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一念死生
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 作者:吳越人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昨夜一戰,十分順利。以至於沒有太多殺戮。而廣宗城是黃巾老巢,城中無論男女老友都頭戴黃巾。”
“有八成是真黃巾,而不是被逼迫的。”
“現在我們控製他們,他們還算老實。但朝廷大軍一走,他們就可能死灰複燃。”
“該如何處置?”
皇甫嵩沉聲問道。
“從賊的人不可饒恕。請皇甫公下令,全部坑殺。然後用屍體鑄造成京觀,以儆效尤。”
一名武將殺氣騰騰的說道。
張霸眉頭一挑。
京觀就是用屍骨鑄而成的土台。
用於炫耀武力,震懾霄小。
但又絕對不是如此。皇甫嵩說的對,如果放任不管,這群黃巾已經做過一次,殺官造反,逍遙自在了,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所以屠殺殆盡,那是一勞永逸的方法。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
他們入城之後,把所有的糧食、輜重、寶物都搶走了。
漢軍走後,廣宗城內的這十幾萬人,就沒有太多糧食了,他們不搶,就會餓死。
總之,因為時代的原因。
皇甫嵩下令屠城,是最優解的。
昨晚上沒有發生屠城,或滋擾百姓的事情發生,是漢軍軍紀還一般。
而且昨晚上形勢不明。
現在則是可以有組織的,有命令的屠殺殆盡。
但張霸不太一樣。
一則,就像他在長社、宛城之戰做的一樣,對黃巾以收降為主,不造不必要的殺戮。
二則,他想為我所用。
在這名將軍開口屠戮殆盡之後,其餘將軍多數站了出來,支持皇甫嵩坑殺了事。
包括曹操。
張霸忽然說道:“這麽做,雖然一勞永逸,但對名聲不太好。”
“所以。”
說到這裏,他對皇甫嵩一抱拳,行禮道:“我想求個情。請皇甫公把這十幾萬黃巾,都交給我處置。”
“也請諸位允許我,從戰利品之中,多取走糧食。”
“用來安頓這些黃巾。”
他說的非常好。
不說自己於心不忍。你於心不忍,那其他人豈不是冷酷無情?
隻說對名聲不太好。
這個大家都是認的。皇甫嵩之所以找眾人來商量,也是顧忌名聲問題。
要不然他費那麽多勁幹什麽,直接下令坑殺不就行了?
商量一下就不一樣了。
一則或許還有別的辦法呢?
二則,就算一定要殺,也是我們商量後殺的。
總之,殺了一勞永逸,但對名聲有影響。
皇甫嵩搖擺不定。
諸將都讚同坑殺,張霸站出來給出了第二條路。
他願意拿出來自己本應該分到的戰利品,換取糧食,暫時養著這十幾萬黃巾。
至於以後怎麽做,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
眾將對張霸的話不以為然,武將還要什麽名聲?那是士大夫才要的。
但張霸的麵子不能不給,所以現場都安靜了下來。眾人抬頭看向皇甫嵩,等他做決定。
皇甫嵩想了許久之後,才說道:“就按照張侯說的辦吧。”
“是。”眾將躬身應是。
“多謝皇甫公。”張霸躬身行禮,感謝道。
要商量的事情,到此為止了。眾將散去,開心的分戰利品了。
張霸被留了下來。
“小友啊。無論是為了名聲也好,還是心善也罷。這批黃巾是不可能再做漢民的。但是你一個武將,還是個猛將,大將,是不能收下這十幾萬人做部曲的。”
“之後的事情,你要好好考慮。”
皇甫嵩意味深長的警告,提點張霸道。
張霸不是無名之輩了,乃是斬殺三張,威震天下的張侯。
如果養了十幾萬人,你想幹什麽。
當然。皇甫嵩也不知道,張霸早就這麽幹了。以蔡氏的名義,豢養十萬黃巾在陳留一帶。
“請皇甫公放心。我頗有朋友,現在天下殘破,無主土地很多,我可以分散安置他們。”
張霸抱拳行禮道。
皇甫嵩深深看了一眼張霸,然後說道:“小友仁義,我不如也。”
可能張霸這麽做是有名聲的緣故,但是事繁事多,而收效很小。
至少在皇甫嵩看來是收效很小。
畢竟他料不到張霸是為了以後要造反,讓黃巾為自己所用。
他看不到這麽遠。
一個人去幹事情繁瑣,而沒有太多利益的事情。不是仁義是什麽人?
