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陳宮
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 作者:吳越人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午。
太陽毒辣。
陳留城外,經過多日鏖戰。雙方都受不了了,今日罷戰。
黃巾號稱十萬,其實隻有七八萬人。其中既有精壯的兵丁,也有老弱婦孺。
也就是軍隊帶家屬作戰,與匈奴人的模式差不多。
不過黃巾有一個特點,他們有兩手準備。一手是妖言惑眾,蠱惑百姓加入黃巾,信奉太平道。
現在黃巾強盛,似有席卷天下的趨勢。對於百姓、部分豪強來說,擁有極大的吸引力。
一手是掠奪百姓。
所以他們的隊伍是越來越多,仿佛滾雪球一般的壯大。
相反,陳留郡內的人,則是越打越少。
所以現在城池危如累卵。
陳留城頭。
“漢”字旌旗依舊,飛揚雄風。旌旗下的城池,到處都是鮮血,以及箭矢射出的孔洞。
兵丁雖然不少,但人人疲憊不堪,少數是受了輕傷,但沒有得到好的關照,仍然被派遣上來,執行戒備任務。
軍隊中彌漫著一股頹喪的氣息。
沒有強將,不是強兵。
如何能長久?
城中。
百姓的人數倒是減少了一些。因為很多精壯都被征召,並且戰死了。
他們大多都沒有好的居住環境,不少都是沿街住著,家產隻有細軟。
沒有糧食,他們隻能由官府供養。而官府的糧食也是有限的,需要優先供給兵丁。
所以百姓們多數都是食不果腹,饑腸轆轆。
空氣中彌漫著悲傷、惶恐、不安的氣息。
黑雲壓城城欲摧。
黃巾就像是懸浮在所有人頭上的一柄利刃,隨時都可能落下,讓所有人都心驚膽戰。
蔡邕宅邸內。
蔡邕還有糧食吃。雖然日子也不好過,但至少能吃飽飯。
但就算如此,蔡邕也是每日裏唉聲歎氣。
書房內。
蔡邕父女正在看書。他們大部分的書都扔在了莊園內,但隨身帶了一些。
“哎。”蔡邕怎麽也看不進去,放下了竹簡長歎了一聲。
“父親不必憂心,如果事不可為。我們父女一起殉國,也不會孤單。”
蔡琰輕歎了一聲,也放下了竹簡,抬起小臉對蔡邕說道。
她已經有了覺悟,如果陳留城破,就用匕首自盡了。她隨身攜帶的小荷包內,沒有其他,隻有一把鋒利的匕首。
不過,她的內心仍然存有希望
她很慶幸自己在黃巾兵臨城下的時候,就派遣人去了河東向兄長求救。
現在還有希望。
要是當時沒有這麽做,就隻剩下絕望了。
蔡琰這麽說,蔡邕反而更難過了。他連連搖頭,心中暗道;“我一把年紀了,死不足惜。”
“你還年紀輕輕,又有好姻緣。這亂世之中,哪有比張霸更好的姻緣?死了多可惜。”
與蔡琰相比,他更絕望一些。人都出去這麽久了,卻還沒有見到張霸援軍。
莫非路上出了事情?
或是張霸自身難保?
嗚唿哀哉,嗚唿哀哉啊。
管家從外走了進來,行禮道:“主人。郡守來了。”
蔡邕有些驚訝,蔡琰心中一動,十分機敏的說道:“恐怕是為了糧食的事情。”
蔡邕醒悟立刻站起走出了書房,來到了大堂。
大堂內。
郡守徐庸身上穿著便服,腰間佩著長劍,跪坐在客座上。
“蔡公。”徐庸聽見動靜轉頭看去,見到蔡邕之後,站起來拱手行禮道。
“徐郡守。”蔡邕一拱手還禮,然後請了徐庸坐下,自己也來到主位上坐下,抬頭問道:“現在黃巾十萬攻城,郡守日理萬機。卻抽空來我家拜訪,必定有事。”
“請郡守直說。”
徐庸心中一寬,不愧是德高望重的大儒,就是明白事理。他沒有猶豫,拱手說道:“現在城中糧食短缺,而大族糧倉豐滿。蔡公德高望重。我想請蔡公出麵,向大族討一些糧食。”
蔡邕立刻說道:“如果城破,守著糧食也不過便宜了黃巾賊寇罷了。我蔡氏願意出五十石的糧食。我馬上去遊說城中大族,拿出糧食。”
五十石就是六千斤,相比於目前陳留城的情況,實在是杯水車薪。
但對於蔡氏來說,已經是很大一筆了。
蔡邕慷慨,也明白事理。
“多謝蔡公。”徐庸內心鬆了一口氣,也很感激蔡邕,深深行禮道。
“郡守客氣。”蔡邕擺了擺手。片刻後,徐庸帶著整個蔡氏出的五十石糧食走了。
蔡邕也離開了宅邸,前往城中大族遊說。
他一張老臉還是很管用的,無論是慷慨的,還是吝惜的,都願意出糧食。
