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失敗的準備

    猶太人在談判的時候,無論進展得多麽順利,都會作最壞的打算,就是要有失敗的準備。這種做法並不是消極的表現,因為談判的最後結果隻有兩個,要麽成功,要麽失敗。如果失敗了,至少在心理上可以承受,因為自己事前已經做好了準備。否則,就會不知所措,完全陷入被動的局麵,給對手擊敗自己的機會。

    猶太人喬費爾要與三洋公司進行談判,根據三洋公司的合同草案,一旦雙方發生糾紛,三洋公司提議在大阪進行仲裁,解決糾紛。

    雙方都知道,直接協商是解決仲裁的最好辦法,隻有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才會訴諸法律。他們也都明白,無論仲裁在哪個國家進行,其結果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有效;而判決就不同了,本國的法律隻適用於本國,在其他國家根本就起不了作用。

    喬費爾知道,在交易中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收到對方的貨物不符合質量要求,但由於草案中雙方議定的是先發貨後付款,那麽貨物質量一旦出現問題,他就可以拒付貨款,三洋公司就會以貨物符合要求而上訴。

    於是,喬費爾提出如下主張:

    “我認為仲裁是非常麻煩的,你們也一定會有同感,為了減少麻煩,我想到時就請日本法院來判決。”

    喬費爾的如意算盤是這樣打的:假如雙方一旦出現糾紛,日本法院的判決在其他國家根本就起不了作用,即使對方將官司打贏了,也毫無意義,這樣,將來真的出現糾紛,喬費爾幹脆不出庭都可以。

    像故事中的喬費爾這樣做,可以免除後顧之憂,先死而後生。有了這種意識,才會行動從容,決策果斷。

    高明的談判家在談判的時候一般都會做好失敗的準備,並據此製定策略,時刻領先對手,即使失敗了也能從容應付。能夠預測失敗,並在失敗到來的時候及時從談判桌上全身而退更是高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塔木德大全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範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範銳並收藏塔木德大全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