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如此經驗老道的商隊,也足足走了近半個月才過吐蕃三區,總算到了昆侖山口,才瞧見山前碑,楊不悔就歡唿一聲,抱著李放的腰興奮地喊,“到了!到了!可算到了!”
張無忌微微一笑,隻是那笑意轉瞬即逝。
已經到了。
豈料本以為最難的尋找坐忘峰,反而簡單,原來這昆侖山出名的很,但凡有些名氣的山峰,當地人都知道在哪。
說來也怪,外麵的人對昆侖山上的魔教避之不及,就住在他們邊上的人,反而大膽的很,大概是魔教也有規矩,兔子不食窩邊草?
三人到了坐忘峰邊,李放以手按劍,走在最前邊,每走幾步,便聲灌內力,喊道,“明教楊逍何在?”這聲音在山間迴蕩。
如此走了許久,才聽見有人朗聲道,“明教楊逍在此!”
但見青峰間,是一名高大清瘦的男人,作白衣書生打扮,臉上已有了皺紋,但掩不去俊朗,眼神溫和,氣質中正,看起來風度翩翩,半點不似魔教中人。
楊不悔乍見他,反而有些退縮,往李放身後躲了躲。
張無忌道,“楊閣下,我們受紀姑姑所托,來替她送一個人。”
他和楊逍說話,李放卻垂眸不語,手始終按在劍上。
他在隱藏殺意。
紀曉芙一切災難,以致送命的結局,最初都是這個男人的孽債,因他為一己之私,強迫於她,才會有了這許多事。
但他不能動手。紀曉芙也許早料準了此刻,才會和他說,“我是不怨他的”,而不悔在前,他更不能對她的親生父親動手,讓她為難不安。
楊逍聽張無忌說完,看向楊不悔的眼神明顯發怔,“你……你叫什麽!”
楊不悔探出一個頭來,她雖然有些怯意,但還是難免對這個人生出自然的親切感,鼓起勇氣喊道,“我叫楊不悔!我娘說,這件事,她永遠也不後悔!”
楊逍眼含淚,顫聲道,“你姓楊,叫不悔,好,很好!”
他喃喃著什麽,忽然彎下腰,對著小姑娘張開手,“來爹爹這裏。”
楊不悔卻猶豫片刻,看向青衣少年。
少年輕聲道,“去罷。”
她沒了最後一點猶豫,撲進了生父的懷中。楊逍一把抱起她,向兩人低了低頭,“多謝兩位小兄弟相送之恩,天南地北,不論何事,能用得到的地方,盡管報我明教楊逍的名!”
李放靜靜看了他們父女許久,見楊不悔雖然初見父親,卻依戀的很,他抿抿唇,低聲道,“不必了。”
他轉身便走,楊不悔張張嘴,喊道,“放哥!”
他沒再迴頭,任由她一聲聲地喊。
張無忌對楊逍歉意地笑笑,說了一句告辭,又彎下腰摸了摸楊不悔的臉蛋,“我也走了。”
楊不悔怔怔地看著他,忽然落下淚來,“哥,哥,我們三個永遠在一起不好嗎?你和放哥為什麽都要走?”
為什麽?之前一路走來,都互相扶持,不離不棄,偏偏她找到爹了,他們就要離開。
張無忌說,“你放哥沒有走,他隻是迴峨眉啦,以後還會來看你。”
楊不悔問,“那你呢?”
張無忌笑笑,沒有迴答。
楊逍摩挲著她的鬢發,安慰道,“他們還會迴來。”
其實也許不會再有交集了。正邪不兩立,何況李放恨他。就算他沒有這種想法,他出身峨眉,往後也不會來往了。
青衣少年獨自走在山間。他眼上蒙了一層雲錦,但每一步都走的踏實,分毫不像目不能視之人。脊背挺直,宛如他斜負的烏鞘劍,雪白的劍穗飄落在上,半點瑩潤的紅若隱若現。
“李放!”
