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襲取三郡
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 作者:吳越人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夏侯淵占了武威的次日。
張霸還在羌人部落,摟著老羌人的寡居兒媳熱乎。
天還蒙蒙亮。
昨晚駐紮在城外的吳懿、吳班、李寄奴等三小將的軍隊,就開始埋鍋造飯了。
過了不久,兵丁披甲整齊出來吃飯。他們的兵丁,都是洛陽遊俠、惡少年以及他們的部曲。
原本就健壯,經過數月訓練,更健壯了,也有了軍紀。
井然有序的打飯吃飯。
經過一夜的休息,加上這頓飽飯。兵丁們的精力恢複了大半,雄赳赳氣昂昂起來。
李寄奴軍營,兵丁們一邊吃飯,一邊竊竊私語,興奮的很。
“兄弟們。昨日一戰。夏侯將軍飛奪武威,建立功業。我們卻什麽也沒有撈到,可惜。這一次大將軍派遣我們家校尉,攻取西邊三郡,護送郡守上任。我們可要好好表現,爭個封侯拜將。”
一名都伯興奮的渾身發抖,大叫道。
“是。”他麾下的兵丁,也是興奮的迴應,摩拳擦掌。
他們離開洛陽安樂窩,穿越草原沙漠,翻過雪山,來到這鳥不拉屎的涼州,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趁著大將軍天下無敵,群雄如蠢豬惡犬,手起刀落,便砍下了腦袋。
他們跟著大將軍建功立業。
李寄奴軍士氣高昂。
大帳內。李寄奴與李聲、陳巴、曹亥三個郡守一起吃了飯,坐下來等待出發。
張霸善用人,酒泉、敦煌、張掖三郡地處邊陲,漢人少而羌胡多。
戰亂之地,民風彪悍。
李聲、陳巴、曹亥三人雖然也是士人,但身上沒有士人的氣息。
膚色粗糙黝黑,身材高大健壯,眼神淩厲,看起來十分兇惡。
他們也不是孤身上任的,各有部曲、黨羽數百人。
吳懿、吳班、李寄奴負責武裝送他們上任,之後就是他們自己幹了。
團結漢人,挑撥羌人自相殘殺,控製羌人的數量,維持絲綢之路的暢通。
他們也已經做好了準備,渾身充滿了力量,鬥誌昂揚。
遙想當年班超投筆從戎,定邊疆,壯哉。
李聲抬手抱拳,對李寄奴說道:“敢問李將軍,我們要怎麽進兵?”
他不是參軍,也不是李寄奴的上官。
怎麽打仗,與他無關。
但畢竟是個兩千石的郡守,而且是一起翻過雪山,一口鍋裏吃飯的弟兄。
李寄奴沒有隱瞞,迴答道:“兵貴神速,突襲張掖郡治所屋蘭。”
頓了頓後,他又解釋道:“雖然昨日我們攻占了武威。消息很快就會傳到張掖郡守韓興的耳中。”
“這人是韓遂的族子。他一定會征召羌人抵抗。但是集結羌人需要時間。”
“我們先突襲到屋蘭,占了城池。再處理當地羌人。”
李聲、陳巴、曹亥三人對視了一眼。還是李聲抱拳行禮道:“將軍用兵,確實是上策。可萬無一失。”
“但占了張掖之後,羌人數量太多,太強,卻有些麻煩。”
頓了頓後,他目光銳利,宛如刀鋒一般,聲音也是斬釘截鐵說道:“就像將軍說的。韓興是韓遂族子,一定會召集羌人起兵抵抗。”
“而張掖當地的羌人壯士,很多都受到韓遂的征召,現在在隴山上。”
“剩下已經不多。”
“將軍不如大軍緩行,給韓興機會集結這些羌人騎兵。將軍與二位吳將軍率兵擊破之。”
“既減少羌人壯丁數量,對我們之後治理州郡,大有好處。將軍大戰一場,斬首肯定更多,功大。”
“又能收取馬匹、輜重,可以供給南下大軍吃用。可以說是一石三鳥。”
李寄奴眉頭一挑,看了一眼這三個家夥。看他們神色表情就知道了,是一夥的。
而他們是文官郡守,但是戰術策略,竟然比自己這個武將,還要激進。
讓韓興把羌人騎兵集結起來,然後擊破他們,多斬羌人首級。
一勞永逸。
不愧是大將軍任用的邊疆郡守,個頂個的兇悍。
感慨了一番後,李寄奴開始認真思索起了這個計劃。
聽起來很好,一石三鳥。
但如果打輸了呢?
