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侯爺等四個人施禮落座,問道:“章仲是從哪裏來至此處的?你二人在哪裏見的?”章仲即把在對河居之事說了一遍,又從懷內取出了一封信,交與侯爺。侯爺一看,上寫道:“恩兄穀桓壯親啟。”穀桓壯方要拆看,門房又拿著一封信,是張光泰著人送來的。
穀侯爺方才聽章仲所說之事,就要細問。又見來了一封信,就先把先前那封信收在書閣內。把這封信拆開一看,上寫道:“穀侯爺台覽。”拆開一看,大吃一驚,說:“晤呀,不好哉!弗好哉!”急忙念給承隆等聽:
桓壯仁兄足下:久未暢敘,實深悵甚。近聞閩南會館看館之人乃是邪教匪徒,弟已輕身前往,探訪真實情況。弟如果兩三日之內不迴來,必有殺身之禍。望兄台念在金蘭至交,前來與弟報仇雪恨,則弟為國捐軀,亦含笑九泉矣!其餘家舍間諸事,大丈夫視死如生,勿須瑣敘。種種各情,均祈心照為感。弟張光泰頓首!
侯爺看罷,說道:“了不得了!張大兄弟與馬老兄弟,你二人跟我去會館走走!”馬承隆說道:“那我也去!”侯爺說道:“你不成,你又不會飛簷走壁,如何能去?吾帶著他二人,去去就來。到那裏見機而行,瞧事作事。”說罷,收拾齊整,三人出了上房,躍身躥上房頂,直奔會館而來。
到了會館房上,隻見張光泰與蔣羽在那裏,叫賊人捆在柱子上,正要開膛。西房上是張大虎,拿了一片瓦,正打在那人的後腦海,登時身死。隻見那邊又過來了一個賊,又被北房上的穀侯爺給打死。東房上的猛泰也跳了下來,三人把張光泰和蔣羽救下來。
張光泰二人揀起刀來動手。賊人一見,說道:“眾位英雄,大家動手,拿獲他們這幾個人,不準放他等逃走,務必把他們拿住!”一聲喊嚷,齊擺兵刃,與五位英雄動手,直殺得三更時分。張光泰累得人因腿乏,隻有招架之功,並無還手之力。又不能走,心中說道:“眾位朋友為我前來,我焉有逃走之理,我死在這裏也不走!”
蔣羽也是累乏了的人,心內說道:“眾位在此與賊人拚命,我一個年幼的人,焉能逃走?我死在這裏也不能逃走!”穀侯爺一瞧眾人都累乏了,心想道:“大概難以取勝,自己又不能先走,怕叫眾朋友瞧著不是。再者說,章仲是一個新朋友,還能與賊人拚命。我萬不能走,死在此處也不走!”
馬猛泰也想道:“別人為我師弟尚且拚命,與群賊動手,我萬也不能走了。”章仲也想道:“我當年與張光泰結為生死之交,至今我雖死在這裏,也不能先走!”眾位誰也不張羅先走,想著與賊人動手。那為首賊人馬鳳山與任山、張寶任、任鳳蛟、馬剛、馬強、曹台、侯英、侯傑、侯得、侯山等十一人,帶著一千多的賊人,圍了好幾層院子。
這一座會館,是賊人準備在今年八月中秋造反的基地,因此才有這樣多人。今天一動手,故此他們都有膽量,就把五位英雄困在當中,不能動轉。各個累得渾身是汗,遍體生津。天有三更三點之時,五位英雄心中說道:“吾等是不行了,大概今死在賊人之手。”賊人越殺越勇,燈籠火把,照耀如同白晝。
正在酣鬥之際,聽得外麵聲音一片,說道:“各位頭領,了不得了!那個馬承隆來了!快出去人,把他攔住,不準放他進來!”眾賊一聽,大吃一驚。原來承隆見侯爺三個人上房,口中說道:“上會館去救張光泰。”他又把那書信瞧了一瞧,即帶上大環金絲寶刀,來到外麵說,叫人給他開門。
