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為什麽?
愛要深,心要狠,幸福不能等 作者:陸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記
為什麽?
在2011年11月的第一天,我寫完了這本書的最後一個字。再過10天,就是2011年11月11日,人們所說的“神棍節”。
在你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應該已經過完了這個世紀最大的光棍節,而有愛情的人和沒有愛情的人,都要繼續麵對自己的人生,麵對感情上的風雨,麵對歡笑和淚水,麵對分分合合。
這本書,或者說,這個新愛情係列的開篇,是我很滿意的。我覺得,終於可以係統地將我對愛情、對感情、對男女之事的看法闡述出來,而且說得很明白,說得簡單明了。
其實,我現在就可以看到,當你們開始讀這本書或者讀完這本書後,都有些什麽表情。有豁然開朗,有相見恨晚,有滿腹怨言,有傻笑,有痛快,也有哭泣……但不管怎麽樣,最多的大概是一些“為什麽”——對這本書的,也是對我的。
譬如,為什麽你一個男人,卻偏偏要寫關於愛情的東西?
男人不能寫愛情,這種認識,往往是由於女孩們覺得男人是不夠細心、不夠溫柔、不夠懂愛的。但是你不能否認,這個世界上最好的閨密,往往是男閨密。
如果一個男人夠細心、夠溫柔、願意聆聽又懂得愛情,而且他還有足夠的理智、有耐心、有邏輯分析、有表達、有堅強的意誌和夠寬廣的心胸,這樣的男人,為什麽不能講愛情呢?
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的男人,要麽嫁給他,要麽讓他當你的閨密,千萬不要浪費了。
又譬如,為什麽你作為男人,卻可以懂女人呢?
在這個世界上,人們總是難以互相了解。這並非是我們失去了懂得對方的能力,而是我們不願意去懂。
因為每個人都在匆忙趕路,都在忙著表達自己,都在發表自己的意見,沒有人願意去聆聽。每個人都急著讓別人懂自己,最後就沒有人願意停留下來去懂別人。
聆聽和思考,這是懂得對方的唯一方式。
我懂男人,懂女人,懂很多人,並沒有什麽了不起的本領。我唯一做的事情,隻是“陪人哭”和“陪人笑”而已。
當你每天陪著女人哭,你就可以看到她們的心。因為她們柔軟的真心,是包裹在淚水裏的。
再譬如,為什麽要寫這樣一本書呢?
好吧,請容我反問一句:我們為什麽要愛呢?我們愛的目的是什麽?
絕大部分人都會說,是為了在一起。
但愛了,就能在一起嗎?這個問題也許很殘酷,卻真實地擺在我們麵前。
從統計學意義上來說,兩個相愛的人,最可能的結果是分手,其次是成為普通朋友,最小的概率才是結婚、永遠在一起。
也就是說,愛情是一個大概率會失敗,小概率會成功的事情。你什麽都不懂,成功的概率就最小;你懂一些但不會做,成功的概率稍微大一些;你知道做什麽,但是做不到,成功的概率比較大;你懂而且能做到,才有很大的成功把握。
寫這樣的一套係列書,原因就是這麽單純——隻是為了讓進入愛情的人能夠懂得多一些,知道原理,知道該做什麽。
我們是要在一起,那不妨多聽一些東西。既然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那為什麽知識不可以改變愛情呢?
在過去的幾年裏,我一直以聆聽者的身份,出現在女孩們的身邊,聽她們的悲傷和歡樂,聽著她們的故事。
我想,這個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姑娘在等待著一個聆聽者。我不可能一個個地去聽,一個個地去陪著她們流淚。
那就繼續寫書吧。我的書,有時並不是在講述,而是反過來。這本書也是在聆聽,聽每個看書人的傾訴,然後你們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在上一本書裏,我曾說,寫下那些文字的原因,是希望少一個女孩落下眼淚。
而這本書呢?
或許可以讓你們哭出來,然後笑出來。
接下去,你還有什麽是無法麵對的呢?
