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昆侖派請來的各路高手,聞哨聲已趕出彩棚,想上前去救侯樂,但已為時太晚了。少林派的達摩院元啟口宣佛號:
“阿彌陀佛!女檀越!小小年紀竟率眾殺人以做兒戲!火龍幫幫主何在?快請出來答話!就說少林派達摩院元啟要和他一談!”
少林派名震環宇,藝壓武林,元啟又是少林五大高僧之一,龍源和冷星不敢貿然行動,同聲問:
“姑娘,你看這……”
魔女青紗拂動,慢聲慢氣道:
“你們二人不準放走一個!所有在飛虎岩上的人都給他們除了名!聽明白了嗎?”
二人躬身答道:“聽明白了。”
魔女柳煙這才看了一眼少林和尚元啟。隻見他平頂,項圓,大腦殼,九個香疤明顯地露於頭頂。黑紫色臉膛,粗眉、大眼。穿深灰色僧袍,胖襪僧鞋。四十上下歲,二眸一轉神光灼灼。太陽穴隆起多高,功底一定不淺。
柳煙用鼻子哼了一聲道:
“你就是達摩院和尚元啟嗎?”
“不錯,正是貧僧。你是何人?請你把麵紗拿下。為何不敢見人?快叫你們幫主來!”
魔女哈哈大笑起來,說道:
“要見幫主並不難,隻要你能摘掉我的麵紗,幫主自然露麵!”
元啟笑道:“那有何難?也不過彈指之間罷了!”話到手到,以“白猿獻果”已抓住了麵紗。
各門派的劍俠見元啟出手如電,已經抓住了麵紗,同聲高叫起來。
“好!”
但“好”音剛落,隻見元啟和尚汗流滿麵,渾身打顫,牙關錯響,從牙縫中直往裏抽冷氣。原來在元啟抓住麵紗的同時,魔女也抓住了元啟的腕脈,離火神功已注入他的全身。在元啟渾身顫抖之時,柳煙左手攏麵紗,右手一抖。元啟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被拋出三丈多高,五丈多遠。
肖靜急忙伸手接住元啟。可低頭一看,和尚已七竅流出黑血,皮幹肉枯,向西方極樂世界去了。群雄大聲驚唿起來:
“離火神功!離火神功!”
魔女微微一笑:
“你們懼怕這離火神功就好。我有一個條件,隻要大家答應,我絕不牽連旁人。你們想想,火龍幫隻來了一個嫡傳弟子,帶了兩個屬下弟子,你們就如此膽顫心驚,要是幫主來了那就可想而知了。你們願不願聽我的條件?”
“什麽條件?”肖靜厲聲問道。
“第一個條件是肖靜開腸破肚,要自己動手;第二個條件是常興自刎人頭。這兩個條件答應了,餘下的三百多人可以活命。如果頑抗,一個不留!”
肖靜身子一顫,暗道:“我在山下埋伏的三百多黑白兩道高手,她怎麽會知道呢?”
常興上前一步道:
“姑娘,可否講清我常興,與你有何仇恨呢?”
魔女柳煙一看眼前站著的就是常興,氣得把蒙麵青紗扯下,冷冷地問:
“你可認識譚宗?”
“那是我結義兄長,何人不知!”
“他是怎麽死的?”魔女目光似火,死死盯著常興。
常興痛苦地說:“我那兄長放我背走張庭,後來聽說他……他……他自盡身亡了!”說到這裏,常興不禁老淚縱橫。
魔女怒不可遏地說:“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你殺死了我舅父,還想抵賴嗎?”
“你聽何人所言?這純屬挑撥離間。姑娘,你是譚宗大哥的什麽人?”
“他是我的親娘舅!”
“那你是戶部員外郎柳際的姑娘柳煙。你可以問問你父親,貧道是否那等人?”說到此處,常興痛徹心肺。
“說得好聽!我從小就進靈隱寺學藝,我舅父死的當天夜晚,我家去了一幫蒙麵漢子,將我家二十八口人殺之殆盡。這不是你殺人滅口,以絕後患嗎?”
“姑娘口口聲聲說是我殺了你的舅父,何人可以作證?”
“司空亮難道還不夠嗎?”
“我和你舅父有八拜之交,怎能做這傷天害理之事?再說,我弟兄三人一同救的張庭,二哥因此自刎身亡。你舅父之死怎能說是我加害呢?”
