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張霸唿出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笑容,也藏起了非常的手段。


    很好,他們都很識趣。


    所以你好我好大家好。


    張霸端正了坐姿,對在座慷慨解囊的南陽高門大族的代表們,躬身行禮道:“有了這批物資,數十萬百姓可以活命了。我代替他們多謝諸位。”


    “張侯言重了。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是啊。他們因為黃巾之亂而變成流民,同為南陽人幫助他們是應該的。”


    高門大族的代表,紛紛還禮道。


    無論他們什麽想法。


    比如堂秋侯陰平。雖然心裏頭悲痛欲絕,但是場麵話說的也很漂亮。


    這錢糧物資沒有了,但是名聲得帶迴去吧。


    大堂內,其樂融融非常和睦。隨即,張霸請眾人前往客廳休息。


    他又吩咐廚子,準備酒宴。


    中午飯點的時候,準時開席。這幫高門大族的代表,歌舞雅樂什麽的,見多了。


    張霸就不拿出來丟人現眼了,直接上酒菜。 眾人推杯換盞,喝的比較痛快。


    拋開別的不說。張霸這個人其實也很有份量的,軍功封侯,拜為突騎校尉。


    還是蔡邕的女婿。


    現在黃巾起義還在持續,他的戰功可能還會增加,官位與侯位還會上升。


    這是一位冉冉上升的軍事新貴。


    隻要張霸能穩住,爵位傳承個三四代,也就成了大貴族。他們這些南陽大貴族的祖先,當年就是這麽跟著光武帝起家的。


    然後張霸就發現了鄧芝。


    物資糧草集會的時候,鄧芝不在。酒宴的時候,鄧芝跟著他父親鄧原一起參加的。


    老實說,鄧芝其實看著比較普通,沒有太強烈的氣息。張霸喝多了酒,隨口問道:“鄧公。你身後的孺子,可是子侄輩?”


    “正是。”鄧原很是謙虛的說道:“乃我小兒子鄧芝,帶出來增廣見聞。請張侯多加關照。”


    “噢?!”張霸的眼睛頓時一亮。


    鄧芝好啊。


    雖然不是個猛將,但也算個大將,是個精英。


    能文能武。


    是史書中正經八百記載的,蜀漢一方的優秀人物。而且史書上鄧芝的記載非常有意思。


    “拜見張侯。”鄧芝放下筷子,躬身行禮道。


    “免禮。”張霸抬了抬手,想了一下後,才笑著對眾人說道:“不瞞諸位說,我略懂相麵。”


    “噢!!!!”


    正在吃喝交流的眾人,頓時眼睛一亮,豎起了耳朵,抬眼看向張霸。


    相麵好啊


    很流行。


    想不到這位戰功彪炳,還懂治理郡縣的張侯,還會相麵,可真是多才多藝。


    張霸展開了說道:“我年幼時.......。”


    他把自己與吳匡特別編造出來,向蔡邕求親的履曆。


    詳細的說了出來。


    這個過往履曆有真有假。給張霸增加了神秘色彩,更奇妙的是,張霸現在確實是封侯拜將了。


    眾人聽的津津有味。


    張霸說完之後,話鋒一轉,對鄧原說道:“我跟著那相士,學過一些相麵之術。”


    “鄧公。你這小兒子的麵相不簡單啊。未來必定能封侯拜將,而且長壽。”


    張霸的話,是史書記載的。鄧芝早年被人相麵,說是年過七十,必定拜為大將軍,封侯。


    後來果然應驗。


    鄧原頓時驚喜,抱拳行禮道:“多謝張侯,如果我兒未來顯貴,必定不忘記張侯的恩惠。”


    “多謝張侯。”鄧芝也行禮道。


    相麵之術,其實虛無縹緲。


    但就是很流行,如果再帶點品評,就能提攜後輩。


    比如曹操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別看張霸隻是提了一嘴,但是在場這麽多的南陽高門大族。


    未來必定傳揚開來。


    無論相麵之術真假,這都是提攜後輩的事情。


    再說了。在場人物眾多,帶來後輩子侄的也不少。為什麽張霸隻說鄧芝,而不說其他人呢?


    要知道鄧原獻上的錢糧不是最多的,名聲也不是最大的。


    無緣無故。


    這麽一想,鄧原對張霸的“封侯拜將”,“未來顯貴”的相麵之詞,漸漸信了。他轉頭看向鄧芝,真是越看越喜歡。


    這孩子打小聰明。


    其他人的想法就各異了。


    有人認為,這是鄧原與張霸串通好的。


    幫鄧芝揚名。


    有人則有些相信,看向鄧芝的目光就多了幾分熱切。


    莫非南陽新野鄧氏,又要出一位大人物嗎?


    但無論如何,這對鄧氏父子來說,都是張霸的恩德、提攜。


    “這是鄧芝命中顯貴。借我之口說出而已。鄧公不必謝我。”


    張霸笑著說道。


    無論如何,這都是提攜後輩的事情。


    張霸這個郡守,提攜了鄧芝這個南陽高門大族的子孫。


    這個關係,就這麽定下了。


    一輩子的恩惠。


    等酒宴結束之後,眾人中沒有住處的。張霸安排在館驛居住,有住處的自行離開了。


    等第二天,就有人離開宛城,迴去各縣。


    鄧原、鄧芝父子多住了幾日,與張霸往來。


    這一次。有人把物資與金銀銅錢帶來了,有人沒有。張霸派遣了信任的官員,把所有的物資收集起來。


    糧食自不必說,金銀銅錢都拿去買糧食了。


    計有八萬石糧食。


    張霸畢竟是個臨時郡守,很快就要離開了。他不放心把八萬石糧食留下。


    這個時代的官,乃是黑心的。


    如果他收集到的糧食,被後任的郡守給貪墨了。那政績可就成了笑話。


    他就把這八萬石的糧食,以及原先郡中準備好的糧食,一股腦的發放給了二十幾萬百姓。


    保證這些百姓從現在到明年秋收的口糧。


    之後的給農具、種子、耕牛的事情,就要靠陳定這些人了。


    但這也足夠了。


    張霸不僅討滅了黃巾,還分兵討伐賊寇,安定一郡。


    收斂流民恢複秩序。


    從南陽高門大族皇親國戚之中,聚斂糧食,養活了二十幾萬百姓。


    往來不斷的糧車,就是證據。


    這讓他的官聲,變得更好。


    正所謂:“河東張侯,文治能安邦,武藝能討賊。”


    原本張霸是打算朝廷任命的郡守到來再走的。但是時間不等人,黃巾之戰已經到尾聲。


    搶功勞的時候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越人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越人士並收藏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