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奏陛下,故太子遺願,事關重大。”


    “梁國公與吳王殿下關係特殊,僅憑他一人之言,不足為據!”


    黃子澄看得很清楚。


    皇帝陛下不久前,剛剛經曆喪子之痛。


    隻恨不得能將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給兒子。


    若真是朱標的遺願,那皇帝陛下一定會想方設法完成。


    如今之計,也隻有釜底抽薪,直接否認藍玉說的話。


    畢竟,朱標就算真說過這話,當時也不一定還有其他人在場。


    誰又能證明呢?


    果然。


    此言一出,老朱的神色也是為之一變。


    藍玉忙道:“陛下,此事千真萬確!”


    他心裏並不慌。


    因為他說的,確實是真的。


    朱標的確曾經這樣說過。


    那時候,朱雄英已死,呂氏還沒有扶正,朱允熥是如假包換的嫡長子。


    常氏所生,與常升、藍玉等一幹武將勳貴關係緊密。


    在當時的朱標看來,若自己有朝一日登基,那朱允熥自然會被立為太子。


    何況,就算朱標心中有別的想法,在藍玉,常升等武將勳貴麵前,也會這麽說,以拉攏人心。


    至於這個算不算朱標生前的遺願,那就任由老朱去解讀了!


    在朱標死後,這些話,藍玉其實都快忘了。


    畢竟,朱標生前與他說過的話,很多很多。


    這番話也是閑談時偶然說起,並不是鄭重其事的交待什麽。


    藍玉自然也不會放在心上。


    何況,在藍玉看來,立誰為儲君,這是老朱乾綱獨斷的事。


    就算朱標說了也不算啊。


    更別說他都不在了!


    但是,昨晚朱允熥特意交待,他的安身立命之本,便是對朱標的忠心。


    藍玉才細細去迴想朱標生前曾說過的每一句話。


    然後,便想起了這件事。


    要表現自己朱標的忠,可不就得將朱標說過的話,都牢牢記住,死死遵照執行嗎?


    至於是閑談,還是正式命令,那重要嗎?


    反正朱標說過是真的!


    那便誰也不能說,這不是朱標心中所想所念!


    黃子澄目光狠厲,質問道:“你口口聲聲說是故太子所言,敢問誰能證明?”


    話音剛落,一旁的開國公常升才如夢初醒。


    他慌忙拜道:“臣能證明,梁國公所言不假。”


    “故太子說那些話的時候,臣也在場,聽得明明白白。”


    “當時還有幾個人也在,旁邊還有侍衛,他們都可以作證。”


    “陛下若是不信,可以傳他們上殿,當堂質問,便一清二楚了!”


    黃子澄頓時隻覺有一盆涼水,當頭淋下。


    原以為朱標的話,隻對藍玉一個人說過,死無對證,他便可以從中作梗。


    卻沒有想到,竟然還有其他人在場。


    老朱冷冷道:“你還有什麽話要說嗎?”


    黃子澄當然不敢再糾纏。


    常升敢那樣說,顯然是不怕找人對質。


    再繼續糾纏,隻會讓自己下不了台。


    實際上,黃子澄很清楚,以朱允熥之前的身份,朱標說那樣的話,並不奇怪。


    也沒有太多的意義,更不是什麽遺願!


    畢竟,朱允熥嫡子的身份,擺在那裏。


    朱標當然會理所應當的認為他是自己的繼承人,然後與別人說那樣的話。


    不過,這不一定是朱標認真考慮的結果。


    真要到立儲的時候,朱標肯定會反複衡量,然後再確定。


    那可能就不見得是立朱允熥了!


    黃子澄心中有這樣的念頭,滿殿大臣中,很多人也都有這樣的想法。


    但是。


    這些話,沒法說。


    沒法和一個極度疼愛兒子,又剛剛經曆了喪子之痛,一心想完成兒子遺願的老父親去說。


    何況對方不僅僅是老父親,還是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更是動不動就會揮起屠刀的人。


    你硬說那隻是故太子隨口說的,當不得真!


