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縱橫中原(三)
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 作者:吳越人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岱、劉繇的家眷大多都在濮陽,怎麽能不慌張?
“告訴盟主了嗎?”劉岱稍稍定了定神,站起問道。
“告訴了。”劉繇點了點頭,然後慌張道:“兄長,怎麽辦。濮陽隻有一些老弱病殘。”
“張霸雖然是騎兵,但戰鬥力彪悍。隻要給他們梯子,他們就能攻破濮陽。殺光我們家眷,怎麽辦?”
“聽天由命吧。”劉岱苦笑了一聲,搖了搖頭,然後不顧麵容呆滯的劉繇。
他匆匆的走出了大帳,翻身上馬去見袁紹了。
消息傳開之後,各路諸侯都匯聚到了大帳內。眾人的神色,都是凝重。
袁紹左手按劍,看了一眼諸侯們,沉聲說道:“事情諸公都知道了,可有良策?”
鮑信有些想法,立刻抱拳行禮道:“盟主。張霸精騎萬人,深入中原。而中原廣袤,世族、門閥、豪強犬牙交錯,各有私兵。”
“都不服張霸。”
“他這是孤軍深入,陷入了泥潭。我認為應該傳檄郡縣,讓眾人襲擾他,疲憊他。我們再以公孫將軍的白馬從義為主,組建一支萬人精騎。以公孫將軍統帥騎兵,在張霸最虛弱的時候,擊破他。”
鮑信紅光滿麵,信心十足。諸侯們聽了之後,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覺得靠譜。
兵法,不可孤軍深入。
張霸精騎萬人挺進中原,自尋死路也。
劉岱更是眼睛一亮,對袁紹、公孫瓚說道:“盟主,公孫將軍,請立刻行動。”
“按張霸的路線,可能是進兵濮陽。而濮陽空虛,我家小都在城中。”
“救人如救火。”
“劉公說的是。請盟主立刻下令。”橋瑁站了起來,神色懇切的說道。
他的家眷也在濮陽。
兩個勢如水火的人,卻因為張霸這個強大的外敵,而結成了戰略同盟了。
俗話說的好。
有外敵就團結一致。
沒外敵就窩裏鬥。
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袁紹微微頷首,正想說話。公孫瓚卻站了起來,對袁紹、眾諸侯一拱手,說道:“盟主。諸公。實在抱歉。我得到消息,烏桓在幽州作亂。我要帶著我部下人馬迴去幽州了。”
“啊!!!!!!”
諸侯們都露出震驚之色,劉岱、橋瑁更是失聲大叫。
騎兵來去如風,能對付騎兵的隻有騎兵。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人數不多,隻有數千。但隻要眾人花費力氣給公孫瓚補充兵力,就能得精騎萬人。
先消耗,疲勞張霸,再與張霸決戰。
勝算還是很大的。
就算輸了,也能兩敗俱傷。
再加上之前袁紹對軍中宣傳。公孫瓚與張霸鬥將打成了平手,把公孫瓚送上了神壇。
舞台已經擺好了。
公孫瓚就是絕對的主角。現在這主角要跑?
再說了。張霸目標濮陽,隻有公孫瓚的騎兵才可以立刻趕到,幫忙守城。
公孫瓚走了........
“嘿。”曹操淡淡一笑,從容不迫。與劉岱不一樣,他的老巢樵縣可是固若金湯。曹氏、夏侯氏的力量很強。
張霸的一萬鐵騎,是絕對攻不下城池的。
至於公孫瓚的走,也在他意料之中。本就是蛇鼠一窩,是該分道揚鑣了。
“我也得趕快迴去豫州,先積蓄實力,再與張霸決一死戰。”曹操心中暗道。
“公孫公。張霸橫行中原,隻有你能製他。你不能走啊。”橋瑁急了,抱拳行禮,神色懇切幾乎哀求道。
“是啊。公孫公。烏桓雖然可惡,但也隻能在幽州作亂,是小麻煩。”
“張霸可是圖危社稷,竊國之賊啊。”
“孰輕孰重。還請公孫公慎重。”
劉岱也站了起來,躬身行禮道。
袁紹目中精芒一閃而逝,仔細看了看公孫瓚的神色,若有所思。“公孫將軍。”
他說道。
雖然劉岱、橋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但是公孫瓚已經決定,不再與這幫競爭對手們一起幹了。
他要爭霸,要與張霸決一勝負。
“實在抱歉。告辭。”公孫瓚也怕久則生變,抱拳一禮之後,轉身大踏步的走了。
“公孫公。”
“公孫將軍。”
劉岱、橋瑁大急,連忙追了出去。但是公孫瓚已經翻身上馬,率領親兵離開了。
頭也不迴。
劉岱、橋瑁失魂落魄,轉身迴到了大帳,想與眾人再一次商議。
但讓他們如遭雷擊的是。
“黑山張燕作亂。我也要迴冀州了。盟主,諸位。告辭。”韓馥站了起來,對眾人躬身一禮,然後也走了。
劉岱、橋瑁伸手去阻攔,卻連韓馥的衣袖都沒有摸到。
他們快瘋了。
就這麽散夥了?
