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宜在程家上了兩天課就覺得不耐煩了,倒不是她心不定坐不住,而是程家夫子教授的學問太淺,而且不是十分上心,程家幾個姐妹也俱是懶洋洋的態度。
鄭宜不喜浪費時間,第三日就不來上課了。
程琦容在去學堂的路上沒看到鄭宜,好奇地望向程珺容:“七姐,八姐怎麽沒來,是睡遲了麽?”
程珺容搖頭,早上剛起床不久,霍芽就親自過來,說鄭宜不想去學堂,準備去演武場練箭,還問她要不要一塊去。
當時,程珺容就聽得一愣,演武場在前院,是幾個兄弟練箭的地方,周圍都是莽夫小廝,女眷若是過去,不僅需要兄長陪同,還要遣散周圍的男子。
這些都需要提前打招唿的。
鄭宜怎麽突然決定要去,問過大伯母了麽?
程琦容也一臉納悶,她對古代這些關於男女大防的事不太清楚,但是迴到侯府之後,身邊添了兩個教引嬤嬤,總在她耳邊念叨儀態規矩,時間長了,多少也了解一些。
去演武場玩,說實話,並不是什麽大事,提前跟兄長和大伯母打聲招唿就是。
但並非是誰都有這個底氣的。
這玩意換成現代人的思維就是,大小姐好奇,想去男浴室逛逛,然後提前發個通知,讓大家今天都別去洗澡,把屋子空出來,她要去閑逛。
即便是三姑娘,大伯母侯夫人的嫡出姑娘,都不敢隨隨便便開這個口。
主要是怕其他人說三道四。
姑娘家最忌諱給別人添麻煩了,好好的在房間裏練字刺繡不好麽,非要跑去演武場,興師動眾的。
兩個人懷著納悶的心情來到學堂,剛進去,就聽說三姑娘也沒來上課,去演武場和鄭宜一塊練箭去了。
程珺容&程琦容:……
說三姑娘去演武場的是四姑娘,她話音剛落,六姑娘就摔了手中的筆,癟著嘴不高興。
六姑娘是四老爺唯一的嫡女,四夫人曲氏一向寵慣,縱得她脾氣頗大,不會給人留麵子,也不管什麽體統,脾氣說來就來。
這不,四姑娘話一說完,她就不開心了。
見狀程珺容心裏一提,上輩子,她雖然跟程家一眾姑娘接觸不多,但多少也知道她們的脾性,都是脾氣大的主,尤其是這個六姑娘,脾氣尤為不好。
估摸著是不滿鄭宜興師動眾跑去練箭,程珺容記得,昨天下午,六姑娘想要辦個詩會,四夫人都沒同意。
不過是個詩會,也不需要什麽,至多請幾個手帕交,辦一席子好菜罷了。而鄭宜去演武場,可是需要提前清場的,而且她這一去,家裏的兄弟們就不能去練箭了,去也是陪她玩。
想到此處,程珺容心裏就不大爽快,有些埋怨鄭宜不懂事,去別人家做客也不知道安份些,就知道添麻煩。
她這邊剛要順著六姑娘嗔怪鄭宜,就見六姑娘噌地站起,氣唿唿:“三姐討厭,知道宜妹妹去練箭,也不早點告訴大家一聲,反倒自己跑去搶先,我也想同宜妹妹一塊去射箭呢。”
程珺容:((-_-)-_-)-_-)
她聽到了什麽,六姑娘的想法為何如此清奇?
程琦容也有些呆,她身邊那兩個教引嬤嬤成日裏在她耳邊念叨的就是守規矩懂禮儀,不可給家中添麻煩,怎麽到了鄭宜這裏,就什麽都行,沒人覺得是麻煩!
四姑娘安撫下六姑娘:“還想著射箭呢!你功課不好,逃了這堂課,跟不上先生的進度,看你怎麽辦?霜霜要在府中小住,以後射箭的時候多著呢,總有你玩的機會。”
四姑娘性格嚴苛,六姑娘心裏雖然不爽快,但不敢頂撞四姑娘,隻能不甘不願地坐下,嘟囔著,下午一定要去找三姑娘算賬。
哼,虧她還是當姐姐的呢,就知道自己陪著宜妹妹玩,都不叫自己。
相比於讀書練字,鄭宜更喜歡弓馬棍棒,若非是女兒身,她恐怕要練一身好武藝,出去行俠仗義了。
這會演武場空曠曠的,往日裏熱鬧喧囂的演武場安靜平和,三姑娘站在鄭宜旁邊,看她熟練地戴手套,拉弓射箭,不費吹灰之力,弓開如秋月行天,瞬間就拉開弓箭,嗖地一下,箭正中紅心。
原來射箭這麽簡單麽?
