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說道:“小弟出外多時,昨日方迴,聞兄在此,少來拜見,望乞恕罪。”陸冉道:“小弟事情頗多,不知尊府住處,故而少候。”
當時眾人又說了些閑話,陸冉對眾人道:“我生在長安,今到杭州探親,幸遇列位,義同骨肉,況鄒陳三位俱住山東,看來豈非天緣湊合?據弟愚意,欲與諸兄結為金蘭之好,不知諸兄意下如何?”
程來等道:“小弟們是下賤之人,怎敢與大爺結盟?”
馬英道:“意氣相投,結拜是極妙的,何必推遜?”
陸冉大喜,道:“到是馬賢弟說得爽快。”
便叫家人備了香燭,陸冉道:“我還有兩個兄弟,不在此處,不若望名結拜,不知列位可依?”
馬英道:“既是仁兄的好友,拜在同名何妨?”
當時敘起年庚,陸冉居長。常、劉二生卻不過陸冉的情麵,隻得依從。劉舒寫了盟書,依次開了眾人名姓,上寫道:
陸冉,鄒訓,馬英,包崗,程來,常朗,鄒隆,劉舒,孫培。
開寫明白,不一時,眾人擺上香燭,各人拜過神聖,發誓已畢,收過香案,用過午飯,即便擺上酒筵,敘了席位坐下,俱是開懷暢飲。酒過了半晌,
陸冉猛然想起包崗、孫培,不覺的眉頭倒促,悶上心來。鄒訓便問道:“今日蒙兄的雅愛,理應兄弟歡聚一堂才是,怎麽兄到長眉雙鎖,莫不是有甚事關心?”
馬英道:“敢是恨與小弟們結義麽?”
陸冉說道:“非也,愚兄雖是與賢弟們聚義,有趣之至矣,怎奈我想起孫、包二人的苦處,我雖在此歡樂,其心傷悲不盡。”
陸冉言畢,淚如雨下。馬英道:“終有相會之期,何必憂慮?”
陸冉又道:“包崗往湖廣去了四個月不見消息,這還可以放心;隻是不知孫培生死如何?故此慮他。”
馬英道:“孫賢弟無非在家讀書做買賣,仁兄何出此言?”
陸冉道:“量無人救得他,說也無用。”
馬英生平性燥,忙起身來說道:“孫培既與俺們拜過,便是骨肉的弟兄,仁兄何欲言又忍,不以心腹說之?那裏算得一個弟兄?”
陸冉道:“兄弟們怎麽不是心腹?隻因孫培身陷囹圄,遭奸人的圈套,命在旦夕,那裏有偷天換日的手段救得出來?”
鄒訓說道:“馬賢弟是個性快的人,仁兄可說明孫培被何人坑害,倘若小弟們做得來也未可知。”
馬英說道:“兄長說來,我若是救不出孫培,誓不為人。”
陸冉聽了,即將鬧爭春園打王公子,前後說了一遍。急得馬英暴燥如雷,說道:“世上有這樣庸劣的人,小弟不才,情願不避湯火,到汴梁走這一遭。若不救出孫培,不殺那王餘這賊子,乃萬世的匹夫。”
陸冉道:“賢弟莫非戲言?”
馬英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怎敢戲言?”
陸冉道:“不知賢弟幾時動身?”
馬英道:“要走就是今日,若是遲延時日,非為弟兄。隻差一個幫手,不知那位賢弟與我走走?”
馬英言還未了,鄒訓應聲道:“俺與你去。”
馬英道:“若是二哥同去,越發好了。”
當時馬英起身,說:“今日權且告別,多則兩月,少則月餘,必帶孫培到此相會。”
那程來見馬俊如此性急,恐不能成事,便說道:“馬仁兄不要性急,汴梁是京城繁華之地,必有禦林軍鎮守城池,如今孫培身陷重地,非同小可,待我迴到山寨,邀請他二十個兄弟,同心合膽劫取,方保無事。仁兄須當三思。”
那程來言畢,常、劉二人聽了此言,越發心焦,暗地裏埋怨陸冉說道:“大哥怎與響馬強盜結交?後來不知怎樣結局。”
隻見馬英笑道:“此時俱是自家兄弟,何必隱瞞,但黑夜裏勾當是兄弟做熟了的,慮他做甚麽?但我平昔言不及齒,要去就去。”
陸冉不好催他,隻是點頭說是。又見馬英如此著急,那裏肯停一刻?一時氣性急燥,立刻就要起身。
陸冉見馬英真心實意,便想道:看來鄒隆、鄒訓、程來非真俠士,到是馬英如此義氣,說道:“我看賢弟真乃俠士,賢弟去了之後,務必小心。”
馬英接在手中,說道:“小弟換了衣服就來。”起身言畢,竟自去了。常朗對陸冉說道:“馬英此去怎樣救得孫培?況劫獄犯禁的事,仁兄除不止他,反縱他,何也?”