也許是到了變聲期,或是因為路途上飲水少,喊他的那道聲音有些低啞,仿佛是吼出來的。
他聽到一段急促的唿吸,止步原地。用了輕功追上來的布衣少年微微喘氣,握住他的手臂,“你也走的太急了些。”
張無忌說,“總算抓住你了。”他感歎了這一聲,鬆開手,與他並肩而行,輕鬆地道,“不悔妹妹有著落啦!你呢,迴峨眉麽?”
李放嗯了一聲。
“你會受責怪吧?”張無忌想了想,“那天師太似乎很生氣。”
李放道,“她氣不了多久。”
張無忌笑出聲來,“看來你也不是第一次惹她生氣了。”
李放忽地問,“你呢?”
張無忌說,“胡青牛已死了,我的病還有些不好,但我學了他幾分醫術,自己抓些藥吃,再過段時間就好了。”他又道,“隻是再來迴奔波不得,我就不和你迴中原了,先留在此處養病吧。”
李放靜靜聽他說完,才道,“你治的好自己麽?”
張無忌道,“你小瞧我?”
他笑道,“我和他學了兩年,還拿走了他的經書,你第一次來蝶穀那會,若非有人搗亂,我已治好了許多人,紀姑姑也在我那醫治。”
李放輕聲說,“但你看起來很痛苦。”
張無忌沉默半響,“我以為你不會在乎這些呢。”
李放抿唇不語。
他也會想很多,隻是不在言中表,不在眉間露。
“我挺開心的。”張無忌微微笑道,“好歹沒白走一趟,結識了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青衣檀郎李少俠。”
李放道,“你夠花用麽?”
張無忌道,“不用,不用,花你的錢夠多了,怎麽好再叫你出錢?”
青衣少年終於沉不住氣,抓住了他細瘦的手腕,冷聲道,“你分明在尋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無忌啞然,半響才道,“世人都求活,我尋死做什麽?”
李放冷冷道,“你身無分文,什麽病不需要藥材?何況一路上,你已多有死誌,什麽死而無憾,走完這一趟,你就放心去死了?”
張無忌沉默不語。
片刻,才聽他低聲說,“我說死而無憾,卻不是那種意思。”但心中確實隱隱有這種想法,他也有不甘,可還能怎樣?
他道,“我其實與楊左使說好了,我加入明教,胡青牛先生算我半個師父。我也到明教做個大夫,收些診金,也夠醫治自己了。”
李放問,“你真加入了明教?”
張無忌道,“果真。”
兩人之間陷入長久的沉默。
青衣少年道,“你同我迴峨眉。”
張無忌搖頭,“我豈能言而無信?”
李放道,“他隻是要還你恩情罷了,你若不肯留,他也不會強求。先迴峨眉去,我送你去武當,那裏不會缺你的藥。”
“我隻奇怪你也有這麽多主意。”張無忌有些好笑,“我不去,真不去,我也算個男子漢,大丈夫,你總不能硬把我拖迴去吧?”
“何況明教好不好,也不是你說了算,對不對?”他慢慢地說,“你因為紀姑姑的事,厭惡明教,我卻覺得它還好。”
青衣少年定定地看著他,那雙鳳眸明明被遮住了,張無忌卻沒由來感到心悸,但依然維持著臉上的笑容。
他並非因明教不好,才希望帶他離開。
李放想起了許久以前,在永福寺裏,方丈意味深長的一句。
強求未必圓滿。
而留不住的,他從不強求。
他鬆開了手。
張無忌說,“好歹朋友一場,我這一身衣裳都是你所贈,卻還沒迴贈什麽。”
他自懷中取出什麽,“低頭。”
少年沉默,卻依言做了。
張無忌把那東西給他係上,“算是我的禮物了。”他忽然伸手,輕輕抱了抱少年,隻一會便鬆開手,好像怕自己舍不得鬆手似的,微笑道,“長壽永安。”
仿佛是印證他先前說的話一般,他駐步原地,仔仔細細看了他一眼,然後慢慢轉身,往坐忘峰上去。
原地隻剩下青衣少年一人。
良久,他才伸出手,輕輕握住張無忌係到他脖間的東西。
那是一把鎖,似乎是金鐵之類製的,堅硬冰涼,手指在上麵摸索,能夠摸到一些刻痕,上麵雕了一支筆,還有一行小字,這字跡他再熟悉不過,刻的是:
元順帝至正十四年,榴月,張三豐贈徒孫無忌。
正麵刻的是:長壽永安,喜樂無極。
這是一把打給小孩子的長命鎖。
他忽然想起昔日在武當和張三豐泛舟,真人欲要幫他取字時的話語。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孫輩裏,隻有他和張無忌叫他上心,因為憐惜張無忌,所以先有了金鎖,張無忌去後,他正到武當,趕了巧,叫他想起對親徒孫的傷懷,又因欣賞他,於是有了玉鎖。
又想起張無忌第一迴看見這鎖時,低聲低喃的那句話:他沒什麽好牽掛的了。——因他知道,會有別人孝敬太師父了,他也不必為自己去後,不能長侍其膝下而憂愁。
他想做什麽?他要做什麽?
