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泰停頓了一陣,又說道:“那山下是六十四座山莊,分為八八六十四卦之象。我知道各莊都有賊兵,都是一個大頭目管著。還有那六十四處,都各有頭目。武恩住通天寶靈觀,上有幾處是他常住之地:一名會仙台,在觀東邊;二曰如意宮,在後山;三曰逍遙閣,在五層殿之西北。山上方圓六十餘裏,各處都有景致。”
朱飛聽完,說道:“事不宜遲,你我就此起身。”張光泰說道:“不可。我略備水酒,給你三位送行。”吩咐廚下備酒,家人伺候。讓黃勇、朱飛上坐,侯泰、張光泰相陪。那邊是蔣羽、高傑、周重等人,共兩桌。家人擺上菜來,大眾開懷暢飲,談說些古往今來的英雄。
又說起這大宋自定鼎以來,真是國泰民安,君王有道,這夥教匪不知天時,逆天作事,焉有不敗之理。武恩守這座孤廟,無甚益處。黃勇說道:“不然,還有他的老窩巢在楚雄府。大竹子山有仁和教主白連,比武恩的法術還要高強。還有勸善頭領文真,手下雄兵數萬,猛將百員。
小竹子山又有座山雕文慶和文榮,也各有數萬雄兵。還有穿雲關、越山泉、湖耳山等處。湖耳山是滇南第一勇士小霸王羊升,手下有四員大將,又有一萬敢死軍。這幾處要平定了,才大快人心。”
張光泰說道:“凡事自有定數,天數、人力相並,方可成功,總要諸公努力才好。我是坐等各位的捷報,耳聽好消息。”朱飛說道:“我等多者百日,必有捷音相報。”席散,眾人談話。到晚才吃完飯,各自安歇。
次日天明,早飯已畢,朱飛、侯泰、黃勇三人告辭,張光泰送至署外,四人分手。黃勇等三人曉行夜住,饑餐渴飲,一路上無心觀望山水景致。這迴到了三岔口,嘍兵通報進去。陽勇安親自出來迎接,一見朱飛,二人行禮。原來他二人是故舊之交,今日相逢,喜之不盡。
陽勇安說道:“朱兄台已然是歸隱之人了,今日出山,大展鴻才,小弟實在欽仰!”用手一指侯泰,問道:“這位老豪傑是哪路英雄?”朱飛說道:“賢弟,你原來不認識他?我給你引見吧。此人就是我三年前和你說的北方有名的英雄侯泰。”陽勇安連忙施禮說道:“失敬了。”侯泰忙還禮,二人分外親近。
四人進了山寨落座,從人獻上茶來,四人吃茶。黃勇說道:“你二位今日跟我來至此處,要進了峨嵋山,吉兇未卜。我這裏有金鏢一支,二位帶著。”朱飛接過來,帶在兜囊之中,又問道:“此物有何用處?”
黃勇說道:“這個鏢,二位要進了山,見著管糧頭領陽勇泰,那是我的叔丈人,你們就把金鏢交給他,他自有照應你們。”陽勇安叫家人擺酒,四人對坐吃酒,直吃到初鼓,方才安歇,一夜無話。
次日天明,早飯已畢,朱飛、侯泰二人告別,黃勇送至山下,說到:“請二位兄台保重,小弟就不遠送了。”朱飛說道:“賢弟,我們去也。”那侯泰說道:“都是自己人,不必客套,你我容後再見。”說罷,二人順大路進了峨嵋山。
兩人但見青山如畫,翠嶺生雲,蒼鬆映日,野獸潛蹤。真是山路險如羊腸,是一條崎嶇之徑,猿鶴相親,鬆篁交錯,另有一派的新奇景況。侯泰看見這樣山景,不著長歎一聲說道:“哎!大丈夫處世上,渾如作一場春夢。光陰過隙,不覺催人已老,百歲光陰,瞬息就到,惟有青山不改。”
朱飛說道:“你所說之話,乃是人之常情。我想大丈夫生在世上,必要轟轟烈烈作一場事業,不辜負此生,也不辜負此身,留下英名,傳為千古佳談,才是大丈夫所為。”二人正說著話,猛抬頭一看,但見一道山嶺在正南阻住了去路。
山上旌幡招展,號帶飄揚,有五六千個教兵在上麵把守,威風凜凜,喝道:“呔!山下鼠輩休要逞能!你等是從哪來的?趁早實說!”朱飛說道:“我們是上山來投降的。”那嘍兵哈哈大笑,說道:“你這樣年紀,我們總頭領並沒有養老院。”