皇甫嵩覺得張霸很特殊,身為武將奮勇殺敵,視人命為草芥。
這才是正常的。
比如在場武將都支持殺光了。
屠其城。
連他也下得去手。
但是張霸沒有。
而張霸又是那個最武將,最勇猛的人。
很複雜。
張霸沒有說什麽,隻是抱拳一禮。既然張霸明白了,皇甫嵩也不管他了。
於是張霸就開始操辦了。
首先他下令把城中百姓,也不知道是黃巾還是百姓的人,全部遷走到城外。
引起了一定的恐慌。
這麽做看起來要殺光他們。但是麵對張霸的軍鋒,還有威名,黃巾們不敢動。
然後張霸讓成廉去與諸將交涉,從戰利品中多分潤糧食。
也就是金銀財帛,我不要了。
我就要糧食。
諸將也挺樂意的。他們不缺糧食,有朝廷供給。
相反他們很需要金銀、絲絹,因為輕便可以帶迴去。
另外皇甫嵩也給了張霸一批軍糧。畢竟是小友,得幫忙。
然後張霸就開始收編這十幾萬的黃巾了。
第一步當然是拿出之前的老一套。
用巫蠱去選出黃巾中的死硬分子。
這一步走的非常順利,結果也很好。
因為張角病死了,而黃巾信仰崩塌的不在少數。大部分黃巾,都是拿刀劍刺了稻草人,表示與張角恩斷義絕。
少數沒有這麽做的,被張霸捕殺了。
這樣一來就好辦了。
原本張霸也可以邀名的。宣傳一下,皇甫嵩等人要屠殺你們,是我救下來的。
但不能這麽做。
換其他機會,張霸肯定宣揚自己的名聲。
空地上。十幾萬人烏泱泱的站在一起,男女老幼都有,有的孩子甚至不滿周歲,神色忐忑,氣氛極度緊張。
數千披堅執銳的精兵,還有鐵騎,在外虎視眈眈。
殺氣衝天。
站台上,張霸帶著典韋與親兵,按劍而立。張霸說道:“剛才你們都與張角兄弟,與太平道恩斷義絕了。”
“這非常好。”
“接下來。我要從你們之中選出識字的,在衙門之中有做小吏經驗的人。記錄下你們的名字,編造成冊。”
“我安排你們前往各地,做一些豪強的部曲,從此後不做漢民,隻為主家開墾田地,出入隨從。”
張霸聲音洪亮,但不足以被十幾萬人聽見,還得派人傳話。
等黃巾們聽完之後,然後不知道是誰先高唿起來。
“君侯仁義。”
猶如山唿海嘯一般。
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黃巾們不太清楚。
漢軍是可以屠殺他們的。
現在他們最終落到了陳留亭侯、突騎校尉張霸手中,還得了這麽個待遇。
已經是最優的下場了。
黃巾不再做漢民,而是做豪強的部曲。
他們不清楚,張霸在其中做了什麽,發揮了什麽作用,但肯定有做了什麽事情。
他們也知道,接手他們是一件苦差事。
張霸不能說,皇甫嵩與諸將要屠殺你們,是我救下了你們。
但他還是獲得了黃巾的感激。
還是獲得了仁義的名聲。
“有八成是真黃巾,而不是被逼迫的。”
“現在我們控製他們,他們還算老實。但朝廷大軍一走,他們就可能死灰複燃。”
“該如何處置?”
皇甫嵩沉聲問道。
“從賊的人不可饒恕。請皇甫公下令,全部坑殺。然後用屍體鑄造成京觀,以儆效尤。”
一名武將殺氣騰騰的說道。
張霸眉頭一挑。
京觀就是用屍骨鑄而成的土台。
用於炫耀武力,震懾霄小。
但又絕對不是如此。皇甫嵩說的對,如果放任不管,這群黃巾已經做過一次,殺官造反,逍遙自在了,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所以屠殺殆盡,那是一勞永逸的方法。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
他們入城之後,把所有的糧食、輜重、寶物都搶走了。
漢軍走後,廣宗城內的這十幾萬人,就沒有太多糧食了,他們不搶,就會餓死。
總之,因為時代的原因。
皇甫嵩下令屠城,是最優解的。
昨晚上沒有發生屠城,或滋擾百姓的事情發生,是漢軍軍紀還一般。
而且昨晚上形勢不明。
現在則是可以有組織的,有命令的屠殺殆盡。
但張霸不太一樣。
一則,就像他在長社、宛城之戰做的一樣,對黃巾以收降為主,不造不必要的殺戮。
二則,他想為我所用。
在這名將軍開口屠戮殆盡之後,其餘將軍多數站了出來,支持皇甫嵩坑殺了事。
包括曹操。
張霸忽然說道:“這麽做,雖然一勞永逸,但對名聲不太好。”
“所以。”
說到這裏,他對皇甫嵩一抱拳,行禮道:“我想求個情。請皇甫公把這十幾萬黃巾,都交給我處置。”
“也請諸位允許我,從戰利品之中,多取走糧食。”
“用來安頓這些黃巾。”
他說的非常好。
不說自己於心不忍。你於心不忍,那其他人豈不是冷酷無情?
隻說對名聲不太好。
這個大家都是認的。皇甫嵩之所以找眾人來商量,也是顧忌名聲問題。
要不然他費那麽多勁幹什麽,直接下令坑殺不就行了?
商量一下就不一樣了。
一則或許還有別的辦法呢?
