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布賴特
世界重要的外交場合活躍著一位身材矮小、身著紅裙的女性,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她叫馬德琳·奧爾布賴特,是美國220多年曆史上出現的首位女國務卿。
1937年5月15日,奧爾布賴特出生在前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個外交官家庭,本名為瑪麗娜亞·科貝爾。在她兩歲時,捷克斯洛伐克遭受納粹德國的侵略,為了躲避納粹統治,科貝爾被派駐捷克斯洛伐克駐貝爾格萊德使館。1948年,父母帶著他移居美國。由於奧爾布賴特在英國呆過一段時間,因此她去了美國之後,沒用多長時間就成了個發音純正地道的美國人。也正因為她童年時在幾個國家之間奔波,奧爾布賴特除了會母語捷克語和英語外,還通曉波蘭語、法語、俄語,並能說一些塞爾維亞語和克羅地亞語。
中學畢業後,奧爾布賴特進入了馬薩諸塞州韋爾斯利學院。在求學的同時,她還擔任了校報的編輯,這為她以後能夠輕鬆地與新聞界打交道奠定了基礎。在韋爾斯利學院,奧爾布賴特認識了一位報業大亨的繼承人約瑟夫·奧爾布賴特,也就是她後來的丈夫。兩人結婚後,馬德琳·奧爾布賴特生了三個女兒,並在家中照看孩子。她在家中照看三個孩子的同時,還刻苦攻讀哥倫比亞大學的國際關係博士學位。為此,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每天清晨4點半,她就得起床讀書。她用了整整十三年才完成了博士學業。這番經曆,使她的意誌得到了鍛煉,自信心得到了增強。
平靜的日子中,奧爾布賴特經曆了婚姻上的挫折。1982年,她的丈夫約瑟夫突然宣布婚姻走到了盡頭。對於丈夫的決定,奧爾布賴特深感吃驚,她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但她也能理解其中的緣由因而不能埋怨丈夫。前幾年她不顧丈夫的勸阻堅持要學俄語,雖然受到了卡特政府的重用,卻明顯忽視了對丈夫和家庭的關心。
丈夫最終與她分開了,給她留下的是3個女兒、在喬治敦的一棟豪華住宅和一大筆錢。等孩子們長大成人後,一直沒有再婚的奧爾布賴特更加積極地參與民主黨的活動,成了民主黨智囊團中的活躍人物。
她在前副總統活爾特·蒙代爾、邁克爾·杜卡斯基競選總統時擔任過外交政策顧問。但最為重要的是結識了比爾·克林頓——阿肯色州州長。克林頓日後的崛起,使奧爾布賴特能在仕途上一展風采。在裏根和布什當政的那段時間裏,奧爾布賴特的家成了民主黨人士的聚集地。但奧爾布賴特那時並不認識克林頓,直到1992年春天在民主黨州長聯合會的年度晚宴上由人介紹才相互認識。兩人思想相近、性情相投。奧爾布賴特成了克林頓組建內閣的天然候選人。克林頓上台後奧爾布賴特被任命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從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開始,奧爾布賴特便竭力推行美國的全球戰略。
她成為國務卿後,將美國的外交活動演繹得有聲有色。她來到中國參加貿易最惠國談判;為了打破美朝高層從不來往的僵局,她以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身份訪問朝鮮;她還參預了美伊的談判,並且製訂了美國對非洲的新政策。要知道這些國際活動,挑戰性很大,是要花大力氣才能完成的,沒有超乎常人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由於她在與各國政要交往時常常冒著火藥味,因而被稱為美國的“鐵娘子”。
世界重要的外交場合活躍著一位身材矮小、身著紅裙的女性,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她叫馬德琳·奧爾布賴特,是美國220多年曆史上出現的首位女國務卿。
1937年5月15日,奧爾布賴特出生在前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個外交官家庭,本名為瑪麗娜亞·科貝爾。在她兩歲時,捷克斯洛伐克遭受納粹德國的侵略,為了躲避納粹統治,科貝爾被派駐捷克斯洛伐克駐貝爾格萊德使館。1948年,父母帶著他移居美國。由於奧爾布賴特在英國呆過一段時間,因此她去了美國之後,沒用多長時間就成了個發音純正地道的美國人。也正因為她童年時在幾個國家之間奔波,奧爾布賴特除了會母語捷克語和英語外,還通曉波蘭語、法語、俄語,並能說一些塞爾維亞語和克羅地亞語。
中學畢業後,奧爾布賴特進入了馬薩諸塞州韋爾斯利學院。在求學的同時,她還擔任了校報的編輯,這為她以後能夠輕鬆地與新聞界打交道奠定了基礎。在韋爾斯利學院,奧爾布賴特認識了一位報業大亨的繼承人約瑟夫·奧爾布賴特,也就是她後來的丈夫。兩人結婚後,馬德琳·奧爾布賴特生了三個女兒,並在家中照看孩子。她在家中照看三個孩子的同時,還刻苦攻讀哥倫比亞大學的國際關係博士學位。為此,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每天清晨4點半,她就得起床讀書。她用了整整十三年才完成了博士學業。這番經曆,使她的意誌得到了鍛煉,自信心得到了增強。
平靜的日子中,奧爾布賴特經曆了婚姻上的挫折。1982年,她的丈夫約瑟夫突然宣布婚姻走到了盡頭。對於丈夫的決定,奧爾布賴特深感吃驚,她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但她也能理解其中的緣由因而不能埋怨丈夫。前幾年她不顧丈夫的勸阻堅持要學俄語,雖然受到了卡特政府的重用,卻明顯忽視了對丈夫和家庭的關心。
丈夫最終與她分開了,給她留下的是3個女兒、在喬治敦的一棟豪華住宅和一大筆錢。等孩子們長大成人後,一直沒有再婚的奧爾布賴特更加積極地參與民主黨的活動,成了民主黨智囊團中的活躍人物。
她在前副總統活爾特·蒙代爾、邁克爾·杜卡斯基競選總統時擔任過外交政策顧問。但最為重要的是結識了比爾·克林頓——阿肯色州州長。克林頓日後的崛起,使奧爾布賴特能在仕途上一展風采。在裏根和布什當政的那段時間裏,奧爾布賴特的家成了民主黨人士的聚集地。但奧爾布賴特那時並不認識克林頓,直到1992年春天在民主黨州長聯合會的年度晚宴上由人介紹才相互認識。兩人思想相近、性情相投。奧爾布賴特成了克林頓組建內閣的天然候選人。克林頓上台後奧爾布賴特被任命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從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開始,奧爾布賴特便竭力推行美國的全球戰略。
她成為國務卿後,將美國的外交活動演繹得有聲有色。她來到中國參加貿易最惠國談判;為了打破美朝高層從不來往的僵局,她以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身份訪問朝鮮;她還參預了美伊的談判,並且製訂了美國對非洲的新政策。要知道這些國際活動,挑戰性很大,是要花大力氣才能完成的,沒有超乎常人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由於她在與各國政要交往時常常冒著火藥味,因而被稱為美國的“鐵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