李寄奴甩了甩頭,把這個可笑的想法甩掉了。就像李聲說的,韓遂把很多羌人騎兵調去南方了。
剩下的張掖郡,羌人部落。還有多少騎兵?還有多少甲胄?
而自己麾下的精兵,可都是嗷嗷叫的洛陽漢子。
成天嚷嚷著,我們要建功立業,我們要封妻蔭子。
李寄奴心中有了決斷,但抬起頭來卻是說道:“我得與吳懿、吳班二位將軍商量一下。”
李聲三人都露出了喜色,這麽說就是心動了啊。
隨即,李寄奴、吳懿、吳班三個商量了一下,決定依計行事。
緩慢行軍,讓韓興集結羌人騎兵。
一舉擊潰。
定計之後。李寄奴以吳懿為先鋒,自己為中軍,三個郡守以及他們的黨羽部曲,跟隨中軍,吳班斷後,大軍浩浩蕩蕩的向張掖郡進發。
.............
張掖郡。
屋蘭縣,郡守府。
韓興正在房間裏吃飯,烤羊噴香,他吃的是手上臉上都是油脂。
忽然,一名小吏從外闖了進來,臉色煞白道:“明府。武威傳來消息。漢軍自北向南到達河西,攻破了武威城。”
韓興呆了呆,然後問道:“是我在做夢,還是你開了個不太好笑的玩笑?”
“明府。我怎麽敢開這樣的玩笑?”小吏跺了跺腳道。
“完了。”韓興歎了一口氣,放下了手中的羊肉。
小吏心中一動,試探問道:“明府。我們棄城而走,去投靠羌人吧。”
張掖郡漢人人口,也就二三萬。八座城池。
屋蘭一個縣,也才三千多人。守個屁。
逃吧。
“逃是不可能逃的。我要是逃了,後邊的敦煌、酒泉郡守,也會望風而逃。讓漢軍占了四郡。漢軍強盛,經營四郡,等於是站穩了腳跟。我韓氏就要完了。我多虧了宗族庇佑,享受了這榮華富貴,現在是我迴報宗族的時候了。”
韓興冷靜的搖了搖頭,想了一下後,說道:“馬上派人去大小部落,求取騎兵來救。”
“派人去武威打探打探。看看漢軍到底來了多少人,誰是領兵大將。”
“漢軍又會派遣誰來進攻張掖。”
“等情報匯聚,再決定是逃、戰還是守。”
“兵法,料敵論將,百戰不殆。”
韓興站了起來,走出了房間,對守在門口的親兵說道:“為我披甲,通報全城漢人。”
“現在漢軍來攻。”
“但我韓家在河西這片地方,已經經營多年。樹大根深。如果他們相信我,就拿起武器、騎上駿馬,跟我去與漢軍作戰。”
“打贏了,我重重有賞。”
“是。”親兵大聲應是,轉身下去了。
小吏見到鎮定自若的韓興,頓時唿出了一口長氣,飄飄然的魂魄,終於穩定了下來。
我們家明府,還是有能力的。
遇到大事不亂,安排的井井有條。
張掖郡的漢人雖然少,但也是一股力量。與羌胡雜居,民風彪悍,精通騎射,有不少人還有部曲戰馬。
而朝廷失去涼州已經多年。
韓遂在此深耕經營。
漢人不知道有朝廷,隻知道有韓氏。隨著韓興一聲令下,城中許多漢人壯士帶上了武器、戰馬,甚至是甲胄,匯聚起來準備參戰。
張霸還在羌人部落,摟著老羌人的寡居兒媳熱乎。
天還蒙蒙亮。
昨晚駐紮在城外的吳懿、吳班、李寄奴等三小將的軍隊,就開始埋鍋造飯了。
過了不久,兵丁披甲整齊出來吃飯。他們的兵丁,都是洛陽遊俠、惡少年以及他們的部曲。
原本就健壯,經過數月訓練,更健壯了,也有了軍紀。
井然有序的打飯吃飯。
