劫匪。後麵有狼,他就把孩子舉到肩上。
但是你在上帝麵前使性子,他竟然答應你的要求,就像父親答應使性子的孩子,我能怎麽辦呢?所以,如果孩子說:“用熱水沐浴我”,父親就用熱水沐浴他;孩子說:“用冷水沐浴我”,父親就用冷水沐浴他;孩子說:“給我堅果、桃子、杏和石榴”,父親就給他堅果、桃子、杏和石榴。
拉達姆斯克的哈希德派拉比講了這個寓言:
船上的旅客不耐煩地等待著靠岸的那一天到來。船離港口已經很近了,一場暴風雨又把它送迴海裏,旅行者非常沮喪。
同樣的,一個人為兒女操心,直到他把他們順利地撫養成人。那時他希望能夠不在為他們操心了,可是他最大的兒子帶著煩惱來了,尋求父親的建議,父親不得不延遲退休。女兒也帶著問題來了,父親渴望的平靜生活再一次延遲。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很少有人能夠從無盡的操勞中解脫。
如果一個人死了,有兒有女,他的產業很大,那麽兒子繼承產業,女兒接受供養。但是如果家產很小,女兒接受供養,兒子則無人過問。
艾德蒙說:“難道因為我是個男的就要作失敗者?”拉班噶瑪利爾說:“我讚成艾德蒙!”
女兒是父親徒勞的財產。
他為她焦慮,夜裏睡不著覺。
當她是個小孩子的時候,他擔心她受到誘惑;少女的時候,擔心她濫交;長大成人,擔心她嫁不出去;結婚之後,擔心她不生孩子;如果她老了,擔心她變成巫婆。
時間過去了,該隱把從地上收獲的果實奉獻給上帝;亞伯則獻上精選的羊群中的初生小羊羔。上帝注意了亞伯和他的貢品。卻對該隱和他的犧牲不加理會。該隱非常失望,臉色都變了……
當他們在野地的時候該隱撲到弟弟亞伯身上,把他殺了。上帝對該隱說:“你的弟弟亞伯在哪裏?”他說:“我不知道。我是我弟弟的看管人嗎?”
上帝說:“你做了什麽事?聽著,你弟弟的血在地上向我哭喊!”
我們怎麽理解詩歌:“你是上帝的孩子”?
拉比猶大認為,如果你的行為像孩子,你被稱為“孩子”。如果你不按照孩子的方式去做,你就不能被稱為“孩子”。
但是拉比梅爾說:無論如何你都被稱為孩子。因為《聖經》裏寫著“他們是傻孩子”,還寫著“他們是不忠誠的孩子”。
你得到蜜了嗎?要吃得剛剛好,吃了太多,你要嘔吐。
早晨吃麵包和13件事有關:
它保護你抵抗寒暑,抵抗風。
它讓簡單的人變聰明,使人贏官司,幫助人學習,使他的話被傾聽,保留學問。
吃早飯的人不唿出難聞的味道,他和妻子生活在一起,不垂涎別的女人。
早餐還殺死人腸子中的蟲。
有些人說它能驅除嫉妒、促進愛情……
有則格言說:“60個人一起奔跑,但是超不過那個早晨吃麵包的人。”
拉烏說:沒有鹽的膳食不是膳食。
拉比西亞·巴·阿巴說:沒有湯的膳食不是膳食。
吃自己不喜歡的食物的人違反了三條誡命:輕視了自己,輕視了食物,不當地背誦了祝福。
每天晚上用溫水洗手腳,比世界上所有的藥都好。
“你們要成為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你們要成為聖潔,”指的是餐前要洗手。
“你們要成為聖潔,”指的是餐後要洗手。
“因為我是聖潔的,”指的是加了調料的香油(餐後塗在手上)。
主要目的是警告那些應該幹淨純潔,遠離被奢華和不體麵的東西所汙染的普通人。
隨著醫學的進步,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關係似乎在惡化。若從醫生的出發點看,關係的變化是由於醫藥的變化。過去的醫生可能除了理解、同情等個人感情之外不能提供更多東西。
醫學的進步使人們的分工成為必要,如果他們想在醫學的任何領域成為專家。這種分工導致了醫生形象的改變。盡管在分工和同情、在設備的使用和個人敏感之間不一定存在衝突……
醫生和病人有一個契約,它洞察了病人的生命,影響他生活的心情,通常還決定他的命運。醫生的角色是一種皇權,而病人的情緒則是焦慮和無助。病人從字麵上看就是受苦的人,而醫生是他希望中的偶像。
拉比梅厄繼續從“阿哈”的嘴裏學習各種傳統。
但他怎能這麽做呢?