三姑娘眨眨眼,她以往隻玩過投壺,並沒有射過箭,母親不許她玩這個。
鄭宜已經連射三箭,三姑娘這邊才剛做好準備,帶了手套、護腕、扳指,拿過輕便小弓,在女師傅的指點下拉開弓箭,嗖地一下,箭就飛出去,然後半道落地,連箭靶的邊都沒摸著。
呃……
三姑娘冷漠臉,自己雖是第一次摸箭,可不管怎麽說也是投壺好手,居然連箭靶都沒碰上。
好丟人!
鄭宜瞧見三姑娘的囧態,將手中弓箭遞給霍芽,活動了一下手腕,走到三姑娘跟前:“三姐第一次練,不熟練很正常,我當初也不是很好,射箭是有技巧的,兩肩下沉,箭要水平和拉弓的前臂成一線。”
她慢慢指點三姑娘,並立在她身後,同她一塊拉弓。
“鬆!”她說。
話音一落,箭就如流星一般,嗖地遠去,正中靶心。
“哇,我射中了。”三姑娘欣喜。
她歡快地轉向鄭宜,好奇:“霜霜第一次射箭也沒中箭靶麽?”
鄭宜點頭:“嗯,也差好遠呢。”
三姑娘心情剛放鬆一點,就聽霍芽笑道:“三姑娘,我家姑娘第一次射箭,箭靶在九丈之外。”
聞言,三姑娘愣了一下,看看自己的箭靶,距離還沒有三丈。
呃……三姑娘跺腳,瞪著鄭宜:“你個小壞蛋,戲弄我。”
鄭宜看她一眼,奇怪:“我確實沒射到箭靶。”
那怎麽能一樣?三姑娘無語,鄭宜的箭靶在九丈外,而自己的箭靶還不到三丈遠,距離差這麽遠,怎麽能一樣。
射了一會箭,三姑娘就感覺肩膀酸痛,還怕手上磨出繭子,就不敢玩了,坐在一邊欣賞鄭宜練箭。
“霍芽。”她問道,“宜妹妹什麽時候開始練箭的?”
霍芽:“8歲那年。”
“好好的姑娘家怎麽愛玩這個?”三姑娘不解,她自己愛玩就算了,國公府居然也縱著她。三姑娘看過鄭宜的手,雖然不像粗魯男子那般滿是厚繭,但也不像大家閨秀那般細嫩,指腹之間有層薄薄的繭子,而且關節也有些變形,比尋常女子粗大。
三姑娘實在是不明白,鄭宜的身份地位,可以說是貴女之中的第一階梯,這樣的出身寵愛,平時養花讀詩不好麽,為何要射箭騎馬,真是令人費解。
霍芽垂下眼簾,遮掩目光之中的複雜。
是啊,誰家好好的大家閨秀會去學騎射弓馬,如果不是因為特殊的緣故,姑娘也不會如此。
天下人隻知道,姑娘幸運,老天眷顧,得皇後娘娘寵愛,豔羨姑娘的一切,卻不知道姑娘曾經為皇後擋過一箭。那一箭直接射穿姑娘的身體,重創心肺,若非有卜先生救治,恐怕姑娘早就不在人世。
這麽多年過去,被各種珍貴補藥精心將養,姑娘自己也勤加鍛煉,五禽戲、八段錦日日練習,可還是落下了病根,見風著涼就會咳嗽不止。
霍芽是鄭宜的奶姐,因為鄭宜寬和,奶娘也縱著自己的女兒,所以霍芽雖然比鄭宜大半歲,但是行事仍像是孩子,單純幼稚。
直到鄭宜中箭受傷,因為事關皇後,要遮掩此事,她身邊服侍的人幾乎全被處死,霍芽才一夜間長大。
那時,看著躺在床上病懨懨的鄭宜,霍芽差點哭瞎一雙眼,她覺得自己姑娘太傻了。那會傅夫人身邊好多丫鬟仆婦,還有道姑,哪裏用得著姑娘一個小孩子去擋箭。
姑娘這麽小,身體又弱,若是出了事,她和阿娘可怎麽辦。
鄭宜受傷太重,足足昏迷了七日,才慢慢轉醒。霍芽從小就跟在鄭宜身邊,名為奴婢,實為姐妹,見鄭宜傷得如此重,她哪裏肯離開,不眠不休地守著。
鄭宜醒來後,霍芽曾經問過她,為何要去擋那一箭?鄭宜一邊喝藥一邊迴她:“傅夫人身份不同,她若是出事,咱們都要死。”
她語氣淡淡的,似乎全然不在意自己受傷瀕死,隻是漫不經心地陳述事實。
其實那個時候,鄭宜也不知道傅夫人的真實身份,不知她是皇後,隻是單純覺得小秦氏對她的態度過於小心謹慎。
鄭宜被過繼後,因為小秦氏情緒時好時壞,和世子鄭永安關係也不好,就養成了她察言觀色,多思多想的習慣。
她看出鄭永安和小秦氏對傅夫人的態度,鄭永安的身份已經很尊貴,父親是一等公爵,母親是大長公主,能讓他屈膝討好的人,除了皇族不做二想。