“盟主。我請求迴去豫州募兵,等我強健,再與張霸廝殺。”曹操站了起來,沒有直接走,對袁紹彎腰行禮,做出了請求的姿態。
鮑信閉上了眼睛,歎了一口氣後站起說道:“盟主,我也請求迴去濟北。”
“戰備防守。”
完了,全完了。
要是按照他的計策,以公孫瓚為主騎,完全可以與張霸爭一爭。
現在是樹倒猢猻散了。
人心散了。
也沒什麽好說的了。
袁紹也無所謂。反正名聲他已經賺到了。
他是討張聯盟的盟主,袁氏唯一的扛把子。
威震天下。
“好。各自引兵迴到州郡,積蓄實力,再戰張霸。”袁紹站了起來,沉聲說道。
“是。”
諸侯們躬身一禮,然後除了劉岱、橋瑁之外的人,都轉身離去了。
隻留下二人呆若木雞,用祈求一般的目光看向袁紹。
袁紹歎了一口氣,直接說道:“二位。你們親眼所見,人心散了。我也愛莫能助。”
頓了頓後,他說道:“濮陽空虛,張霸強騎兵,已經沒救了。”
“請二位節哀。也請二位不要衝動,可以先在別的城池安頓下來,整頓兵馬。等有了實力,再向張霸報仇雪恨。”
袁紹的話,橋瑁、劉岱二人是一個字也沒有聽進去。他們渾渾噩噩的走出了大帳。
節哀?
說的輕鬆,辦得到嗎?
他們的大部分家眷,可都在濮陽。
門戶要肝腦塗地了。
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種地步。他們當時看著孫堅、曹操與張霸死戰,而自己心安理得的與袁紹一起喝酒看歌舞。
可沒想到會有今日。
忽然,劉岱打了一個激靈,轉過頭去,對橋瑁說道:“橋兄。現在隻有我們了。”
“我們立刻起兵迴去吧,沒準來得及。”
“劉兄說的是。馬上起兵。”橋瑁重重點頭。
二人稱兄道弟之後,立刻點兵向東北而去。
救濮陽。
“告訴盟主了嗎?”劉岱稍稍定了定神,站起問道。
“告訴了。”劉繇點了點頭,然後慌張道:“兄長,怎麽辦。濮陽隻有一些老弱病殘。”
“張霸雖然是騎兵,但戰鬥力彪悍。隻要給他們梯子,他們就能攻破濮陽。殺光我們家眷,怎麽辦?”
“聽天由命吧。”劉岱苦笑了一聲,搖了搖頭,然後不顧麵容呆滯的劉繇。
他匆匆的走出了大帳,翻身上馬去見袁紹了。
消息傳開之後,各路諸侯都匯聚到了大帳內。眾人的神色,都是凝重。
袁紹左手按劍,看了一眼諸侯們,沉聲說道:“事情諸公都知道了,可有良策?”
鮑信有些想法,立刻抱拳行禮道:“盟主。張霸精騎萬人,深入中原。而中原廣袤,世族、門閥、豪強犬牙交錯,各有私兵。”
“都不服張霸。”
“他這是孤軍深入,陷入了泥潭。我認為應該傳檄郡縣,讓眾人襲擾他,疲憊他。我們再以公孫將軍的白馬從義為主,組建一支萬人精騎。以公孫將軍統帥騎兵,在張霸最虛弱的時候,擊破他。”
鮑信紅光滿麵,信心十足。諸侯們聽了之後,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覺得靠譜。
兵法,不可孤軍深入。
張霸精騎萬人挺進中原,自尋死路也。
劉岱更是眼睛一亮,對袁紹、公孫瓚說道:“盟主,公孫將軍,請立刻行動。”
“按張霸的路線,可能是進兵濮陽。而濮陽空虛,我家小都在城中。”
“救人如救火。”
“劉公說的是。請盟主立刻下令。”橋瑁站了起來,神色懇切的說道。
他的家眷也在濮陽。
兩個勢如水火的人,卻因為張霸這個強大的外敵,而結成了戰略同盟了。
俗話說的好。
有外敵就團結一致。
沒外敵就窩裏鬥。
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袁紹微微頷首,正想說話。公孫瓚卻站了起來,對袁紹、眾諸侯一拱手,說道:“盟主。諸公。實在抱歉。我得到消息,烏桓在幽州作亂。我要帶著我部下人馬迴去幽州了。”
“啊!!!!!!”