少年忽然想通了這些關節,他握緊了拳,把什麽明教,什麽楊逍拋到腦後,轉身往坐忘峰上跑去,輕功翩翩掠起如飛鳥。
峰頂的父女已迴了教中,隻有崖邊青鬆依舊,如傘如蓋,底下一塊青石。有烏鴉在枝上嘰喳了幾聲,少年扯下眼上錦帶,睜眼去看四周,卻隻見群峰雄峻,天際高遠,漫漫雲色。
峰頂已沒有任何人。
他明白的太晚,已經錯過了。
※※※※※※※※※※※※※※※※※※※※
*詳見武當絕學一章,可以窺見張真人的心理。因為兩個孩子都喜歡,所以看著這一個,總會想起那一個。
無忌中寒毒,據判斷活不過幾年,因此打了長命鎖祈福,後麵無忌走了(去蝶穀),放哥來了,三豐想起生死未卜的無忌,所以把道號刻在鎖上郵寄到峨眉了,否則沒必要搞個鎖,信上直接寫也ok。
*可能兩章要放一起才好理解前因後果。
張無忌微微一笑,隻是那笑意轉瞬即逝。
已經到了。
豈料本以為最難的尋找坐忘峰,反而簡單,原來這昆侖山出名的很,但凡有些名氣的山峰,當地人都知道在哪。
說來也怪,外麵的人對昆侖山上的魔教避之不及,就住在他們邊上的人,反而大膽的很,大概是魔教也有規矩,兔子不食窩邊草?
三人到了坐忘峰邊,李放以手按劍,走在最前邊,每走幾步,便聲灌內力,喊道,“明教楊逍何在?”這聲音在山間迴蕩。
如此走了許久,才聽見有人朗聲道,“明教楊逍在此!”
但見青峰間,是一名高大清瘦的男人,作白衣書生打扮,臉上已有了皺紋,但掩不去俊朗,眼神溫和,氣質中正,看起來風度翩翩,半點不似魔教中人。
楊不悔乍見他,反而有些退縮,往李放身後躲了躲。
張無忌道,“楊閣下,我們受紀姑姑所托,來替她送一個人。”
他和楊逍說話,李放卻垂眸不語,手始終按在劍上。
他在隱藏殺意。
紀曉芙一切災難,以致送命的結局,最初都是這個男人的孽債,因他為一己之私,強迫於她,才會有了這許多事。
但他不能動手。紀曉芙也許早料準了此刻,才會和他說,“我是不怨他的”,而不悔在前,他更不能對她的親生父親動手,讓她為難不安。
楊逍聽張無忌說完,看向楊不悔的眼神明顯發怔,“你……你叫什麽!”
楊不悔探出一個頭來,她雖然有些怯意,但還是難免對這個人生出自然的親切感,鼓起勇氣喊道,“我叫楊不悔!我娘說,這件事,她永遠也不後悔!”
楊逍眼含淚,顫聲道,“你姓楊,叫不悔,好,很好!”
