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隨他來到仙人坪上。卻見火龍幫主在那兒迎接,身邊是魔女和龍源、冷星,外有抬滑竿的兩個少女。仙人坪乃一塊光禿禿的大石,方圓三十丈許,突立於飛燕峰左側。前麵是一條山路,通往縣城;後麵是絕穀山澗,深不可測。澗底怪石橫生,不長林木。
鍾離美陰險萬分地出現在三人身後的怪石旁,說:
“本幫主請你們駕到,就是為報折劍之仇!”
三人愕然。
“你們不用害怕,我決不以多取勝!”鍾離美用手一指那小孩,說“這是我夫妻同教的一個得意門徒龍濤,今年一十七歲。你們三位,不論哪位,隻要贏了他,火龍幫的仇,便一筆抹掉,永不圖報。我若口不應心,必遭夭譴!”
“前輩信心十足,不打折扣?”張庭說。
“你叫鐵劍怪俠,我這弟子也使鐵劍,但是我敢斷言,你在他麵前,走不上二百照麵,必有性命之憂!你若認為本幫主此言荒唐,不妨與他比試一下!”
鍾離美眉飛色舞,唾沫亂飛,把三人氣個倒仰。張庭一馬當先,躥在龍濤麵前,說:
“小兄弟,你們幫主說了話,你應前言嗎?”
“張大俠,”龍濤笑道,“此言差矣!她老人家是一幫之主,一言九鼎,能說了不算?不過有一句話,得糾正過來。”
“什麽話?”
“她老人家說,你在我麵前能走二百個照麵,那不切實際。”
“依你之見?”
“據我觀察,就憑你這兩下子,連一百個照麵也走不出去!”
張庭心中好笑!火龍幫專門調教一批不知天高地厚的弟子,柳煙就夠狂的了,龍濤比她還要狂!他對龍濤說:
“小兄弟,你就亮兵刃吧!”
“對!你使鐵劍,我也使的是劍,看咱倆誰的劍更厲害!”
話落劍出,一招“鐵劍流雲”,直取嶽霆麵門。
張庭踏中宮,手使劈山掌第一式“天風掃葉”。龍濤高叫:
“好一招‘天風掃葉’,相繼者‘水滴石穿’也!”
張庭一愣,心想:我偏不使“水滴石穿”。他使出個“地覆天翻”。
龍濤一驚,退後三步。
張庭繼而又一招“風起雲湧”,他又笑道:
“下一招是‘海底揚波’!”
張庭的招式被龍濤識破,己走下風。楊紅大喝一聲:
“看我的!”
龍源、冷星二人大笑道:
“哈哈!楊姑娘,我們夫妻不是白吃素喝的,你就認命吧!”
三人又打在一處。
郜風拉起木劍,魔女柳煙叱道:“郜風,你不要命了!”一個燕子抖翎,和郜風也打在一處。
張庭知道用雙掌難以取勝,想以“如影隨形”,繞在龍濤身後,把鐵劍取在手中。可是龍濤又喊叫:
“如影隨形尚欠火候!”
兩個人影,乍分乍合。六十多個照麵之後,張庭已手忙腳亂,立刻身形一矬,鐵劍揮開,飛甲釘如密雨,似穿梭,射向龍濤。可是龍濤鐵劍一舞,身子一蹲,暗器全部無蹤無影。在迴旋風力下,張庭已顯得無能為力了。
張庭一見暗器連發失敗,隻好最後一拚了,於是,他把三支化血針發出,一起向龍濤射去,打向他的三大要穴。龍濤身子一起,緊接著來了個“倒卷流雲”,三支化血針便飄向遠方去了。
張庭自出世以來,很少打過敗仗,特別是使用暗器時,更叫武林高手們個個望而生畏。今天所有暗器都被龍濤輕而易舉地解破,心中自然為之一驚。
在張庭驚愕之際,龍濤劍中的飛蛇箭像五支勁風,直向張庭反撲。張庭慌忙喊聲:
“不好!”
用“鐵劍流雲”招化去龍濤的暗器,但自己的身子卻已經被逼至懸崖盡頭。
龍濤怎肯輕易放他,拉開必定取勝的架式,吼道:
“姓張的!才九十七個照麵。你就拿命來吧!”
