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鴻之母又接著說道:“她的父親現已身故,止存母女二人寡居,想她亦屬情願,決無不肯之理,你不妨著媒去講說,看她如何。”王德名說道:“怪不得今日他在墳前,見她們母女迴家,連墓也不拜,跟隨而去。三兒既然中意,待我著媒往問,諒必成就。”說完,即叫家人王安進內,吩咐道:“你可前去同安裏第三間媒婆程媽家中,著她立即到來,我有要事使她。”
那家人王安當即領命,直望同安裏而來。到了媒婆程媽家中,見程媽坐在屋內,進去說道:“我老爺叫你去有事辦,你可即刻走一遭。”程媽道:“有什麽事,如此要緊,待我鎖了門,然後同你走。”即將門鎖了,隨即與王安直到王家莊來。
進了書房,見了王德名,上前說道:“不知老爺唿喚老身來,有何貴幹?”王德名說道:“隻因昨日我們父子上墳,因見陰家之女月嬌,生得頗有姿色,我欲娶她為媳,將來配與三兒雲鴻。你可與我一走,倘若得成,媒金自然從重。你可實力前往,講定為是。”
程媽說道:“老爺大門戶,她豈有不肯之理?待我上前去問過,看她如何對答,再來複命。”當即別了王德名,來到陰家中,立即進內。羊氏迎接,兩人坐下,羊氏開言道:“不知媽媽到來,有何貴幹?”程媽答道:“非為別事,現今有一門好親事,特來與你商議令千金之婚事,與王家莊上三公子合配,不知你意下如何?”
羊氏卻說道:“她父親在世時候,已把月嬌許了章廷之子章紹。現在已進了學,因親翁上年身故,服色未滿,所以未曾迎娶。此事實枉勞媽媽虛走了一遭。”程媽道:“令千金已許了章秀才,這也難怪,待我迴複王老爺便了。”當即起身,別了羊氏。複到王家莊而來。
到了莊中,程媽即向王德名說道:“昨奉之命,前往陰家,將親事說了,誰想那月嬌之母羊氏,說她女兒親事,其父在生之時已許章紹,上年已入學,因丁初亡,未有迎娶過門,故此特來複命。”王德名說道:“此事如確是真的,亦屬難怪。待我查過,再著人找你未遲。”程媽見說,立即迴家去了。
王德名即忙進房內,對雲鴻說道:“陰家之女月嬌,我已著人前去問過了,他母親說已許章秀才。那章紹因丁初亡,未有迎娶過門。待為父與你另尋個親事便了。”雲鴻聞說,心中不悅,辭了父親,進進自己房中,此夜發起病來,一連數日並不起身。有丫鬟前來書房問候,得知飛鴻有病,即報知老爺夫人知道。
王德名夫妻入房問道:“三兒你有什麽事,因何連日不起,究竟所患何症?何不對我說知。”雲鴻迴答道:“兒因上次上墳迴來,心中不安,前日身上發熱,夜來更甚。”說完即合眼不言。王德名夫妻聞言,即出房門而來,至廳中商議道:“三兒之疾,他說上墳迴來即起,莫若著人前去,請一位方脈先生來看三公子之病。”王安領命,立即而去。
請一位賀先生,名叫賀又吉,當日跟了家人王安進內,先入書房來看病。王安在旁邊說道:“現在奉了老爺之命,請了一位先生來診脈,三公子起來看視。”雲鴻道:“我遍身骨痛,不能起身,可請先生入內,與我診治。”
