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就是財富
現代社會裏,尤其是中國當代社會,人們的思維裏還存有古代那種“唯錢、唯權才是人生財富”的觀念。有些做家長的在教育孩子時更直接的給孩子灌輸“錢、權”思維,這不僅損害了孩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更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凡是做家長的都要更正自己的觀念,要正確的認識“錢權”的問題,樹立知識才是真正財富的觀念。
猶太人在世界上之所以能夠引領風騷,最主要的是他們具有很高的文化素養。而其根基是尊重知識,渴望學習,重視教育,崇尚求知。
在猶太人看來,學習知識最甜蜜。
在猶太傳統中,孩子們第一次去學校上課,要穿上新衣,由教士或有學問的人帶到教室。在那裏,每位孩子都可以得到一塊幹淨的石板,石板上的希伯來字母和簡單的《聖經》文句都是用蜂蜜寫成的,孩子們一邊誦讀字母,一邊將石板上的蜂蜜舔掉。隨後,拉比們會分給他們一些甜果。學校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讓他們明白,學習知識有甜頭。從這種正式的風俗儀式上可以窺見猶太人對學習的態度。
學習知識具有崇高的價值。在《塔木德》中有這樣一段論述:
學習使人嚴謹,嚴謹使人熱情,熱情使人潔淨,潔淨使人克製,克製使人純潔,純潔使人神聖,神聖使人謙卑,謙卑使人恐懼罪惡,恐懼罪惡使人聖潔,聖潔使人擁有神聖的靈魂,神聖的靈魂使人永生。
在以色列,有一個富翁的兒子對學習沒有絲毫興趣,他的父親最後對他徹底絕望了,隻教他《創世紀》一書。後來,他們居住的城市遭到了敵軍的攻擊。敵人俘虜了這個男孩,把他囚禁在一個遙遠的城市。
國王來到了這個城市,並視察了男孩被囚的監獄。國王要求看一看監獄中的藏書,結果他發現自己有一本書不會讀。
“這好像是一本猶太人的書,”他說,“這本書有沒有人會讀?”
“有一個人會讀,他現在正關在這個監獄裏,我這就帶他來見您。”典獄官說道。
典獄官把男孩找來,說:“現在國王那裏有一本書,如果你不會讀的話,國王就會要你的腦袋。你要是死在這兒的監獄裏,總比被國王砍掉腦袋的好。”
男孩說道:“我父親隻教我讀過一本書。”
典獄官把男孩從監獄裏提出來,將他打扮了一番,然後把他帶到了國王那裏。國王把書拿給他,男孩就開始讀,從“起初,上帝創造天地”一直讀到“這就是天國的曆史。”
國王聽他讀完後,說道:“這顯然是上帝,賜福的上帝向我打開他的世界,隻是要把這孩子送迴到他父親身邊。”於是,國王賞給了男孩一些錢,並派人送他迴家。
聖人們聽到這個故事後,說:“盡管這孩子的父親隻教他讀了惟一一本書,賜福的上帝就獎賞他了。那麽,想一想,如果一個人費盡心血教他的孩子《聖經》、《聖徒傳記》和《密西拿》,那他該接受多大的獎賞呀!”
為此,猶太人認為一個人在物質上的貧窮並不能算是真正的貧窮,除非他沒有知識。擁有知識的人擁有一切。對於猶太人,拉比可能會問:“一個人要是沒有知識,那他還能有什麽呢?一個人一旦擁有知識,那他還能缺什麽呢?如果一個人不去學習並且不擁有知識,那他還能擁有什麽呢?”
猶太人認為,知識就是財富,由此便產生了對知識這種財富近似貪婪的欲望。
眾所周知,猶太人四處漂泊,沒有家園,散居在世界各地,沒有生存和發展的權利保障。他們所到之處,隻有依靠自己頭腦中的知識,用知識去創造財富,從而由財富來為自己爭得一條生路,一方生存發展的空間。物質財富隨時都可能被偷走,但知識卻會永遠留在自己身邊,有了知識,財富也會隨之而來。這正是猶太人流浪數千年依然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在猶太人的眼裏,有知識的人是智慧和真理的化身,是上帝派來引導大家過上幸福生活的人,他的身份是最尊貴的,他的地位比國王還要尊貴。
他們認為,父親值得尊敬,但拉比比父親更值得尊敬,因為在整個群體中,拉比是最有智慧的人,所有的人都應該尊敬這位學識和智慧都很高的人。假如一個猶太人在為自己的女兒選擇夫婿的時候,他不會選擇一個除了金錢什麽都沒有的青年,而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青年。
猶太人就是這樣的民族,尊重知識,追求真理。知識是最偉大的,在它的麵前,世俗的一切統治者都要讓位。在以色列,這個觀念得到了很好的印證。以色列建國之後,由於著名的猶太科學家愛因斯坦在科學上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得到世界和以色列人民的愛戴。以色列人民向他發出了邀請,請求他來做以色列國家的總統。愛因斯坦婉言拒絕了他們的好意,因為他已經決定將自己的一生獻給科學,根本無心插足政治。