    皇帝陛下認為你是故意挑拔怎麽辦?


    這可不是能開玩笑的事!


    故太子是皇帝陛下的逆鱗,也是禁忌。


    在這上麵一句話說不好,立時便有可能人頭落地!


    腦袋畢竟隻有一個。


    就算他黃子澄不怕死,也不能死得毫無價值。


    不過,黃子澄也不打算就此而退。


    “啟奏陛下,昨日吳王殿下率錦衣衛捉拿梁國公時,定遠侯王弼公然聚眾包圍錦衣衛,並汙蔑吳王殿下造反!”


    “後麵雖經勸導而離開,但此舉已屬大逆不道!”


    “此事京中武將勳貴之家參與者眾多。”


    “他們無君無父,竟然膽敢聚眾圍攻吳王殿下。”


    “微臣以為,對於這樣的人,應嚴懲不貸!”


    既然一時間搬不倒朱允熥,也弄不掉藍玉,那便將目標對準其他的武將勳貴。


    昨天派出家丁圍困的武將勳貴,無疑都是藍玉的黨羽。


    與藍玉的關係,非同一般。


    才會在獲得消息之後,不顧一切,帶著家丁,前來救人。


    領頭的王弼,更是藍玉的死黨。


    鏟除掉這些人,便是剪掉了藍玉的翅膀,也能大大削減朱允熥的勢力。


    而且,理由是現成的。


    皇帝陛下現在不是看重吳王嗎?


    不是要將江山社稷都托付給吳王嗎?


    那王弼這些人,帶著家丁圍攻吳王,豈不是罪該萬死?


    皇帝陛下能不生氣,不忌恨他們嗎?


    要知道,他們這位皇帝陛下,可從來不是什麽大度的人!


    當然,黃子澄心中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算盤。


    那便是利用處理王弼和一幹武將勳貴謀反之事,來拖延正式立儲的時間。


    立儲是大事。


    要祭祀天地祖宗,有一係列很繁瑣的程序。


    朝中的官員,都會因此而手忙腳亂好一陣子。


    要將朝內的大事,都處理得差不多了,才會立儲,以免誤事。


    查王弼等人造反的案子,便是契機。


    能將正式立儲的時間,先往後拖一拖。


    或許,就能找到轉機。


    朱允熥聞言,心中一驚,立時便已明白了黃子澄心中的謀劃。


    隨著時間的推移,耳濡目染,以及每日勞神費力的算計,他對權利鬥爭,也已越來越敏感。


    原以為按曆史來說,黃子澄這種人,在謀略上,應該算是一個廢物般的存在了。


    沒想到他卻還有這般智計。


    參王弼,這一點很容易想到!


    畢竟王弼做的事情是顯而易見的。


    但眼下這個時刻,眾人都被突如其來的變化給震住,不敢輕舉妄動。


    隻要稍微耽擱一下,正式立儲的詔書,就可能會頒布。


    那時候再參王弼,就不能起到這個作用了!


    黃子澄能在短短瞬間,想明白這一點,當機立斷,挺身而出,從而實現指東打西的效果。


    也足見他還是有幾分聰明才智的。


    但很快,朱允熥又釋然。


    世人千千萬,能上史書的又有幾個?


    被史書記載的人物,哪怕就是一個笨蛋,那也不是一般的笨蛋!


    何況黃子澄出身平凡,完全是憑能力爬上去的。


    會試第一名,殿試第三名的學霸,又怎麽可能真的是笨蛋呢?


    靖難時出錯主意,可能有許多原因,畢竟當局者謎。


    他能得老朱認可,讓他去教導皇孫,便足以說明,他還是有幾分本事的。


    朝堂上這群大臣,從來就沒有一個是笨蛋!


    朱允熥此時還是一副很悲傷的模樣,也不好做任何反應,插言講話,隻能靜靜旁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請朱元璋退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薑阿山小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薑阿山小樹並收藏大明:開局請朱元璋退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