拉比梅厄找到了一個石榴,他吃了裏麵的果肉,而扔掉了種子(他取其精華而棄其糟粕)。
在《創世紀》書中,亞當因為偷吃禁果而受到詛咒,上帝說:“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裏得到吃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即便如此你也要吃田間的果實。你必汗流滿麵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拉比們用這種方式解釋這段話:
當上帝對亞當說:“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時,淚水順著亞當的臉頰往下流,他向上帝懇求道:“宇宙之主啊,我能像我的驢子那樣在槽裏吃同樣的東西嗎?”
但當聽到上帝說:“你必汗流滿麵才得糊口”時,他感到解脫了,他知道與動物不同,他不隻是得到糧食,而且還有機會為自己想要的食物而工作。
(在這個山洞裏)一個奇跡發生了,一棵角豆樹和一口井為他們父子出現了。
拉比西蒙和他的兒子脫掉衣服,把身子埋到沙子裏,隻露出腦袋。他們用了一整天來學習,祈禱的時間到來後,他們穿上衣服,念了祈禱詞,然後又脫掉衣服埋進沙裏,這樣就不會把衣服穿破了。
他們就這樣在山洞中生活了12年。後來先知以利亞(人們認為他偶爾會向虔誠的人顯身)來了,他站在洞口,向洞中說道:
“誰能對猶海的兒子說一聲,皇帝已經死了,判他有罪的法令已經撤銷了?”
聽到這些話,西蒙和兒子離開了山洞。他們在四處閑逛的時候,看到一個人正在地裏犁地播種。“這些人放棄了永生而為現世奔波,”他們驚叫道,於是,他們看到的一切都立刻化為灰燼。
然後一個來自天國的聲音響了起來:“你們離開了山洞就是來毀掉我的世界嗎?迴去吧!”
於是,二人又迴到了山洞裏生活了12個月。他們說:“即便是對地獄裏的魔鬼的懲罰也僅限於12個月。”在這12個月的最後一天,一個來自天國的聲音又響了起來:“現在,你們可以離開山洞了。”
懶惰人哪,
你去查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到智慧。
螞蟻沒有元帥,沒有長官,沒有君王,
尚且在夏天預備食物,
在收割時聚斂糧食。
懶惰人哪,你要睡到幾時呢?
你何時睡醒呢?
再睡片刻,打盹片刻,
抱著手躺臥片刻,
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
你的貧乏仿佛拿起兵器的人來到。
貪愛銀子的,不因得到銀子知足;貪愛財富的,也不因得到收益知足。這也是虛空。貨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到什麽益處呢?不過眼看而已。
勞碌的人不管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人的財富卻不容他睡覺。
又一宗罪是:他來的情形怎樣,他去的情形也怎樣。他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
他為風勞碌有什麽益處呢?並且他終身在黑暗中吃喝,既煩惱,又慪氣。
一個人在不辭辛苦地投身於世俗利益時,應該考慮考慮他的靈魂。因為他在投身於世俗利益時,總是試圖用最大的能量和最熱切的計劃加強他有限的力量。
然後,他就會發現他對世俗事務的考慮已經占據了他思想的製高點,而他在這上麵的希望就是他所有期望中最高的,因此他占有的各種財產對他來說,都是不夠滿足的。他就像火一樣,往裏加的柴越多,它就燒得越旺。因此,他的心靈和思緒就日夜將他拖向世俗利益。
他渴望貨物可以積累的季節,又渴望貨物能夠賣掉的季節。他研究市場情況,調查最便宜和最昂貴的商品,注意全世界所有地方價格的漲落。無論是高溫還是酷寒,無論是海上的風暴還是沙漠中漫長的旅途都阻止不了他到較遠的地方旅行。
