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中有人說道:“你們既在此尋人,也不消遠去,隻消到證果鄉,便有人留歇。我們村中人到夜間,有大半到證果鄉來觀看,兼送親戚去哩。”又有個接說道:“隻怕你們到那裏也沒有工夫睡覺,看到天明罷了!”袁文武道:“這是什麽緣故,卻恁般好看?”眾人道:“你們到那裏去,自然曉得,我們怎說得了。”袁文武道:“這證果鄉投那條路去,離此多遠?今日可得到麽?”眾人道:“不遠不遠,隻往西北上去有十三四裏,今日尚早,到那裏還怕沒晚。”袁武問明,遂與眾人拱別,抵頭前走。三人隻得隨後跟來。

    袁文武揀個空處立著,招唿三人近前,說道:“難得今夜有此機會,須大家努力。”三人道:“不知恁地計較?”袁武道:“這幾日不叫你們下手,誠恐難以混入,又因白雲山尚遠,一時奔走不到。這裏到山,隻有五日路了,又值證果鄉有事,趁此劫取安頓,輕身上山。便是追尋,必疑證果鄉人雜,尋近不追遠:此乃移禍脫走之計。”

    三人聽了歡喜。又走了半晌,果見各鄉村鎮,男男女女,俱往前麵村中走入。四人曉得是證果鄉,便隨眾走入村來。隻見家家門首,高挑著一麵幡杆,在裏麵佛聲不絕。縷縷香煙,繞屋不散。四人看在眼中,不知什麽緣故。

    王摩跳下騾來,一手牽著,同入熱鬧處。四人故意東張西望,慢慢的走,要人看見。不期這些人,俱一心在那裏手忙腳亂的料理。便是看見也不留心。此時日已銜山,四人急尋酒食吃。遂看來看去,隻有素食湯點,並沒有葷酒,隻得揀了一家。

    王摩將騾子拴在門首,又將弓箭掛在騾背上,然後進來。店家自著人送上素食粉湯、蒸卷饃塊。王摩問道:“可是葷包餡的麽?”店家笑道:“阿彌陀佛!今夜怎敢動葷,說也罪過。”說罷走去。王摩不快話道:“今日撞入恁個店,這怪魍魎,念起佛來,沒點酒肉,咬嚼沒味。莫不欺俺過路人,不肯賣麽?”袁文武道:“兄弟休說這話。豈不曉得,入鄉隨鄉,你不見家家俱是念佛,那討得葷酒?息了這念頭,吃飽了好做明早的事。”王摩方不言語。

    四人各吃飽,隻聽得門外人聲鬧轟轟,齊聲念起佛來。四人連忙起身,殳動向腰間摸出銀來,還了店家,同出門來。隻見各鄉村鎮,並本地居民,一起起長幡寶蓋,鼓鈸鐃鈴,執香的,執燭的,引著一隊年老公公、白發婆婆,俱穿著一身簇新潔淨粗布衣服,也有紫花色的,也有香灰色的,俱是些送終物件。頸項中掛著百八顆圓頂佛記兒,隻雙手合掌,口裏喃喃呐呐的念著:“東土愚人,西方接引,今夜辭家,立地成佛。”便齊聲唱和。

    又有人念的是:“西方至聖,至感至靈,早現蓮橋,皈依佛境。”也是一般唱和。後麵跟隨相送,也有子孫媳婦的,也有親戚朋友的,也有夫送妻、妻送夫,以及弟兄、叔伯相送的。內中卻是不等:有的竟歡然長往嬉笑自樂,不顧後人,有的牽衣執手,灑淚叮嚀,難分難割。相送的兒女中也有不等:有的歡笑,有的痛泣。歡笑的指望爹娘早去成佛,必來保佑兒孫,不是現在富貴,定能合宅升天,巴不得催他上路;那哭泣的,是爹娘此去,再不能迴去,欲養不能,恨不的再捱半刻,便一陣陣俱望村西盡頭而走。

    四人見了,不知什麽緣故。王摩便牽了騾子前走,三人也就跟來。到了村西,已是初更時候。卻見眾人俱一字兒跪倒在地,朝著西方禮拜,念著前麵的佛語。一時人千人萬,俱挨擠在身後觀看。王摩不得到盡處,遂將韁繩拴係在腰間,帶著騾子,用雙手將眾人橫分豎搡。眾人見他力大,便就讓開,四人才到得盡處。忙定睛一看,你道是什麽所在?原來是一條深闊澗,闊澗對過是座高山,果是水深山險。怎見得,但見:

    近臨黑水,層層波浪千尋;遠對青山,曲曲崎嶇萬丈。澗深生怪物,山險出妖精。怪必興雲作霧,妖能吐氣成形。有時在山,專吃飛禽走獸;忽然入水,慣吞魚鱉蝦蟲。千年煉就,忽現忽藏,視而弗見;萬載結成,頃來頃去,聽之不聞。一傳倆,人人盡以為神;倆傳三,個個俱稱是佛。借佛立成門戶,時時惑眾;伏神幻作津梁,刻刻愚人。半空中,妖氛接漢,讚說西方;滿澗內,怪霧衝霄,宣傳極樂。是以紛紛吃素,果乃攘攘持齋。哄騙得癡呆老漢,恨不得過去,無我相,無壽者相,得見如來;引誘得懵懂婦人,巴不得入門,無人相,無眾生相,瞻仰世尊。確然頃刻化身,的是霎時屍解。這才是妄想貪嗔癡,卻遇了邪魔外道。

    四人看罷,正不知這些老男婦朝著溪澗山色水光,拜些什麽。因要問人,卻是鬧轟轟,人似山湧般來,一時那裏問得明白。隻好各人照看腳下,不容人擠下澗去。立不半晌,忽聽見人人發喊道:“我佛慈悲,西方接引來也。”那些老男婦,便不跪拜,即立起身站立,霎時間,澗中水勢翻騰,山內一派毫光衝起,散作煙霧,頃刻將半輪好月遮掩;四下陰風,吹得毛孔皆豎,俱睜眼不開。

    風定後,四人忙抬頭一看,隻見對岸高山上,忽現出一座樓台觀宇金闕宮牆,澗中間架疊起一座金橋,直跨過澗來。再一看時,那橋上兩旁,掛著兩行亮燈,光芒閃爍,直照得那座金闕樓台有隱隱的現獅、現象、現蓮花,觀宇內,明朗朗走出幾個比丘尼、優婆塞,立在大門前,招唿迎接。這裏老男婦,便齊攢攢,逐隊隊,有的合掌念佛,有的敲著木魚小磬,一片和佛聲,兼著叮當必剝,謙謙遜遜,齊向那條金橋上緩行慢走。到了燈下,挨次走入門去成佛。這邊相送的見了,指說某人證果。有的說爺說娘成佛,卻有的被人擠住,急切跨不上橋,怕誤了見佛因緣,隻向眾人哀求讓路。四人見了,俱各驚驚疑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嘯江湖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雲千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雲千裏並收藏劍嘯江湖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