有了糧食供給,城池就可以再堅持堅持了。
人在絕境的時候,自強的人自救。
這大漢朝雖然爛透了,但也還是有像蔡邕這樣的人。
無獨有偶。
想救陳留城的人,不僅是蔡邕。
有一個人。
姓陳名宮,字公台。乃兗州東郡人,黃巾爆發的時候,他正在陳留遊學,被困在了好友的莊園中。
陳留城西北方向,有一個偏僻的地方。
叫柳池。
陳留人陳思的莊園,就坐落在此。陳思家族在這裏耕耘了百餘年,樹大根深。
在黃巾剛剛爆發的時候,他就聚集了豪強、百姓上千家,鎮守自己的莊園,並擊退了來犯的小股黃巾。
然後他立刻組織精壯,對自己的莊園進行改建。在短時間內,建造出了一座不是很堅固,但可以唬人的外牆。
集結糧食,訓練兵馬,積極自救。
黃巾起義爆發,陳留郡的縣城、莊園被攻破了無數。
但他陳家卻保存了下來,而且發展壯大了。
這當然是陳思自己有威望、能力,但也離不開他的朋友陳宮的幫助。
陳家塢堡內。
兵丁披堅執銳或站崗,或巡邏,一絲不苟,肅殺之氣直衝雲霄。
陳思的宅子,書房內。
陳宮與陳思正在說話。
陳思是個讀書人,但長的有點武,國字臉,丹鳳眼,身材健壯高大,很有氣勢。
陳宮就不一樣了。
他膚色白皙細膩,五官端正,麵容偏柔和,身材修長不胖不瘦,頭戴劉氏冠,身穿藍色寬袖袍服,腰間掛著一柄長劍。
他正襟危坐,很有士人的氣度。
陳宮對陳思說道:“子心(陳思表字),現在黃巾強盛,之所以沒有來討伐我們。是因為陳留城還在。如果陳留城破,我們也要滅亡。”
“得想辦法救陳留。”
陳思點了點頭,但又搖頭說道:“於公於私,我都該救陳留,但奈何勢單力孤。”
陳宮已經有謀略,正打算說話。
一名部曲來到了書房外,躬身行禮道:“主人。有一人自稱是河東張霸的使者,特來求見。”
太陽毒辣。
陳留城外,經過多日鏖戰。雙方都受不了了,今日罷戰。
黃巾號稱十萬,其實隻有七八萬人。其中既有精壯的兵丁,也有老弱婦孺。
也就是軍隊帶家屬作戰,與匈奴人的模式差不多。
不過黃巾有一個特點,他們有兩手準備。一手是妖言惑眾,蠱惑百姓加入黃巾,信奉太平道。
現在黃巾強盛,似有席卷天下的趨勢。對於百姓、部分豪強來說,擁有極大的吸引力。
一手是掠奪百姓。
所以他們的隊伍是越來越多,仿佛滾雪球一般的壯大。
相反,陳留郡內的人,則是越打越少。
所以現在城池危如累卵。
陳留城頭。
“漢”字旌旗依舊,飛揚雄風。旌旗下的城池,到處都是鮮血,以及箭矢射出的孔洞。
兵丁雖然不少,但人人疲憊不堪,少數是受了輕傷,但沒有得到好的關照,仍然被派遣上來,執行戒備任務。
軍隊中彌漫著一股頹喪的氣息。
沒有強將,不是強兵。
如何能長久?
城中。
百姓的人數倒是減少了一些。因為很多精壯都被征召,並且戰死了。
他們大多都沒有好的居住環境,不少都是沿街住著,家產隻有細軟。
沒有糧食,他們隻能由官府供養。而官府的糧食也是有限的,需要優先供給兵丁。
所以百姓們多數都是食不果腹,饑腸轆轆。
空氣中彌漫著悲傷、惶恐、不安的氣息。
黑雲壓城城欲摧。
黃巾就像是懸浮在所有人頭上的一柄利刃,隨時都可能落下,讓所有人都心驚膽戰。
蔡邕宅邸內。
蔡邕還有糧食吃。雖然日子也不好過,但至少能吃飽飯。
但就算如此,蔡邕也是每日裏唉聲歎氣。
書房內。
蔡邕父女正在看書。他們大部分的書都扔在了莊園內,但隨身帶了一些。
“哎。”蔡邕怎麽也看不進去,放下了竹簡長歎了一聲。
“父親不必憂心,如果事不可為。我們父女一起殉國,也不會孤單。”
蔡琰輕歎了一聲,也放下了竹簡,抬起小臉對蔡邕說道。
她已經有了覺悟,如果陳留城破,就用匕首自盡了。她隨身攜帶的小荷包內,沒有其他,隻有一把鋒利的匕首。
不過,她的內心仍然存有希望
她很慶幸自己在黃巾兵臨城下的時候,就派遣人去了河東向兄長求救。
現在還有希望。
要是當時沒有這麽做,就隻剩下絕望了。
蔡琰這麽說,蔡邕反而更難過了。他連連搖頭,心中暗道;“我一把年紀了,死不足惜。”
“你還年紀輕輕,又有好姻緣。這亂世之中,哪有比張霸更好的姻緣?死了多可惜。”
與蔡琰相比,他更絕望一些。人都出去這麽久了,卻還沒有見到張霸援軍。
莫非路上出了事情?
