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


    陳留城已經解除了戒嚴,來城中避難的豪強大族,以及部分庶民都迴去了。


    但因為黃巾的破壞,很多人迴不去了,隻能在城中討生活。


    郡守徐庸很有擔當,盡量養活百姓,城中恢複了秩序。


    他也與整個陳留郡的縣城聯絡,互相支援物資。


    撫平黃巾作亂後的瘡痍。


    這都是托了張霸的福啊。要不是張霸救援陳留郡,並一力主戰,消滅了黃巾主力。


    陳留郡不會有今天。


    而現在張霸控製著黃巾六七萬人口,安劄在陳留城外,糧食方麵有些緊張。


    得到消息的陳留郡人,不斷有人驅趕著牛羊,甩大車載著糧食來幫助,感謝張霸。


    上午。


    張霸的大營。


    張霸是正規軍,與黃巾那種土鱉自然不同。


    他的大營建造的極為堅固,內部的區域也是井然有序。


    精確到茅坑的位置,營帳的距離,百姓的活動區域等等。


    整座大營顯露出強悍的氣息。


    營內的黃巾.....不,百姓。在張霸的統治下,有吃有喝,還這麽有秩序,人心都安定下來。


    張霸的威望與日俱增。


    百姓對張霸的情感從恐懼,畏懼,變成了尊敬,擁戴。


    不過這很多都是趙雲、陳宮的功勞。


    是的。


    原本張霸是把這數萬百姓交給沉穩的趙雲管理,順便訓練出五千精兵的。


    現在天下還亂,陳宮迴不去家鄉。張霸看他清閑,就請他幫忙。


    陳宮閑來無事,又很親近張霸,而且管理數萬人對他這種理論紮實,但沒有實際操作過的人來說,也是難得的經驗,自然是一口答應了。


    結果陳宮幹的非常好,把一切都弄的井然有序,編戶齊民。


    趙雲得以安心精選精壯,操練兵馬。


    至於張霸本人則很忙。


    忙著赴宴。


    這段時間很多人請他喝酒,有的人能推脫,有的人實在是推脫不掉。


    喝了個天昏地暗之後,張霸直到今日才來到了軍營觀看,屁股還沒坐熱。


    他便得知有陳留郡襄邑縣人張恆率領數十人,拉著十幾輛大車,驅趕豬羊來到營門。


    張霸帶著典韋一起出營門,與張恆相見。


    “我聽聞張司馬之事,所以特來送酒。”張恆很是豪爽,躬身行禮道。


    “多謝張公。”張霸很客氣的彎腰行禮,感謝了一番。並請張恆進入軍營吃了午飯。


    人心都是肉長的。


    張霸救陳留,活人無數。


    他們感恩戴德,也是在情理之中。


    吃了午飯,張恆就走了。張霸在大帳內坐著,看了看人口名冊,與陳宮說了一些話,交流了一下治民經驗。


    “公台是有大才能的。未來或為州長,或入朝為重臣,必定青史留名。”


    張霸對陳宮十分親近,笑著說道。


    陳宮也挺自信,悠然神往道:“願為一州刺史,肅齊萬裏,保一方平安。”


    二人說了一會兒話後,陳宮就下去忙了。張霸也走出大帳,觀看趙雲操練兵馬。


    校場上。


    趙雲身著甲胄,按劍站在高大的點兵台上。


    台子的右側,豎著一杆大旗。


    “張”字迎風飛舞。


    點兵台下數千精壯正在使用長矛。


    黃巾的武器比較充足,但是甲胄稀缺,皮甲、硬弓也不多。


    數千精壯站在下邊,雖然都是使得長矛,但是衣服顏色五花八門,有人穿甲胄,有人穿皮甲,一看就知道是雜牌軍。


    但也有優點。


    都是選出來的精壯,也有一股精氣神。


    這精氣神是張霸、趙雲聯合賦予的。


    張霸一戰嚇破黃巾的膽。這批黃巾是萬萬不敢與張霸為敵的。但反過來,如果能當張霸的兵,豈不是美滋滋?


    反正都要當兵,當然是跟著能打勝仗的將軍。


    有這種想法,精氣神自然是昂然向上的。趙雲帶兵也不錯,三天時間就似模似樣了。


    這批軍隊還是見過血,上過戰場的。


    未來可期。


    張霸與典韋一起登上了點兵台。


    趙雲聽見動靜,轉頭對張霸行禮道:“張公。”


    趙雲的心情好的不得了,與陳宮一樣的心思。


    陳宮是理論紮實,沒有治理百姓的經驗。


    趙雲也是兵書看了很多,但從沒有帶兵上千,現在一下子管五六千人馬。


    他又激動又饑渴。


    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吸取經驗,不斷的成長。


    像他這樣的天生武將,成長是非常快的。


    當然,他對張霸的感激之情也更深了。要不是張霸,他們家在冀州首當其衝,能否活下來還難說。


    更何況現在能管理這麽多兵馬。


    張霸對趙雲擺了擺手,意思是,繼續練兵,不必理我。


    張霸來到趙雲的身旁,看著趙雲指揮這數千人操練,沒有任何幹涉。


    他也耐得住寂寞,一看就看了一個時辰之久。直到被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


    “噠噠噠。”成廉手按劍柄,快步走上了點兵台,對迴過頭的張霸彎腰行禮,神色異常道:“張公。郡守傳來消息,王師東征。”


    “大將朱儁、皇甫嵩率兵進攻潁川郡。朱儁為先鋒,但卻被黃巾大將波才擊破,戰敗撤走。”


    “皇甫嵩見到前鋒被攻破,不戰而走,波才追擊。皇甫嵩撤兵到長社,黃巾十萬精壯圍城。”


    “局勢對王師非常不利。”


    張霸當然不可能因為解了陳留之圍,收降了數萬黃巾,繳獲輜重無數,就停下腳步。


    他想要更多,更多。


    而接收朝廷的消息,當然是郡縣快。於是他拜托郡守徐庸,一旦朝廷有新消息,就派人來告訴他。


    漢末的三大名將。


    朱儁、盧植、皇甫嵩當然都是大人物,扶大廈之將傾,力挽狂瀾。


    但皇甫嵩、朱儁的開局很不利。


    有什麽能比雪中送炭,更溫暖人心的呢?


    “請公台準備糧草輜重。我率領鐵騎一營,步軍四營,南下解救王師。”


    “子龍留守。如果有小股黃巾來襲擊陳留郡,子龍吞滅了。如果黃巾太多,子龍就幫郡守守城。”


    張霸從容不迫的下令道。


    “是。”趙雲、成廉躬身應是,隨即依令行事。


    張霸又派人去告訴嶽父這個事情,來到了大帳坐下。他的內心並不平靜。


    陳留郡隻是小兒科,連副線都算不上。


    長社之戰,才是他正式在黃巾起義中登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越人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越人士並收藏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