王安聞言,即請先生近床,便將雲鴻左右手六部之脈,細視一迴,並問病源。於是喚王德名來至書房坐下,說道:“晚生診到令郎之病,左關脈弦大,有又洪數,實乃陰火上乘,肝鬱不舒,心中有不如意事,非安心調理,不能痊愈。”即開了一方,該藥無非清腎之劑,談論一番辭去。
是晚雲鴻服了藥,仍不見效,一連數日診視,病體益劇,王德名心中煩悶,即對夫人說:“你可夜進兒房,向暈鴻細問,實因何事,乃至於此。”是夜夫人進房,向雲鴻道:“你父親著我問你,究竟因何至病如此?”雲鴻道:“我的病源母親盡知,那日上墳,見了月嬌之麵,時常心中牽掛,所以一病至此,縱使華佗再世,也難醫痊愈,兒想不久於人世。”說完,合眼即睡。
夫人聽了兒言,出來向王德名說道:“三兒之病,實因上墳見了月嬌,不能忘情,料想治疾無用。老爺必須設法,免誤三兒之命。”王德名想了一迴說道:“那月嬌已許了人,亦難設法,莫若明日喚程媽到來,看她有什麽良計,可以治得三兒之疾。”到了次日,即著王安進去說道:“你再往程媽處,著她速來,有要事商量。”
王安領命去了,不久將程媽領進前來。王德名先開口道:“我今叫你到來,非為別事,因前著你往問月嬌這親事,我對三兒說知,他就一病不起,請醫調治,全不見效。特叫你來,究竟有何法解救?”程媽道:“這樣之病,有藥難施,月嬌肯嫁三公子,方可得愈,老爺還須打算。”王德名道:“那月嬌業已許配章秀才,何能肯嫁?我也沒有什麽打算。”
程媽說道:“這件事老爺不想她為媳則已,若想她為媳,老身想一條妙計,包管到手。”王德名問道:“計將安出?”程媽說道:“我將張紹想了一番,不過一個窮秀才,著人與他往來,勸他將妻相讓,把三百兩銀子與他,他若不允,老爺著人將財物放在他家,就說他包庇賊匪,坐地拿贓,老爺與府尊交好,求他解案,強迫招供,收在監中,把他害死,那時不怕月嬌不肯。老爺以為此計如何?”王德名聽了大喜道:“想不到你有此高見,待我明日著人前往。”當晚程媽就在王家莊用了晚膳,醉飽方迴。
次日一早,王德名即尋了一人叫做吳屏,平日與章紹認識,將銀十餘兩,交他手中,著他如此,吩咐一番。那吳屏得了銀子,尋著章紹說道:“我有友人,欲求章兄寫扇數把,要筆金多少?”
那家人王安當即領命,直望同安裏而來。到了媒婆程媽家中,見程媽坐在屋內,進去說道:“我老爺叫你去有事辦,你可即刻走一遭。”程媽道:“有什麽事,如此要緊,待我鎖了門,然後同你走。”即將門鎖了,隨即與王安直到王家莊來。
進了書房,見了王德名,上前說道:“不知老爺唿喚老身來,有何貴幹?”王德名說道:“隻因昨日我們父子上墳,因見陰家之女月嬌,生得頗有姿色,我欲娶她為媳,將來配與三兒雲鴻。你可與我一走,倘若得成,媒金自然從重。你可實力前往,講定為是。”
程媽說道:“老爺大門戶,她豈有不肯之理?待我上前去問過,看她如何對答,再來複命。”當即別了王德名,來到陰家中,立即進內。羊氏迎接,兩人坐下,羊氏開言道:“不知媽媽到來,有何貴幹?”程媽答道:“非為別事,現今有一門好親事,特來與你商議令千金之婚事,與王家莊上三公子合配,不知你意下如何?”