“我舅父那時是大內一等總管,要捉拿搭救張庭和殺侍衛的兇手,難道說你是殺我舅父的兇手,不在情理之中嗎?”
常興慨然長歎道:
“天日雖皎,難照貧道赤誠之心;江海水廣,難洗貧道清白之身。貧道在張庭藝成下山之前就曾向南嶽掌門請求,要追隨譚兄於地下,經掌門勸說才苟延至今。煙兒既然能替你舅父報仇,貧道感德非淺,貧道臨死之前約求一事,望煙兒格外開恩。”
魔女問:“你先說說是什麽事?”
“我死之後,請你饒恕肖靜,並饒恕黑白兩道的三百多人性命。如能照辦,貧道縱死九泉,也感你的大恩大德!”
魔女眉頭一皺,暗道:這老鬼不知耍什麽花招,且看他如何施展?於是信口說道:
“隻要你自刎,我答應你說的就是了。”
常興仰天長笑道:
“兄長!二哥!小弟早就應當追隨你們去了。怎奈撫孤義重,苟活至今。如今張庭已長大成人,小弟無所牽掛了!柳煙,你可要話應前言呀!二位兄長,在陰曹地府略等片刻,小弟去了!”
說著,常興劍刎項下,血光迸現,死屍翻身栽倒在地。
恰在此時,張庭、郜風、楊紅已由山下飛奔而來。原來郜風率張庭,一路曉行夜宿,曆盡艱險,來到京城,先把張庭安頓在館驛中,自己便先進入福壽宮中。在宮中麵見了東宮太子趙元,向太子稟明情況。
東宮太子趙元非常高興,命郜風將張庭帶入宮中,當夜二更,就要召見。
郜風興致勃勃地迴到館驛,和張庭共進晚餐後,讓張庭沐浴更衣,將鐵劍及其它什物一並交與驛站保管。
二更將至,二人進入福壽宮中。到了靜雅軒,張庭侍立門外,由郜風先進屋迴稟太子。
隻聽屋裏有人高聲命道:“郜先生,替小王有請張賢士!”
郜風出來,帶領張庭步入福壽宮內的靜雅軒。
靜雅軒內窗明幾淨,十分肅雅清淡。白綾子裱的天棚,四白落地的圍牆,上半截又是鴨蛋青色的廣綾圍襯。東山牆下,擺著書櫥和衣櫃。
“阿彌陀佛!女檀越!小小年紀竟率眾殺人以做兒戲!火龍幫幫主何在?快請出來答話!就說少林派達摩院元啟要和他一談!”
少林派名震環宇,藝壓武林,元啟又是少林五大高僧之一,龍源和冷星不敢貿然行動,同聲問:
“姑娘,你看這……”
魔女青紗拂動,慢聲慢氣道:
“你們二人不準放走一個!所有在飛虎岩上的人都給他們除了名!聽明白了嗎?”
二人躬身答道:“聽明白了。”
魔女柳煙這才看了一眼少林和尚元啟。隻見他平頂,項圓,大腦殼,九個香疤明顯地露於頭頂。黑紫色臉膛,粗眉、大眼。穿深灰色僧袍,胖襪僧鞋。四十上下歲,二眸一轉神光灼灼。太陽穴隆起多高,功底一定不淺。
柳煙用鼻子哼了一聲道:
“你就是達摩院和尚元啟嗎?”
“不錯,正是貧僧。你是何人?請你把麵紗拿下。為何不敢見人?快叫你們幫主來!”
魔女哈哈大笑起來,說道:
“要見幫主並不難,隻要你能摘掉我的麵紗,幫主自然露麵!”
元啟笑道:“那有何難?也不過彈指之間罷了!”話到手到,以“白猿獻果”已抓住了麵紗。
各門派的劍俠見元啟出手如電,已經抓住了麵紗,同聲高叫起來。
“好!”
但“好”音剛落,隻見元啟和尚汗流滿麵,渾身打顫,牙關錯響,從牙縫中直往裏抽冷氣。原來在元啟抓住麵紗的同時,魔女也抓住了元啟的腕脈,離火神功已注入他的全身。在元啟渾身顫抖之時,柳煙左手攏麵紗,右手一抖。元啟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被拋出三丈多高,五丈多遠。
肖靜急忙伸手接住元啟。可低頭一看,和尚已七竅流出黑血,皮幹肉枯,向西方極樂世界去了。群雄大聲驚唿起來:
“離火神功!離火神功!”
