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崗聽說願招,無可施設,便出了府門,到行內收拾行李,又付十餘兩銀子,托他照應馮林,自己奔杭州而去。
馮林招道:“小的實領曹府本銀五百兩,同曹存買貨迴來,一時持見殺了曹存。”
黃服道:“貨物在那裏?”
馮林道:“在雲橋章星行內。”
黃服叫馮林畫供,鬆了刑具,將元氏、曹戴放出,把馮林發在死囚牢裏,發封皮到章星行內封了貨物,將曹存棺木掩埋,然後退堂,改了先前的口供,申報上司。
這元氏到家,收拾細軟,一乘小轎抬進曹府。這馮林在監,虧他平日待人有恩,這禁子一半是受過恩典的,都來替他上藥收拾,有那些嘴快的,把元氏進曹府之事告訴馮林。
馮林聽了,氣上加氣,又不知包崗那裏去了。那滿城百姓都曉得元氏先與曹存通奸,後與曹如劍往來,妒奸殺死移害馮林。又隻恨那黃服受賄,屈害良民,是敢怒不敢言。那些受過馮林恩惠的人,今見他受冤,都來買著禁子照應他。
此時冤聲重大,曹如劍恐怕弄出事來,便親自在上台斷理,把馮林問了個白日謀財害命之罪,不待京詳,隻候督撫發下王命,立時處決。
那包崗離了襄州,曉行夜宿,那日到了杭州,進了城,直奔伍府而來。到了大廳,隻見眾人圍一大漢在那裏講話。
大漢就是馬俊,他剛從汴梁來,所以眾人圍著講話。陸冉見包崗也迴來了,心中大喜。馬英問了包崗的姓名,包崗又問常、劉二人的姓名,大家施禮,陸冉邀進書房坐下。馬英見鮑剛生得肩寬背闊,心內甚喜。便說道:“久聞哥哥大名,今幸相會,名不虛傳。”
包崗道:“小弟是有勇而無謀之人,怎比得兄長文武兼全的英雄?”
大家談了一會,家人擺上酒肴,挨次坐下。酒至數巡,常朗道:“前日鄒兄迴來說馬兄在汴梁幹出大事,小弟聽了抖衣而戰,不知仁兄怎得脫身,孫培賢弟如今怎麽樣了?”
馬英道:“小弟險些兒不得相會諸兄。”
馬英便將前後之事說了一遍。陸冉聽了,無不稱奇,說道:“不是馬兄有通天的手段,怎能脫得這門套。”
陸冉見眾人俱是歡笑,惟有包崗悶悶不言。陸冉問道:“賢弟與馮二員外上襄州兩月有餘,今日方迴,弟兄相會,賢弟因何不悅?”
包崗見問,便把馮林被害之事細說一遍。馬英聽了大叫道:“天下那有這等不平之事?待我救了孫培迴來,到襄州殺那贓官並奸夫**,救出馮二員外,方顯大丈夫的手段。”
包崗道:“兄長請放心到汴梁去救孫培,這馮二員外在小弟身上。”
馬英道:“非俺不能救孫培,奈無幫手。這一迴去,須要一位膽大的方可成事。”
包崗道:“小弟去襄州也要個幫手才好。”
鄒隆道:“小弟不才,願與馬兄到開封走走。”
馬英道:“若是賢弟同去,不怕救不出孫培。”
那鄒訓想道:馬英是個黑夜做事的人,卻不敢與他去;這包崗決不像他那樣做事,我不免同他去走走。便說道:“愚兄隨包賢弟走走。”
包崗看了鄒訓兩眼,暗道:動武須得這樣漢子才驚人。便說道:“好好。”
陸冉道:“非是愚兄怕事,怎奈我母舅屢與奸相作對,今馬兄弟到汴梁劫獄,是件犯法的勾當;包賢弟到襄州,或是牢中劫出,或是法場搶救,亦是驚天大事。兩處得了手,總要到杭州聚會。倘被人知,傳出伍府存留劫獄的大犯,奸相再上一本,豈不害了母舅全家?據我的意思,必須先尋個下落方好,兩下歸一,不在杭州,與我母舅無幹。”
常朗道:“兄言正是。”
程來笑道:“小弟到有個去處。”
劉舒道:“兄長有何去處?”