他喃喃著什麽,忽然彎下腰,對著小姑娘張開手,“來爹爹這裏。”
楊不悔卻猶豫片刻,看向青衣少年。
少年輕聲道,“去罷。”
她沒了最後一點猶豫,撲進了生父的懷中。楊逍一把抱起她,向兩人低了低頭,“多謝兩位小兄弟相送之恩,天南地北,不論何事,能用得到的地方,盡管報我明教楊逍的名!”
李放靜靜看了他們父女許久,見楊不悔雖然初見父親,卻依戀的很,他抿抿唇,低聲道,“不必了。”
他轉身便走,楊不悔張張嘴,喊道,“放哥!”
他沒再迴頭,任由她一聲聲地喊。
張無忌對楊逍歉意地笑笑,說了一句告辭,又彎下腰摸了摸楊不悔的臉蛋,“我也走了。”
楊不悔怔怔地看著他,忽然落下淚來,“哥,哥,我們三個永遠在一起不好嗎?你和放哥為什麽都要走?”
為什麽?之前一路走來,都互相扶持,不離不棄,偏偏她找到爹了,他們就要離開。
張無忌說,“你放哥沒有走,他隻是迴峨眉啦,以後還會來看你。”
楊不悔問,“那你呢?”
張無忌笑笑,沒有迴答。
楊逍摩挲著她的鬢發,安慰道,“他們還會迴來。”
其實也許不會再有交集了。正邪不兩立,何況李放恨他。就算他沒有這種想法,他出身峨眉,往後也不會來往了。
青衣少年獨自走在山間。他眼上蒙了一層雲錦,但每一步都走的踏實,分毫不像目不能視之人。脊背挺直,宛如他斜負的烏鞘劍,雪白的劍穗飄落在上,半點瑩潤的紅若隱若現。
“李放!”
也許是到了變聲期,或是因為路途上飲水少,喊他的那道聲音有些低啞,仿佛是吼出來的。
他聽到一段急促的唿吸,止步原地。用了輕功追上來的布衣少年微微喘氣,握住他的手臂,“你也走的太急了些。”
張無忌說,“總算抓住你了。”他感歎了這一聲,鬆開手,與他並肩而行,輕鬆地道,“不悔妹妹有著落啦!你呢,迴峨眉麽?”
李放嗯了一聲。
“你會受責怪吧?”張無忌想了想,“那天師太似乎很生氣。”
李放道,“她氣不了多久。”
張無忌笑出聲來,“看來你也不是第一次惹她生氣了。”
李放忽地問,“你呢?”
張無忌說,“胡青牛已死了,我的病還有些不好,但我學了他幾分醫術,自己抓些藥吃,再過段時間就好了。”他又道,“隻是再來迴奔波不得,我就不和你迴中原了,先留在此處養病吧。”
李放靜靜聽他說完,才道,“你治的好自己麽?”
張無忌道,“你小瞧我?”
他笑道,“我和他學了兩年,還拿走了他的經書,你第一次來蝶穀那會,若非有人搗亂,我已治好了許多人,紀姑姑也在我那醫治。”
李放輕聲說,“但你看起來很痛苦。”
張無忌沉默半響,“我以為你不會在乎這些呢。”
李放抿唇不語。
他也會想很多,隻是不在言中表,不在眉間露。
“我挺開心的。”張無忌微微笑道,“好歹沒白走一趟,結識了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青衣檀郎李少俠。”
李放道,“你夠花用麽?”
張無忌道,“不用,不用,花你的錢夠多了,怎麽好再叫你出錢?”
青衣少年終於沉不住氣,抓住了他細瘦的手腕,冷聲道,“你分明在尋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無忌啞然,半響才道,“世人都求活,我尋死做什麽?”
李放冷冷道,“你身無分文,什麽病不需要藥材?何況一路上,你已多有死誌,什麽死而無憾,走完這一趟,你就放心去死了?”
張無忌沉默不語。
片刻,才聽他低聲說,“我說死而無憾,卻不是那種意思。”但心中確實隱隱有這種想法,他也有不甘,可還能怎樣?
