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見了說道:“果然厲害!”智善即吩咐將扈會坤抬過來,放進藥缸之內,以藥水浸透受傷筋骨。一麵用好藥酒,衝服續筋還魂丹,立刻止痛。洗淨傷口血汙,敷上神妙生肌散,用布包好。不多時,腫散疼消,行動照常。各徒齊稱道:“師父妙藥,天下無雙。”扈會坤上前,跪謝師父醫治之恩。智善禪師隨即安慰道:“賢徒在此耐性苦練滿年,工夫精熟,自然準汝迴家報仇,不必性急,輕舉妄動。”扈會坤無奈,隻得答應道:“謹遵師命。”各散安歇。

    扈會坤到床上睡下,心裏十分難過,想道:“人生在世,不共戴天之仇,兼且被人欺倒,豈可遠避他方?貪生怕死,不以父冤為重,豈是人子?倘若青春不再,白發將來,即學到老,也難打過這一百零八度木人木馬,怎能有報仇之日?”意欲私逃迴廣州,奈何寺中向有規條,學技各人住房,上蓋有大鐵籠子,四處牆壁堅固非常,插翅也難飛過。除設木人之外,另有本寺僧人把守,非奉師命,不許擅自出外閑遊。

    一來恐闖禍生事,二則又防工夫未曾學全,倘出外失手,被人欺笑,辱沒師門。這些都是最初入門時,即行當麵說明了的。願意方肯收留,傳授武藝,所以竹林拳棒,天下聞名。今扈會坤思想無計可施,偶然想到寺中溜渠寬大,直達牆外,何不帶了川資包裹,逃走外出,奔迴家中再作道理。一時想通脫身之計,滿心歡喜,調養數日,傷痕平複。

    一晚三更時分,師父等各皆熟睡,扈會坤就帶著川資包裹,暗自來至渠中,扭破鐵網,越出牆外,趕到城邊,天亮出了武夷山。又直奔海邊泉州,搭船循海迴到廣州。次早至善起身,各徒請安畢,單不見扈會坤。眾人各處搜尋,才知道他已經弄破鐵網,從溝渠逃走。老禪師十分煩惱,長歎一聲,罵道:“畜生不聽師言,此去性命難保。枉費我數年教授心機,可惜了為父報仇的孝心。”各徒聽得,再三寬慰道:“他既不遵師訓,師尊不必念他,由他自作自受。”至善平日最愛扈會坤,所學工夫,比別人用心,情同父子,今日見他逃走,也無可奈何。

    且說扈會坤搭船迴返廣州。來到西邊寺,探聽洪習觀、佟萬斤各位師兄弟,就在寺中住下,不提私逃。各人問候智善老師及各師兄弟安好,備酒筵與扈會坤接風,歡唿暢飲,席中談論在竹林寺所學工夫,與木人木馬比較工夫,眾師兄弟直飲至深夜而散。次日扈會坤對眾人說明要專打作坊之人,以報父仇。各師兄弟素知前事,為他久抱不平,且少年好勝者居多,略有一二老成,恐怕鬧事,力為勸阻不住。

    扈會坤即往燈籠鋪,定做西邊寺門頭外頂大燈籠一對,要點得四兩牛燭者方好,其餘手執小燈籠數十盞。附近燈籠鋪因怕作坊各不肯接,後來到遠處定做,到晚點懸寺外,旁邊點小燈籠數十盞,照耀十分光亮,通寫紅黑“扈會坤專打作坊”幾個大字。

    此時各作坊中人,見此氣憤,傳鑼齊集數十餘人,各到外館,起齊家夥,擁來寺外,意欲先打爛燈籠,後打入寺,找和尚做對。不料扈會坤先派各兄弟守著燈籠。自己提著鐵棍,專等大鬥。一見各作坊的人擁擠鼓噪,齊拿軍械擁進寺來。他就將身一縱,跳出頭門,大叫:“扈會坤在此,作坊中人快來納命。”眾作坊中人不由分說,一擁上前亂打。

    扈會坤宿恨已深,咬牙切齒,手中這條鐵棍,猶如蛟龍戲水,猛虎離山。作坊中人,哪裏是他對手?打得落花流水,血肉齊飛。所有平日自稱教師、恃勇上前者,共計打死十三人,傷者不計其數。餘眾奔逃,走個於淨,扈會坤得勝入寺,次日作坊中人稟報縣令鄒太爺,求其到場相驗,捉拿兇手,以正國法。

    作坊中人稟道:錦綸堂東西家行司管事陳德等,稟報逞兇不法、殺死作坊十三人命,傷者數十人,乞恩追辦,以伸抑冤,而正國法。禍因惡棍扈會坤、洪習觀、佟萬斤等,膽敢昨晚在西邊寺頭門外,高掛大小燈籠數十,上寫“扈會坤專打作坊。”敝行集眾與論,不料首惡扈會坤,手提鐵棍,打傷行友多名,情實難甘,逼得泣叩大老爺,蒞驗究辦伸冤,感激憲恩,公侯萬代。

    縣令鄒太爺看完狀詞,吃了一驚,清平世界,膽敢行兇,實無王法。急忙出簽差人捉拿扈會坤等到案,一麵打道向西邊寺來,排開公堂,傳集兇手,當場將各屍身相驗,注明屍格,又受傷人等,分別輕重,一同附卷存案。即打道迴衙,飭將各屍收殮埋葬,立即審問扈會坤起事緣由。扈會坤哭訴當日父親被作坊中人推跌因傷致命,後自已被打重傷,幸遇人救脫,引見智善大師,帶迴竹林寺,苦練武藝。今為父報仇,隻求太爺明鑒,小人死而無恨。

    鄒縣令見他供詞,又不懼罪逃走。且看他相貌不凡,況本縣到任以來,風聞作坊惡少,恃強淩弱,曾見西關居民鋪戶,被該作坊恃眾橫行,此事諒必非虛,隨道:“這事若果真實,你倒是一個孝子,本縣當通詳備完,為汝開脫罪名。他們打死你父,有憑據否?”扈會坤道:“小店開設多年,父親受傷致死,街坊共見,求太爺訪察,無有不知。如有虛言,將小人碎屍萬段,絕無怨言。”

    鄒縣令隨即退堂,隻是把首犯收監。其他人如山地和尚、洪習觀、佟萬斤等,暫迴寺內,聽候察核明白,再行根據律法來定奪。過了兩天,縣令易服私行到從前扈會坤開店的地方,與周邊之人閑談,佯稱扈會坤實在一癲狂之人。該店鄰合,不識縣令。卻代扈會坤抱不平道:“不識其事者,自然以為他癲狂,知其事者,還要稱他做孝子。”鄒縣令聽了,連忙問他到底是怎麽迴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嘯江湖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雲千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雲千裏並收藏劍嘯江湖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