程來道:“等馬兄、包兄四人去後,俺同陸兄竟上鐵山,與焦寶、黃長、範充三人聚義,招軍買馬,做他一番。”
眾人聽了,齊說道:“妙極妙極,要去,揀個好日起身。”
眾人計議定了。常朗道:“小弟一事奉告,聞劉伯父升了禮部尚書,劉兄弟奉母命,要去進京看父親,明日起身。小弟母舅升任揚州太守,也要奉母命去賀他,也是明日起身,卻不能相送諸兄。待事畢之後,小弟二人再到山相會。”
陸冉道:“二位賢弟既奉慈命,愚兄怎好強留?”
眾人飲到更深,常、劉二人與眾人灑淚而別。
陸冉等過了一宵,次早馬英、鄒隆、包崗、鄒訓各各收拾行李,多帶銀兩,辭了陸冉、程來,分頭往襄州、汴梁而去。
陸冉往後堂辭別舅母表妹,說道:“愚甥在此許久,要迴去走走,多則兩月便來。”
夫人道:“賢甥要去,必須早來,勿忘你母舅囑托。”
陸冉道:“甥兒曉得。”
便出來吩咐眾家人等小心辦事,又叫將行李送到程來飯店:“我隨後就來。”
陸冉到了程來店內,家人辭迴去了。程來叫人收拾已畢,同陸冉背了行李,程來又吩咐小二好生開店,二人離了杭州,竟奔大路而行。
非止一日,到了鐵山。程來引進陸冉與焦寶,黃長,範充等人相見,禮畢。見廳上走出馮公,陸冉一見,想起向日程來曾說救個一馮姓的,誰知果是馮祝。
陸冉忙上前拜見。馮公見了,驚喜非常,二人各敘別後情由,又告訴了孫培的事。馮公聽了,心內悲傷。
焦寶見陸冉相貌端正義氣,願讓陸冉為大王。陸冉再三推辭不過,隻得允之。當日殺牛宰羊,祭告天地。焦寶、程來挽陸冉在聚義廳上正中坐下,章奎、範充等率領小頭目參見已畢,又曉諭眾嘍羅,遍賞牛酒,在廳上大排筵宴。
那包崗、鄒訓,一路急行。那日黃昏,到了襄州,奔至曇橋,到章星行門叩門。裏首打雜的出來開門,認得包崗,後麵又跟了個大漢,便請進廳房坐下。
行主出來相見,禮畢,茶罷,問了鄒訓的姓名。用了晚飯,又擺上酒來,三人飲了數杯。
馮林招道:“小的實領曹府本銀五百兩,同曹存買貨迴來,一時持見殺了曹存。”
黃服道:“貨物在那裏?”
馮林道:“在雲橋章星行內。”
黃服叫馮林畫供,鬆了刑具,將元氏、曹戴放出,把馮林發在死囚牢裏,發封皮到章星行內封了貨物,將曹存棺木掩埋,然後退堂,改了先前的口供,申報上司。
這元氏到家,收拾細軟,一乘小轎抬進曹府。這馮林在監,虧他平日待人有恩,這禁子一半是受過恩典的,都來替他上藥收拾,有那些嘴快的,把元氏進曹府之事告訴馮林。
馮林聽了,氣上加氣,又不知包崗那裏去了。那滿城百姓都曉得元氏先與曹存通奸,後與曹如劍往來,妒奸殺死移害馮林。又隻恨那黃服受賄,屈害良民,是敢怒不敢言。那些受過馮林恩惠的人,今見他受冤,都來買著禁子照應他。
此時冤聲重大,曹如劍恐怕弄出事來,便親自在上台斷理,把馮林問了個白日謀財害命之罪,不待京詳,隻候督撫發下王命,立時處決。
那包崗離了襄州,曉行夜宿,那日到了杭州,進了城,直奔伍府而來。到了大廳,隻見眾人圍一大漢在那裏講話。
大漢就是馬俊,他剛從汴梁來,所以眾人圍著講話。陸冉見包崗也迴來了,心中大喜。馬英問了包崗的姓名,包崗又問常、劉二人的姓名,大家施禮,陸冉邀進書房坐下。馬英見鮑剛生得肩寬背闊,心內甚喜。便說道:“久聞哥哥大名,今幸相會,名不虛傳。”
包崗道:“小弟是有勇而無謀之人,怎比得兄長文武兼全的英雄?”
大家談了一會,家人擺上酒肴,挨次坐下。酒至數巡,常朗道:“前日鄒兄迴來說馬兄在汴梁幹出大事,小弟聽了抖衣而戰,不知仁兄怎得脫身,孫培賢弟如今怎麽樣了?”