眾人問道:“大人上哪裏去?”承隆說道:“我要上閩南會館,你們都跟著我去。”眾人說道:“我們可不敢去,還是你老人家自己去吧。”
承隆說道:“不去就罷,我自己去。”說罷,出了大門,一直望西走,到對河居門首,心中想道:“這會館在哪裏?我跑堂的叫來問一問,就知道了。”即站在門口叫喊。跑堂的裏麵聽見有人叫,出來一瞧,見是白天同張大人在這裏的馬爺。跑堂的急忙說道:“你老人家從哪裏來呀?請裏邊坐。”
承隆說道:“我就不坐了,我向你打聽打聽,有個閩南會館是在哪裏?”跑堂的說:“從這裏奔南關,出南門。走二裏之遙,有一座三官廟。前頭往西有一條大道,望西去有一個山口。進了山口一直往西,路南有一座閩南會館,上麵有匾。我今天鋪子有事,要沒事,我就帶著你前去啦。”
承隆說道:“我自己去吧。”一直撲奔南關,走了有一裏之遙,天色皆黑,不辨東西南北。隻見從對麵來了一頭驢,上麵騎著一個老漢,是鄉下要帳迴來的。天晚了騎在驢上,唱著戲腔。承隆說道:“借光!請問上閩南會館要往哪裏走?”那人說:“自這往西,進了山口不遠就是。”承隆聽罷,一直進山口,隻聽前麵殺聲一片。
走到會館門首,又見館門已上閂鎖,聽得裏麵殺聲震耳。自己進不去,又不會上房,甚是著急,順著會館的牆,繞了一個大彎。天有二更以後,實在無法,低頭一想,計上心頭,說道:“我改變下聲音叫門。”心中說道:“我學一個婦人說話,那賊人必定貪便宜把門打開。我拿大環金絲寶刀,把賊人殺個幹幹淨淨。大概侯爺等人都在裏麵哪。”想罷,來到會館門口,捏著鼻子學著婦人的聲音,說道:“開門來,開門來!”
裏麵守門的賊人一聽,說道:“眾位二哥們,你聽聽,外麵是誰叫門?”承隆故作婦人之聲說道:“是我,今天晚上迷路了。我實在是累了,求眾位方便方便吧!”裏麵有一位色大爺說道:“你是個婦人哪,多大歲數了?”
穀侯爺方才聽章仲所說之事,就要細問。又見來了一封信,就先把先前那封信收在書閣內。把這封信拆開一看,上寫道:“穀侯爺台覽。”拆開一看,大吃一驚,說:“晤呀,不好哉!弗好哉!”急忙念給承隆等聽:
桓壯仁兄足下:久未暢敘,實深悵甚。近聞閩南會館看館之人乃是邪教匪徒,弟已輕身前往,探訪真實情況。弟如果兩三日之內不迴來,必有殺身之禍。望兄台念在金蘭至交,前來與弟報仇雪恨,則弟為國捐軀,亦含笑九泉矣!其餘家舍間諸事,大丈夫視死如生,勿須瑣敘。種種各情,均祈心照為感。弟張光泰頓首!
侯爺看罷,說道:“了不得了!張大兄弟與馬老兄弟,你二人跟我去會館走走!”馬承隆說道:“那我也去!”侯爺說道:“你不成,你又不會飛簷走壁,如何能去?吾帶著他二人,去去就來。到那裏見機而行,瞧事作事。”說罷,收拾齊整,三人出了上房,躍身躥上房頂,直奔會館而來。
到了會館房上,隻見張光泰與蔣羽在那裏,叫賊人捆在柱子上,正要開膛。西房上是張大虎,拿了一片瓦,正打在那人的後腦海,登時身死。隻見那邊又過來了一個賊,又被北房上的穀侯爺給打死。東房上的猛泰也跳了下來,三人把張光泰和蔣羽救下來。
張光泰二人揀起刀來動手。賊人一見,說道:“眾位英雄,大家動手,拿獲他們這幾個人,不準放他等逃走,務必把他們拿住!”一聲喊嚷,齊擺兵刃,與五位英雄動手,直殺得三更時分。張光泰累得人因腿乏,隻有招架之功,並無還手之力。又不能走,心中說道:“眾位朋友為我前來,我焉有逃走之理,我死在這裏也不走!”
