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擺脫憂鬱

    長期憂鬱會使人身心俱損,使人無法正常地工作、學習和生活。我們一定要想辦法避免陷入憂鬱或從已有的憂鬱狀態中解脫出來。孩子患上憂鬱症是極度危險的事情,父母讓極力幫孩子擺脫憂鬱!

    憂鬱是人們常見的情緒困擾,是一種感到無力應付外界壓力而產生的消極情緒,常常伴有自卑、羞愧、厭惡、痛苦等情緒體驗。人在進入青春期以後,開始或多或少地意識到自己的社會義務並逐漸形成自我價值的觀念。一旦遭遇挫折或打擊,往往不能正確地去認識和對待,會產生憂慮不安,進而導致憂鬱症的發生。憂鬱就像其他情緒反應一樣,人人都曾體驗過。對大多數人而言,憂鬱隻是偶爾出現,曆時很短,時過境遷,很快便會消失。但對有些人來說,則會經常地、迅速地陷入憂鬱的狀態而無法自拔。

    一般而言,性格是導致憂鬱的主要原因,有些人總習慣用悲觀、消極、絕望的觀點看問題,不自覺地具有自卑心理,常常用一個憂鬱的假設支配著自己的思想,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例如當看見別人取得某種成功時,就會想“人家有本事,我不能跟人家比”。如果自己遇到挫折,不去從根本上找原因,而是想“我的運氣本來就不好”。如果自己無意中有了過失,其實別人並沒有計較,或者早已忘掉了,自己也還會憂心忡忡,擔心別人對自己有看法、有成見。

    他們過分注意別人的臉色,以至更加束手無策,不敢行事,或者自暴自棄,不能有所進取。做事時常常缺乏自信,對失敗隻認為“早知道結果會是這樣”。對事物隻抓住它的消極部分,並牢牢記住。把發生的一切不順心的事,包括別人所幹的事,都歸諸自己,即使外出,正巧天氣不好,也會自認倒黴。再有就是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挫折也會導致憂鬱,比如患了重病、頑疾,家庭出現了大的糾紛,工作、事業遭到了重大失敗等等。

    陷入憂鬱狀態的重要表現是:情緒低落,鬱鬱寡歡,思維遲緩,興趣喪失,悶悶不樂,缺乏活力,反應遲鈍。他們對生活缺乏信心,體驗不到生活的快樂,做什麽事情都是沒精打采,不願與人交往,並伴有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狀,看上去疲憊倦怠、表情冷漠、麵色灰暗,仿佛陷入了痛苦的深淵而無力自拔。

    長期憂鬱會使人身心俱損,使人無法正常地工作、學習和生活。要想避免陷入憂鬱或從已有的憂鬱狀態中解脫出來,可以參考下麵所介紹的一些方法。

    1.客觀評價自己和他人。不妄自尊大,更不妄自菲薄,看清自己的長處,建立自尊,增強自信。不盲目地把自己同別人進行比較,不管別人是否比你得到更多的好處,你都不要在意,自己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常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鼓勵自己從中體驗到更多的成功和快樂。

    2.讓目標合理起來。有位因車禍而致殘的年輕人問心理學家:“你認為我還有前途嗎?”心理學家迴答道:“如果你想當個跳高運動員的話,那是沒有前途了;如果你想做個有作為的人的話,那就還大有前途。”就這位不幸的年輕人而言,他合理的生活目標,已經在意外中突然發生了改變。如果他以當運動員為生活目標的話,那他一定會非常憂慮,因為他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樣運動了。因此對這樣的人而言,重新建立合理的生活目標,找一個適合自己而又喜歡的工作,會增加對自身能力的信心,會因看到希望和前途而重新振作起來。

    3.要看到事物的光明麵。不把事物看成是非白即黑,遇到不愉快的事,要從好處和積極方麵著想,以微笑麵對痛苦,以樂觀戰勝困難。

    4.擴大人際交往。不要拘泥於自我這個小天地裏,應該置身於集體之中,多與人溝通,多交朋友,尤其應多和精力充沛、充滿活力的人相處。這些洋溢著生命活力的人會使你更多地感受到事物的光明和美好。

    5.使生活有規律。按時起床、按時就寢、按時學習、按時鍛煉等等有規律的活動會簡化你的生活,使你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別的事情當中去。而多完成一件事,就會使人多一份成就感和價值感。

    6.學會宣泄。要善於向知心朋友、家人傾訴自己不愉快的事。當處於極其悲哀的痛苦之中時,要學會哭泣。另外,多參加文體活動、寫日記、寫不寄出的信等等,都可以幫助消除心理緊張,避免過度憂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培養了不起的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問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問渠並收藏培養了不起的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