陸冉說:“賢弟不知他的本事,此去無妨,不必憂慮。”
不一時,隻見馬英換了長行的衣服,腰佩寶劍,與眾人作別,說道:“兄等高坐杭城,小弟就此拜別。”
朝上作了一揖,眾人還了禮,陸冉與眾人又叮嚀一迴,攜著鄒訓往外就去。眾人送出大門,將手一拱,放開腳步,竟自去了。陸冉與眾人迴到園中飲酒,至晚方散。鄒隆、程來到店中安歇。
馬英與鄒訓出了城門,鄒訓道:“咱與賢弟匆匆而行,卻忘記了行李盤費,卻怎麽處?”
馬英道:“不難,總在小弟身上。”
二人說說行行,不覺的走了五十餘裏,到得個鄉鎮上。馬英取出了銀子,買了一床鋪蓋,打過了尖,依然趕行。
若是缺少盤費,馬英就在富豪之家量意取些。這一路上過的豐豐足足的,免不得曉行夜宿,在路非止一日。
到了汴梁,日色將落,急急的趕進城門,找尋客店。馬英、鄒訓從不曾到過,路頭不熟,尋了半會,來到一條大巷,巷內走出一個老者。馬英上前問道:“借問老丈一聲,此處可有宿店?”
那老者提著燈籠,將馬英看了幾眼,說道:“轉彎頭一家就是宿店。”
馬英、鄒訓謝了一聲,走不多遠,果見一個燈籠。
馬英走到門首,問道:“裏麵有人麽?”
隻見裏麵走出個人來,將馬英看了幾看,說道:“爺們是下店的麽?”
鄒訓道:“正是。”
小二道:“請進來。”
馬英叫小二接了行李,來到後麵一看,卻是兩間大大的廳房,一連四五進平房,兩進大樓。
當時眾人又說了些閑話,陸冉對眾人道:“我生在長安,今到杭州探親,幸遇列位,義同骨肉,況鄒陳三位俱住山東,看來豈非天緣湊合?據弟愚意,欲與諸兄結為金蘭之好,不知諸兄意下如何?”
程來等道:“小弟們是下賤之人,怎敢與大爺結盟?”
馬英道:“意氣相投,結拜是極妙的,何必推遜?”
陸冉大喜,道:“到是馬賢弟說得爽快。”
便叫家人備了香燭,陸冉道:“我還有兩個兄弟,不在此處,不若望名結拜,不知列位可依?”
馬英道:“既是仁兄的好友,拜在同名何妨?”
當時敘起年庚,陸冉居長。常、劉二生卻不過陸冉的情麵,隻得依從。劉舒寫了盟書,依次開了眾人名姓,上寫道:
陸冉,鄒訓,馬英,包崗,程來,常朗,鄒隆,劉舒,孫培。
開寫明白,不一時,眾人擺上香燭,各人拜過神聖,發誓已畢,收過香案,用過午飯,即便擺上酒筵,敘了席位坐下,俱是開懷暢飲。酒過了半晌,
陸冉猛然想起包崗、孫培,不覺的眉頭倒促,悶上心來。鄒訓便問道:“今日蒙兄的雅愛,理應兄弟歡聚一堂才是,怎麽兄到長眉雙鎖,莫不是有甚事關心?”
馬英道:“敢是恨與小弟們結義麽?”
陸冉說道:“非也,愚兄雖是與賢弟們聚義,有趣之至矣,怎奈我想起孫、包二人的苦處,我雖在此歡樂,其心傷悲不盡。”
陸冉言畢,淚如雨下。馬英道:“終有相會之期,何必憂慮?”
陸冉又道:“包崗往湖廣去了四個月不見消息,這還可以放心;隻是不知孫培生死如何?故此慮他。”
馬英道:“孫賢弟無非在家讀書做買賣,仁兄何出此言?”
