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黎木易和成靜生二人同辦總埠,滿望暢銷鹽引,富比陶朱。不想私梟日多,正體銷路反淡,一發不如平常,及至年底清算報銷,比減常銷三分之一,僅敷盤費,並無利息增長,連老本也無著落,又要納息,出門一連數載,一年還望一年,依然如此。二人見這情形,料無起色,十分焦急。
因此二人商量道:“我等合成數十萬兩銀,承辦總埠,本欲興隆發達,光耀門楣。不想年複一年,仍然折本,即使在家閑居,賣很出門以求利息,亦有餘存可積,不致有虧無盈,耗入資本。況埠內經費浩大,所有客息人工,衙規禮節,統計每年需銀數萬,始足敷支,實係銷路平淡,所人不敷所出,反致耗折本銀,如此生意,甚為不值,如俗所雲:‘貼錢買難受。’不如早罷手,趁此收兵,雖然耗折本銀,不致大傷元氣,倘狐疑不決,尤恐將來受累不淺,你道如何!”
成靜生說道:“此說甚合理,但我自承商務以來,所遇雖有利之厚薄,未有如此之虧損,今既如此,必須退手為高。”於是二人商酌妥當,將總埠內數目,造盤計算明白,約將缺少本銀十萬有餘。現在所存若幹,均派清楚,各自迴家而去。正值黎木易退夥迴家,恰遇家人前來報喜說:“公子高中鄉科第十三名武舉人。”並將家書呈上,黎木易看到家書,忽然心內一喜一憂,喜的是兒子中了鄉科,光宗耀祖,憂的是所謀不遂,缺耗多金,家業零替。
欠章路成的銀子,自想傾家都不夠償還,不知何日方能歸款,自問良心片刻不安。心中優喜交集,越想越煩,況黎木易是年屆古稀之人,如何當得許多憂慮,因此憂思過度,不思飲食,竟成了怔驚之症。眠床不起,日夕盼望流芳,又不見到,思思憶憶,病態越加沉重,隻得著家人趕緊迴去催公子,即刻來看視父病。著他切勿延誤耽擱,致誤大事,家人領命連夜起身望嶺南進發。
家人日夜兼程行走,不敢停留,不一日行至嶺南家中。連忙進府,呈上家書。並說道:“家主抱病在床,飲食不安,現下十分沉重,特著小的趕急迴來報知,並著公子即刻迴府相會。”那時留方母子看了書信,吃了一驚,急忙收拾行李,雇了船隻動身,於是留方與母親妻子三人,趕緊下船開行,前往金華府,以便早日夫妻父子相見,免致兩地懸懸掛望。
公子隨又囑咐船家水手,務須謹慎,早行夜宿,最宜加意提防,小心護衛,他日平安到岸,我多把些酒錢與你就是。船家聞言歡喜,命開船而行。正是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不一日,船到金華府碼頭停泊,留方即命家人黎興雇人挑擔行李上岸先行通報,然後與母親妻子,雇好轎馬,一並同行。
且說黎興押住行李,先到報信,黎木易聞得舉家來到,心中大悅,即時病減三分,似覺精神略好,急忙起身,坐在中廳,聽候妻子相會,不一刻,車馬臨門,合家老少俱到。留方入門,一見父親,即刻跪下稟道:“不孝兒,久別父親,有缺晨昏侍奉,致累父親遠念,抱病不安,皆兒之罪也。”