許多人對此感到不可理解,總統是一個國家的象征,身份是那樣的尊貴,科學家怎麽可以享受這樣的待遇呢?但是對於猶太人來說是很正常的事,在他們的眼中,誰擁有知識,誰就是最聰明的人,這些人掌握著宇宙的真理,把國家交給他們管理,一定會使這個國家富強,人民生活幸福。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猶太人對知識的崇拜和熱愛達到了怎樣的程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猶太人的生活中流傳著許多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其中就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條大船上,有很多大富翁,但船上還有一個猶太拉比。富翁們聚在一起彼此炫耀著財富的多少,拉比聽後說:“我認為最富有的人應該是我,你們信不信。”這些富翁聽後,大笑了起來,認為他是在說夢話。
船在航行的過程中,遭到了海盜的搶劫,富翁們的財產都被搶走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漂泊,大船好不容易才抵達一個港口。拉比以他高深的學問贏得了港口人民的歡迎,他開始在學校開班授徒。
不久,這位拉比在路上碰到了和他一起坐船而來的富翁們,他們每個人的處境都很悲慘。這時他們看到拉比受人尊敬的樣子,明白了當初他所說的“財富”,感慨地說:“你以前說得對,你是最富有的人,因為你擁有知識。”
猶太人用這個故事來勉勵後人——知識是人類最重要的財產,知識勝過錢財,它會讓人受用一生。
猶太人對知識非常重視,他們認為,無知的人不可以做商人。隻能從一個角度去觀察問題的人,不但不配做商人,也不能算是一個健全的人。而猶太人做生意,也容易與學識淵博的人達成交易。
一個做鑽石買賣的猶太商人曾這樣問他的合作夥伴:“你能告訴我大西洋底部有多少種魚嗎?”合作夥伴聽了以後感到非常奇怪,因為大西洋底部的魚類和做鑽石生意根本就沒有必然聯係,他為什麽要問這樣的問題呢?
這就是猶太人的特殊想法:一個鑽石商人需要的是精明的商業頭腦,如果對方連大西洋有哪些魚類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可見他也同樣熟悉鑽石這個行業,和這樣的商人合作肯定能贏利。
知識具有很高的價值。猶太人認為:“世界上沒有人是貧窮的,除非他沒有知識。”
一個擁有知識的人也會擁有智慧,有了智慧他就能應付各種各樣的情況。擁有智慧的人做起生意來,必將如魚得水,大量的財富也會隨之而來。
在家庭教育的問題上,做父母的必須從小給孩子灌輸這種知識才是財富的觀念,這是家庭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現代社會裏,尤其是中國當代社會,人們的思維裏還存有古代那種“唯錢、唯權才是人生財富”的觀念。有些做家長的在教育孩子時更直接的給孩子灌輸“錢、權”思維,這不僅損害了孩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更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凡是做家長的都要更正自己的觀念,要正確的認識“錢權”的問題,樹立知識才是真正財富的觀念。
猶太人在世界上之所以能夠引領風騷,最主要的是他們具有很高的文化素養。而其根基是尊重知識,渴望學習,重視教育,崇尚求知。
在猶太人看來,學習知識最甜蜜。
在猶太傳統中,孩子們第一次去學校上課,要穿上新衣,由教士或有學問的人帶到教室。在那裏,每位孩子都可以得到一塊幹淨的石板,石板上的希伯來字母和簡單的《聖經》文句都是用蜂蜜寫成的,孩子們一邊誦讀字母,一邊將石板上的蜂蜜舔掉。隨後,拉比們會分給他們一些甜果。學校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讓他們明白,學習知識有甜頭。從這種正式的風俗儀式上可以窺見猶太人對學習的態度。
學習知識具有崇高的價值。在《塔木德》中有這樣一段論述:
學習使人嚴謹,嚴謹使人熱情,熱情使人潔淨,潔淨使人克製,克製使人純潔,純潔使人神聖,神聖使人謙卑,謙卑使人恐懼罪惡,恐懼罪惡使人聖潔,聖潔使人擁有神聖的靈魂,神聖的靈魂使人永生。
在以色列,有一個富翁的兒子對學習沒有絲毫興趣,他的父親最後對他徹底絕望了,隻教他《創世紀》一書。後來,他們居住的城市遭到了敵軍的攻擊。敵人俘虜了這個男孩,把他囚禁在一個遙遠的城市。
國王來到了這個城市,並視察了男孩被囚的監獄。國王要求看一看監獄中的藏書,結果他發現自己有一本書不會讀。
“這好像是一本猶太人的書,”他說,“這本書有沒有人會讀?”