朱飛二人順道上了山嶺,說道:“眾位且別笑我二人年老,昔日薑太公八十才遇文王,保武王興周滅紂,八百諸侯會於孟津,一戰而成功。後漢有黃漢升,八十歲還能帶兵取來定軍山。我也不是說句大話,提起我的名姓,你家總頭領必定請我入山。”
那兵丁正在講話,隻見那把守接天嶺的頭領武鐸、武峰二人,過來問朱飛道:“你二人是從哪裏來的?姓什麽?叫什麽?”朱飛說道:“我叫朱飛,人稱鑽雲神吼,久走各路的鏢。隻因我這個師弟侯泰,他在東昌府殺了贓官知府。我們身犯重案,被官府通緝捉拿,我二人無處躲避。聽說這裏的總頭領招賢納士,我們特意來投奔。”
武峰聞聽,心中一動,說到:“原來是朱飛,我們總頭領事常提說,他現在既來投降,不可錯過。”便說道:“原來是朱老英雄,你師弟叫什麽名字?”朱飛說道:“他叫追風仙猿侯泰。”武峰說道:“我送你二位到興會莊,先見大頭領瘟癀道人葉守。”朱飛說道:“相煩了!”
那武峰派了兩名兵丁,備了良馬兩匹,說道:“送二位賢士去興會莊。”那兵丁牽馬過來,朱飛二人上馬,順著這接天嶺往南。但見沿途山峰峭壁,道路崎嶇,兩邊山坡都是古柏蒼鬆。往南走了有七八裏路,見一座關城,阻住了去路,上插旌旗,有無數教兵把守。
到了關城,守門兵丁問道:“你們要往哪裏去?”那送朱飛的教兵說道:“我奉我們頭領之命,送這二位來投降的賢士去見都天頭領。”那兵丁說道:“我去稟報一聲,你二人隨我來吧。”帶著他二人進了城,往南走到十字街,往西北便是乾坤會頭領的府門。朱飛二人下馬,早有人通稟進去。
朱飛聽完,說道:“事不宜遲,你我就此起身。”張光泰說道:“不可。我略備水酒,給你三位送行。”吩咐廚下備酒,家人伺候。讓黃勇、朱飛上坐,侯泰、張光泰相陪。那邊是蔣羽、高傑、周重等人,共兩桌。家人擺上菜來,大眾開懷暢飲,談說些古往今來的英雄。
又說起這大宋自定鼎以來,真是國泰民安,君王有道,這夥教匪不知天時,逆天作事,焉有不敗之理。武恩守這座孤廟,無甚益處。黃勇說道:“不然,還有他的老窩巢在楚雄府。大竹子山有仁和教主白連,比武恩的法術還要高強。還有勸善頭領文真,手下雄兵數萬,猛將百員。
小竹子山又有座山雕文慶和文榮,也各有數萬雄兵。還有穿雲關、越山泉、湖耳山等處。湖耳山是滇南第一勇士小霸王羊升,手下有四員大將,又有一萬敢死軍。這幾處要平定了,才大快人心。”
張光泰說道:“凡事自有定數,天數、人力相並,方可成功,總要諸公努力才好。我是坐等各位的捷報,耳聽好消息。”朱飛說道:“我等多者百日,必有捷音相報。”席散,眾人談話。到晚才吃完飯,各自安歇。
次日天明,早飯已畢,朱飛、侯泰、黃勇三人告辭,張光泰送至署外,四人分手。黃勇等三人曉行夜住,饑餐渴飲,一路上無心觀望山水景致。這迴到了三岔口,嘍兵通報進去。陽勇安親自出來迎接,一見朱飛,二人行禮。原來他二人是故舊之交,今日相逢,喜之不盡。
陽勇安說道:“朱兄台已然是歸隱之人了,今日出山,大展鴻才,小弟實在欽仰!”用手一指侯泰,問道:“這位老豪傑是哪路英雄?”朱飛說道:“賢弟,你原來不認識他?我給你引見吧。此人就是我三年前和你說的北方有名的英雄侯泰。”陽勇安連忙施禮說道:“失敬了。”侯泰忙還禮,二人分外親近。
四人進了山寨落座,從人獻上茶來,四人吃茶。黃勇說道:“你二位今日跟我來至此處,要進了峨嵋山,吉兇未卜。我這裏有金鏢一支,二位帶著。”朱飛接過來,帶在兜囊之中,又問道:“此物有何用處?”
