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從容退丁原(上)
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 作者:吳越人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餘裏路途不短了。
丁原的精兵還要披甲負重前行,速度不是很快。當他帶兵到達徐晃大營前的時候,徐晃大營就像是一座山,屹立在他的前方。
“丁”字旌旗下,丁原一手握著馬韁,一手握著馬鞭,看著徐晃大營,臉上露出難色。
他不僅沒有攻城器械,也沒有帶梯子。
再說他也沒有工夫與徐晃糾纏,得趕緊擺脫徐晃去洛陽。
丁原想了一會兒後,轉頭對自己的親信李閔說道:“你去營內見徐晃,說明厲害。”
“隻要他退兵,或是願意跟我一起南下,效命袁氏。”
“我保他做個河東郡守。”
“是。”李閔點頭應是,策馬離開了。
軍營,大帳內。
徐晃與眾人分主次而坐。一名親兵進來稟報。
張揚對徐晃一拱手說道:“將軍。這是說客。可打發走了。”
他們對張霸忠心耿耿,沒什麽好說的。
徐晃擺了擺手,說道:“我有些話,想要對丁原說。”
“讓他進來。”徐晃抬頭對親兵說道。
“是。”親兵應聲離開了。張揚、宋憲、侯成一臉疑惑,但都忍住沒有開口。
不久後,李閔從外走了進來。看了一眼帳內眾人,對坐在主位上的徐晃行禮道:“可是徐公明?”
“是我。”徐晃點頭說道。
“我乃丁刺史的親信李閔,見過徐將軍。”李閔很是恭敬有禮,然後才說道:“明人不說暗話。”
“現在朝中變故,虎賁將與袁氏爭權。”
“恕我直言。虎賁將雖然英雄,但相比於袁氏,無異於螻蟻。”
“我家刺史精兵五萬,揮兵南下洛陽。旌旗飛揚,加上袁紹西園軍,可以迅速擊破虎賁將。”
“將軍雖然是河東人,相助虎賁將是道義。但難道將軍不為家眷、宗族考慮嗎?”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然後才誠懇說道:“隻要將軍能退兵迴去河東,或是與我家刺史一起南下洛陽。”
“事成之後,我家刺史保將軍為河東郡守。”
張揚等人露出怒容,手按劍柄蠢蠢欲動,但都忍住了,目視徐晃。
“說的不錯。相比於袁氏,明公衛將軍隻是小人物。”徐晃點了點頭。
李閔露出喜色,正要說話。
徐晃話鋒一轉道:“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厲害。衛將軍雖然不如袁氏勢力這麽大,但在河東卻是一言九鼎。”
“丁建陽還不知道吧?衛將軍之兄,關羽已經率領精兵南下了。”
“號稱十萬。我給你準數,隻有三萬多人。”
“都是虎賁將豢養的精兵,死士,虎賁。”
“不怕死,勇猛。”
“這就是我們河東人的態度。衛將軍以河東一郡之地,以河東民心、壯士之心,與盤踞天下的龐然大物爭雄。”
“另外,太行山上的孫輕,河內的遊俠、豪強都授命。都爭先恐後要幫助衛將軍。”
徐晃把自己的底牌說完了,然後站起來,圖窮匕見道:“如果丁建陽強行渡河,則河內被我們占據。”
“關羽就要趁他渡河,襲擾他。他沒了河內,就沒有糧草輜重,不能長久,必定兵敗身死。”
“如果他不渡河,袁紹輸定了。”
“無論他進退,衛將軍都要號令天下了。”
“他如果歸附衛將軍,我就保他做車騎將軍,封萬戶侯。如何?”
徐晃這是信口開河,車騎將軍官位可比張霸的衛將軍都高了。
但他相信張霸會給他丁原這個待遇。
先上船,後補船票。
張揚等人露出了冷笑,鬆開了劍柄,好。你勸降我,我也勸降你。
看你如何應對。
李閔瞠目結舌,唿吸沉重。這徐晃說的要是真的,那問題可就大了。
但他也疑惑。
他強笑了一聲,一臉狐疑的問道:“將軍不要說笑了。河東哪有四萬兵?”
徐晃說道:“讓丁建陽自己打聽打聽。黃巾之前,衛將軍就全盤接收了河東衛氏的勢力,有十萬部曲。”
“平黃巾的時候,接收二十萬。”
“這些年再經營經營,你算能不能出兵三四萬人?”
