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清略加思索後,又說:“輸者即為勝者奴仆,終身侍奉。尊意如何?”
吳敵搶言道:“那我算贏定啦!”
張庭毫發倒豎,目眥欲裂,憤憤道:
“就依道長!”
傅清輕搖拂塵道:
“人心叵測,恐難憑信,二位須立下字據,存於貧道之手,如有變故,好做憑證。”
二人立下字據交於傅清之手,傅清看後存放起來。
傅清在前,張庭和吳敵在後,來到院井。
金雞三唱,東方漸白。二人各站一方,叉手不離方寸。傅清道:
“先比拳腳,再比兵刃,後比暗器,這叫三陣賭輸贏。”
張庭暗想:我必須先給這小子點顏色看。他暴吼一聲:
“接招!”
施展師門絕學劈山掌,腳踏乾宮“天風掃葉”,掌風之疾如迅雷流星般掃向吳敵的左肋期門大穴。
“好一手‘天風掃葉’!”吳敵在喊好聲中左手一鉤,消解了張庭的手式;隨即一招“三星射鬥”,右掌直取張庭的膻中穴。
張庭連施致命殺手,無敵連展取勝絕技。腿風嘭然作響,掌聲轟然雷鳴。幻化掌對劈山掌,二人皆覺對方無隙可乘。
雙方交手之中,張庭突覺對方掌式很熟,好像在什麽地方見過。但在吳敵頭、肩、時、拳、胯、膝、腳、臀的連擊下,也無暇細想。
三百招過去,二人仍是旗鼓相當。傅清大喊一聲:
“住手!”
二人收式。
傅清遞給吳敵一口短刀,張庭也已鐵劍到手。吳敵冷冷叱道:
“姓張的留神!”
刀光一閃,一招“繁星萬點”,直取張庭承漿、天突、膻中三道大穴。
張庭一招“鐵劍流雲”分出三刀,直點吳敵的二目和人中。出手之疾,力道之猛,手法之準,令人歎為觀止。
五百招已過,二人仍是棋逢對手。忽聽吳敵又道:
“看暗器!”
隨話音,吳敵以“信手”手法打出三口竹刀。這三口竹刀疾如閃電,直奔張庭的玄機、中腕、氣海三道大穴而來。
張庭一愣,這不是楊紅的暗器嗎?他來不及細想,猛將鐵劍揮開。一招“天旋地轉”,隻見竹刀飄去無蹤。繃簧響處,一支飛釘由劍中打出,直取吳敵哽嗓咽喉。
出乎張庭意料,隨著透甲釘的打出,吳敵翻身栽倒在地。
張庭大驚失色,飛身縱向吳敵,口中大喊:
“我以為你如同楊紅一樣定能躲過此釘,豈知你,你……”
他扔下鐵劍,慌忙哈腰去攙吳敵。
在扔劍、哈腰之際,吳敵一個“地風腿”直踢張庭踝骨。與此同時,左手一抖,張庭的透甲釘又打迴張庭的哽嗓,並說:
“這叫誘敵深入,敗中取勝!”
這時張庭已完全解除防敵思想,在這猝不及防的危急之中,動中求靜,把身子一扭,躲過了致命的透甲釘。同時右手一探,抓住張庭的左腿往迴一帶,往外一抖,吳敵被扔出一丈開外。
於是張庭手中多了一條褲子。他驚奇地迴頭看那吳敵時,不覺大吃一驚。
隻見吳敵從地上慢慢站了起來,身穿一條綠色中衣,左腳的靴子也掉了,裏麵是一隻粉紅緞子、上繡蝴蝶鬧海的鞋。
張庭大窘,麵沉以水地問傅清:
“前輩,這,這,這是怎麽迴事?”
傅清哈哈大笑:“咱們進屋再談。”
吳敵遠遠地喊著:“把褲子還我!”
張庭把手中的褲子扔在地上,看也沒看吳敵,就隨傅清波進了鶴軒。
二人坐定之後,道童擺上了素齋,傅清拱手相讓:
“你我二人邊吃邊談吧。”
張庭吃著飯一聲不吭。
傅清笑道:“你知道這吳敵是誰?”
“楊紅!”張庭不假思索地答道。
“對。你打算怎麽辦?”
“什麽怎麽辦?”
“比武打賭的事呀。”
“比武打賭是我與吳敵的事,與她無關!”
“喲!剛才與你比武之人是楊紅,這一點你大概不會不承認吧?”傅清麵帶不悅道。
“承認!”張庭語氣十分冷漠。
“既然承認,那咱們就該按立的字據辦呀!”