“有一個人會讀,他現在正關在這個監獄裏,我這就帶他來見您。”典獄官說道。
典獄官把男孩找來,說:“現在國王那裏有一本書,如果你不會讀的話,國王就會要你的腦袋。你要是死在這兒的監獄裏,總比被國王砍掉腦袋的好。”
男孩說道:“我父親隻教我讀過一本書。”
典獄官把男孩從監獄裏提出來,將他打扮了一番,然後把他帶到了國王那裏。國王把書拿給他,男孩就開始讀,從“起初,上帝創造天地”一直讀到“這就是天國的曆史。”
國王聽他讀完後,說道:“這顯然是上帝,賜福的上帝向我打開他的世界,隻是要把這孩子送迴到他父親身邊。”於是,國王賞給了男孩一些錢,並派人送他迴家。
聖人們聽到這個故事後,說:“盡管這孩子的父親隻教他讀了惟一一本書,賜福的上帝就獎賞他了。那麽,想一想,如果一個人費盡心血教他的孩子《聖經》、《聖徒傳記》和《密西拿》,那他該接受多大的獎賞呀!”
為此,猶太人認為一個人在物質上的貧窮並不能算是真正的貧窮,除非他沒有知識。擁有知識的人擁有一切。對於猶太人,拉比可能會問:“一個人要是沒有知識,那他還能有什麽呢?一個人一旦擁有知識,那他還能缺什麽呢?如果一個人不去學習並且不擁有知識,那他還能擁有什麽呢?”
猶太人認為,知識就是財富,由此便產生了對知識這種財富近似貪婪的欲望。
眾所周知,猶太人四處漂泊,沒有家園,散居在世界各地,沒有生存和發展的權利保障。他們所到之處,隻有依靠自己頭腦中的知識,用知識去創造財富,從而由財富來為自己爭得一條生路,一方生存發展的空間。物質財富隨時都可能被偷走,但知識卻會永遠留在自己身邊,有了知識,財富也會隨之而來。這正是猶太人流浪數千年依然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在猶太人的眼裏,有知識的人是智慧和真理的化身,是上帝派來引導大家過上幸福生活的人,他的身份是最尊貴的,他的地位比國王還要尊貴。
他們認為,父親值得尊敬,但拉比比父親更值得尊敬,因為在整個群體中,拉比是最有智慧的人,所有的人都應該尊敬這位學識和智慧都很高的人。假如一個猶太人在為自己的女兒選擇夫婿的時候,他不會選擇一個除了金錢什麽都沒有的青年,而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青年。
猶太人就是這樣的民族,尊重知識,追求真理。知識是最偉大的,在它的麵前,世俗的一切統治者都要讓位。在以色列,這個觀念得到了很好的印證。以色列建國之後,由於著名的猶太科學家愛因斯坦在科學上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得到世界和以色列人民的愛戴。以色列人民向他發出了邀請,請求他來做以色列國家的總統。愛因斯坦婉言拒絕了他們的好意,因為他已經決定將自己的一生獻給科學,根本無心插足政治。
許多人對此感到不可理解,總統是一個國家的象征,身份是那樣的尊貴,科學家怎麽可以享受這樣的待遇呢?但是對於猶太人來說是很正常的事,在他們的眼中,誰擁有知識,誰就是最聰明的人,這些人掌握著宇宙的真理,把國家交給他們管理,一定會使這個國家富強,人民生活幸福。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猶太人對知識的崇拜和熱愛達到了怎樣的程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猶太人的生活中流傳著許多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其中就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條大船上,有很多大富翁,但船上還有一個猶太拉比。富翁們聚在一起彼此炫耀著財富的多少,拉比聽後說:“我認為最富有的人應該是我,你們信不信。”這些富翁聽後,大笑了起來,認為他是在說夢話。
船在航行的過程中,遭到了海盜的搶劫,富翁們的財產都被搶走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漂泊,大船好不容易才抵達一個港口。拉比以他高深的學問贏得了港口人民的歡迎,他開始在學校開班授徒。
不久,這位拉比在路上碰到了和他一起坐船而來的富翁們,他們每個人的處境都很悲慘。這時他們看到拉比受人尊敬的樣子,明白了當初他所說的“財富”,感慨地說:“你以前說得對,你是最富有的人,因為你擁有知識。”
猶太人用這個故事來勉勵後人——知識是人類最重要的財產,知識勝過錢財,它會讓人受用一生。
猶太人對知識非常重視,他們認為,無知的人不可以做商人。隻能從一個角度去觀察問題的人,不但不配做商人,也不能算是一個健全的人。而猶太人做生意,也容易與學識淵博的人達成交易。
一個做鑽石買賣的猶太商人曾這樣問他的合作夥伴:“你能告訴我大西洋底部有多少種魚嗎?”合作夥伴聽了以後感到非常奇怪,因為大西洋底部的魚類和做鑽石生意根本就沒有必然聯係,他為什麽要問這樣的問題呢?
這就是猶太人的特殊想法:一個鑽石商人需要的是精明的商業頭腦,如果對方連大西洋有哪些魚類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可見他也同樣熟悉鑽石這個行業,和這樣的商人合作肯定能贏利。
知識具有很高的價值。猶太人認為:“世界上沒有人是貧窮的,除非他沒有知識。”
一個擁有知識的人也會擁有智慧,有了智慧他就能應付各種各樣的情況。擁有智慧的人做起生意來,必將如魚得水,大量的財富也會隨之而來。
在家庭教育的問題上,做父母的必須從小給孩子灌輸這種知識才是財富的觀念,這是家庭教育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