那會,鄭宜太小,雖然聰明謹慎,但也不敢往皇後身上猜,隻是直覺傅夫人很重要,不能出事,所以替她擋了那一箭。
在鄭宜身上似乎是有一股旁人無法企及的韌勁,她總能在逆境中轉身,將複雜困難的生活過得精彩。同時,她還具有一種別人沒有的敏銳,她能敏銳察覺到,自己在鄭家過的不好,是因為小秦氏情緒不好,沒有兒子。
所以,她想辦法就安撫小秦氏的情緒,盡可能讓她早點生下孩子。
阿難出生後,身子一直不好,好幾次就昏死過去,如果沒有鄭宜的堅持,恐怕阿難早就不在。小秦氏也不會調整情緒,順利生下阿連和阿傑。
可以說,鄭宜有今天的一切,全是她自己一步一步努力得來,和幸運無關。
※※※※※※※※※※※※※※※※※※※※
渣蘇提前劇透一下,這篇文的男主不是癡漢,也不是處,開始也不喜歡女主,和女主的感情是慢慢好的。
渣蘇昨個想了一天,到底寫什麽樣的感情線,癡漢純情當然好,很蘇,渣蘇寫這個也熟練。但是怎麽想,都和女主的性格不符,這篇文的女主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努力經營得來,包括感情。
所以親們最初千萬不要嫌棄男主啊,給他一點時間。當然這文是蘇爽文,不會虐女主的,主要是虐男,女主不會被感情拖累,她隻是想過得好。
鄭宜不喜浪費時間,第三日就不來上課了。
程琦容在去學堂的路上沒看到鄭宜,好奇地望向程珺容:“七姐,八姐怎麽沒來,是睡遲了麽?”
程珺容搖頭,早上剛起床不久,霍芽就親自過來,說鄭宜不想去學堂,準備去演武場練箭,還問她要不要一塊去。
當時,程珺容就聽得一愣,演武場在前院,是幾個兄弟練箭的地方,周圍都是莽夫小廝,女眷若是過去,不僅需要兄長陪同,還要遣散周圍的男子。
這些都需要提前打招唿的。
鄭宜怎麽突然決定要去,問過大伯母了麽?
程琦容也一臉納悶,她對古代這些關於男女大防的事不太清楚,但是迴到侯府之後,身邊添了兩個教引嬤嬤,總在她耳邊念叨儀態規矩,時間長了,多少也了解一些。
去演武場玩,說實話,並不是什麽大事,提前跟兄長和大伯母打聲招唿就是。
但並非是誰都有這個底氣的。
這玩意換成現代人的思維就是,大小姐好奇,想去男浴室逛逛,然後提前發個通知,讓大家今天都別去洗澡,把屋子空出來,她要去閑逛。
即便是三姑娘,大伯母侯夫人的嫡出姑娘,都不敢隨隨便便開這個口。
主要是怕其他人說三道四。
姑娘家最忌諱給別人添麻煩了,好好的在房間裏練字刺繡不好麽,非要跑去演武場,興師動眾的。
兩個人懷著納悶的心情來到學堂,剛進去,就聽說三姑娘也沒來上課,去演武場和鄭宜一塊練箭去了。
程珺容&程琦容:……
說三姑娘去演武場的是四姑娘,她話音剛落,六姑娘就摔了手中的筆,癟著嘴不高興。
六姑娘是四老爺唯一的嫡女,四夫人曲氏一向寵慣,縱得她脾氣頗大,不會給人留麵子,也不管什麽體統,脾氣說來就來。
這不,四姑娘話一說完,她就不開心了。
見狀程珺容心裏一提,上輩子,她雖然跟程家一眾姑娘接觸不多,但多少也知道她們的脾性,都是脾氣大的主,尤其是這個六姑娘,脾氣尤為不好。
估摸著是不滿鄭宜興師動眾跑去練箭,程珺容記得,昨天下午,六姑娘想要辦個詩會,四夫人都沒同意。
不過是個詩會,也不需要什麽,至多請幾個手帕交,辦一席子好菜罷了。而鄭宜去演武場,可是需要提前清場的,而且她這一去,家裏的兄弟們就不能去練箭了,去也是陪她玩。
想到此處,程珺容心裏就不大爽快,有些埋怨鄭宜不懂事,去別人家做客也不知道安份些,就知道添麻煩。
她這邊剛要順著六姑娘嗔怪鄭宜,就見六姑娘噌地站起,氣唿唿:“三姐討厭,知道宜妹妹去練箭,也不早點告訴大家一聲,反倒自己跑去搶先,我也想同宜妹妹一塊去射箭呢。”
程珺容:((-_-)-_-)-_-)
她聽到了什麽,六姑娘的想法為何如此清奇?