蔣羽也是累乏了的人,心內說道:“眾位在此與賊人拚命,我一個年幼的人,焉能逃走?我死在這裏也不能逃走!”穀侯爺一瞧眾人都累乏了,心想道:“大概難以取勝,自己又不能先走,怕叫眾朋友瞧著不是。再者說,章仲是一個新朋友,還能與賊人拚命。我萬不能走,死在此處也不走!”
馬猛泰也想道:“別人為我師弟尚且拚命,與群賊動手,我萬也不能走了。”章仲也想道:“我當年與張光泰結為生死之交,至今我雖死在這裏,也不能先走!”眾位誰也不張羅先走,想著與賊人動手。那為首賊人馬鳳山與任山、張寶任、任鳳蛟、馬剛、馬強、曹台、侯英、侯傑、侯得、侯山等十一人,帶著一千多的賊人,圍了好幾層院子。
這一座會館,是賊人準備在今年八月中秋造反的基地,因此才有這樣多人。今天一動手,故此他們都有膽量,就把五位英雄困在當中,不能動轉。各個累得渾身是汗,遍體生津。天有三更三點之時,五位英雄心中說道:“吾等是不行了,大概今死在賊人之手。”賊人越殺越勇,燈籠火把,照耀如同白晝。
正在酣鬥之際,聽得外麵聲音一片,說道:“各位頭領,了不得了!那個馬承隆來了!快出去人,把他攔住,不準放他進來!”眾賊一聽,大吃一驚。原來承隆見侯爺三個人上房,口中說道:“上會館去救張光泰。”他又把那書信瞧了一瞧,即帶上大環金絲寶刀,來到外麵說,叫人給他開門。
眾人問道:“大人上哪裏去?”承隆說道:“我要上閩南會館,你們都跟著我去。”眾人說道:“我們可不敢去,還是你老人家自己去吧。”
承隆說道:“不去就罷,我自己去。”說罷,出了大門,一直望西走,到對河居門首,心中想道:“這會館在哪裏?我跑堂的叫來問一問,就知道了。”即站在門口叫喊。跑堂的裏麵聽見有人叫,出來一瞧,見是白天同張大人在這裏的馬爺。跑堂的急忙說道:“你老人家從哪裏來呀?請裏邊坐。”
承隆說道:“我就不坐了,我向你打聽打聽,有個閩南會館是在哪裏?”跑堂的說:“從這裏奔南關,出南門。走二裏之遙,有一座三官廟。前頭往西有一條大道,望西去有一個山口。進了山口一直往西,路南有一座閩南會館,上麵有匾。我今天鋪子有事,要沒事,我就帶著你前去啦。”
承隆說道:“我自己去吧。”一直撲奔南關,走了有一裏之遙,天色皆黑,不辨東西南北。隻見從對麵來了一頭驢,上麵騎著一個老漢,是鄉下要帳迴來的。天晚了騎在驢上,唱著戲腔。承隆說道:“借光!請問上閩南會館要往哪裏走?”那人說:“自這往西,進了山口不遠就是。”承隆聽罷,一直進山口,隻聽前麵殺聲一片。
走到會館門首,又見館門已上閂鎖,聽得裏麵殺聲震耳。自己進不去,又不會上房,甚是著急,順著會館的牆,繞了一個大彎。天有二更以後,實在無法,低頭一想,計上心頭,說道:“我改變下聲音叫門。”心中說道:“我學一個婦人說話,那賊人必定貪便宜把門打開。我拿大環金絲寶刀,把賊人殺個幹幹淨淨。大概侯爺等人都在裏麵哪。”想罷,來到會館門口,捏著鼻子學著婦人的聲音,說道:“開門來,開門來!”
裏麵守門的賊人一聽,說道:“眾位二哥們,你聽聽,外麵是誰叫門?”承隆故作婦人之聲說道:“是我,今天晚上迷路了。我實在是累了,求眾位方便方便吧!”裏麵有一位色大爺說道:“你是個婦人哪,多大歲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