他做這一切,是希望在一個沒有終點且可能使他的努力付諸東流的領域到達終點,這隻能給他帶來延長了的痛苦、麻煩和勞碌,而不能帶來別的什麽。而如果他得到了一點點他所期望的東西,那麽,他可能做的一切就是照料、管理這些東西,並小心地使它們免受災禍,直到這些東西迴到那天命判給他的人手中。
一個人應該更關注精神上的事,而非世俗的事,但另一個人的物質福利就是他自己精神上所應關注的。
要知道,上帝渴望的是人的心,而心的意圖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標尺。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的聖人們說異教徒中的虔誠者在來世也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毫無疑問,每個在虔敬上帝的基礎上用好品行和智慧使自己靈魂高貴的人都屬於來世。
城市的空氣與沙漠和森林的空氣相比,就像渾濁喧囂的水與純淨輕盈的水相比一樣。而這是因為城市中到處是高樓和街道,汙染來自居民。他們的垃圾、屍體,還有他們宰殺的牛下水,攙假的食物發出的惡臭,使整個城市的空氣惡臭不堪、喧囂不止、煙霧彌漫,難以唿吸,風中也都是這些氣味,而由於身在其中,沒有人感覺到這一點。
並且,因為沒有別的出路,因為我們從小在城裏長大,熟悉它的環境,我們至少可以選擇一個有著寬闊視野的城市。如果你沒有別的選擇,而且,你不能離開城市,那麽,至少要試著住到東北方向的市郊。把房子建得足夠高,把院子建得足夠大,讓北風能吹過,讓太陽能曬到,因為太陽會讓汙染的空氣稀薄,使它幹淨些。
那些世界上你們可能認為過剩的東西,例如跳蚤、小昆蟲和蒼蠅,甚至它們也是世界造物的一部分。
上帝通過每一種東西來實現他的意圖,甚至通過一條蛇,甚至通過一隻小昆蟲,甚至通過一隻青蛙,來使他的目的得以實現。
如果你在路上恰好碰到了一個鳥窩,不管它是在樹上還是在地上,裏麵有雛鳥或鳥卵,還有雌鳥伏在雛鳥上或鳥卵上,那麽,你不要連雌鳥和雛鳥一起都拿走。總要放走雌鳥,隻取雛鳥,這樣,你就可以享福,日子過得長久。
“不要連雌鳥和雛鳥一起都拿走”這告訴你不允許將導致那個物種滅絕的破壞性行為。在同一天將雌鳥和雛鳥一起殺死的人,或者在鳥兒正自由飛翔的時候抓住它們的人,其罪惡就被認為等同於破壞了這個物種。
人們應當克製,不要那樣做,不要讓做母親的親眼看著自己的孩子被殺死;因為在那種情況下,動物的痛苦是非常大的。在這種情況下,人的痛苦和其他動物的痛苦是一樣的,因為母親對它的孩子的愛和溫柔不是由推理產生的,而是想象產生的,而這種本領不僅人有,而且絕大多數生物都有。
同樣的道理適用於命令我們放飛雌鳥、隻取雛鳥的法律。如果法律規定這種悲痛不得施加於牛和鳥,那麽,我們得更加小心,別把這同樣的悲痛施加於我們的人類同胞。
人若遇見賊挖窟窿“要闖入別人家裏”,把賊打死了,就不能認為他有流血的罪。
法律對非法入室規定的懲罰理由是什麽呢?
因為賊必然推理過:“如果我進去了,房屋的主人就會試圖製止我,但如果他那樣做的話,我就殺死他。”因此,如果他過來要殺死你,那你就先發製人,先殺死他!
但如果在你看來,像太陽一樣清晰,他的意圖是和平的,那麽,就不要殺死他。
一群人正在路上走,突然被一群異教徒截住了,對他們說:“把你們其中的一個人給我們殺了。否則,我們就把你們都殺了。”
讓他們都被殺死吧,以色列的靈魂一個也不要屈服。但如果異教徒挑中了一個人,就像示巴·本·比基利的情形似的,那麽,這個被挑中的人就應該交給異教徒,這樣,其餘的人就會得救。
拉比西蒙·本·拉基士說:隻有一個人被判處了死刑,就像示巴·本·比基利那樣,這個人才可以被交出去。但拉比約哈南說:即使一個人沒有像示巴那樣被判處死刑,但被指明了,那麽,他也應該被交出去。
什麽人被認為是自殺而死的呢?
不是爬到樹頂或房頂而摔死的人。相反,而是這種人:他說“注意,我要爬到樹頂上去”或“爬到房頂上去,然後再把自己摔死”,在別人的注視中爬上樹頂或房頂,然後跳下來摔死。這樣的人被認為是自殺,而對於自殺,任何儀式都不能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