或是張霸自身難保?
嗚唿哀哉,嗚唿哀哉啊。
管家從外走了進來,行禮道:“主人。郡守來了。”
蔡邕有些驚訝,蔡琰心中一動,十分機敏的說道:“恐怕是為了糧食的事情。”
蔡邕醒悟立刻站起走出了書房,來到了大堂。
大堂內。
郡守徐庸身上穿著便服,腰間佩著長劍,跪坐在客座上。
“蔡公。”徐庸聽見動靜轉頭看去,見到蔡邕之後,站起來拱手行禮道。
“徐郡守。”蔡邕一拱手還禮,然後請了徐庸坐下,自己也來到主位上坐下,抬頭問道:“現在黃巾十萬攻城,郡守日理萬機。卻抽空來我家拜訪,必定有事。”
“請郡守直說。”
徐庸心中一寬,不愧是德高望重的大儒,就是明白事理。他沒有猶豫,拱手說道:“現在城中糧食短缺,而大族糧倉豐滿。蔡公德高望重。我想請蔡公出麵,向大族討一些糧食。”
蔡邕立刻說道:“如果城破,守著糧食也不過便宜了黃巾賊寇罷了。我蔡氏願意出五十石的糧食。我馬上去遊說城中大族,拿出糧食。”
五十石就是六千斤,相比於目前陳留城的情況,實在是杯水車薪。
但對於蔡氏來說,已經是很大一筆了。
蔡邕慷慨,也明白事理。
“多謝蔡公。”徐庸內心鬆了一口氣,也很感激蔡邕,深深行禮道。
“郡守客氣。”蔡邕擺了擺手。片刻後,徐庸帶著整個蔡氏出的五十石糧食走了。
蔡邕也離開了宅邸,前往城中大族遊說。
他一張老臉還是很管用的,無論是慷慨的,還是吝惜的,都願意出糧食。
有了糧食供給,城池就可以再堅持堅持了。
人在絕境的時候,自強的人自救。
這大漢朝雖然爛透了,但也還是有像蔡邕這樣的人。
無獨有偶。
想救陳留城的人,不僅是蔡邕。
有一個人。
姓陳名宮,字公台。乃兗州東郡人,黃巾爆發的時候,他正在陳留遊學,被困在了好友的莊園中。
陳留城西北方向,有一個偏僻的地方。
叫柳池。
陳留人陳思的莊園,就坐落在此。陳思家族在這裏耕耘了百餘年,樹大根深。
在黃巾剛剛爆發的時候,他就聚集了豪強、百姓上千家,鎮守自己的莊園,並擊退了來犯的小股黃巾。
然後他立刻組織精壯,對自己的莊園進行改建。在短時間內,建造出了一座不是很堅固,但可以唬人的外牆。
集結糧食,訓練兵馬,積極自救。
黃巾起義爆發,陳留郡的縣城、莊園被攻破了無數。
但他陳家卻保存了下來,而且發展壯大了。
這當然是陳思自己有威望、能力,但也離不開他的朋友陳宮的幫助。
陳家塢堡內。
兵丁披堅執銳或站崗,或巡邏,一絲不苟,肅殺之氣直衝雲霄。
陳思的宅子,書房內。
陳宮與陳思正在說話。
陳思是個讀書人,但長的有點武,國字臉,丹鳳眼,身材健壯高大,很有氣勢。
陳宮就不一樣了。
他膚色白皙細膩,五官端正,麵容偏柔和,身材修長不胖不瘦,頭戴劉氏冠,身穿藍色寬袖袍服,腰間掛著一柄長劍。
他正襟危坐,很有士人的氣度。
陳宮對陳思說道:“子心(陳思表字),現在黃巾強盛,之所以沒有來討伐我們。是因為陳留城還在。如果陳留城破,我們也要滅亡。”
“得想辦法救陳留。”
陳思點了點頭,但又搖頭說道:“於公於私,我都該救陳留,但奈何勢單力孤。”
陳宮已經有謀略,正打算說話。
一名部曲來到了書房外,躬身行禮道:“主人。有一人自稱是河東張霸的使者,特來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