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千餘太學生。


    雖然沒有上過戰場,但都是從過軍的。相當勇敢、堅毅。


    他們也見過張霸很多次。


    原本他們以為自己早就已經習慣於看到張霸這張臉,聽到張霸的聲音了。


    但是現在。


    當張霸的話音落下之後,太學生們都是驚呆了。


    久久沒有人說話。


    這個世界是荒誕的。作為大漢朝的最高學府,太學的太學生。


    他們幾乎無法做官。


    很多人都是經過努力學習之後,迴到自己的家鄉,做個小吏。


    或者是養名望,結交士人,經過很久的積累,才能當一個小官。


    後者是鳳毛麟角的。


    朝廷征召官吏的途徑,主要還是舉孝廉、茂才。


    三公征辟。


    還有就是權貴的子弟,進入郎官係統。先擔任郎官,經過競爭之後,成為國家官員。


    總之,當官的途徑隻有這麽幾條。


    但是太學生幾乎沒有當官的希望。


    而太學生們又都是最熱血的。是全國各地來到洛陽,想要通過學習,得到知識,並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政治理想。


    階級躍遷的。


    而這類人,竟然很難做官。


    這不是荒誕又是什麽?


    與太學生相對的,就是世家子弟了。有太多渠道,可以供給世家子弟飛升。


    可想而知。當張霸直接說出,我要用考試的方式,來選拔你們做官。


    直接做縣令、縣尉,或郡大官。


    對於太學生們的衝擊力了。


    雖然。


    雖然在出征之前,張霸確實沒有許諾過他們什麽。但他們抱有期望。


    做這個大將軍的隨騎,可能會近水樓台先得月。通過大將軍的渠道,通天做個官。


    但是沒想到.......


    “唿唿唿!!!!!”急促的唿吸聲響起,太學生們各個都是胸膛起伏,臉色通紅,激動的無以複加。


    他們齊齊看向張霸,目中的狂熱,似要融化了張霸。


    這是通天的梯子。


    這是當官的渠道。


    這是凡人走向天空的道路。


    這是寒門階級躍遷的途徑。


    而這條路,是大將軍、錄尚書事、中牟侯張霸給的。


    雖然太學生們一直都很擁戴張霸,在一些政治事件之中,都是力挺張霸。


    是張霸的手段之一。


    但是此時此刻,太學生們對張霸的支持力度,又大大的上升了。


    到達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看著這些狂熱的目光,張霸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好,很好。


    通天之路,我替你們打開了。


    世家大族,我也會慢慢收拾。


    上吧。


    為我衝鋒陷陣吧。


    先從你們開始。先從控製並州開始。


    等你們這些人成長起來之後,更進一步的幫我掌控朝政。作為我的勢力的堅定成員。


    移神器於我家,改劉氏為張氏。


    科舉。


    對於張霸來說,最直接最根本的意義,還是在於,夯實自己的政治勢力。


    大將軍百萬餘部曲。


    他們背負著同一個姓氏。張氏。


    他們有很多職業武士,也有很多讀書人。


    這是張霸的權力來源。


    張霸自己收服的文臣武將,並用一次次的勝利,以及共同榮華富貴,團結在自己身邊。


    這也是權力的來源。


    他們是河東軍功武人集團。


    在張霸一次次清掃朝廷之後,漸漸站在張霸身邊的文武。


    也是張霸的權力來源。


    現在。


    張霸又有了新的權力來源。


    科舉產生的官員。


    張霸一直在夯實自己的權利基礎,擴張自己的政治勢力。


    科舉。


    在隋唐,在宋朝,在明清的形式,都不一樣。


    在張霸這裏也不一樣。


    張霸的第一次科舉,就是從這些太學生中選拔官員。


    形式不重要。


    荀攸、戲誌才、陳宮這些人都是心有所感,互相看了看彼此,都是齊齊唿出了一口氣。


    這幫太學生們是幸運的。


    哪怕是才學如戲誌才、陳宮,在遇到張霸之前,也隻是個士人。


    荀攸是天下名士,但也需要被大將軍何進征召,才能直達朝廷做官。


    但是這幫太學生,隻需要經過考試,就能直接做官了。


    這個天下要改變了。


    太學生們很激動,很激動。有的人甚至是臉色慘白,不由自主的撫摸自己的胸口。


    喘不過氣來。


    但是他們終究還是平靜了下來。


    稍稍平靜了下來。


    有人深唿吸了一口氣後,雙手抱拳,對張霸躬身行禮道:“敢問大將軍,考試考的是什麽?”


    太學生們齊齊豎起了耳朵,目光灼灼的看向張霸。


    靜待下文。


    太學的五經博士。分別傳授詩、書、禮、易、春秋。


    這五經是太學生們的看家本領。


    但是每個學生的側重不同。


    考什麽,對於太學生們來說,非常重要。


    結果可能天差地別。


    比如張三善讀春秋,李四專研詩經。


    關羽夜讀春秋。


    總之,考什麽很重要。


    考題張霸已經準備好了。


    這場科舉,也是張霸風格的科舉。接下來的十天時間內,太學生們不允許離開這座軍營。


    題目也不是不可以透露。


    張霸笑著說道:“我是個務實的人。我不鑽研周代發生了什麽事情,周禮是什麽。春秋是什麽。”


    “我在乎的是近代,以及現在發生的事情。”


    “比如靈皇帝、桓皇帝的得失。”


    “比如如何平定天下。”


    “比如如何治理並州。”


    “比如如何處理與匈奴、羌人、西域的關係。”


    “等等。”


    “你們可以好好思考,互相辯論。十天後,我出考題。並親自閱覽你們的考卷。”


    “定下名次。”


    “並按照名次,安排你們做官。”


    “但是,你們也不要以為。做官就是萬事大吉了。”


    “做得好升遷,做的普通平調,做的不好罷免。”


    “我絕不手軟。”


    “時代從此改變了。從此後。不是你們做官到兩千石,然後你兒子、孫子做官到兩千石。就是世襲二千石官位的世家了。”


    “科舉考試,做官考核。”


    “有才拔進,無才罷黜。”


    “你們要記住。你們是我用科舉提拔上來的,要幫我維持規則。”


    “鞏固科舉。”


    “是。”太學生們先是驚訝,然後轟然應是。


    這不就是考時政嗎?


    這並不難。


    而且也很公平。作為渴望當官的太學生來說,哪一個不會幻想時政的?


    人人管仲樂毅,指點江山,說的那是唾沫橫飛。


    隻是水平有高低。


    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越人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越人士並收藏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