馬英道:“小弟險些兒不得相會諸兄。”
馬英便將前後之事說了一遍。陸冉聽了,無不稱奇,說道:“不是馬兄有通天的手段,怎能脫得這門套。”
陸冉見眾人俱是歡笑,惟有包崗悶悶不言。陸冉問道:“賢弟與馮二員外上襄州兩月有餘,今日方迴,弟兄相會,賢弟因何不悅?”
包崗見問,便把馮林被害之事細說一遍。馬英聽了大叫道:“天下那有這等不平之事?待我救了孫培迴來,到襄州殺那贓官並奸夫**,救出馮二員外,方顯大丈夫的手段。”
包崗道:“兄長請放心到汴梁去救孫培,這馮二員外在小弟身上。”
馬英道:“非俺不能救孫培,奈無幫手。這一迴去,須要一位膽大的方可成事。”
包崗道:“小弟去襄州也要個幫手才好。”
鄒隆道:“小弟不才,願與馬兄到開封走走。”
馬英道:“若是賢弟同去,不怕救不出孫培。”
那鄒訓想道:馬英是個黑夜做事的人,卻不敢與他去;這包崗決不像他那樣做事,我不免同他去走走。便說道:“愚兄隨包賢弟走走。”
包崗看了鄒訓兩眼,暗道:動武須得這樣漢子才驚人。便說道:“好好。”
陸冉道:“非是愚兄怕事,怎奈我母舅屢與奸相作對,今馬兄弟到汴梁劫獄,是件犯法的勾當;包賢弟到襄州,或是牢中劫出,或是法場搶救,亦是驚天大事。兩處得了手,總要到杭州聚會。倘被人知,傳出伍府存留劫獄的大犯,奸相再上一本,豈不害了母舅全家?據我的意思,必須先尋個下落方好,兩下歸一,不在杭州,與我母舅無幹。”
常朗道:“兄言正是。”
程來笑道:“小弟到有個去處。”
劉舒道:“兄長有何去處?”
程來道:“等馬兄、包兄四人去後,俺同陸兄竟上鐵山,與焦寶、黃長、範充三人聚義,招軍買馬,做他一番。”
眾人聽了,齊說道:“妙極妙極,要去,揀個好日起身。”
眾人計議定了。常朗道:“小弟一事奉告,聞劉伯父升了禮部尚書,劉兄弟奉母命,要去進京看父親,明日起身。小弟母舅升任揚州太守,也要奉母命去賀他,也是明日起身,卻不能相送諸兄。待事畢之後,小弟二人再到山相會。”
陸冉道:“二位賢弟既奉慈命,愚兄怎好強留?”
眾人飲到更深,常、劉二人與眾人灑淚而別。
陸冉等過了一宵,次早馬英、鄒隆、包崗、鄒訓各各收拾行李,多帶銀兩,辭了陸冉、程來,分頭往襄州、汴梁而去。
陸冉往後堂辭別舅母表妹,說道:“愚甥在此許久,要迴去走走,多則兩月便來。”
夫人道:“賢甥要去,必須早來,勿忘你母舅囑托。”
陸冉道:“甥兒曉得。”
便出來吩咐眾家人等小心辦事,又叫將行李送到程來飯店:“我隨後就來。”
陸冉到了程來店內,家人辭迴去了。程來叫人收拾已畢,同陸冉背了行李,程來又吩咐小二好生開店,二人離了杭州,竟奔大路而行。
非止一日,到了鐵山。程來引進陸冉與焦寶,黃長,範充等人相見,禮畢。見廳上走出馮公,陸冉一見,想起向日程來曾說救個一馮姓的,誰知果是馮祝。
陸冉忙上前拜見。馮公見了,驚喜非常,二人各敘別後情由,又告訴了孫培的事。馮公聽了,心內悲傷。
焦寶見陸冉相貌端正義氣,願讓陸冉為大王。陸冉再三推辭不過,隻得允之。當日殺牛宰羊,祭告天地。焦寶、程來挽陸冉在聚義廳上正中坐下,章奎、範充等率領小頭目參見已畢,又曉諭眾嘍羅,遍賞牛酒,在廳上大排筵宴。
那包崗、鄒訓,一路急行。那日黃昏,到了襄州,奔至曇橋,到章星行門叩門。裏首打雜的出來開門,認得包崗,後麵又跟了個大漢,便請進廳房坐下。
行主出來相見,禮畢,茶罷,問了鄒訓的姓名。用了晚飯,又擺上酒來,三人飲了數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