“至於孫輕與河內人會不會作亂,丁建陽很快就會知道了。”
說到這裏,他昂首挺胸,說道:“衛將軍英雄,威震天下。還是司隸人。”
“河內人幫不幫衛將軍。”
“丁建陽拭目以待。”
徐晃言之鑿鑿。
李閔有些慌了,然後告辭離開了。
“哈哈哈。將軍好應對。他派人來勸降。我們也勸降他。”侯成哈哈大笑道。
“說的對。他太小看我們了。我們可不是為朝廷起兵的,我們是衛將軍的家將。”
宋憲冷笑了一聲,昂首說道。
“要是能說降丁原,則洛陽就定了。就算不能,丁原內心疑慮,也不可能再渡河了。”
“我們的目的達成了。”
張揚說道。
“嗯。”
徐晃嗯了一聲,然後下令道:“傳令下去。兵馬半數休息,晚上值夜。”
“半數現在鎮守。”
“是。”眾人齊齊應是,下去傳令了。
大營外。
丁原軍陣之中,“丁”字旌旗之下。聽了李閔的迴報之後,丁原將信將疑。
張霸竟然在河東豢養幾萬死士?
還與太行山賊寇孫輕有交往?
司隸校尉是幹什麽吃的?
不對。
張霸有太後寵信,何進包庇,真有可能。
至於張霸在河內的影響力,丁原是信的。
這麻煩就大了。
疑慮的種子已經種下,丁原將信將疑。而且現在徐晃已經建好大營,他沒有工具,無法攻打。
想了一下後,丁原沉聲說道:“退兵迴去大營。”
丁原軍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怎麽來的,怎麽走了。
丁原與王匡進入大帳內,並把事情告訴了王匡。
王匡也是驚愕,但仔細一想,不由毛骨悚然,說道;“如果這是真的,張霸早有謀逆之心啊。”
“嗯。乃逆臣,王莽之流。”丁原神色凝重道。
“現在怎麽辦?”王匡平靜了一下後,問道。
進退維穀啊。
“先等一等,看看消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們很快就能知道,張霸是不是真有河東精兵數萬了。”
“孫輕、河內人會不會背叛我們。”
丁原話音未落,便有一匹快馬飛馳來到了大帳外。
聽見急促的馬蹄聲,丁原、王匡抬頭看向帳門口,心中一沉。
不會吧。
丁原的精兵還要披甲負重前行,速度不是很快。當他帶兵到達徐晃大營前的時候,徐晃大營就像是一座山,屹立在他的前方。
“丁”字旌旗下,丁原一手握著馬韁,一手握著馬鞭,看著徐晃大營,臉上露出難色。
他不僅沒有攻城器械,也沒有帶梯子。
再說他也沒有工夫與徐晃糾纏,得趕緊擺脫徐晃去洛陽。
丁原想了一會兒後,轉頭對自己的親信李閔說道:“你去營內見徐晃,說明厲害。”
“隻要他退兵,或是願意跟我一起南下,效命袁氏。”
“我保他做個河東郡守。”
“是。”李閔點頭應是,策馬離開了。
軍營,大帳內。
徐晃與眾人分主次而坐。一名親兵進來稟報。
張揚對徐晃一拱手說道:“將軍。這是說客。可打發走了。”
他們對張霸忠心耿耿,沒什麽好說的。
徐晃擺了擺手,說道:“我有些話,想要對丁原說。”
“讓他進來。”徐晃抬頭對親兵說道。
“是。”親兵應聲離開了。張揚、宋憲、侯成一臉疑惑,但都忍住沒有開口。
不久後,李閔從外走了進來。看了一眼帳內眾人,對坐在主位上的徐晃行禮道:“可是徐公明?”
