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這章被我發到前麵去了)
穿越戰國,開局直麵白起 作者:天蓬校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本來想湊個整數的,結果不知道為什麽,發到前麵去了。在116章後麵。
新手上路,哎,抱歉,找不到改迴來的地方。直接再發到這裏。
題目:了卻君恩赴國難,管他身前生後名
正文:
“要不要殺出去,他們站不住?”有人詢問廉頗。
眼下魏軍的先鋒營剛剛進攻,就立足不穩,正是衝殺的好時候。
“也不是不行。”廉頗看著戰場,反複思索。
如果剛才那個受傷的魏軍沒有自盡,而是繼續躺著那裏呻吟。
那麽他早就殺出去了。
但是那個魏軍自盡以後,廉頗發現,對麵的魏軍,眼神有些不一樣了。
隊列也沒有剛才那麽雜亂了。
他們這次來,也是為了守護自己的家鄉,不受水患襲擾。
自己的家鄉父老,不會被水淹死,自己家裏的田,不會被水淹沒。
他們同樣,也是哀兵。
衝殺過去,未必能衝散他們。
“就地挖土,等下把黃土鋪在木簽上,暫時不要前進!經過高於路麵土包的時候,先用長戟刺穿!”犀胡大聲命令。
魏軍沉默著,將黃土挖了出來。
不遠處的魏軍已經在紮營了。
詭異的沉默。
魏軍竟然在趙軍前沿陣地前方,臨時堆了一道黃土包。
就像在說,你有胸牆,我有黃土,有本事你殺過來。
但是魏軍也沒有再次進攻,他們本來的目的,是讓自己的本部,可以從容紮營。
“如果我們軍隊再多一點,我真的就殺出去了。”幾番猶豫,廉頗終於還是沒有選擇出擊。
城外就三萬多人,還要輪番休息。出去騷擾,固然收益很大。
但是萬一失陷在前線,兵力折損之下,之前的許多布置,就沒法派下用場。
自己堅持得越久,到時候趙括承受的壓力,就越小。
廉頗是特地請命出來守禦前沿陣地的。
當時他笑著對趙括說:“守在城裏,九死一生,守在城外,十死無生。幾萬袍澤要外出守城,如果沒有大將陪葬,他們怎麽會心甘情願的去死。這事就交給廉頗了。”
趙括自然是不答應的,他原本的計劃就是自己去城外,城裏交給廉頗和王容的。
但是廉頗接下來的一番話,終於讓他改變了主意。
“吾廉頗,世受國恩,先王在時,就已經多次提拔我。吾此生對趙國,感激涕零,絕無二心。但是賢侄那天那句,趙王狗東西,真真說到了我的心坎裏。
趙丹真是一個不成器的東西!秦人兇猛,我在光狼那裏部下口袋陣,竟然都能被王齕直接打破,損兵折將,不得不退守長平。那時候吾覺得不管換做誰,都隻能防禦,無法進攻。
賢侄換我,確實是神來之筆。沒有賢侄,麵對白起,吾斷不能全身而退。但是接下來,舒祺、趙蔥,什麽臭魚爛蝦,竟然還來帶兵!真是愚不可及。二十多萬人被坑殺,我軍不得不長途奔襲逃走,哪樣不是拜他所賜。
逼殺白起以後,如果不是賢侄金蟬脫殼,想必我們早就被魏軍,活活困死在光狼城,如同先前的秦軍,爭相競食了。
賢侄是宗室,此番布置,定能再勝魏人,聲望再上一個台階,整個趙國,唯賢侄命是從,不在話下。吾內心,也很希望看到這樣的場麵。
趙王這個狗東西!這句話講起來真是解氣啊。當初賢侄替換我為帥,我心裏也是這麽想的,不敢說出口而已。
但吾是惠文王舊將,就算他的兒子,真是個狗東西。吾也不能,拔劍相向。那樣吾死後,如何麵對先王!
吾,趙將廉頗,請死!”
趙括沉默了。
自己作為現代人,穿越過來,肯定是不願意屈居人下的。除非自己上麵。有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
可是現任趙王,確實很多離譜的操作,讓人難以服膺。
而且曆史上,這位趙王的後代,更是秀出了天際。
隻要智商正常的現代人穿越過來,沒有人會想效忠現在的趙王。
不然等到後來,秦國的fmvp郭開火力全開的時候,自己怎麽死的都不會知道。
但是廉頗,甚至王容,還有自己麾下許多士兵,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趙國,從三家分晉的時候就開始為趙國交租服役,征戰沙場。
趙王在他們心裏,就是他們的大王,就算趙王,真的是一個狗東西。
而趙括,在他們心中,就是他們要拿生命守護的上將軍。
就算是為上將軍而戰,九死無悔。
但是為了上將軍而對趙王兵刃相向,多少人能做到。
甚至司馬尚都未必敢對趙王拔劍,也隻有李雲司馬越這些死忠才做得到。
從以城換糧開始,大家心裏都明白,趙括是一定會造反的,但是卻都不願意去麵對這個問題。
有些人甚至還幻想著,萬一趙王突然暴斃了,太子年幼,到時候宗室趙括順水推舟,也比田氏代齊來得更加名正言順。
而且趙括在進入韓國之後的種種操作,就像是誘惑其他國家快點去打趙國。
我不會管趙國了。你們快點去邯鄲把趙王殺了,最好把其他宗室殺了,隻留下我一個就好了。
無形之中,借刀殺人。
直到趙括突襲垣雍,暫時解決了趙國南麵的危難,大部分人感動之餘,心裏也明白,極有可能,在迴邯鄲以後,趙括要和趙王,兵戈相向。
而且不止魏國在攻打趙國。齊國楚國燕國,都想瓜分趙國。
接下來怎麽辦?
