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便縱上那屋,向西首輕輕的跳過牆東,進了儀門。西首又有高大牆垣,牆上放有許多荊棘,想必此處定是監獄所在。裏麵巡邏的更役時刻往來,不能下手。
馬英等了半會,那巡役的到後麵去巡察,馬英乘著空時從屋上落下,四處裏一望,並無個起火之物,走到獄神堂中看時,隻見神鬼旁邊堆著二三十個柴草,還有些破壞的家夥堆在上麵。
馬英想道:就在此地放起火來,天從人願,況獄神前有現成的燈火,就拿一把柴草在燈頭點著,推上一塊又拽上些柴草,不覺的就唿唿的燒起來了。馬英離了獄神堂,依舊上屋竟自迴寓去了。
那獄神堂被馬英放火燒著了柴草,天意如此,一霎時騰騰火起,更役便丟了鑼,都向前救火去了,那裏救得滅?那獄裏罪人聞得牢內失起火來,各各要命,獄卒連忙開了牢門,眾人往外一擁,各要逃生,驚得那中門卒役忙把東西兩囹門關好,卻不曾走脫一犯。
此時宿堂的人役慌在一堆,跑進大堂宅門上亂敲梆子,驚動守宅門的家丁,問道:“有甚麽急事胡亂敲梆?”
衙役道:“不好了,獄中失了火了,燒得兇險,煩大叔稟聲老爺。”
那家丁聽說獄中失火,忙到裏麵稟道:“獄中失了火了。”
幸得知府未曾安睡,聞得此言,吃了一驚,急忙出堂看時,隻見火勢兇猛。知府跌足說道:“罷了罷了,倘若燒死重犯,叫本府如何迴得上司?有負朝廷四品之職,這都是獄卒自不小心,故而失火燒起。”
這知府乃湖廣人氏,姓來名晨。蒞任一年,為官清正,不徇情麵,不貪民財,不怕鄉紳官宦,斷事風燥,決才最高,滿城百姓無一個不稱他是“來青天”,鐵麵無情膽氣最大,又不懼權宦,又叫做“來鐵膽”。
此時來老爺初看火勢甚大,心中著急,次後見火勢微微的熄滅,方才放心。約有一更時候方才平熄。知府著人查點,可曾燒了民房。獄卒稟道:“隻燒了牢獄,不曾燒了民房。”
門役又稟道:“獄內的人犯俱是看守在獄,犯人一名不少。”
又說:“老爺點名。”
知府把重犯罪人一一查點,幸喜不曾燒及人犯,就將值日獄卒重責三十板革退。知府見人犯無處可收,即著衙役將重犯收禁縣監,待修理完時再提迴收禁。此時一縣三衙五個廳官知守府參將俱來府前問安,來公一一謝過了,依舊迴衙去了。
馬英因見監內起火,方才迴來。那鄒訓見馬英一去多時不迴,心中疑忽不定;又聽得外麵喧嘩,正慮之間,隻得出門外聽聽,忽然馬英從屋上唿的一聲跳落在地。鄒訓見了馬英,便問道:“賢弟往那裏去的?因何此時方迴?”
馬英就在鄒訓耳邊說明放火之事,鄒訓吃了一驚,說道:“卻為何事?”