諸侯們都露出震驚之色,劉岱、橋瑁更是失聲大叫。
騎兵來去如風,能對付騎兵的隻有騎兵。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人數不多,隻有數千。但隻要眾人花費力氣給公孫瓚補充兵力,就能得精騎萬人。
先消耗,疲勞張霸,再與張霸決戰。
勝算還是很大的。
就算輸了,也能兩敗俱傷。
再加上之前袁紹對軍中宣傳。公孫瓚與張霸鬥將打成了平手,把公孫瓚送上了神壇。
舞台已經擺好了。
公孫瓚就是絕對的主角。現在這主角要跑?
再說了。張霸目標濮陽,隻有公孫瓚的騎兵才可以立刻趕到,幫忙守城。
公孫瓚走了........
“嘿。”曹操淡淡一笑,從容不迫。與劉岱不一樣,他的老巢樵縣可是固若金湯。曹氏、夏侯氏的力量很強。
張霸的一萬鐵騎,是絕對攻不下城池的。
至於公孫瓚的走,也在他意料之中。本就是蛇鼠一窩,是該分道揚鑣了。
“我也得趕快迴去豫州,先積蓄實力,再與張霸決一死戰。”曹操心中暗道。
“公孫公。張霸橫行中原,隻有你能製他。你不能走啊。”橋瑁急了,抱拳行禮,神色懇切幾乎哀求道。
“是啊。公孫公。烏桓雖然可惡,但也隻能在幽州作亂,是小麻煩。”
“張霸可是圖危社稷,竊國之賊啊。”
“孰輕孰重。還請公孫公慎重。”
劉岱也站了起來,躬身行禮道。
袁紹目中精芒一閃而逝,仔細看了看公孫瓚的神色,若有所思。“公孫將軍。”
他說道。
雖然劉岱、橋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但是公孫瓚已經決定,不再與這幫競爭對手們一起幹了。
他要爭霸,要與張霸決一勝負。
“實在抱歉。告辭。”公孫瓚也怕久則生變,抱拳一禮之後,轉身大踏步的走了。
“公孫公。”
“公孫將軍。”
劉岱、橋瑁大急,連忙追了出去。但是公孫瓚已經翻身上馬,率領親兵離開了。
頭也不迴。
劉岱、橋瑁失魂落魄,轉身迴到了大帳,想與眾人再一次商議。
但讓他們如遭雷擊的是。
“黑山張燕作亂。我也要迴冀州了。盟主,諸位。告辭。”韓馥站了起來,對眾人躬身一禮,然後也走了。
劉岱、橋瑁伸手去阻攔,卻連韓馥的衣袖都沒有摸到。
他們快瘋了。
就這麽散夥了?
“盟主。我請求迴去豫州募兵,等我強健,再與張霸廝殺。”曹操站了起來,沒有直接走,對袁紹彎腰行禮,做出了請求的姿態。
鮑信閉上了眼睛,歎了一口氣後站起說道:“盟主,我也請求迴去濟北。”
“戰備防守。”
完了,全完了。
要是按照他的計策,以公孫瓚為主騎,完全可以與張霸爭一爭。
現在是樹倒猢猻散了。
人心散了。
也沒什麽好說的了。
袁紹也無所謂。反正名聲他已經賺到了。
他是討張聯盟的盟主,袁氏唯一的扛把子。
威震天下。
“好。各自引兵迴到州郡,積蓄實力,再戰張霸。”袁紹站了起來,沉聲說道。
“是。”
諸侯們躬身一禮,然後除了劉岱、橋瑁之外的人,都轉身離去了。
隻留下二人呆若木雞,用祈求一般的目光看向袁紹。
袁紹歎了一口氣,直接說道:“二位。你們親眼所見,人心散了。我也愛莫能助。”
頓了頓後,他說道:“濮陽空虛,張霸強騎兵,已經沒救了。”
“請二位節哀。也請二位不要衝動,可以先在別的城池安頓下來,整頓兵馬。等有了實力,再向張霸報仇雪恨。”
袁紹的話,橋瑁、劉岱二人是一個字也沒有聽進去。他們渾渾噩噩的走出了大帳。
節哀?
說的輕鬆,辦得到嗎?
他們的大部分家眷,可都在濮陽。
門戶要肝腦塗地了。
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種地步。他們當時看著孫堅、曹操與張霸死戰,而自己心安理得的與袁紹一起喝酒看歌舞。
可沒想到會有今日。
忽然,劉岱打了一個激靈,轉過頭去,對橋瑁說道:“橋兄。現在隻有我們了。”
“我們立刻起兵迴去吧,沒準來得及。”
“劉兄說的是。馬上起兵。”橋瑁重重點頭。
二人稱兄道弟之後,立刻點兵向東北而去。
救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