陸冉道:“量無人救得他,說也無用。”
馬英生平性燥,忙起身來說道:“孫培既與俺們拜過,便是骨肉的弟兄,仁兄何欲言又忍,不以心腹說之?那裏算得一個弟兄?”
陸冉道:“兄弟們怎麽不是心腹?隻因孫培身陷囹圄,遭奸人的圈套,命在旦夕,那裏有偷天換日的手段救得出來?”
鄒訓說道:“馬賢弟是個性快的人,仁兄可說明孫培被何人坑害,倘若小弟們做得來也未可知。”
馬英說道:“兄長說來,我若是救不出孫培,誓不為人。”
陸冉聽了,即將鬧爭春園打王公子,前後說了一遍。急得馬英暴燥如雷,說道:“世上有這樣庸劣的人,小弟不才,情願不避湯火,到汴梁走這一遭。若不救出孫培,不殺那王餘這賊子,乃萬世的匹夫。”
陸冉道:“賢弟莫非戲言?”
馬英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怎敢戲言?”
陸冉道:“不知賢弟幾時動身?”
馬英道:“要走就是今日,若是遲延時日,非為弟兄。隻差一個幫手,不知那位賢弟與我走走?”
馬英言還未了,鄒訓應聲道:“俺與你去。”
馬英道:“若是二哥同去,越發好了。”
當時馬英起身,說:“今日權且告別,多則兩月,少則月餘,必帶孫培到此相會。”
那程來見馬俊如此性急,恐不能成事,便說道:“馬仁兄不要性急,汴梁是京城繁華之地,必有禦林軍鎮守城池,如今孫培身陷重地,非同小可,待我迴到山寨,邀請他二十個兄弟,同心合膽劫取,方保無事。仁兄須當三思。”
那程來言畢,常、劉二人聽了此言,越發心焦,暗地裏埋怨陸冉說道:“大哥怎與響馬強盜結交?後來不知怎樣結局。”
隻見馬英笑道:“此時俱是自家兄弟,何必隱瞞,但黑夜裏勾當是兄弟做熟了的,慮他做甚麽?但我平昔言不及齒,要去就去。”
陸冉不好催他,隻是點頭說是。又見馬英如此著急,那裏肯停一刻?一時氣性急燥,立刻就要起身。
陸冉見馬英真心實意,便想道:看來鄒隆、鄒訓、程來非真俠士,到是馬英如此義氣,說道:“我看賢弟真乃俠士,賢弟去了之後,務必小心。”
馬英接在手中,說道:“小弟換了衣服就來。”起身言畢,竟自去了。常朗對陸冉說道:“馬英此去怎樣救得孫培?況劫獄犯禁的事,仁兄除不止他,反縱他,何也?”
陸冉說:“賢弟不知他的本事,此去無妨,不必憂慮。”
不一時,隻見馬英換了長行的衣服,腰佩寶劍,與眾人作別,說道:“兄等高坐杭城,小弟就此拜別。”
朝上作了一揖,眾人還了禮,陸冉與眾人又叮嚀一迴,攜著鄒訓往外就去。眾人送出大門,將手一拱,放開腳步,竟自去了。陸冉與眾人迴到園中飲酒,至晚方散。鄒隆、程來到店中安歇。
馬英與鄒訓出了城門,鄒訓道:“咱與賢弟匆匆而行,卻忘記了行李盤費,卻怎麽處?”
馬英道:“不難,總在小弟身上。”
二人說說行行,不覺的走了五十餘裏,到得個鄉鎮上。馬英取出了銀子,買了一床鋪蓋,打過了尖,依然趕行。
若是缺少盤費,馬英就在富豪之家量意取些。這一路上過的豐豐足足的,免不得曉行夜宿,在路非止一日。
到了汴梁,日色將落,急急的趕進城門,找尋客店。馬英、鄒訓從不曾到過,路頭不熟,尋了半會,來到一條大巷,巷內走出一個老者。馬英上前問道:“借問老丈一聲,此處可有宿店?”
那老者提著燈籠,將馬英看了幾眼,說道:“轉彎頭一家就是宿店。”
馬英、鄒訓謝了一聲,走不多遠,果見一個燈籠。
馬英走到門首,問道:“裏麵有人麽?”
隻見裏麵走出個人來,將馬英看了幾看,說道:“爺們是下店的麽?”
鄒訓道:“正是。”
小二道:“請進來。”
馬英叫小二接了行李,來到後麵一看,卻是兩間大大的廳房,一連四五進平房,兩進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