他道,“我其實與楊左使說好了,我加入明教,胡青牛先生算我半個師父。我也到明教做個大夫,收些診金,也夠醫治自己了。”
李放問,“你真加入了明教?”
張無忌道,“果真。”
兩人之間陷入長久的沉默。
青衣少年道,“你同我迴峨眉。”
張無忌搖頭,“我豈能言而無信?”
李放道,“他隻是要還你恩情罷了,你若不肯留,他也不會強求。先迴峨眉去,我送你去武當,那裏不會缺你的藥。”
“我隻奇怪你也有這麽多主意。”張無忌有些好笑,“我不去,真不去,我也算個男子漢,大丈夫,你總不能硬把我拖迴去吧?”
“何況明教好不好,也不是你說了算,對不對?”他慢慢地說,“你因為紀姑姑的事,厭惡明教,我卻覺得它還好。”
青衣少年定定地看著他,那雙鳳眸明明被遮住了,張無忌卻沒由來感到心悸,但依然維持著臉上的笑容。
他並非因明教不好,才希望帶他離開。
李放想起了許久以前,在永福寺裏,方丈意味深長的一句。
強求未必圓滿。
而留不住的,他從不強求。
他鬆開了手。
張無忌說,“好歹朋友一場,我這一身衣裳都是你所贈,卻還沒迴贈什麽。”
他自懷中取出什麽,“低頭。”
少年沉默,卻依言做了。
張無忌把那東西給他係上,“算是我的禮物了。”他忽然伸手,輕輕抱了抱少年,隻一會便鬆開手,好像怕自己舍不得鬆手似的,微笑道,“長壽永安。”
仿佛是印證他先前說的話一般,他駐步原地,仔仔細細看了他一眼,然後慢慢轉身,往坐忘峰上去。
原地隻剩下青衣少年一人。
良久,他才伸出手,輕輕握住張無忌係到他脖間的東西。
那是一把鎖,似乎是金鐵之類製的,堅硬冰涼,手指在上麵摸索,能夠摸到一些刻痕,上麵雕了一支筆,還有一行小字,這字跡他再熟悉不過,刻的是:
元順帝至正十四年,榴月,張三豐贈徒孫無忌。
正麵刻的是:長壽永安,喜樂無極。
這是一把打給小孩子的長命鎖。
他忽然想起昔日在武當和張三豐泛舟,真人欲要幫他取字時的話語。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孫輩裏,隻有他和張無忌叫他上心,因為憐惜張無忌,所以先有了金鎖,張無忌去後,他正到武當,趕了巧,叫他想起對親徒孫的傷懷,又因欣賞他,於是有了玉鎖。
又想起張無忌第一迴看見這鎖時,低聲低喃的那句話:他沒什麽好牽掛的了。——因他知道,會有別人孝敬太師父了,他也不必為自己去後,不能長侍其膝下而憂愁。
他想做什麽?他要做什麽?
少年忽然想通了這些關節,他握緊了拳,把什麽明教,什麽楊逍拋到腦後,轉身往坐忘峰上跑去,輕功翩翩掠起如飛鳥。
峰頂的父女已迴了教中,隻有崖邊青鬆依舊,如傘如蓋,底下一塊青石。有烏鴉在枝上嘰喳了幾聲,少年扯下眼上錦帶,睜眼去看四周,卻隻見群峰雄峻,天際高遠,漫漫雲色。
峰頂已沒有任何人。
他明白的太晚,已經錯過了。
※※※※※※※※※※※※※※※※※※※※
*詳見武當絕學一章,可以窺見張真人的心理。因為兩個孩子都喜歡,所以看著這一個,總會想起那一個。
無忌中寒毒,據判斷活不過幾年,因此打了長命鎖祈福,後麵無忌走了(去蝶穀),放哥來了,三豐想起生死未卜的無忌,所以把道號刻在鎖上郵寄到峨眉了,否則沒必要搞個鎖,信上直接寫也ok。
*可能兩章要放一起才好理解前因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