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連環計
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 作者:吳越人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午。陽光明媚。
洛陽城除了米價持續走高之外,與之前並無太大的區別。
相當熱鬧繁華。
太傅府,後院書房內。
太傅袁隗與兩個兒子袁勳、袁衝一起商議。
局勢兇險,袁隗日夜憂慮,以至於神色憔悴。但身為衣冠高士,他還是把自己收拾的極為幹淨整齊。
衣冠雄偉,大袖飛舞。
人可以衰,但氣度不可以丟。
他看著兩個兒子,歎道:“那兩個逆子,在外唿風喚雨,卻把我們放在火上烤。”
“衛將軍強梁,殺伐決斷,我恐怕我們滿門都要肝腦塗地了。”
真的很兇險。
袁隗在朝中沉浮多年,麵對十常侍的時候,也還算從容,做官到太傅。
但現在麵對張霸,卻是心中寒冷,束手無策。
主要是大漢朝外戚、太監輪流掌握朝政,這是有跡可循的。
是規矩。
張霸這根強梁就像是攪屎棍一樣,把超綱規矩統統打碎了。
還夜宿宮廷,與太後有私........這簡直是無法無天的強。
袁隗就像是魚離開了水,自然進退維穀。
而且袁術、袁紹在外招兵買馬,滿門抄斬的禍事,就在眼前了。
他也恐懼啊。
他也把袁術、袁紹給恨死了。當時袁紹在洛陽起兵,還好說。
他與家眷也在軍中,而且勝負尚未可知。但現在張霸已經地位穩固,袁紹、袁術在外這麽折騰。
把他這個叔父。
嗬嗬。
孝心都被狗吃了。
“父親。要是什麽都不做,一定會滿門肝腦塗地。不如向衛將軍求饒,或者出麵訓斥袁紹、袁術。”
“把他們趕出宗族。”
袁衝的神色也是凝重到了極點,沉聲說道。
士大夫的身段,也是柔軟的。可彎,可直。
有十八般武藝。
袁勳連連搖頭道:“要是父親出麵訓斥袁紹、袁術,把他們趕出宗族。恐怕會惹來天下笑話。”
“而且如果袁術、袁紹取勝該怎麽辦?”
袁衝反駁道:“被天下笑話,也比滿門肝腦塗地的好。你莫忘了,你我孩兒還嗷嗷待哺。”
袁勳頓時住口,無言以對。
要名?還是要身?
袁隗也十分為難,這全家幾十口人重要,還是名聲重要?
他名重天下,又是當朝太傅,官位最高的人之一。
這要是保滿門的性命,天下人都會笑話他。以後史書做傳,肯定被史官嘲諷。
名是沒有那麽容易放下的。
袁隗左右為難了許久,這才一咬牙,抬起頭來目視兩個兒子道:“我不要名聲,也不要袁氏名望了。”
“保家要緊,我去尋衛將軍。”
還有一點。
如果袁紹、袁術贏了。那他是跳梁小醜,但袁紹、袁術就是英雄。
袁氏的顯赫聲望家世,也可以延續。
也算兩頭下注了。
袁衝、袁勳頓時心中一鬆,齊齊點頭。然後站起一左一右扶起了袁隗,並出門送上了輦車。
............
衛將軍府,前院大堂。
典韋、許褚身披重甲,手按劍柄,威風凜凜的率領兵丁在門口把門。
肅殺之氣,直衝雲霄。
大堂內。
張霸身著衛將軍官服,腰間懸掛金印紫綬,按劍大馬金刀坐在主位上。
其下乃關羽、王朗、張昭、田豐、沮授等,目前在洛陽城內的重要文武。
張霸單刀直入道:“羊已肥,該怎麽殺?”