張庭冷冷地問道:“傅前輩,我們二人誰敗了?”
“當然是楊紅了。按立約所說,她就應該做你的奴仆了。”傅清十分認真地說。
“她是女的,”張庭賭氣地說,“我是男的,我身邊又不缺丫環!”
“那就給你做妻子,我做紅媒。”
張庭哈哈大笑道:“老前輩真滑天下之大稽!她乃公主身份,我是宋朝的叛逆,水火豈能相容?”
“她怎麽會是公主?哪個國家的公主?”
“前輩,你救命之恩我終身難忘,可我和楊紅的事,請不必插手。”
“你能講出其中的道理嗎?”
“前輩和她究竟是什麽關係?怎麽你這樣關心她?”
“她既不是我表弟,也不是我表妹,是朋友。大俠風華正茂,武功絕倫,何不投降大遼,借兵報仇呢?”
“此言差矣!”張庭反駁,“先父忠心耿耿,我鐵骨錚錚。雖然蒙冤於一時,此乃昏君和奸相之所為。我若投降遼國,侵我宋朝疆土,殺我自己同胞,先父屈死之冤案何日才能昭雪?我寧為玉碎,不願瓦全!前輩用心良苦,我心領神會。求前輩轉告她,迷途知返尚可寬恕,認賊作父我必殺之!”
張庭挺身大步走出鶴軒。
迎著朝霞的餘輝,聞著山坡的花香,嶽霆飛身前行。離開湖南,他來到宜昌縣東十五裏的天然塔下。
天然塔,晉代郭璞所造。塔高約十二丈,乃磚石壘砌,八棱七層。塔座八角,有石雕八大金剛負塔。塔門西向大江,石額刻有“天然塔”三個大字。登臨塔頂俯瞰江心,舳艫相接,帆桅如林。
張庭走得口渴,找一茶棚坐下,一邊喝茶一邊觀賞這秀麗的景色。
這時從棚外走進兩個武官,這兩人掛刀背劍,氣勢洶洶地在張庭對麵坐下。其中一個年約四十歲上下的黑臉人喊道:
“魏娘子!你過來!”
原來這茶棚老板娘姓魏,丈夫已去世一年有餘,膝下無後,靠丈夫留下的茶棚度日。她聽得軍官唿喚,急忙緊走幾步來到桌前道:
“魯將爺想喝什麽茶?”
吳敵搶言道:“那我算贏定啦!”
張庭毫發倒豎,目眥欲裂,憤憤道:
“就依道長!”
傅清輕搖拂塵道:
“人心叵測,恐難憑信,二位須立下字據,存於貧道之手,如有變故,好做憑證。”
二人立下字據交於傅清之手,傅清看後存放起來。
傅清在前,張庭和吳敵在後,來到院井。
金雞三唱,東方漸白。二人各站一方,叉手不離方寸。傅清道:
“先比拳腳,再比兵刃,後比暗器,這叫三陣賭輸贏。”
張庭暗想:我必須先給這小子點顏色看。他暴吼一聲:
“接招!”
施展師門絕學劈山掌,腳踏乾宮“天風掃葉”,掌風之疾如迅雷流星般掃向吳敵的左肋期門大穴。
“好一手‘天風掃葉’!”吳敵在喊好聲中左手一鉤,消解了張庭的手式;隨即一招“三星射鬥”,右掌直取張庭的膻中穴。
張庭連施致命殺手,無敵連展取勝絕技。腿風嘭然作響,掌聲轟然雷鳴。幻化掌對劈山掌,二人皆覺對方無隙可乘。
雙方交手之中,張庭突覺對方掌式很熟,好像在什麽地方見過。但在吳敵頭、肩、時、拳、胯、膝、腳、臀的連擊下,也無暇細想。
三百招過去,二人仍是旗鼓相當。傅清大喊一聲:
“住手!”
二人收式。
傅清遞給吳敵一口短刀,張庭也已鐵劍到手。吳敵冷冷叱道:
“姓張的留神!”
刀光一閃,一招“繁星萬點”,直取張庭承漿、天突、膻中三道大穴。
張庭一招“鐵劍流雲”分出三刀,直點吳敵的二目和人中。出手之疾,力道之猛,手法之準,令人歎為觀止。
五百招已過,二人仍是棋逢對手。忽聽吳敵又道:
“看暗器!”
