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李肅
三國:組建最強武將集團 作者:吳越人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並州。
漢朝開國的時候,原本隻有長城以南的土地。後來漢武帝派遣大將衛青、霍去病,深入大漠,窮追匈奴單於。
在長城外並河套地區,設置了朔方等郡。
這個時候還沒有棉花,邊地苦寒,北地漢人極少。
到了漢武帝的孫子,漢宣帝時期。匈奴分裂成為南北匈奴,南匈奴向漢朝臣服,送人質入朝。
到了東漢的時候,匈奴人再一次分裂。一部分內附漢朝,被漢光武帝安置在河套以及周邊地區,設置護匈奴中郎將,管理匈奴人。
曆史就是個輪迴,但是統治者從不接受教訓。
在漢朝強盛的時候,匈奴人臣服,經常被漢臣欺負,幹預單於廢立。
但等漢朝虛弱的時候,匈奴人就跋扈起來,南侵漢土,殺戮百姓。
現在匈奴已經強大,南侵並州。
所謂的朔方、雲中、五原等郡,實際上是匈奴人的勢力範圍。
漢人人口少,隻守著城池而已。
匈奴人的勢力,甚至已經進入了長城以南,整個並州,與涼州差不多了。
胡漢雜居。
朝廷的命令,在並州不好使。各種山賊、流寇盤踞太行山、呂粱山。
豪強大族,兵強馬壯。
經常有人殺了郡守、縣令。
正因為民風彪悍,所以並州、涼州兵才會這麽強悍。
董卓這個生長在胡、漢邊地,天生的強者思維,有力量,就敢膽大妄為。
加上涼州精兵,成為了壓垮漢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匈奴人雖然強悍,有些東西是與漢人互補的。
匈奴人有好馬,漢人有絲綢、茶葉。
從解縣到汾陰,有崇山峻嶺。小隊伍可以翻山越嶺,大隊伍就不好過了。
張霸帶隊離開了張家塢堡之後,沿著與河流走向一模一樣的大道,向東北而去。
長長的隊伍,軍容嚴整,貨物眾多,豎起數麵“張”字旌旗,迎風飛舞,獵獵作響。
這隊伍很壯觀。
引得路上的行人,商隊,都情不自禁的讓開道路,對隊伍指指點點。
“這是誰啊?好龐大的商隊。“張”?”
“是河東張霸。”
“張霸?河東?我隻聽說過河東有個衛家,乃是世族,無比顯赫。張氏?”
“張氏不是世族,是寒門。但是張霸為人強梁,縱橫縣城。不久前,剿滅了山賊錢衝。實力很強,在解縣、汾陰都有很大勢力。”
“寒門,哼。”
張霸的隊伍很龐大,隊伍嚴整,讓人畏懼。但畢竟寒門,有人一聽張霸是寒門,就產生了輕視之心。
這是世家的時代。
張霸對此當然不知情,就算知道也不在意。
不過,這麽龐大的隊伍,一路向北。無論是稱讚還是非議,都增加了張霸的名聲。
臨汾、聞喜、絳邑、臨汾、平陽、永安。
張霸所過之處,名聲都打出去了。一些豪強還特意帶人,來認識張霸。
並送上酒肉、米糧。
畢竟大家都是河東老鄉嘛,而且張霸為人強梁,勢力這麽大,又能討平山賊錢衝。
多個朋友,多條路。
多個強大的朋友,多好幾條路。
張霸當然很客氣,一一謝過,與他們結交後,才再次上路。
這既是一次販賣絲綢的生意之路,也是結識豪傑的路,更是打出名氣的路。
隊伍離開永安之後,就是並州地界了。
就沒人理會張霸了。
河東老鄉那叫老鄉。並州人與司隸校尉部的人,那關係就遠了。
誰鳥張霸。
到了並州之後,就能明顯感覺到荒涼了。明明是汾河流經之地,土地肥沃。
但是荒地一片一片,到處都是破敗的村莊。顯然之前有人住,現在荒廢了。
眼看天黑了,前方就是一座破敗的村落。張霸對典韋說道:“傳令,在這裏安營紮寨,修築防禦工事。”
“是。”
典韋拱手應是,親自下去傳令了。
張霸的兵是精兵,做什麽事情都井井有條。