黎木易此時,見一家完整,正是久別相逢,悲喜交集,急著兒子起來,說道:“我自聞你中試武舉,甚是歡悅,惟是所謀不遂,洋鹽兩商,耗去本銀數十萬兩,以致欠下章家銀兩,未足償還。因此心中一喜一憂,焦思成病,自是至今不能痊愈。今日得聞合家前來,完聚骨肉,即時病體若失,胸襟暢然,真是托天福蔭。”說完,著家人擺辦酒席,為團圓之會,共慶家庭樂事,歡唿暢飲,直至日落西山方才散席。
且說章路成員外,自借銀黎木易之後,又進到汴京,查看銀號數目。不覺有兩年之餘,耽擱已久,又念家鄉生意,不知如何。趁今閑暇,趕緊迴鄉清查各行生意數目。並催收各客揭項為要,因此左思右想,片刻難延。即時吩咐仆從,收拾行李,快些迴鄉。不分晝夜,務要水陸兼程進發,不消幾日,已至金華地方,連忙舍舟登陸,到各店查問一次,都有盈餘,十分大喜。大約停留半月,然後迴家,諸事停妥,然後來i拜客。先到黎木易府中敘會,黎木易因病了數月,形顏消減,今非昔比。
路成一見,吃了一驚,連忙問道:“自別尊顏,瞬已三秋,未曉因何清減若此?懇祈示知。”黎木易答道:“自與仁兄分別,想必財富多增為慰,弟因遭逢不遇,悲喜交集,至染了怔驚之症,數月不得痊愈,飲食少進,以致如此。後因日重一日,隻得著家人催促妻子前來,以便服侍,及至家人齊集,骨肉團圓。心胸歡暢,登時病減三分,精神略好。隻是思及所欠仁兄之款項,殊覺難安。”
路成說道:“兄既抱病在身,理宜靜養為是,何必多思多想,以損元神,今既漸獲清安,務宜慎加衣食,以固元氣,是養生之上策。但仁兄借弟之款,已經數載有餘,本利未蒙清算。隻是如今小弟有緊需,故特到來,與兄商酌。欲求早日清償,俾得應支為幸。”黎木易聽了,心中苦切,默默無言。
路成見此情形,暗自猜度,以為是銀數過多,若要他們一次清還,未免過於辛苦,莫非因此而生吝心。我不若寬他限期,著他三次攤還,似乎易於為力。不差不差,就是這個主意,方能兩全其美。隨又再問道:“黎兄何以並無一言?但弟並非催討過緊,實因匯兌緊要,不得已到此籌劃。如果急切不能全數歸款,也不妨對我直陳,何以默默無言。於理似有未妥,反致令人疑惑。況我與你,相交多年了,故能借此巨款。而且數年以來,並沒片言隻字提及。現今實在是因京城裏被人拖欠之項甚多,以至如此。”
因此二人商量道:“我等合成數十萬兩銀,承辦總埠,本欲興隆發達,光耀門楣。不想年複一年,仍然折本,即使在家閑居,賣很出門以求利息,亦有餘存可積,不致有虧無盈,耗入資本。況埠內經費浩大,所有客息人工,衙規禮節,統計每年需銀數萬,始足敷支,實係銷路平淡,所人不敷所出,反致耗折本銀,如此生意,甚為不值,如俗所雲:‘貼錢買難受。’不如早罷手,趁此收兵,雖然耗折本銀,不致大傷元氣,倘狐疑不決,尤恐將來受累不淺,你道如何!”