程琦容也有些呆,她身邊那兩個教引嬤嬤成日裏在她耳邊念叨的就是守規矩懂禮儀,不可給家中添麻煩,怎麽到了鄭宜這裏,就什麽都行,沒人覺得是麻煩!
四姑娘安撫下六姑娘:“還想著射箭呢!你功課不好,逃了這堂課,跟不上先生的進度,看你怎麽辦?霜霜要在府中小住,以後射箭的時候多著呢,總有你玩的機會。”
四姑娘性格嚴苛,六姑娘心裏雖然不爽快,但不敢頂撞四姑娘,隻能不甘不願地坐下,嘟囔著,下午一定要去找三姑娘算賬。
哼,虧她還是當姐姐的呢,就知道自己陪著宜妹妹玩,都不叫自己。
相比於讀書練字,鄭宜更喜歡弓馬棍棒,若非是女兒身,她恐怕要練一身好武藝,出去行俠仗義了。
這會演武場空曠曠的,往日裏熱鬧喧囂的演武場安靜平和,三姑娘站在鄭宜旁邊,看她熟練地戴手套,拉弓射箭,不費吹灰之力,弓開如秋月行天,瞬間就拉開弓箭,嗖地一下,箭正中紅心。
原來射箭這麽簡單麽?
三姑娘眨眨眼,她以往隻玩過投壺,並沒有射過箭,母親不許她玩這個。
鄭宜已經連射三箭,三姑娘這邊才剛做好準備,帶了手套、護腕、扳指,拿過輕便小弓,在女師傅的指點下拉開弓箭,嗖地一下,箭就飛出去,然後半道落地,連箭靶的邊都沒摸著。
呃……
三姑娘冷漠臉,自己雖是第一次摸箭,可不管怎麽說也是投壺好手,居然連箭靶都沒碰上。
好丟人!
鄭宜瞧見三姑娘的囧態,將手中弓箭遞給霍芽,活動了一下手腕,走到三姑娘跟前:“三姐第一次練,不熟練很正常,我當初也不是很好,射箭是有技巧的,兩肩下沉,箭要水平和拉弓的前臂成一線。”
她慢慢指點三姑娘,並立在她身後,同她一塊拉弓。
“鬆!”她說。
話音一落,箭就如流星一般,嗖地遠去,正中靶心。
“哇,我射中了。”三姑娘欣喜。
她歡快地轉向鄭宜,好奇:“霜霜第一次射箭也沒中箭靶麽?”
鄭宜點頭:“嗯,也差好遠呢。”
三姑娘心情剛放鬆一點,就聽霍芽笑道:“三姑娘,我家姑娘第一次射箭,箭靶在九丈之外。”
聞言,三姑娘愣了一下,看看自己的箭靶,距離還沒有三丈。
呃……三姑娘跺腳,瞪著鄭宜:“你個小壞蛋,戲弄我。”
鄭宜看她一眼,奇怪:“我確實沒射到箭靶。”
那怎麽能一樣?三姑娘無語,鄭宜的箭靶在九丈外,而自己的箭靶還不到三丈遠,距離差這麽遠,怎麽能一樣。
射了一會箭,三姑娘就感覺肩膀酸痛,還怕手上磨出繭子,就不敢玩了,坐在一邊欣賞鄭宜練箭。
“霍芽。”她問道,“宜妹妹什麽時候開始練箭的?”