經過一夜的休息,加上這頓飽飯。兵丁們的精力恢複了大半,雄赳赳氣昂昂起來。
李寄奴軍營,兵丁們一邊吃飯,一邊竊竊私語,興奮的很。
“兄弟們。昨日一戰。夏侯將軍飛奪武威,建立功業。我們卻什麽也沒有撈到,可惜。這一次大將軍派遣我們家校尉,攻取西邊三郡,護送郡守上任。我們可要好好表現,爭個封侯拜將。”
一名都伯興奮的渾身發抖,大叫道。
“是。”他麾下的兵丁,也是興奮的迴應,摩拳擦掌。
他們離開洛陽安樂窩,穿越草原沙漠,翻過雪山,來到這鳥不拉屎的涼州,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趁著大將軍天下無敵,群雄如蠢豬惡犬,手起刀落,便砍下了腦袋。
他們跟著大將軍建功立業。
李寄奴軍士氣高昂。
大帳內。李寄奴與李聲、陳巴、曹亥三個郡守一起吃了飯,坐下來等待出發。
張霸善用人,酒泉、敦煌、張掖三郡地處邊陲,漢人少而羌胡多。
戰亂之地,民風彪悍。
李聲、陳巴、曹亥三人雖然也是士人,但身上沒有士人的氣息。
膚色粗糙黝黑,身材高大健壯,眼神淩厲,看起來十分兇惡。
他們也不是孤身上任的,各有部曲、黨羽數百人。
吳懿、吳班、李寄奴負責武裝送他們上任,之後就是他們自己幹了。
團結漢人,挑撥羌人自相殘殺,控製羌人的數量,維持絲綢之路的暢通。
他們也已經做好了準備,渾身充滿了力量,鬥誌昂揚。
遙想當年班超投筆從戎,定邊疆,壯哉。
李聲抬手抱拳,對李寄奴說道:“敢問李將軍,我們要怎麽進兵?”
他不是參軍,也不是李寄奴的上官。
怎麽打仗,與他無關。
但畢竟是個兩千石的郡守,而且是一起翻過雪山,一口鍋裏吃飯的弟兄。
李寄奴沒有隱瞞,迴答道:“兵貴神速,突襲張掖郡治所屋蘭。”
頓了頓後,他又解釋道:“雖然昨日我們攻占了武威。消息很快就會傳到張掖郡守韓興的耳中。”
“這人是韓遂的族子。他一定會征召羌人抵抗。但是集結羌人需要時間。”
“我們先突襲到屋蘭,占了城池。再處理當地羌人。”
李聲、陳巴、曹亥三人對視了一眼。還是李聲抱拳行禮道:“將軍用兵,確實是上策。可萬無一失。”
“但占了張掖之後,羌人數量太多,太強,卻有些麻煩。”
頓了頓後,他目光銳利,宛如刀鋒一般,聲音也是斬釘截鐵說道:“就像將軍說的。韓興是韓遂族子,一定會召集羌人起兵抵抗。”
“而張掖當地的羌人壯士,很多都受到韓遂的征召,現在在隴山上。”
“剩下已經不多。”
“將軍不如大軍緩行,給韓興機會集結這些羌人騎兵。將軍與二位吳將軍率兵擊破之。”
“既減少羌人壯丁數量,對我們之後治理州郡,大有好處。將軍大戰一場,斬首肯定更多,功大。”
“又能收取馬匹、輜重,可以供給南下大軍吃用。可以說是一石三鳥。”
李寄奴眉頭一挑,看了一眼這三個家夥。看他們神色表情就知道了,是一夥的。
而他們是文官郡守,但是戰術策略,竟然比自己這個武將,還要激進。
讓韓興把羌人騎兵集結起來,然後擊破他們,多斬羌人首級。
一勞永逸。
不愧是大將軍任用的邊疆郡守,個頂個的兇悍。
感慨了一番後,李寄奴開始認真思索起了這個計劃。
聽起來很好,一石三鳥。
但如果打輸了呢?