成靜生說道:“此說甚合理,但我自承商務以來,所遇雖有利之厚薄,未有如此之虧損,今既如此,必須退手為高。”於是二人商酌妥當,將總埠內數目,造盤計算明白,約將缺少本銀十萬有餘。現在所存若幹,均派清楚,各自迴家而去。正值黎木易退夥迴家,恰遇家人前來報喜說:“公子高中鄉科第十三名武舉人。”並將家書呈上,黎木易看到家書,忽然心內一喜一憂,喜的是兒子中了鄉科,光宗耀祖,憂的是所謀不遂,缺耗多金,家業零替。
欠章路成的銀子,自想傾家都不夠償還,不知何日方能歸款,自問良心片刻不安。心中優喜交集,越想越煩,況黎木易是年屆古稀之人,如何當得許多憂慮,因此憂思過度,不思飲食,竟成了怔驚之症。眠床不起,日夕盼望流芳,又不見到,思思憶憶,病態越加沉重,隻得著家人趕緊迴去催公子,即刻來看視父病。著他切勿延誤耽擱,致誤大事,家人領命連夜起身望嶺南進發。
家人日夜兼程行走,不敢停留,不一日行至嶺南家中。連忙進府,呈上家書。並說道:“家主抱病在床,飲食不安,現下十分沉重,特著小的趕急迴來報知,並著公子即刻迴府相會。”那時留方母子看了書信,吃了一驚,急忙收拾行李,雇了船隻動身,於是留方與母親妻子三人,趕緊下船開行,前往金華府,以便早日夫妻父子相見,免致兩地懸懸掛望。
公子隨又囑咐船家水手,務須謹慎,早行夜宿,最宜加意提防,小心護衛,他日平安到岸,我多把些酒錢與你就是。船家聞言歡喜,命開船而行。正是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不一日,船到金華府碼頭停泊,留方即命家人黎興雇人挑擔行李上岸先行通報,然後與母親妻子,雇好轎馬,一並同行。
且說黎興押住行李,先到報信,黎木易聞得舉家來到,心中大悅,即時病減三分,似覺精神略好,急忙起身,坐在中廳,聽候妻子相會,不一刻,車馬臨門,合家老少俱到。留方入門,一見父親,即刻跪下稟道:“不孝兒,久別父親,有缺晨昏侍奉,致累父親遠念,抱病不安,皆兒之罪也。”
黎木易此時,見一家完整,正是久別相逢,悲喜交集,急著兒子起來,說道:“我自聞你中試武舉,甚是歡悅,惟是所謀不遂,洋鹽兩商,耗去本銀數十萬兩,以致欠下章家銀兩,未足償還。因此心中一喜一憂,焦思成病,自是至今不能痊愈。今日得聞合家前來,完聚骨肉,即時病體若失,胸襟暢然,真是托天福蔭。”說完,著家人擺辦酒席,為團圓之會,共慶家庭樂事,歡唿暢飲,直至日落西山方才散席。
且說章路成員外,自借銀黎木易之後,又進到汴京,查看銀號數目。不覺有兩年之餘,耽擱已久,又念家鄉生意,不知如何。趁今閑暇,趕緊迴鄉清查各行生意數目。並催收各客揭項為要,因此左思右想,片刻難延。即時吩咐仆從,收拾行李,快些迴鄉。不分晝夜,務要水陸兼程進發,不消幾日,已至金華地方,連忙舍舟登陸,到各店查問一次,都有盈餘,十分大喜。大約停留半月,然後迴家,諸事停妥,然後來i拜客。先到黎木易府中敘會,黎木易因病了數月,形顏消減,今非昔比。
路成一見,吃了一驚,連忙問道:“自別尊顏,瞬已三秋,未曉因何清減若此?懇祈示知。”黎木易答道:“自與仁兄分別,想必財富多增為慰,弟因遭逢不遇,悲喜交集,至染了怔驚之症,數月不得痊愈,飲食少進,以致如此。後因日重一日,隻得著家人催促妻子前來,以便服侍,及至家人齊集,骨肉團圓。心胸歡暢,登時病減三分,精神略好。隻是思及所欠仁兄之款項,殊覺難安。”
路成說道:“兄既抱病在身,理宜靜養為是,何必多思多想,以損元神,今既漸獲清安,務宜慎加衣食,以固元氣,是養生之上策。但仁兄借弟之款,已經數載有餘,本利未蒙清算。隻是如今小弟有緊需,故特到來,與兄商酌。欲求早日清償,俾得應支為幸。”黎木易聽了,心中苦切,默默無言。
路成見此情形,暗自猜度,以為是銀數過多,若要他們一次清還,未免過於辛苦,莫非因此而生吝心。我不若寬他限期,著他三次攤還,似乎易於為力。不差不差,就是這個主意,方能兩全其美。隨又再問道:“黎兄何以並無一言?但弟並非催討過緊,實因匯兌緊要,不得已到此籌劃。如果急切不能全數歸款,也不妨對我直陳,何以默默無言。於理似有未妥,反致令人疑惑。況我與你,相交多年了,故能借此巨款。而且數年以來,並沒片言隻字提及。現今實在是因京城裏被人拖欠之項甚多,以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