戲誌才早有準備,腰胸挺拔,振袖道:“明公。我有連環計。”
“說。”張霸直接說道。
眾人的目光都轉頭看向戲誌才。雖然張霸這班子,成立的時間短暫。
但質量超級高。
武將驍勇,文臣能謀善斷。
這個事情,也大大的增強了張霸集團的凝聚力。畢竟張霸再強,也是需要人手的。
屬下強,那勢力的潛力就更強。
與一群蟲豸一起,是辦不了大事的。
與一群英雄一起,那一定能辦大事。
戲誌才,出類拔萃。
眾所周知,他們都很期待。
戲誌才麵對張霸與眾人的目光,很是從容的說道:“袁術輕率。又處處與袁紹爭先。”
“明公可以宣稱並州白波、黑山、匈奴合流,馬上要南下河東了。”
“明公提諸校尉兵馬,北上河東。”
“而後又散布謠言,大戰不利,調遣關羽等洛陽兵北上。放空洛陽。”
“袁術得知消息,為搶先袁紹,必定北上洛陽。”
“明公派兵埋伏,必破袁術。”
“而洛陽空虛,那些暗中反對明公的人,也肯定會出頭。明公提前準備,捕殺了他們。”
“既擊破了袁術,得了南陽。也可以清掃內部官僚,鞏固洛陽。”
眾人眼睛都是亮起,暗中點頭,好個連環計。向北虛張聲勢,引動丁原緊張。
對南邊袁術,誘敵深入。
對洛陽內部的反對勢力,進行大清洗。
好的很。
張霸也是歡喜,撫掌一笑道:“誌才真俊傑也,有張良、陳平之才。好。”
定了策略之後,張霸沉吟片刻後說道:“陷陣將軍高順、校尉呂布、黃忠、文聘、黃祖、張遼,你們偃旗息鼓,往南方埋伏袁術。擊破後,順勢進攻南陽。”
“以高順為帥,督諸軍。以南陽陳定為參軍。”
“其餘城外諸校尉,並我衛將軍部二萬精兵,北上河東,虛張聲勢。”
“洛陽之事,以司隸校尉沮授、衛將軍長史張昭統籌,如果相持不下,就以沮授為主。”
“是。”
文武們齊齊大聲應是,抱拳一禮。戲誌才得了稱讚,也覺得很榮耀,紅光滿麵。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
有些人空有經世之才,但選錯了人,所以抱憾終身。
而他來到洛陽之後,每有建言,幾乎都被張霸采納了。
可以說是,言聽計從。
真是太爽了。
得遇明主也。
既然定計,就依計行事。張霸先派人在河南散布謠言,並州的白波、黑山、匈奴有合流之勢,並企圖南下河東。
散會之後,張霸坐久了有點不舒服,伸了一個懶腰,起身之後,打算前往後宅看看蔡琰。
離開溫柔鄉,前往金戈鐵馬的戰場。
離開之前,得好好寵寵嬌妻。
張霸才剛走出大堂,就見一名小吏走了過來,站定後彎腰稟報道:“明公,太傅求見。”
洛陽城除了米價持續走高之外,與之前並無太大的區別。
相當熱鬧繁華。
太傅府,後院書房內。
太傅袁隗與兩個兒子袁勳、袁衝一起商議。
局勢兇險,袁隗日夜憂慮,以至於神色憔悴。但身為衣冠高士,他還是把自己收拾的極為幹淨整齊。
衣冠雄偉,大袖飛舞。
人可以衰,但氣度不可以丟。
他看著兩個兒子,歎道:“那兩個逆子,在外唿風喚雨,卻把我們放在火上烤。”
“衛將軍強梁,殺伐決斷,我恐怕我們滿門都要肝腦塗地了。”
真的很兇險。
袁隗在朝中沉浮多年,麵對十常侍的時候,也還算從容,做官到太傅。
但現在麵對張霸,卻是心中寒冷,束手無策。
主要是大漢朝外戚、太監輪流掌握朝政,這是有跡可循的。
是規矩。
張霸這根強梁就像是攪屎棍一樣,把超綱規矩統統打碎了。
還夜宿宮廷,與太後有私........這簡直是無法無天的強。
袁隗就像是魚離開了水,自然進退維穀。
而且袁術、袁紹在外招兵買馬,滿門抄斬的禍事,就在眼前了。
他也恐懼啊。
他也把袁術、袁紹給恨死了。當時袁紹在洛陽起兵,還好說。
他與家眷也在軍中,而且勝負尚未可知。但現在張霸已經地位穩固,袁紹、袁術在外這麽折騰。
把他這個叔父。
嗬嗬。
孝心都被狗吃了。
“父親。要是什麽都不做,一定會滿門肝腦塗地。不如向衛將軍求饒,或者出麵訓斥袁紹、袁術。”
“把他們趕出宗族。”
袁衝的神色也是凝重到了極點,沉聲說道。
士大夫的身段,也是柔軟的。可彎,可直。
有十八般武藝。
袁勳連連搖頭道:“要是父親出麵訓斥袁紹、袁術,把他們趕出宗族。恐怕會惹來天下笑話。”
“而且如果袁術、袁紹取勝該怎麽辦?”