他們在荒地上,清理出來了一塊平地,用自己帶來的木頭,建立了一座營地,再修築防禦工事。
當然,隨軍的民夫也出了大力氣。
很快,一座堅固的大營,便拔地而起,一看便知道不好惹。
張霸帶著典韋,來到村落觀看。他還進入破敗的房子看了看,對典韋歎道:“朝廷內鬥,苦百姓啊。”
“並州、涼州隻是名義上還存在,事實上或為羌胡控製,或為豪強割據。空有名頭了。”
“等我有地位,有身份,定率兵掃平並州,亡匈奴。”
說到這裏,張霸斬釘截鐵,目露兇光。
這是一個好的時代。
權利、國家、美人,他什麽都想要。而一旦得了天下,當然是掃平四海,誅滅逞兇的蠻夷。
善待蠻夷,是漢人的一個大問題。
到了司馬家,五胡亂華。匈奴進一步內遷,還出了一個叫劉淵的妖孽,他自稱是漢朝正統,建立匈奴劉漢政權。
還給劉禪上了個諡號,叫“漢懷帝”。
可笑又悲哀。
“張公提十萬兵,深入大漠。我願為馬前卒。”典韋躬身行禮道。
“願為馬前卒。”四周部曲也是熱血沸騰,躬身行禮道。
“好。”張霸重重點頭,然後讓部曲推倒房屋,取了木頭,迴去生火做飯。
遇到不少毒蛇,部曲們想抓住吃肉。
好大一坨肉。
但被張霸阻止了。有些寄生蟲高溫是殺不死的,為了這點肉,擔風險不值得。
張霸還禁止部曲吃生魚片。加上推廣喝熱水什麽的。
效果斐然。
張霸的兵很少拉肚子,也很少生病,身強力壯。
張霸很快迴到了營地,剛坐下來,打算喝口水,休息一下,等吃飯了。
他也是第一次走這麽遠的路,身體就像散架了一樣,尤其是屁股疼。
騎馬短程很爽,長途是受罪。
他剛喝了兩口熱水,就有部曲進來稟報,說道:“張公。有自稱是五原郡李肅的商人求見。”
張霸一聽,在典韋莫名其妙的目光中,放下茶杯,撫掌一笑道:“這出了門,果然就有好事發生。”
“在家裏待著,就是守株待兔了,遇到好事的幾率很小。”
李肅。
大小也算個人物。
而且,李肅肯定認識呂布。
漢朝開國的時候,原本隻有長城以南的土地。後來漢武帝派遣大將衛青、霍去病,深入大漠,窮追匈奴單於。
在長城外並河套地區,設置了朔方等郡。
這個時候還沒有棉花,邊地苦寒,北地漢人極少。
到了漢武帝的孫子,漢宣帝時期。匈奴分裂成為南北匈奴,南匈奴向漢朝臣服,送人質入朝。
到了東漢的時候,匈奴人再一次分裂。一部分內附漢朝,被漢光武帝安置在河套以及周邊地區,設置護匈奴中郎將,管理匈奴人。
曆史就是個輪迴,但是統治者從不接受教訓。
在漢朝強盛的時候,匈奴人臣服,經常被漢臣欺負,幹預單於廢立。
但等漢朝虛弱的時候,匈奴人就跋扈起來,南侵漢土,殺戮百姓。
現在匈奴已經強大,南侵並州。
所謂的朔方、雲中、五原等郡,實際上是匈奴人的勢力範圍。
漢人人口少,隻守著城池而已。
匈奴人的勢力,甚至已經進入了長城以南,整個並州,與涼州差不多了。
胡漢雜居。
朝廷的命令,在並州不好使。各種山賊、流寇盤踞太行山、呂粱山。
豪強大族,兵強馬壯。
經常有人殺了郡守、縣令。
正因為民風彪悍,所以並州、涼州兵才會這麽強悍。
董卓這個生長在胡、漢邊地,天生的強者思維,有力量,就敢膽大妄為。
加上涼州精兵,成為了壓垮漢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匈奴人雖然強悍,有些東西是與漢人互補的。
匈奴人有好馬,漢人有絲綢、茶葉。
從解縣到汾陰,有崇山峻嶺。小隊伍可以翻山越嶺,大隊伍就不好過了。
張霸帶隊離開了張家塢堡之後,沿著與河流走向一模一樣的大道,向東北而去。
長長的隊伍,軍容嚴整,貨物眾多,豎起數麵“張”字旌旗,迎風飛舞,獵獵作響。
這隊伍很壯觀。
引得路上的行人,商隊,都情不自禁的讓開道路,對隊伍指指點點。
“這是誰啊?好龐大的商隊。“張”?”