馬英道:“因孫培患病不愈,聞得駱先生專醫時病,欲要請他,恐他推三阻四。”
又在鄒訓耳邊低低說了一會:“知府收禁府監阻隔兩處,反為不美,因此把府監燒了,一總到縣監裏好醫治孫培病症。”
鄒訓聽了,吃驚道:“駱先生那裏認得孫培?又無人指點也是枉然。”
馬英道:“小的少不得陪著駱先生下監,說出緣故。今晚卻不去,明日晚間行事,仁兄到後日先迴杭州,說與陸大哥知道,等孫培的病好了,一同前來相見。”
鄒訓道:“事雖如此,我和賢弟同來,如今怎好我先迴去?必須等著賢弟一同去才是。”
馬英道:“仁兄若在此地,小弟反放心不下,我一人在此卻無妨礙。”
鄒訓隻得依言,心內甚是放心不下。二人正在店中安歇,正要睡時,隻聽得外麵喧嚷,隻認做大盜,再聽時,方才曉得失火。那店主看了一迴,依然來關門安睡。馬英故意的問店小二道:“是那裏失火?隻聽得喧嚷。”
小二見問,迴道:“是本府監內失火,適才那些罪犯都發在縣監內去了,爺們請睡罷,此時火已熄了。”
馬英答應了一聲,那小二去睡了。鄒訓先前還不信,聽見小二說了,方信了馬英之言不謬。當時二人睡了一宿。
天明早起,梳洗已畢,用過早膳,換了幾件新衣服,就與小二說道:“昨日我與你的房錢,是今日的所費。俺在此買些貨物,不知是三日五日才買得,天天算賬這不是個道理,俺這錠銀子與你店主收算便了。”
小二聽得與店主銀子,心中歡喜道:“隻是小人伏侍不周。”
小二便叫主人取了這銀子。馬英對小二道:“俺見你店中無事,你可和我上街去玩玩。”
小二滿口依允。馬英要小二指路,就與他五錢銀子,小二得了銀子,與店主說明,馬英閉上了房門,與鄒訓、小二三人出了房門,先到府首去玩。隻見那些禁卒在那裏拋磚弄瓦,馬英與鄒訓隻是暗笑,小二帶馬英、鄒訓到那熱鬧地方玩了一會,不覺肚中饑餓,三人到飯店中吃了些酒飯,依舊上街玩耍。馬俊問道:“王相府在那裏?”
小二道:“就在縣東首便是。”
小二便將二人領至相府。馬英看那王府,果然熱鬧。馬英將出入的路徑看在肚內,又認了駱先生的住宅,包能的門戶,直至申牌時分,三人才迴。
馬英、鄒訓與店小二上街遊玩,到申牌時分方才迴寓。吩咐小二買下許多酒肴鮮果,到晚收拾停當,比昨晚要豐盛些,要十分精致。馬英道:“我弟兄們今日商議買些貨物,你把酒肴俱排在房內,多取些酒來,再待俺拿個炭爐來,你可把中門閉了,俺們自斟自飲,不要你來,你去睡罷。”
小二聽了歡喜,就將酒肴飯食炭爐俱送入房內,小二關了中門,同店主吃酒飯去了。馬英與鄒訓飲了幾杯酒,馬英道:“仁兄且寬心自飲,我去走走就來。”
鄒訓道:“你再飲幾杯壯壯神也不遲。”
馬英等了半會,那巡役的到後麵去巡察,馬英乘著空時從屋上落下,四處裏一望,並無個起火之物,走到獄神堂中看時,隻見神鬼旁邊堆著二三十個柴草,還有些破壞的家夥堆在上麵。
馬英想道:就在此地放起火來,天從人願,況獄神前有現成的燈火,就拿一把柴草在燈頭點著,推上一塊又拽上些柴草,不覺的就唿唿的燒起來了。馬英離了獄神堂,依舊上屋竟自迴寓去了。
那獄神堂被馬英放火燒著了柴草,天意如此,一霎時騰騰火起,更役便丟了鑼,都向前救火去了,那裏救得滅?那獄裏罪人聞得牢內失起火來,各各要命,獄卒連忙開了牢門,眾人往外一擁,各要逃生,驚得那中門卒役忙把東西兩囹門關好,卻不曾走脫一犯。
此時宿堂的人役慌在一堆,跑進大堂宅門上亂敲梆子,驚動守宅門的家丁,問道:“有甚麽急事胡亂敲梆?”
衙役道:“不好了,獄中失了火了,燒得兇險,煩大叔稟聲老爺。”
那家丁聽說獄中失火,忙到裏麵稟道:“獄中失了火了。”
幸得知府未曾安睡,聞得此言,吃了一驚,急忙出堂看時,隻見火勢兇猛。知府跌足說道:“罷了罷了,倘若燒死重犯,叫本府如何迴得上司?有負朝廷四品之職,這都是獄卒自不小心,故而失火燒起。”
這知府乃湖廣人氏,姓來名晨。蒞任一年,為官清正,不徇情麵,不貪民財,不怕鄉紳官宦,斷事風燥,決才最高,滿城百姓無一個不稱他是“來青天”,鐵麵無情膽氣最大,又不懼權宦,又叫做“來鐵膽”。
此時來老爺初看火勢甚大,心中著急,次後見火勢微微的熄滅,方才放心。約有一更時候方才平熄。知府著人查點,可曾燒了民房。獄卒稟道:“隻燒了牢獄,不曾燒了民房。”
門役又稟道:“獄內的人犯俱是看守在獄,犯人一名不少。”
又說:“老爺點名。”
知府把重犯罪人一一查點,幸喜不曾燒及人犯,就將值日獄卒重責三十板革退。知府見人犯無處可收,即著衙役將重犯收禁縣監,待修理完時再提迴收禁。此時一縣三衙五個廳官知守府參將俱來府前問安,來公一一謝過了,依舊迴衙去了。
馬英因見監內起火,方才迴來。那鄒訓見馬英一去多時不迴,心中疑忽不定;又聽得外麵喧嘩,正慮之間,隻得出門外聽聽,忽然馬英從屋上唿的一聲跳落在地。鄒訓見了馬英,便問道:“賢弟往那裏去的?因何此時方迴?”