黃勇說道:“這個鏢,二位要進了山,見著管糧頭領陽勇泰,那是我的叔丈人,你們就把金鏢交給他,他自有照應你們。”陽勇安叫家人擺酒,四人對坐吃酒,直吃到初鼓,方才安歇,一夜無話。
次日天明,早飯已畢,朱飛、侯泰二人告別,黃勇送至山下,說到:“請二位兄台保重,小弟就不遠送了。”朱飛說道:“賢弟,我們去也。”那侯泰說道:“都是自己人,不必客套,你我容後再見。”說罷,二人順大路進了峨嵋山。
兩人但見青山如畫,翠嶺生雲,蒼鬆映日,野獸潛蹤。真是山路險如羊腸,是一條崎嶇之徑,猿鶴相親,鬆篁交錯,另有一派的新奇景況。侯泰看見這樣山景,不著長歎一聲說道:“哎!大丈夫處世上,渾如作一場春夢。光陰過隙,不覺催人已老,百歲光陰,瞬息就到,惟有青山不改。”
朱飛說道:“你所說之話,乃是人之常情。我想大丈夫生在世上,必要轟轟烈烈作一場事業,不辜負此生,也不辜負此身,留下英名,傳為千古佳談,才是大丈夫所為。”二人正說著話,猛抬頭一看,但見一道山嶺在正南阻住了去路。
山上旌幡招展,號帶飄揚,有五六千個教兵在上麵把守,威風凜凜,喝道:“呔!山下鼠輩休要逞能!你等是從哪來的?趁早實說!”朱飛說道:“我們是上山來投降的。”那嘍兵哈哈大笑,說道:“你這樣年紀,我們總頭領並沒有養老院。”
朱飛二人順道上了山嶺,說道:“眾位且別笑我二人年老,昔日薑太公八十才遇文王,保武王興周滅紂,八百諸侯會於孟津,一戰而成功。後漢有黃漢升,八十歲還能帶兵取來定軍山。我也不是說句大話,提起我的名姓,你家總頭領必定請我入山。”
那兵丁正在講話,隻見那把守接天嶺的頭領武鐸、武峰二人,過來問朱飛道:“你二人是從哪裏來的?姓什麽?叫什麽?”朱飛說道:“我叫朱飛,人稱鑽雲神吼,久走各路的鏢。隻因我這個師弟侯泰,他在東昌府殺了贓官知府。我們身犯重案,被官府通緝捉拿,我二人無處躲避。聽說這裏的總頭領招賢納士,我們特意來投奔。”
武峰聞聽,心中一動,說到:“原來是朱飛,我們總頭領事常提說,他現在既來投降,不可錯過。”便說道:“原來是朱老英雄,你師弟叫什麽名字?”朱飛說道:“他叫追風仙猿侯泰。”武峰說道:“我送你二位到興會莊,先見大頭領瘟癀道人葉守。”朱飛說道:“相煩了!”
那武峰派了兩名兵丁,備了良馬兩匹,說道:“送二位賢士去興會莊。”那兵丁牽馬過來,朱飛二人上馬,順著這接天嶺往南。但見沿途山峰峭壁,道路崎嶇,兩邊山坡都是古柏蒼鬆。往南走了有七八裏路,見一座關城,阻住了去路,上插旌旗,有無數教兵把守。
到了關城,守門兵丁問道:“你們要往哪裏去?”那送朱飛的教兵說道:“我奉我們頭領之命,送這二位來投降的賢士去見都天頭領。”那兵丁說道:“我去稟報一聲,你二人隨我來吧。”帶著他二人進了城,往南走到十字街,往西北便是乾坤會頭領的府門。朱飛二人下馬,早有人通稟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