羊氏卻說道:“她父親在世時候,已把月嬌許了章廷之子章紹。現在已進了學,因親翁上年身故,服色未滿,所以未曾迎娶。此事實枉勞媽媽虛走了一遭。”程媽道:“令千金已許了章秀才,這也難怪,待我迴複王老爺便了。”當即起身,別了羊氏。複到王家莊而來。
到了莊中,程媽即向王德名說道:“昨奉之命,前往陰家,將親事說了,誰想那月嬌之母羊氏,說她女兒親事,其父在生之時已許章紹,上年已入學,因丁初亡,未有迎娶過門,故此特來複命。”王德名說道:“此事如確是真的,亦屬難怪。待我查過,再著人找你未遲。”程媽見說,立即迴家去了。
王德名即忙進房內,對雲鴻說道:“陰家之女月嬌,我已著人前去問過了,他母親說已許章秀才。那章紹因丁初亡,未有迎娶過門。待為父與你另尋個親事便了。”雲鴻聞說,心中不悅,辭了父親,進進自己房中,此夜發起病來,一連數日並不起身。有丫鬟前來書房問候,得知飛鴻有病,即報知老爺夫人知道。
王德名夫妻入房問道:“三兒你有什麽事,因何連日不起,究竟所患何症?何不對我說知。”雲鴻迴答道:“兒因上次上墳迴來,心中不安,前日身上發熱,夜來更甚。”說完即合眼不言。王德名夫妻聞言,即出房門而來,至廳中商議道:“三兒之疾,他說上墳迴來即起,莫若著人前去,請一位方脈先生來看三公子之病。”王安領命,立即而去。
請一位賀先生,名叫賀又吉,當日跟了家人王安進內,先入書房來看病。王安在旁邊說道:“現在奉了老爺之命,請了一位先生來診脈,三公子起來看視。”雲鴻道:“我遍身骨痛,不能起身,可請先生入內,與我診治。”
王安聞言,即請先生近床,便將雲鴻左右手六部之脈,細視一迴,並問病源。於是喚王德名來至書房坐下,說道:“晚生診到令郎之病,左關脈弦大,有又洪數,實乃陰火上乘,肝鬱不舒,心中有不如意事,非安心調理,不能痊愈。”即開了一方,該藥無非清腎之劑,談論一番辭去。
是晚雲鴻服了藥,仍不見效,一連數日診視,病體益劇,王德名心中煩悶,即對夫人說:“你可夜進兒房,向暈鴻細問,實因何事,乃至於此。”是夜夫人進房,向雲鴻道:“你父親著我問你,究竟因何至病如此?”雲鴻道:“我的病源母親盡知,那日上墳,見了月嬌之麵,時常心中牽掛,所以一病至此,縱使華佗再世,也難醫痊愈,兒想不久於人世。”說完,合眼即睡。
夫人聽了兒言,出來向王德名說道:“三兒之病,實因上墳見了月嬌,不能忘情,料想治疾無用。老爺必須設法,免誤三兒之命。”王德名想了一迴說道:“那月嬌已許了人,亦難設法,莫若明日喚程媽到來,看她有什麽良計,可以治得三兒之疾。”到了次日,即著王安進去說道:“你再往程媽處,著她速來,有要事商量。”
王安領命去了,不久將程媽領進前來。王德名先開口道:“我今叫你到來,非為別事,因前著你往問月嬌這親事,我對三兒說知,他就一病不起,請醫調治,全不見效。特叫你來,究竟有何法解救?”程媽道:“這樣之病,有藥難施,月嬌肯嫁三公子,方可得愈,老爺還須打算。”王德名道:“那月嬌業已許配章秀才,何能肯嫁?我也沒有什麽打算。”
程媽說道:“這件事老爺不想她為媳則已,若想她為媳,老身想一條妙計,包管到手。”王德名問道:“計將安出?”程媽說道:“我將張紹想了一番,不過一個窮秀才,著人與他往來,勸他將妻相讓,把三百兩銀子與他,他若不允,老爺著人將財物放在他家,就說他包庇賊匪,坐地拿贓,老爺與府尊交好,求他解案,強迫招供,收在監中,把他害死,那時不怕月嬌不肯。老爺以為此計如何?”王德名聽了大喜道:“想不到你有此高見,待我明日著人前往。”當晚程媽就在王家莊用了晚膳,醉飽方迴。
次日一早,王德名即尋了一人叫做吳屏,平日與章紹認識,將銀十餘兩,交他手中,著他如此,吩咐一番。那吳屏得了銀子,尋著章紹說道:“我有友人,欲求章兄寫扇數把,要筆金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