二則,就算一定要殺,也是我們商量後殺的。
總之,殺了一勞永逸,但對名聲有影響。
皇甫嵩搖擺不定。
諸將都讚同坑殺,張霸站出來給出了第二條路。
他願意拿出來自己本應該分到的戰利品,換取糧食,暫時養著這十幾萬黃巾。
至於以後怎麽做,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
眾將對張霸的話不以為然,武將還要什麽名聲?那是士大夫才要的。
但張霸的麵子不能不給,所以現場都安靜了下來。眾人抬頭看向皇甫嵩,等他做決定。
皇甫嵩想了許久之後,才說道:“就按照張侯說的辦吧。”
“是。”眾將躬身應是。
“多謝皇甫公。”張霸躬身行禮,感謝道。
要商量的事情,到此為止了。眾將散去,開心的分戰利品了。
張霸被留了下來。
“小友啊。無論是為了名聲也好,還是心善也罷。這批黃巾是不可能再做漢民的。但是你一個武將,還是個猛將,大將,是不能收下這十幾萬人做部曲的。”
“之後的事情,你要好好考慮。”
皇甫嵩意味深長的警告,提點張霸道。
張霸不是無名之輩了,乃是斬殺三張,威震天下的張侯。
如果養了十幾萬人,你想幹什麽。
當然。皇甫嵩也不知道,張霸早就這麽幹了。以蔡氏的名義,豢養十萬黃巾在陳留一帶。
“請皇甫公放心。我頗有朋友,現在天下殘破,無主土地很多,我可以分散安置他們。”
張霸抱拳行禮道。
皇甫嵩深深看了一眼張霸,然後說道:“小友仁義,我不如也。”
可能張霸這麽做是有名聲的緣故,但是事繁事多,而收效很小。
至少在皇甫嵩看來是收效很小。
畢竟他料不到張霸是為了以後要造反,讓黃巾為自己所用。
他看不到這麽遠。
一個人去幹事情繁瑣,而沒有太多利益的事情。不是仁義是什麽人?
皇甫嵩覺得張霸很特殊,身為武將奮勇殺敵,視人命為草芥。
這才是正常的。
比如在場武將都支持殺光了。
屠其城。
連他也下得去手。
但是張霸沒有。
而張霸又是那個最武將,最勇猛的人。
很複雜。
張霸沒有說什麽,隻是抱拳一禮。既然張霸明白了,皇甫嵩也不管他了。
於是張霸就開始操辦了。
首先他下令把城中百姓,也不知道是黃巾還是百姓的人,全部遷走到城外。
引起了一定的恐慌。
這麽做看起來要殺光他們。但是麵對張霸的軍鋒,還有威名,黃巾們不敢動。
然後張霸讓成廉去與諸將交涉,從戰利品中多分潤糧食。
也就是金銀財帛,我不要了。
我就要糧食。
諸將也挺樂意的。他們不缺糧食,有朝廷供給。
相反他們很需要金銀、絲絹,因為輕便可以帶迴去。
另外皇甫嵩也給了張霸一批軍糧。畢竟是小友,得幫忙。
然後張霸就開始收編這十幾萬的黃巾了。
第一步當然是拿出之前的老一套。
用巫蠱去選出黃巾中的死硬分子。
這一步走的非常順利,結果也很好。
因為張角病死了,而黃巾信仰崩塌的不在少數。大部分黃巾,都是拿刀劍刺了稻草人,表示與張角恩斷義絕。
少數沒有這麽做的,被張霸捕殺了。
這樣一來就好辦了。
原本張霸也可以邀名的。宣傳一下,皇甫嵩等人要屠殺你們,是我救下來的。
但不能這麽做。
換其他機會,張霸肯定宣揚自己的名聲。
空地上。十幾萬人烏泱泱的站在一起,男女老幼都有,有的孩子甚至不滿周歲,神色忐忑,氣氛極度緊張。
數千披堅執銳的精兵,還有鐵騎,在外虎視眈眈。
殺氣衝天。
站台上,張霸帶著典韋與親兵,按劍而立。張霸說道:“剛才你們都與張角兄弟,與太平道恩斷義絕了。”
“這非常好。”
“接下來。我要從你們之中選出識字的,在衙門之中有做小吏經驗的人。記錄下你們的名字,編造成冊。”
“我安排你們前往各地,做一些豪強的部曲,從此後不做漢民,隻為主家開墾田地,出入隨從。”
張霸聲音洪亮,但不足以被十幾萬人聽見,還得派人傳話。
等黃巾們聽完之後,然後不知道是誰先高唿起來。
“君侯仁義。”
猶如山唿海嘯一般。
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黃巾們不太清楚。
漢軍是可以屠殺他們的。
現在他們最終落到了陳留亭侯、突騎校尉張霸手中,還得了這麽個待遇。
已經是最優的下場了。
黃巾不再做漢民,而是做豪強的部曲。
他們不清楚,張霸在其中做了什麽,發揮了什麽作用,但肯定有做了什麽事情。
他們也知道,接手他們是一件苦差事。
張霸不能說,皇甫嵩與諸將要屠殺你們,是我救下了你們。
但他還是獲得了黃巾的感激。
還是獲得了仁義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