李寄奴甩了甩頭,把這個可笑的想法甩掉了。就像李聲說的,韓遂把很多羌人騎兵調去南方了。
剩下的張掖郡,羌人部落。還有多少騎兵?還有多少甲胄?
而自己麾下的精兵,可都是嗷嗷叫的洛陽漢子。
成天嚷嚷著,我們要建功立業,我們要封妻蔭子。
李寄奴心中有了決斷,但抬起頭來卻是說道:“我得與吳懿、吳班二位將軍商量一下。”
李聲三人都露出了喜色,這麽說就是心動了啊。
隨即,李寄奴、吳懿、吳班三個商量了一下,決定依計行事。
緩慢行軍,讓韓興集結羌人騎兵。
一舉擊潰。
定計之後。李寄奴以吳懿為先鋒,自己為中軍,三個郡守以及他們的黨羽部曲,跟隨中軍,吳班斷後,大軍浩浩蕩蕩的向張掖郡進發。
.............
張掖郡。
屋蘭縣,郡守府。
韓興正在房間裏吃飯,烤羊噴香,他吃的是手上臉上都是油脂。
忽然,一名小吏從外闖了進來,臉色煞白道:“明府。武威傳來消息。漢軍自北向南到達河西,攻破了武威城。”
韓興呆了呆,然後問道:“是我在做夢,還是你開了個不太好笑的玩笑?”
“明府。我怎麽敢開這樣的玩笑?”小吏跺了跺腳道。
“完了。”韓興歎了一口氣,放下了手中的羊肉。
小吏心中一動,試探問道:“明府。我們棄城而走,去投靠羌人吧。”
張掖郡漢人人口,也就二三萬。八座城池。
屋蘭一個縣,也才三千多人。守個屁。
逃吧。
“逃是不可能逃的。我要是逃了,後邊的敦煌、酒泉郡守,也會望風而逃。讓漢軍占了四郡。漢軍強盛,經營四郡,等於是站穩了腳跟。我韓氏就要完了。我多虧了宗族庇佑,享受了這榮華富貴,現在是我迴報宗族的時候了。”
韓興冷靜的搖了搖頭,想了一下後,說道:“馬上派人去大小部落,求取騎兵來救。”
“派人去武威打探打探。看看漢軍到底來了多少人,誰是領兵大將。”
“漢軍又會派遣誰來進攻張掖。”
“等情報匯聚,再決定是逃、戰還是守。”
“兵法,料敵論將,百戰不殆。”
韓興站了起來,走出了房間,對守在門口的親兵說道:“為我披甲,通報全城漢人。”
“現在漢軍來攻。”
“但我韓家在河西這片地方,已經經營多年。樹大根深。如果他們相信我,就拿起武器、騎上駿馬,跟我去與漢軍作戰。”
“打贏了,我重重有賞。”
“是。”親兵大聲應是,轉身下去了。
小吏見到鎮定自若的韓興,頓時唿出了一口長氣,飄飄然的魂魄,終於穩定了下來。
我們家明府,還是有能力的。
遇到大事不亂,安排的井井有條。
張掖郡的漢人雖然少,但也是一股力量。與羌胡雜居,民風彪悍,精通騎射,有不少人還有部曲戰馬。
而朝廷失去涼州已經多年。
韓遂在此深耕經營。
漢人不知道有朝廷,隻知道有韓氏。隨著韓興一聲令下,城中許多漢人壯士帶上了武器、戰馬,甚至是甲胄,匯聚起來準備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