一招“流星射月”,連向張庭攻去。力道那兇猛,招式那急迫,不可思議。龍濤這還不算,與此同時,又以左手打出三把淬毒飛刀。
張庭飛身躲去,兩把毒刀躲過去了,一把恰中左胯上,隻覺得頓時周身麻嗖嗖的。他一個鷂子翻飛,想飛迴原地,怎奈龍濤寸步不讓,一招空擺連腿,聽得嘭一聲,又踢在張庭的後腰。張庭便墜入深不見底的深淵中。
當他蘇醒之時,已躺在一塊岩石上,萬道霞光透過林子的縫隙,斜射在他身上。定睛再看,眼前站位窮和尚,四寸長發紮裏紮煞,一臉油膩疙裏疙疤,一雙睡眼如睜似閉,露出一口白板牙。一件灰色舊僧袍,前後窟窿一百八;更可笑的是,窟窿不用補丁補,單用麻繩結疙瘩。短褲赤足幹腿棒,腳蹬一雙草呱嗒——別看和尚穿得破,瘋僧、劍聖就是他。
張庭剛要開口說話,就聽背後有人說:
“庭兒,你身受重毒傷,不可妄動!”
張庭扭身看去,真是大喜——師祖鐵劍先生唿延絕和穀鳳出現了。
張庭一翻身,跪在二位麵前,唏噓淚下,痛哭起來,說不出一個字。二老歎曰:
“不必難過,快快起來,給你引見一人!”
張庭起身,順二老所指處看去。
“庭兒,快上前拜見大師瘋僧元智長老!”
張庭上前叩頭,說:“師祖在上,孫兒這裏叩頭了!”
和尚大笑,說道:“哈哈哈哈!老衲已不問世事多年,不料在救你二位師祖、領你倆在此潛修後,偏又救了你。這是佛祖慈悲!啊,庭兒,你覺得身上怎麽樣?”
張庭的疼痛一下子都解除了,高興地說:
“一如既往,絲毫無損!”
“傷真的不疼了?”
“不疼了!”說著他摸摸左胯。
“那好吧。既然傷已好了,那就叫你二位師祖送你下山,進京見母去吧!”
和尚說完,轉身要走。
張庭跪爬半步,喊著:
“大師祖請留步,晚輩尚有話請教!”
和尚停腳,半晌無言,坐在剛才張庭躺過的大石上,二老垂手侍立兩側。劍聖口宣佛號道:
“阿彌陀佛!你有何話,快快講來,不要誤了貧僧參禪的時刻。”
“晚輩有二事不明,願在大師麵前領教,可否賜教?”
“貧僧聽聽,是哪兩件事?”
鍾離美陰險萬分地出現在三人身後的怪石旁,說:
“本幫主請你們駕到,就是為報折劍之仇!”
三人愕然。
“你們不用害怕,我決不以多取勝!”鍾離美用手一指那小孩,說“這是我夫妻同教的一個得意門徒龍濤,今年一十七歲。你們三位,不論哪位,隻要贏了他,火龍幫的仇,便一筆抹掉,永不圖報。我若口不應心,必遭夭譴!”
“前輩信心十足,不打折扣?”張庭說。
“你叫鐵劍怪俠,我這弟子也使鐵劍,但是我敢斷言,你在他麵前,走不上二百照麵,必有性命之憂!你若認為本幫主此言荒唐,不妨與他比試一下!”
鍾離美眉飛色舞,唾沫亂飛,把三人氣個倒仰。張庭一馬當先,躥在龍濤麵前,說:
“小兄弟,你們幫主說了話,你應前言嗎?”
“張大俠,”龍濤笑道,“此言差矣!她老人家是一幫之主,一言九鼎,能說了不算?不過有一句話,得糾正過來。”
“什麽話?”
“她老人家說,你在我麵前能走二百個照麵,那不切實際。”
“依你之見?”
“據我觀察,就憑你這兩下子,連一百個照麵也走不出去!”
張庭心中好笑!火龍幫專門調教一批不知天高地厚的弟子,柳煙就夠狂的了,龍濤比她還要狂!他對龍濤說:
“小兄弟,你就亮兵刃吧!”
“對!你使鐵劍,我也使的是劍,看咱倆誰的劍更厲害!”
話落劍出,一招“鐵劍流雲”,直取嶽霆麵門。
張庭踏中宮,手使劈山掌第一式“天風掃葉”。龍濤高叫:
“好一招‘天風掃葉’,相繼者‘水滴石穿’也!”
張庭一愣,心想:我偏不使“水滴石穿”。他使出個“地覆天翻”。
龍濤一驚,退後三步。
張庭繼而又一招“風起雲湧”,他又笑道:
“下一招是‘海底揚波’!”