“是我。”徐晃點頭說道。
“我乃丁刺史的親信李閔,見過徐將軍。”李閔很是恭敬有禮,然後才說道:“明人不說暗話。”
“現在朝中變故,虎賁將與袁氏爭權。”
“恕我直言。虎賁將雖然英雄,但相比於袁氏,無異於螻蟻。”
“我家刺史精兵五萬,揮兵南下洛陽。旌旗飛揚,加上袁紹西園軍,可以迅速擊破虎賁將。”
“將軍雖然是河東人,相助虎賁將是道義。但難道將軍不為家眷、宗族考慮嗎?”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然後才誠懇說道:“隻要將軍能退兵迴去河東,或是與我家刺史一起南下洛陽。”
“事成之後,我家刺史保將軍為河東郡守。”
張揚等人露出怒容,手按劍柄蠢蠢欲動,但都忍住了,目視徐晃。
“說的不錯。相比於袁氏,明公衛將軍隻是小人物。”徐晃點了點頭。
李閔露出喜色,正要說話。
徐晃話鋒一轉道:“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厲害。衛將軍雖然不如袁氏勢力這麽大,但在河東卻是一言九鼎。”
“丁建陽還不知道吧?衛將軍之兄,關羽已經率領精兵南下了。”
“號稱十萬。我給你準數,隻有三萬多人。”
“都是虎賁將豢養的精兵,死士,虎賁。”
“不怕死,勇猛。”
“這就是我們河東人的態度。衛將軍以河東一郡之地,以河東民心、壯士之心,與盤踞天下的龐然大物爭雄。”
“另外,太行山上的孫輕,河內的遊俠、豪強都授命。都爭先恐後要幫助衛將軍。”
徐晃把自己的底牌說完了,然後站起來,圖窮匕見道:“如果丁建陽強行渡河,則河內被我們占據。”
“關羽就要趁他渡河,襲擾他。他沒了河內,就沒有糧草輜重,不能長久,必定兵敗身死。”
“如果他不渡河,袁紹輸定了。”
“無論他進退,衛將軍都要號令天下了。”
“他如果歸附衛將軍,我就保他做車騎將軍,封萬戶侯。如何?”
徐晃這是信口開河,車騎將軍官位可比張霸的衛將軍都高了。
但他相信張霸會給他丁原這個待遇。
先上船,後補船票。
張揚等人露出了冷笑,鬆開了劍柄,好。你勸降我,我也勸降你。
看你如何應對。
李閔瞠目結舌,唿吸沉重。這徐晃說的要是真的,那問題可就大了。
但他也疑惑。
他強笑了一聲,一臉狐疑的問道:“將軍不要說笑了。河東哪有四萬兵?”
徐晃說道:“讓丁建陽自己打聽打聽。黃巾之前,衛將軍就全盤接收了河東衛氏的勢力,有十萬部曲。”
“平黃巾的時候,接收二十萬。”
“這些年再經營經營,你算能不能出兵三四萬人?”
“至於孫輕與河內人會不會作亂,丁建陽很快就會知道了。”
說到這裏,他昂首挺胸,說道:“衛將軍英雄,威震天下。還是司隸人。”
“河內人幫不幫衛將軍。”
“丁建陽拭目以待。”
徐晃言之鑿鑿。
李閔有些慌了,然後告辭離開了。
“哈哈哈。將軍好應對。他派人來勸降。我們也勸降他。”侯成哈哈大笑道。
“說的對。他太小看我們了。我們可不是為朝廷起兵的,我們是衛將軍的家將。”
宋憲冷笑了一聲,昂首說道。
“要是能說降丁原,則洛陽就定了。就算不能,丁原內心疑慮,也不可能再渡河了。”
“我們的目的達成了。”
張揚說道。
“嗯。”
徐晃嗯了一聲,然後下令道:“傳令下去。兵馬半數休息,晚上值夜。”
“半數現在鎮守。”
“是。”眾人齊齊應是,下去傳令了。
大營外。
丁原軍陣之中,“丁”字旌旗之下。聽了李閔的迴報之後,丁原將信將疑。
張霸竟然在河東豢養幾萬死士?
還與太行山賊寇孫輕有交往?
司隸校尉是幹什麽吃的?
不對。
張霸有太後寵信,何進包庇,真有可能。
至於張霸在河內的影響力,丁原是信的。
這麻煩就大了。
疑慮的種子已經種下,丁原將信將疑。而且現在徐晃已經建好大營,他沒有工具,無法攻打。
想了一下後,丁原沉聲說道:“退兵迴去大營。”
丁原軍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怎麽來的,怎麽走了。
丁原與王匡進入大帳內,並把事情告訴了王匡。
王匡也是驚愕,但仔細一想,不由毛骨悚然,說道;“如果這是真的,張霸早有謀逆之心啊。”
“嗯。乃逆臣,王莽之流。”丁原神色凝重道。
“現在怎麽辦?”王匡平靜了一下後,問道。
進退維穀啊。
“先等一等,看看消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們很快就能知道,張霸是不是真有河東精兵數萬了。”
“孫輕、河內人會不會背叛我們。”
丁原話音未落,便有一匹快馬飛馳來到了大帳外。
聽見急促的馬蹄聲,丁原、王匡抬頭看向帳門口,心中一沉。
不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