魔女微微一笑:
“你們懼怕這離火神功就好。我有一個條件,隻要大家答應,我絕不牽連旁人。你們想想,火龍幫隻來了一個嫡傳弟子,帶了兩個屬下弟子,你們就如此膽顫心驚,要是幫主來了那就可想而知了。你們願不願聽我的條件?”
“什麽條件?”肖靜厲聲問道。
“第一個條件是肖靜開腸破肚,要自己動手;第二個條件是常興自刎人頭。這兩個條件答應了,餘下的三百多人可以活命。如果頑抗,一個不留!”
肖靜身子一顫,暗道:“我在山下埋伏的三百多黑白兩道高手,她怎麽會知道呢?”
常興上前一步道:
“姑娘,可否講清我常興,與你有何仇恨呢?”
魔女柳煙一看眼前站著的就是常興,氣得把蒙麵青紗扯下,冷冷地問:
“你可認識譚宗?”
“那是我結義兄長,何人不知!”
“他是怎麽死的?”魔女目光似火,死死盯著常興。
常興痛苦地說:“我那兄長放我背走張庭,後來聽說他……他……他自盡身亡了!”說到這裏,常興不禁老淚縱橫。
魔女怒不可遏地說:“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你殺死了我舅父,還想抵賴嗎?”
“你聽何人所言?這純屬挑撥離間。姑娘,你是譚宗大哥的什麽人?”
“他是我的親娘舅!”
“那你是戶部員外郎柳際的姑娘柳煙。你可以問問你父親,貧道是否那等人?”說到此處,常興痛徹心肺。
“說得好聽!我從小就進靈隱寺學藝,我舅父死的當天夜晚,我家去了一幫蒙麵漢子,將我家二十八口人殺之殆盡。這不是你殺人滅口,以絕後患嗎?”
“姑娘口口聲聲說是我殺了你的舅父,何人可以作證?”
“司空亮難道還不夠嗎?”
“我和你舅父有八拜之交,怎能做這傷天害理之事?再說,我弟兄三人一同救的張庭,二哥因此自刎身亡。你舅父之死怎能說是我加害呢?”
“我舅父那時是大內一等總管,要捉拿搭救張庭和殺侍衛的兇手,難道說你是殺我舅父的兇手,不在情理之中嗎?”
常興慨然長歎道:
“天日雖皎,難照貧道赤誠之心;江海水廣,難洗貧道清白之身。貧道在張庭藝成下山之前就曾向南嶽掌門請求,要追隨譚兄於地下,經掌門勸說才苟延至今。煙兒既然能替你舅父報仇,貧道感德非淺,貧道臨死之前約求一事,望煙兒格外開恩。”
魔女問:“你先說說是什麽事?”
“我死之後,請你饒恕肖靜,並饒恕黑白兩道的三百多人性命。如能照辦,貧道縱死九泉,也感你的大恩大德!”
魔女眉頭一皺,暗道:這老鬼不知耍什麽花招,且看他如何施展?於是信口說道:
“隻要你自刎,我答應你說的就是了。”
常興仰天長笑道:
“兄長!二哥!小弟早就應當追隨你們去了。怎奈撫孤義重,苟活至今。如今張庭已長大成人,小弟無所牽掛了!柳煙,你可要話應前言呀!二位兄長,在陰曹地府略等片刻,小弟去了!”
說著,常興劍刎項下,血光迸現,死屍翻身栽倒在地。
恰在此時,張庭、郜風、楊紅已由山下飛奔而來。原來郜風率張庭,一路曉行夜宿,曆盡艱險,來到京城,先把張庭安頓在館驛中,自己便先進入福壽宮中。在宮中麵見了東宮太子趙元,向太子稟明情況。
東宮太子趙元非常高興,命郜風將張庭帶入宮中,當夜二更,就要召見。
郜風興致勃勃地迴到館驛,和張庭共進晚餐後,讓張庭沐浴更衣,將鐵劍及其它什物一並交與驛站保管。
二更將至,二人進入福壽宮中。到了靜雅軒,張庭侍立門外,由郜風先進屋迴稟太子。
隻聽屋裏有人高聲命道:“郜先生,替小王有請張賢士!”
郜風出來,帶領張庭步入福壽宮內的靜雅軒。
靜雅軒內窗明幾淨,十分肅雅清淡。白綾子裱的天棚,四白落地的圍牆,上半截又是鴨蛋青色的廣綾圍襯。東山牆下,擺著書櫥和衣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