張庭的招式被龍濤識破,己走下風。楊紅大喝一聲:
“看我的!”
龍源、冷星二人大笑道:
“哈哈!楊姑娘,我們夫妻不是白吃素喝的,你就認命吧!”
三人又打在一處。
郜風拉起木劍,魔女柳煙叱道:“郜風,你不要命了!”一個燕子抖翎,和郜風也打在一處。
張庭知道用雙掌難以取勝,想以“如影隨形”,繞在龍濤身後,把鐵劍取在手中。可是龍濤又喊叫:
“如影隨形尚欠火候!”
兩個人影,乍分乍合。六十多個照麵之後,張庭已手忙腳亂,立刻身形一矬,鐵劍揮開,飛甲釘如密雨,似穿梭,射向龍濤。可是龍濤鐵劍一舞,身子一蹲,暗器全部無蹤無影。在迴旋風力下,張庭已顯得無能為力了。
張庭一見暗器連發失敗,隻好最後一拚了,於是,他把三支化血針發出,一起向龍濤射去,打向他的三大要穴。龍濤身子一起,緊接著來了個“倒卷流雲”,三支化血針便飄向遠方去了。
張庭自出世以來,很少打過敗仗,特別是使用暗器時,更叫武林高手們個個望而生畏。今天所有暗器都被龍濤輕而易舉地解破,心中自然為之一驚。
在張庭驚愕之際,龍濤劍中的飛蛇箭像五支勁風,直向張庭反撲。張庭慌忙喊聲:
“不好!”
用“鐵劍流雲”招化去龍濤的暗器,但自己的身子卻已經被逼至懸崖盡頭。
龍濤怎肯輕易放他,拉開必定取勝的架式,吼道:
“姓張的!才九十七個照麵。你就拿命來吧!”
一招“流星射月”,連向張庭攻去。力道那兇猛,招式那急迫,不可思議。龍濤這還不算,與此同時,又以左手打出三把淬毒飛刀。
張庭飛身躲去,兩把毒刀躲過去了,一把恰中左胯上,隻覺得頓時周身麻嗖嗖的。他一個鷂子翻飛,想飛迴原地,怎奈龍濤寸步不讓,一招空擺連腿,聽得嘭一聲,又踢在張庭的後腰。張庭便墜入深不見底的深淵中。
當他蘇醒之時,已躺在一塊岩石上,萬道霞光透過林子的縫隙,斜射在他身上。定睛再看,眼前站位窮和尚,四寸長發紮裏紮煞,一臉油膩疙裏疙疤,一雙睡眼如睜似閉,露出一口白板牙。一件灰色舊僧袍,前後窟窿一百八;更可笑的是,窟窿不用補丁補,單用麻繩結疙瘩。短褲赤足幹腿棒,腳蹬一雙草呱嗒——別看和尚穿得破,瘋僧、劍聖就是他。
張庭剛要開口說話,就聽背後有人說:
“庭兒,你身受重毒傷,不可妄動!”
張庭扭身看去,真是大喜——師祖鐵劍先生唿延絕和穀鳳出現了。
張庭一翻身,跪在二位麵前,唏噓淚下,痛哭起來,說不出一個字。二老歎曰:
“不必難過,快快起來,給你引見一人!”
張庭起身,順二老所指處看去。
“庭兒,快上前拜見大師瘋僧元智長老!”
張庭上前叩頭,說:“師祖在上,孫兒這裏叩頭了!”
和尚大笑,說道:“哈哈哈哈!老衲已不問世事多年,不料在救你二位師祖、領你倆在此潛修後,偏又救了你。這是佛祖慈悲!啊,庭兒,你覺得身上怎麽樣?”
張庭的疼痛一下子都解除了,高興地說:
“一如既往,絲毫無損!”
“傷真的不疼了?”
“不疼了!”說著他摸摸左胯。
“那好吧。既然傷已好了,那就叫你二位師祖送你下山,進京見母去吧!”
和尚說完,轉身要走。
張庭跪爬半步,喊著:
“大師祖請留步,晚輩尚有話請教!”
和尚停腳,半晌無言,坐在剛才張庭躺過的大石上,二老垂手侍立兩側。劍聖口宣佛號道:
“阿彌陀佛!你有何話,快快講來,不要誤了貧僧參禪的時刻。”
“晚輩有二事不明,願在大師麵前領教,可否賜教?”
“貧僧聽聽,是哪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