馬英就在鄒訓耳邊說明放火之事,鄒訓吃了一驚,說道:“卻為何事?”
馬英道:“因孫培患病不愈,聞得駱先生專醫時病,欲要請他,恐他推三阻四。”
又在鄒訓耳邊低低說了一會:“知府收禁府監阻隔兩處,反為不美,因此把府監燒了,一總到縣監裏好醫治孫培病症。”
鄒訓聽了,吃驚道:“駱先生那裏認得孫培?又無人指點也是枉然。”
馬英道:“小的少不得陪著駱先生下監,說出緣故。今晚卻不去,明日晚間行事,仁兄到後日先迴杭州,說與陸大哥知道,等孫培的病好了,一同前來相見。”
鄒訓道:“事雖如此,我和賢弟同來,如今怎好我先迴去?必須等著賢弟一同去才是。”
馬英道:“仁兄若在此地,小弟反放心不下,我一人在此卻無妨礙。”
鄒訓隻得依言,心內甚是放心不下。二人正在店中安歇,正要睡時,隻聽得外麵喧嚷,隻認做大盜,再聽時,方才曉得失火。那店主看了一迴,依然來關門安睡。馬英故意的問店小二道:“是那裏失火?隻聽得喧嚷。”
小二見問,迴道:“是本府監內失火,適才那些罪犯都發在縣監內去了,爺們請睡罷,此時火已熄了。”
馬英答應了一聲,那小二去睡了。鄒訓先前還不信,聽見小二說了,方信了馬英之言不謬。當時二人睡了一宿。
天明早起,梳洗已畢,用過早膳,換了幾件新衣服,就與小二說道:“昨日我與你的房錢,是今日的所費。俺在此買些貨物,不知是三日五日才買得,天天算賬這不是個道理,俺這錠銀子與你店主收算便了。”
小二聽得與店主銀子,心中歡喜道:“隻是小人伏侍不周。”
小二便叫主人取了這銀子。馬英對小二道:“俺見你店中無事,你可和我上街去玩玩。”
小二滿口依允。馬英要小二指路,就與他五錢銀子,小二得了銀子,與店主說明,馬英閉上了房門,與鄒訓、小二三人出了房門,先到府首去玩。隻見那些禁卒在那裏拋磚弄瓦,馬英與鄒訓隻是暗笑,小二帶馬英、鄒訓到那熱鬧地方玩了一會,不覺肚中饑餓,三人到飯店中吃了些酒飯,依舊上街玩耍。馬俊問道:“王相府在那裏?”
小二道:“就在縣東首便是。”
小二便將二人領至相府。馬英看那王府,果然熱鬧。馬英將出入的路徑看在肚內,又認了駱先生的住宅,包能的門戶,直至申牌時分,三人才迴。
馬英、鄒訓與店小二上街遊玩,到申牌時分方才迴寓。吩咐小二買下許多酒肴鮮果,到晚收拾停當,比昨晚要豐盛些,要十分精致。馬英道:“我弟兄們今日商議買些貨物,你把酒肴俱排在房內,多取些酒來,再待俺拿個炭爐來,你可把中門閉了,俺們自斟自飲,不要你來,你去睡罷。”
小二聽了歡喜,就將酒肴飯食炭爐俱送入房內,小二關了中門,同店主吃酒飯去了。馬英與鄒訓飲了幾杯酒,馬英道:“仁兄且寬心自飲,我去走走就來。”
鄒訓道:“你再飲幾杯壯壯神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