“是河東張霸。”
“張霸?河東?我隻聽說過河東有個衛家,乃是世族,無比顯赫。張氏?”
“張氏不是世族,是寒門。但是張霸為人強梁,縱橫縣城。不久前,剿滅了山賊錢衝。實力很強,在解縣、汾陰都有很大勢力。”
“寒門,哼。”
張霸的隊伍很龐大,隊伍嚴整,讓人畏懼。但畢竟寒門,有人一聽張霸是寒門,就產生了輕視之心。
這是世家的時代。
張霸對此當然不知情,就算知道也不在意。
不過,這麽龐大的隊伍,一路向北。無論是稱讚還是非議,都增加了張霸的名聲。
臨汾、聞喜、絳邑、臨汾、平陽、永安。
張霸所過之處,名聲都打出去了。一些豪強還特意帶人,來認識張霸。
並送上酒肉、米糧。
畢竟大家都是河東老鄉嘛,而且張霸為人強梁,勢力這麽大,又能討平山賊錢衝。
多個朋友,多條路。
多個強大的朋友,多好幾條路。
張霸當然很客氣,一一謝過,與他們結交後,才再次上路。
這既是一次販賣絲綢的生意之路,也是結識豪傑的路,更是打出名氣的路。
隊伍離開永安之後,就是並州地界了。
就沒人理會張霸了。
河東老鄉那叫老鄉。並州人與司隸校尉部的人,那關係就遠了。
誰鳥張霸。
到了並州之後,就能明顯感覺到荒涼了。明明是汾河流經之地,土地肥沃。
但是荒地一片一片,到處都是破敗的村莊。顯然之前有人住,現在荒廢了。
眼看天黑了,前方就是一座破敗的村落。張霸對典韋說道:“傳令,在這裏安營紮寨,修築防禦工事。”
“是。”
典韋拱手應是,親自下去傳令了。
張霸的兵是精兵,做什麽事情都井井有條。
他們在荒地上,清理出來了一塊平地,用自己帶來的木頭,建立了一座營地,再修築防禦工事。
當然,隨軍的民夫也出了大力氣。
很快,一座堅固的大營,便拔地而起,一看便知道不好惹。
張霸帶著典韋,來到村落觀看。他還進入破敗的房子看了看,對典韋歎道:“朝廷內鬥,苦百姓啊。”
“並州、涼州隻是名義上還存在,事實上或為羌胡控製,或為豪強割據。空有名頭了。”
“等我有地位,有身份,定率兵掃平並州,亡匈奴。”
說到這裏,張霸斬釘截鐵,目露兇光。
這是一個好的時代。
權利、國家、美人,他什麽都想要。而一旦得了天下,當然是掃平四海,誅滅逞兇的蠻夷。
善待蠻夷,是漢人的一個大問題。
到了司馬家,五胡亂華。匈奴進一步內遷,還出了一個叫劉淵的妖孽,他自稱是漢朝正統,建立匈奴劉漢政權。
還給劉禪上了個諡號,叫“漢懷帝”。
可笑又悲哀。
“張公提十萬兵,深入大漠。我願為馬前卒。”典韋躬身行禮道。
“願為馬前卒。”四周部曲也是熱血沸騰,躬身行禮道。
“好。”張霸重重點頭,然後讓部曲推倒房屋,取了木頭,迴去生火做飯。
遇到不少毒蛇,部曲們想抓住吃肉。
好大一坨肉。
但被張霸阻止了。有些寄生蟲高溫是殺不死的,為了這點肉,擔風險不值得。
張霸還禁止部曲吃生魚片。加上推廣喝熱水什麽的。
效果斐然。
張霸的兵很少拉肚子,也很少生病,身強力壯。
張霸很快迴到了營地,剛坐下來,打算喝口水,休息一下,等吃飯了。
他也是第一次走這麽遠的路,身體就像散架了一樣,尤其是屁股疼。
騎馬短程很爽,長途是受罪。
他剛喝了兩口熱水,就有部曲進來稟報,說道:“張公。有自稱是五原郡李肅的商人求見。”
張霸一聽,在典韋莫名其妙的目光中,放下茶杯,撫掌一笑道:“這出了門,果然就有好事發生。”
“在家裏待著,就是守株待兔了,遇到好事的幾率很小。”
李肅。
大小也算個人物。
而且,李肅肯定認識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