隨話音,吳敵以“信手”手法打出三口竹刀。這三口竹刀疾如閃電,直奔張庭的玄機、中腕、氣海三道大穴而來。
張庭一愣,這不是楊紅的暗器嗎?他來不及細想,猛將鐵劍揮開。一招“天旋地轉”,隻見竹刀飄去無蹤。繃簧響處,一支飛釘由劍中打出,直取吳敵哽嗓咽喉。
出乎張庭意料,隨著透甲釘的打出,吳敵翻身栽倒在地。
張庭大驚失色,飛身縱向吳敵,口中大喊:
“我以為你如同楊紅一樣定能躲過此釘,豈知你,你……”
他扔下鐵劍,慌忙哈腰去攙吳敵。
在扔劍、哈腰之際,吳敵一個“地風腿”直踢張庭踝骨。與此同時,左手一抖,張庭的透甲釘又打迴張庭的哽嗓,並說:
“這叫誘敵深入,敗中取勝!”
這時張庭已完全解除防敵思想,在這猝不及防的危急之中,動中求靜,把身子一扭,躲過了致命的透甲釘。同時右手一探,抓住張庭的左腿往迴一帶,往外一抖,吳敵被扔出一丈開外。
於是張庭手中多了一條褲子。他驚奇地迴頭看那吳敵時,不覺大吃一驚。
隻見吳敵從地上慢慢站了起來,身穿一條綠色中衣,左腳的靴子也掉了,裏麵是一隻粉紅緞子、上繡蝴蝶鬧海的鞋。
張庭大窘,麵沉以水地問傅清:
“前輩,這,這,這是怎麽迴事?”
傅清哈哈大笑:“咱們進屋再談。”
吳敵遠遠地喊著:“把褲子還我!”
張庭把手中的褲子扔在地上,看也沒看吳敵,就隨傅清波進了鶴軒。
二人坐定之後,道童擺上了素齋,傅清拱手相讓:
“你我二人邊吃邊談吧。”
張庭吃著飯一聲不吭。
傅清笑道:“你知道這吳敵是誰?”
“楊紅!”張庭不假思索地答道。
“對。你打算怎麽辦?”
“什麽怎麽辦?”
“比武打賭的事呀。”
“比武打賭是我與吳敵的事,與她無關!”
“喲!剛才與你比武之人是楊紅,這一點你大概不會不承認吧?”傅清麵帶不悅道。
“承認!”張庭語氣十分冷漠。
“既然承認,那咱們就該按立的字據辦呀!”
張庭冷冷地問道:“傅前輩,我們二人誰敗了?”
“當然是楊紅了。按立約所說,她就應該做你的奴仆了。”傅清十分認真地說。
“她是女的,”張庭賭氣地說,“我是男的,我身邊又不缺丫環!”
“那就給你做妻子,我做紅媒。”
張庭哈哈大笑道:“老前輩真滑天下之大稽!她乃公主身份,我是宋朝的叛逆,水火豈能相容?”
“她怎麽會是公主?哪個國家的公主?”
“前輩,你救命之恩我終身難忘,可我和楊紅的事,請不必插手。”
“你能講出其中的道理嗎?”
“前輩和她究竟是什麽關係?怎麽你這樣關心她?”
“她既不是我表弟,也不是我表妹,是朋友。大俠風華正茂,武功絕倫,何不投降大遼,借兵報仇呢?”
“此言差矣!”張庭反駁,“先父忠心耿耿,我鐵骨錚錚。雖然蒙冤於一時,此乃昏君和奸相之所為。我若投降遼國,侵我宋朝疆土,殺我自己同胞,先父屈死之冤案何日才能昭雪?我寧為玉碎,不願瓦全!前輩用心良苦,我心領神會。求前輩轉告她,迷途知返尚可寬恕,認賊作父我必殺之!”
張庭挺身大步走出鶴軒。
迎著朝霞的餘輝,聞著山坡的花香,嶽霆飛身前行。離開湖南,他來到宜昌縣東十五裏的天然塔下。
天然塔,晉代郭璞所造。塔高約十二丈,乃磚石壘砌,八棱七層。塔座八角,有石雕八大金剛負塔。塔門西向大江,石額刻有“天然塔”三個大字。登臨塔頂俯瞰江心,舳艫相接,帆桅如林。
張庭走得口渴,找一茶棚坐下,一邊喝茶一邊觀賞這秀麗的景色。
這時從棚外走進兩個武官,這兩人掛刀背劍,氣勢洶洶地在張庭對麵坐下。其中一個年約四十歲上下的黑臉人喊道:
“魏娘子!你過來!”
原來這茶棚老板娘姓魏,丈夫已去世一年有餘,膝下無後,靠丈夫留下的茶棚度日。她聽得軍官唿喚,急忙緊走幾步來到桌前道:
“魯將爺想喝什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