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班。


    蔡瑁與蔡中、蔡和出了皇宮之後,一起乘坐上輦車。


    蔡瑁正襟危坐,雍容氣度,淡淡說道:“迴府。”


    “是。”車夫點頭應是,揮舞著馬鞭,駕車向前而去,四周的人員也隨之而動。


    兄弟三人各有府邸,比鄰而居。往常是各迴各家的,但今日三人一起進入了蔡瑁府,來到了書房坐下。


    來到自家地盤的蔡瑁,再也忍不住了,露出興奮之色,對兄弟二人說道:“二位兄弟。”


    “大將軍如何強大,就不需要我多說了。這一次封狼居胥,更是如虎添翼。”


    “大將軍必定取代漢室。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像這一次大將軍封狼居胥,朝廷必有表示。我們都上書,請求朝廷封賞大將軍。以表忠心。”


    蔡中、蔡和對視了一眼,然後一起對蔡瑁拱手行禮道:“與兄長同心。”


    “好。我們商量一下,該怎麽請封。”蔡瑁滿意點頭,然後捏著胡須想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他抬起雙手揉了揉太陽穴,臉上露出了犯難之色。


    這該怎麽封賞呢?


    張霸已經是大將軍、錄尚書事、中牟侯。


    官位、權力,已經是朝廷最大。


    實權已經到達頂峰,他需要更多麵子,為未來改朝換代做準備。


    而大漢朝這樣的例子隻有一個,王莽。


    該怎麽做呢?


    加九錫,劍履上殿?


    增加封邑,賜一個更加響亮的侯號?比如晉侯?


    對了,晉侯就很好嘛。大將軍剛剛平定了太原晉陽,以太原為封地,號為晉侯。


    很好。


    然後呢?封狼居胥。上一個封狼居胥的是霍去病。霍去病的官職是大司馬、驃騎將軍。


    但大司馬就是三公太尉。


    隻是名字變來變去。


    把大司馬這個官職獨立出來,作為單純的加官。


    號為大將軍、大司馬,以顯示大將軍尊貴,威尊無上?


    蔡瑁自己想了許久,覺得思緒萬千,卻又沒辦法組織起來,犯難,犯難。


    “我一個人無法定奪,你們坐過來,商議,商議。”蔡瑁抬頭招唿了蔡中、蔡和一聲。


    二人點了點頭,站起來走到了蔡瑁身邊坐下。兄弟三人竊竊私語,從日到夜,談論了許久,寫好了表文。


    第二天。


    熬夜的兄弟三人都有黑眼圈,身體虛弱,但精神頭很是亢奮,把寫好的聯名表文,送去了尚書台。


    他們到了尚書台後就傻眼了。


    黑壓壓的一片全是人。


    蔡瑁心感不妙,連忙上去找到了相熟的官員詢問,結果那是頭暈目眩,眼前發黑。


    全是寫好了表文,上書朝廷,為張霸請封的官員。


    “完了。要是隻有我一個人表忠心,那就像太陽一樣亮眼。大將軍一定會看到我的忠心。但是現在一群人表忠心,我也就是螢火之光。恐怕毫無水花。”


    蔡瑁心中哀歎,但還是把表文送了上去。


    參與就是表忠心。


    不參與,就是不忠心。


    朝廷上下,官員上書請封的人不計其數。議論之聲,隨處可見。


    連洛陽百姓,也都以此為談資,津津樂道。朝廷要怎麽封賞大將軍張霸。


    民意洶洶。


    朝廷不可以不理會。


    太後傳旨。


    召見司空劉弘、司徒蔡邕、左將軍關羽、尚書令王朗、大將軍長史張昭等。


    在永樂宮大殿商議。


    永樂宮,太後寢宮。


    何太後盛裝打扮,俏臉似芙蓉,身段凹凸有致,既尊貴,又豔熟。


    她彎腰抱起小兒子,親了親兒子肥嘟嘟的臉蛋兒,說道:“兒子。雖然你父親掌握實權,但封賞之權還在為母的手中。為母這就給你父親封官去。”


    何太後不知道想起了什麽事情,臉如桃腮,嬌豔欲滴。定了定神後,她才把兒子交給了奶娘,在太監的簇擁下離開了寢宮,來到了大殿坐下。


    “太後。”


    群臣站立。劉弘、蔡邕在左,關羽、張昭、王朗在右,齊齊彎腰行禮道。


    “免禮。”何太後端莊有儀態,正襟危坐,翹臀壯觀。


    何太後輕啟紅唇,開口道:“自古賞罰分明,才能內外肅然。大將軍取並州,收河套,滅亡匈奴,與鮮卑交戰,三戰三勝,殺檀石槐。功在社稷。”


    “朝野議論,該賞。”


    “諸卿可有章程?”


    蔡邕、劉弘木雕泥塑,眼觀鼻鼻觀心。


    張昭、關羽、王朗三人早有準備。尚書令王朗出列,麵朝太後行禮道:“迴稟太後。”


    “臣等議論。”


    “當效仿霍去病故事。設大司馬。封中牟侯為大將軍、大司馬,錄尚書事。”


    “如蕭何故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參拜不名。”


    “酌情加大將軍封邑。”


    何太後點了點頭,表文就像是雪花一般飛來,她看了不少。不僅是尚書台重臣是這個想法,群臣的想法也都差不多。


    封無可封,賞無可賞。


    就隻能尋找前代例子了。


    至於加賜封邑,朝臣們就五花八門了。有人請張霸為晉侯,有請張霸為趙侯。


    還有魏侯、韓侯等。


    一來張霸新平並州,得到晉陽城。


    二來河東,也是晉國疆域。


    晉與三晉(趙魏韓)都可以。


    至於提議其他侯號的,不是沒有,但很少。


    但是這個事情,尚書台不敢專斷,得問一問張霸的意思。


    這個侯號,可能就是以後的國號了。


    何太後思緒萬千,忽然心想:“如果死鬼選了晉,那我豈不是晉帝夫人?”


    “不對。我應該是做不了他有名分的夫人了。我是太後。”


    她又哀怨起來。


    胡思亂想了一會兒後,她定了定神,說道:“就以尚書台的章程辦吧。”


    “大將軍、大司馬、錄尚書事。”


    “封晉侯、以太原為封地。”


    “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


    “賜大將軍嫡長子張衝、嫡次子張睿、嫡三子張成各列侯。”


    “大將軍之子,奉車都尉張元賜列侯。”


    “賜絲絹十萬匹,錢一億。”


    “昭告天下。”


    “是。”眾臣齊齊躬身應是,然後就以何太後的旨意辦事。


    事情看似塵埃落定。


    但太後說了不算。


    關鍵還是張霸自己的想法。


    可以改,可以推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越人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越人士並收藏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