霍芽:“8歲那年。”
“好好的姑娘家怎麽愛玩這個?”三姑娘不解,她自己愛玩就算了,國公府居然也縱著她。三姑娘看過鄭宜的手,雖然不像粗魯男子那般滿是厚繭,但也不像大家閨秀那般細嫩,指腹之間有層薄薄的繭子,而且關節也有些變形,比尋常女子粗大。
三姑娘實在是不明白,鄭宜的身份地位,可以說是貴女之中的第一階梯,這樣的出身寵愛,平時養花讀詩不好麽,為何要射箭騎馬,真是令人費解。
霍芽垂下眼簾,遮掩目光之中的複雜。
是啊,誰家好好的大家閨秀會去學騎射弓馬,如果不是因為特殊的緣故,姑娘也不會如此。
天下人隻知道,姑娘幸運,老天眷顧,得皇後娘娘寵愛,豔羨姑娘的一切,卻不知道姑娘曾經為皇後擋過一箭。那一箭直接射穿姑娘的身體,重創心肺,若非有卜先生救治,恐怕姑娘早就不在人世。
這麽多年過去,被各種珍貴補藥精心將養,姑娘自己也勤加鍛煉,五禽戲、八段錦日日練習,可還是落下了病根,見風著涼就會咳嗽不止。
霍芽是鄭宜的奶姐,因為鄭宜寬和,奶娘也縱著自己的女兒,所以霍芽雖然比鄭宜大半歲,但是行事仍像是孩子,單純幼稚。
直到鄭宜中箭受傷,因為事關皇後,要遮掩此事,她身邊服侍的人幾乎全被處死,霍芽才一夜間長大。
那時,看著躺在床上病懨懨的鄭宜,霍芽差點哭瞎一雙眼,她覺得自己姑娘太傻了。那會傅夫人身邊好多丫鬟仆婦,還有道姑,哪裏用得著姑娘一個小孩子去擋箭。
姑娘這麽小,身體又弱,若是出了事,她和阿娘可怎麽辦。
鄭宜受傷太重,足足昏迷了七日,才慢慢轉醒。霍芽從小就跟在鄭宜身邊,名為奴婢,實為姐妹,見鄭宜傷得如此重,她哪裏肯離開,不眠不休地守著。
鄭宜醒來後,霍芽曾經問過她,為何要去擋那一箭?鄭宜一邊喝藥一邊迴她:“傅夫人身份不同,她若是出事,咱們都要死。”
她語氣淡淡的,似乎全然不在意自己受傷瀕死,隻是漫不經心地陳述事實。
其實那個時候,鄭宜也不知道傅夫人的真實身份,不知她是皇後,隻是單純覺得小秦氏對她的態度過於小心謹慎。
鄭宜被過繼後,因為小秦氏情緒時好時壞,和世子鄭永安關係也不好,就養成了她察言觀色,多思多想的習慣。
她看出鄭永安和小秦氏對傅夫人的態度,鄭永安的身份已經很尊貴,父親是一等公爵,母親是大長公主,能讓他屈膝討好的人,除了皇族不做二想。
那會,鄭宜太小,雖然聰明謹慎,但也不敢往皇後身上猜,隻是直覺傅夫人很重要,不能出事,所以替她擋了那一箭。
在鄭宜身上似乎是有一股旁人無法企及的韌勁,她總能在逆境中轉身,將複雜困難的生活過得精彩。同時,她還具有一種別人沒有的敏銳,她能敏銳察覺到,自己在鄭家過的不好,是因為小秦氏情緒不好,沒有兒子。
所以,她想辦法就安撫小秦氏的情緒,盡可能讓她早點生下孩子。
阿難出生後,身子一直不好,好幾次就昏死過去,如果沒有鄭宜的堅持,恐怕阿難早就不在。小秦氏也不會調整情緒,順利生下阿連和阿傑。
可以說,鄭宜有今天的一切,全是她自己一步一步努力得來,和幸運無關。
※※※※※※※※※※※※※※※※※※※※
渣蘇提前劇透一下,這篇文的男主不是癡漢,也不是處,開始也不喜歡女主,和女主的感情是慢慢好的。
渣蘇昨個想了一天,到底寫什麽樣的感情線,癡漢純情當然好,很蘇,渣蘇寫這個也熟練。但是怎麽想,都和女主的性格不符,這篇文的女主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努力經營得來,包括感情。
所以親們最初千萬不要嫌棄男主啊,給他一點時間。當然這文是蘇爽文,不會虐女主的,主要是虐男,女主不會被感情拖累,她隻是想過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