一部分人會選擇跟著趙括幹下去,一部分人會選擇中立。
但是也有人,無從選擇。
寧願身死,這樣就不用選擇。
趙括覺得自己,有些卑鄙。
他的想法,也被廉頗看了出來:“賢侄無需自責,身為軍人,馬革裹屍,戰死沙場,理所應當。總比到時候,橫劍在趙王和賢侄之間,左右為難,隻能拔劍自刎,來得有價值。
人固有一死,或輕如飄雪,或重逾巨鼎。現在能為趙國而死,死而無憾。”
說完,廉頗哈哈大笑,硬生生拿走了蓋聶手上的獸皮手套。
“又不是冬天,劍聖握劍,還要手套,真是貽笑大方。”
他一路笑著走出城門的時候,大家還以為他在嘲笑蓋聶。
隻有趙括,目送他的背影,心中難受。
廉頗是在開心,開心自己能夠有為國戰死的機會。
了卻君恩赴國難,管他生前身後事。
但就算是這樣,就算是出來尋死,廉頗依然沒有選擇冒進。
他要爭取一點時間,讓趙括的計劃能夠實現。
而且如果真的殺崩了對麵大梁來的魏軍,那麽另一波魏軍,會不會選擇圍困,不敢進攻呢?
他們想要,把魏軍,全部吃掉。
然後北上,迴家。
廉頗冷冷的看著陣地,一言不發。
趙括站在城牆上,看著廉頗的背影,百感交集。
你太小看我了。
趙王根本不在我的眼裏。
如果為了當王,要奪去你們的生命,我肯定是不願意的。
隻是,如果不把趙王趕下來。
自己這二十多萬大軍,再被趙王折騰幾次,能剩多少人呢?
還要再枉死多少人呢。
戰爭,注定要有人死去。
</p>
本來想湊個整數的,結果不知道為什麽,發到前麵去了。在116章後麵。
新手上路,哎,抱歉,找不到改迴來的地方。直接再發到這裏。
題目:了卻君恩赴國難,管他身前生後名
正文:
“要不要殺出去,他們站不住?”有人詢問廉頗。
眼下魏軍的先鋒營剛剛進攻,就立足不穩,正是衝殺的好時候。
“也不是不行。”廉頗看著戰場,反複思索。
如果剛才那個受傷的魏軍沒有自盡,而是繼續躺著那裏呻吟。
那麽他早就殺出去了。
但是那個魏軍自盡以後,廉頗發現,對麵的魏軍,眼神有些不一樣了。
隊列也沒有剛才那麽雜亂了。
他們這次來,也是為了守護自己的家鄉,不受水患襲擾。
自己的家鄉父老,不會被水淹死,自己家裏的田,不會被水淹沒。
他們同樣,也是哀兵。
衝殺過去,未必能衝散他們。
“就地挖土,等下把黃土鋪在木簽上,暫時不要前進!經過高於路麵土包的時候,先用長戟刺穿!”犀胡大聲命令。
魏軍沉默著,將黃土挖了出來。
不遠處的魏軍已經在紮營了。
詭異的沉默。
魏軍竟然在趙軍前沿陣地前方,臨時堆了一道黃土包。
就像在說,你有胸牆,我有黃土,有本事你殺過來。
但是魏軍也沒有再次進攻,他們本來的目的,是讓自己的本部,可以從容紮營。
“如果我們軍隊再多一點,我真的就殺出去了。”幾番猶豫,廉頗終於還是沒有選擇出擊。
城外就三萬多人,還要輪番休息。出去騷擾,固然收益很大。
但是萬一失陷在前線,兵力折損之下,之前的許多布置,就沒法派下用場。
自己堅持得越久,到時候趙括承受的壓力,就越小。
廉頗是特地請命出來守禦前沿陣地的。
當時他笑著對趙括說:“守在城裏,九死一生,守在城外,十死無生。幾萬袍澤要外出守城,如果沒有大將陪葬,他們怎麽會心甘情願的去死。這事就交給廉頗了。”
趙括自然是不答應的,他原本的計劃就是自己去城外,城裏交給廉頗和王容的。
但是廉頗接下來的一番話,終於讓他改變了主意。
“吾廉頗,世受國恩,先王在時,就已經多次提拔我。吾此生對趙國,感激涕零,絕無二心。但是賢侄那天那句,趙王狗東西,真真說到了我的心坎裏。
趙丹真是一個不成器的東西!秦人兇猛,我在光狼那裏部下口袋陣,竟然都能被王齕直接打破,損兵折將,不得不退守長平。那時候吾覺得不管換做誰,都隻能防禦,無法進攻。
賢侄換我,確實是神來之筆。沒有賢侄,麵對白起,吾斷不能全身而退。但是接下來,舒祺、趙蔥,什麽臭魚爛蝦,竟然還來帶兵!真是愚不可及。二十多萬人被坑殺,我軍不得不長途奔襲逃走,哪樣不是拜他所賜。
逼殺白起以後,如果不是賢侄金蟬脫殼,想必我們早就被魏軍,活活困死在光狼城,如同先前的秦軍,爭相競食了。
賢侄是宗室,此番布置,定能再勝魏人,聲望再上一個台階,整個趙國,唯賢侄命是從,不在話下。吾內心,也很希望看到這樣的場麵。
趙王這個狗東西!這句話講起來真是解氣啊。當初賢侄替換我為帥,我心裏也是這麽想的,不敢說出口而已。
但吾是惠文王舊將,就算他的兒子,真是個狗東西。吾也不能,拔劍相向。那樣吾死後,如何麵對先王!