袁衝反駁道:“被天下笑話,也比滿門肝腦塗地的好。你莫忘了,你我孩兒還嗷嗷待哺。”
袁勳頓時住口,無言以對。
要名?還是要身?
袁隗也十分為難,這全家幾十口人重要,還是名聲重要?
他名重天下,又是當朝太傅,官位最高的人之一。
這要是保滿門的性命,天下人都會笑話他。以後史書做傳,肯定被史官嘲諷。
名是沒有那麽容易放下的。
袁隗左右為難了許久,這才一咬牙,抬起頭來目視兩個兒子道:“我不要名聲,也不要袁氏名望了。”
“保家要緊,我去尋衛將軍。”
還有一點。
如果袁紹、袁術贏了。那他是跳梁小醜,但袁紹、袁術就是英雄。
袁氏的顯赫聲望家世,也可以延續。
也算兩頭下注了。
袁衝、袁勳頓時心中一鬆,齊齊點頭。然後站起一左一右扶起了袁隗,並出門送上了輦車。
............
衛將軍府,前院大堂。
典韋、許褚身披重甲,手按劍柄,威風凜凜的率領兵丁在門口把門。
肅殺之氣,直衝雲霄。
大堂內。
張霸身著衛將軍官服,腰間懸掛金印紫綬,按劍大馬金刀坐在主位上。
其下乃關羽、王朗、張昭、田豐、沮授等,目前在洛陽城內的重要文武。
張霸單刀直入道:“羊已肥,該怎麽殺?”
戲誌才早有準備,腰胸挺拔,振袖道:“明公。我有連環計。”
“說。”張霸直接說道。
眾人的目光都轉頭看向戲誌才。雖然張霸這班子,成立的時間短暫。
但質量超級高。
武將驍勇,文臣能謀善斷。
這個事情,也大大的增強了張霸集團的凝聚力。畢竟張霸再強,也是需要人手的。
屬下強,那勢力的潛力就更強。
與一群蟲豸一起,是辦不了大事的。
與一群英雄一起,那一定能辦大事。
戲誌才,出類拔萃。
眾所周知,他們都很期待。
戲誌才麵對張霸與眾人的目光,很是從容的說道:“袁術輕率。又處處與袁紹爭先。”
“明公可以宣稱並州白波、黑山、匈奴合流,馬上要南下河東了。”
“明公提諸校尉兵馬,北上河東。”
“而後又散布謠言,大戰不利,調遣關羽等洛陽兵北上。放空洛陽。”
“袁術得知消息,為搶先袁紹,必定北上洛陽。”
“明公派兵埋伏,必破袁術。”
“而洛陽空虛,那些暗中反對明公的人,也肯定會出頭。明公提前準備,捕殺了他們。”
“既擊破了袁術,得了南陽。也可以清掃內部官僚,鞏固洛陽。”
眾人眼睛都是亮起,暗中點頭,好個連環計。向北虛張聲勢,引動丁原緊張。
對南邊袁術,誘敵深入。
對洛陽內部的反對勢力,進行大清洗。
好的很。
張霸也是歡喜,撫掌一笑道:“誌才真俊傑也,有張良、陳平之才。好。”
定了策略之後,張霸沉吟片刻後說道:“陷陣將軍高順、校尉呂布、黃忠、文聘、黃祖、張遼,你們偃旗息鼓,往南方埋伏袁術。擊破後,順勢進攻南陽。”
“以高順為帥,督諸軍。以南陽陳定為參軍。”
“其餘城外諸校尉,並我衛將軍部二萬精兵,北上河東,虛張聲勢。”
“洛陽之事,以司隸校尉沮授、衛將軍長史張昭統籌,如果相持不下,就以沮授為主。”
“是。”
文武們齊齊大聲應是,抱拳一禮。戲誌才得了稱讚,也覺得很榮耀,紅光滿麵。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
有些人空有經世之才,但選錯了人,所以抱憾終身。
而他來到洛陽之後,每有建言,幾乎都被張霸采納了。
可以說是,言聽計從。
真是太爽了。
得遇明主也。
既然定計,就依計行事。張霸先派人在河南散布謠言,並州的白波、黑山、匈奴有合流之勢,並企圖南下河東。
散會之後,張霸坐久了有點不舒服,伸了一個懶腰,起身之後,打算前往後宅看看蔡琰。
離開溫柔鄉,前往金戈鐵馬的戰場。
離開之前,得好好寵寵嬌妻。
張霸才剛走出大堂,就見一名小吏走了過來,站定後彎腰稟報道:“明公,太傅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