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子雲,子規書院的讀書種子,大先生李夷吾的得意門生。


    李夷吾剛在徐年手底下吃了虧,還是梅子理出言諷刺他一個道門大真人哪來的資格討論儒家大義,扳迴了一城,結果一轉眼,自己的得意門生卻要以徐年為先。


    他怎能不急火攻心?


    氣到吐血的李夷吾眼前一陣發黑,但到底是沒有昏過去,看到得意門生在敬過徐年之後一步步走迴來,他胡須都顫顫巍巍,指著姚子雲,氣到手都在抖。


    “逆徒!你、你剛剛的話是什麽意思?你……你給我解釋清楚!你一個儒家弟子,要以道門真人為先是何意?你眼裏可還有我這個老師?你是不是存心想氣死我?”


    在盛怒的李夷吾麵前,姚子雲恪守著弟子禮儀沒有生氣,躬身行禮態度謙遜:“弟子沒有要氣老師的意思,隻是發自於心地敬拜聖賢。”


    剛剛吐出的血沾在了胡須上,但李夷吾哪裏還顧得上形象,他的怒氣肉眼可見的爆了出來,眼睛裏麵都是血絲:“聖賢?他一個真人,成了你眼裏的聖賢?可笑,可笑啊!你能說出這種話,還說不是想氣死我?”


    姚子雲依然是躬著身:“是非曲直,非是弟子一人之言,隻是老師未曾進修身林,故而不知徐先生在修身林深處留下的十六個字而已。”


    李夷吾怒不可遏,隻差沒在眾目睽睽之下動手教訓得意門生了:“他一個道門大真人能在修身林中留字,可以說他精研過儒家諸學,但如此便是聖賢了嗎?我也能在修身林裏留字,難道我也是聖賢?”


    這倒不是氣急上頭的衝動之言。


    修身林裏大大小小的儒家傳承,沒有上千也有數百了,難道個個都是聖賢?這當然不可能,儒家要是有這麽多聖賢,這天下恐怕早就已經獨尊儒術了。


    隻要能夠學有所成,在儒林之中推陳出新,哪怕隻是一個很小的分支,都有機會在修身林中栽下竹苗,讓這片竹林更加繁茂。


    當然,這也不是什麽易事就是了。


    但李夷吾當年能夠頂著天下之大不韙的壓力,推行他的儒家新風,難道就是什麽易事了?


    姚子雲當然清楚自己老師的斤兩,不可能說什麽你行你上這種除了拉高老師血壓之外無任何益處的發言,進一步解釋道:“老師固然能在修身林裏留下傳承,但是……老師可有把握能用聖人留在修身林中的那支筆,留言於後世呢?”


    修身林裏有聖人留下來的筆。


    這不是什麽傳言。


    雖然久未有人見過,但以李夷吾在儒家地位,他卻知道這事情應當是真實不虛。


    要以聖人筆留字,便是明擺著要取得那支聖人筆的認可,而有聖人筆的認同,若說是比肩聖人可能有些誇大,但可比肩聖賢確實不算妄言。


    李夷吾愣住了。


    滿腔怒氣雖然不會就這麽簡簡單單的消失。


    但這就像是同樣大小的頑石,砸入湖麵和海麵,濺起的水花雖然如出一轍,但是可能會讓湖水翻湧的浪花,到了汪洋大海之中,又算得了什麽呢?


    李夷吾畢竟是儒家子規書院的大先生,他清楚自己的怒火在那支聖人筆留下的一字一句麵前,都是那麽的微不足道。


    除非當年他推陳出來的儒家新風,不僅在子規書院,不僅影響了玄雍國一地,而是在天下間遍地開花處處都是,並且他還沒有被認為是在欺師滅祖斷了儒家的根,才敢說有機會握住聖人遺留下來的那支筆,揮毫潑墨留給後人觀之。


    “他一個道門真人,能拿起聖人留在修身林裏的那支筆?”


    李夷吾的第一句話,還是懷疑更重,但他清楚自己這得意門生的秉性,此情此景下不可能也沒必要撒謊,於是在說出第二句話的時候,懷疑便悄然變成了疑惑,隱約之中還有些許的期盼。


    這是他作為一名儒生,近乎於本能的渴望,想要知道那支聖人筆下,還能給儒家帶來什麽樣的新篇。


    “你在修身林中,到底見到了什麽?”


    與此同時。


    更多的書院弟子離開修身林,迴到了庭院,梅子理、鄔子穗這些個應邀而來但卻來意不善的書院大先生,在有了岑莫和姚子雲這倆人的前車之鑒下,不出所料地目睹到了各自的得意門生,一個接著一個走向了徐年。


    “後生趙竹德,謝過徐先生……”


    “後生宋史,拜見徐先生……”


    “後生劉忠謀,多謝徐先生指點……”


    “後生季若山……”


    當然了,倒也不是每個書院弟子都在離開修身林後便尊徐年為先生,放著自家老師的態度和立場於不顧,也要在眾目睽睽下躬身拜見,畢竟也不是每個進了修身林裏的讀書種子都有幸見到了徐年以聖人筆留下的十六個字。


    而這些未曾知道什麽是知行合一的弟子,迴到庭院之後便比他們的老師更為迷茫,不知道是出了什麽事情,隻是覺得這庭院之中的狀況,似乎有些……超乎尋常?


    不該是他們各自的先生合力舌戰有鹿書院嗎?


    怎麽一個個都在拜見徐先生?


    這徐先生旁邊的何大先生他們倒是認識,但是這位徐先生是誰?


    難道是有鹿書院新任的大先生嗎?


    怎麽好像就自己沒聽過這號人物?


    梅子理、鄔子穗等大先生看著各自得意門生臉上略有愧疚或是坦然無愧的神色,他們不約而同的沉默過後,也沒有開口向自己的學生問個清楚,而是默默看向了姚子雲。


    等著李夷吾的得意門生來揭曉謎底。


    “我心即理,知行合一,不假外求,當致良知。”


    姚子雲一字一頓,說出這十六個字的時候,朝著徐年所坐方位拱了拱手。


    然後俯身拜向李夷吾。


    “請教老師,徐先生能在修身林裏為儒家留下這十六個字,即便是道門中人,可否當得起我儒家聖賢?”


    李夷吾微微皺著眉頭,細細琢磨了一陣,爾後麵色倏然一變。


    不由得望向了遠處的徐年。


    這位來自玄雍國子規書院的大先生,此刻的神情之中既有不可思議的震驚,也有難以言清的激動。


    仿佛大道在前。


    如何還能淡定如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上最年輕的道門大真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寸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寸光並收藏史上最年輕的道門大真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