吾,趙將廉頗,請死!”
趙括沉默了。
自己作為現代人,穿越過來,肯定是不願意屈居人下的。除非自己上麵。有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
可是現任趙王,確實很多離譜的操作,讓人難以服膺。
而且曆史上,這位趙王的後代,更是秀出了天際。
隻要智商正常的現代人穿越過來,沒有人會想效忠現在的趙王。
不然等到後來,秦國的fmvp郭開火力全開的時候,自己怎麽死的都不會知道。
但是廉頗,甚至王容,還有自己麾下許多士兵,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趙國,從三家分晉的時候就開始為趙國交租服役,征戰沙場。
趙王在他們心裏,就是他們的大王,就算趙王,真的是一個狗東西。
而趙括,在他們心中,就是他們要拿生命守護的上將軍。
就算是為上將軍而戰,九死無悔。
但是為了上將軍而對趙王兵刃相向,多少人能做到。
甚至司馬尚都未必敢對趙王拔劍,也隻有李雲司馬越這些死忠才做得到。
從以城換糧開始,大家心裏都明白,趙括是一定會造反的,但是卻都不願意去麵對這個問題。
有些人甚至還幻想著,萬一趙王突然暴斃了,太子年幼,到時候宗室趙括順水推舟,也比田氏代齊來得更加名正言順。
而且趙括在進入韓國之後的種種操作,就像是誘惑其他國家快點去打趙國。
我不會管趙國了。你們快點去邯鄲把趙王殺了,最好把其他宗室殺了,隻留下我一個就好了。
無形之中,借刀殺人。
直到趙括突襲垣雍,暫時解決了趙國南麵的危難,大部分人感動之餘,心裏也明白,極有可能,在迴邯鄲以後,趙括要和趙王,兵戈相向。
而且不止魏國在攻打趙國。齊國楚國燕國,都想瓜分趙國。
接下來怎麽辦?
一部分人會選擇跟著趙括幹下去,一部分人會選擇中立。
但是也有人,無從選擇。
寧願身死,這樣就不用選擇。
趙括覺得自己,有些卑鄙。
他的想法,也被廉頗看了出來:“賢侄無需自責,身為軍人,馬革裹屍,戰死沙場,理所應當。總比到時候,橫劍在趙王和賢侄之間,左右為難,隻能拔劍自刎,來得有價值。
人固有一死,或輕如飄雪,或重逾巨鼎。現在能為趙國而死,死而無憾。”
說完,廉頗哈哈大笑,硬生生拿走了蓋聶手上的獸皮手套。
“又不是冬天,劍聖握劍,還要手套,真是貽笑大方。”
他一路笑著走出城門的時候,大家還以為他在嘲笑蓋聶。
隻有趙括,目送他的背影,心中難受。
廉頗是在開心,開心自己能夠有為國戰死的機會。
了卻君恩赴國難,管他生前身後事。
但就算是這樣,就算是出來尋死,廉頗依然沒有選擇冒進。
他要爭取一點時間,讓趙括的計劃能夠實現。
而且如果真的殺崩了對麵大梁來的魏軍,那麽另一波魏軍,會不會選擇圍困,不敢進攻呢?
他們想要,把魏軍,全部吃掉。
然後北上,迴家。
廉頗冷冷的看著陣地,一言不發。
趙括站在城牆上,看著廉頗的背影,百感交集。
你太小看我了。
趙王根本不在我的眼裏。
如果為了當王,要奪去你們的生命,我肯定是不願意的。
隻是,如果不把趙王趕下來。
自己這二十多萬大軍,再被趙王折騰幾次,能剩多少人呢?
還要再枉死多少人呢。
戰爭,注定要有人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