我愛你們,我在聽。
陸琪
為什麽?
在2011年11月的第一天,我寫完了這本書的最後一個字。再過10天,就是2011年11月11日,人們所說的“神棍節”。
在你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應該已經過完了這個世紀最大的光棍節,而有愛情的人和沒有愛情的人,都要繼續麵對自己的人生,麵對感情上的風雨,麵對歡笑和淚水,麵對分分合合。
這本書,或者說,這個新愛情係列的開篇,是我很滿意的。我覺得,終於可以係統地將我對愛情、對感情、對男女之事的看法闡述出來,而且說得很明白,說得簡單明了。
其實,我現在就可以看到,當你們開始讀這本書或者讀完這本書後,都有些什麽表情。有豁然開朗,有相見恨晚,有滿腹怨言,有傻笑,有痛快,也有哭泣……但不管怎麽樣,最多的大概是一些“為什麽”——對這本書的,也是對我的。
譬如,為什麽你一個男人,卻偏偏要寫關於愛情的東西?
男人不能寫愛情,這種認識,往往是由於女孩們覺得男人是不夠細心、不夠溫柔、不夠懂愛的。但是你不能否認,這個世界上最好的閨密,往往是男閨密。
如果一個男人夠細心、夠溫柔、願意聆聽又懂得愛情,而且他還有足夠的理智、有耐心、有邏輯分析、有表達、有堅強的意誌和夠寬廣的心胸,這樣的男人,為什麽不能講愛情呢?
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的男人,要麽嫁給他,要麽讓他當你的閨密,千萬不要浪費了。
又譬如,為什麽你作為男人,卻可以懂女人呢?
在這個世界上,人們總是難以互相了解。這並非是我們失去了懂得對方的能力,而是我們不願意去懂。
因為每個人都在匆忙趕路,都在忙著表達自己,都在發表自己的意見,沒有人願意去聆聽。每個人都急著讓別人懂自己,最後就沒有人願意停留下來去懂別人。
聆聽和思考,這是懂得對方的唯一方式。
我懂男人,懂女人,懂很多人,並沒有什麽了不起的本領。我唯一做的事情,隻是“陪人哭”和“陪人笑”而已。
當你每天陪著女人哭,你就可以看到她們的心。因為她們柔軟的真心,是包裹在淚水裏的。
再譬如,為什麽要寫這樣一本書呢?
好吧,請容我反問一句:我們為什麽要愛呢?我們愛的目的是什麽?
絕大部分人都會說,是為了在一起。
但愛了,就能在一起嗎?這個問題也許很殘酷,卻真實地擺在我們麵前。
從統計學意義上來說,兩個相愛的人,最可能的結果是分手,其次是成為普通朋友,最小的概率才是結婚、永遠在一起。
也就是說,愛情是一個大概率會失敗,小概率會成功的事情。你什麽都不懂,成功的概率就最小;你懂一些但不會做,成功的概率稍微大一些;你知道做什麽,但是做不到,成功的概率比較大;你懂而且能做到,才有很大的成功把握。
寫這樣的一套係列書,原因就是這麽單純——隻是為了讓進入愛情的人能夠懂得多一些,知道原理,知道該做什麽。
我們是要在一起,那不妨多聽一些東西。既然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那為什麽知識不可以改變愛情呢?
在過去的幾年裏,我一直以聆聽者的身份,出現在女孩們的身邊,聽她們的悲傷和歡樂,聽著她們的故事。
我想,這個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姑娘在等待著一個聆聽者。我不可能一個個地去聽,一個個地去陪著她們流淚。
那就繼續寫書吧。我的書,有時並不是在講述,而是反過來。這本書也是在聆聽,聽每個看書人的傾訴,然後你們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在上一本書裏,我曾說,寫下那些文字的原因,是希望少一個女孩落下眼淚。
而這本書呢?
或許可以讓你們哭出來,然後笑出來。
接下去,你還有什麽是無法麵對的呢?
我愛你們,我在聽。
陸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