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裴小秀9
重生七零:再嫁全村最硬退伍糙漢 作者:玖玖有餘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蘭花嬸嬸的聲音,已經很久沒有聽到了,再次聽到我居然有點緊張,我感覺我的聲音幹巴巴的。
“蘭花嬸嬸,是我,我是小秀,我考上穗城大學了。”
蘭花嬸嬸的性格依舊沒變,感覺她的聲音都充滿了大紅色的喜慶:“哎呀,這是大好事啊,穗城大學可不好考,小秀啊,等你來了穗城,一定要來嬸嬸家裏玩啊,要不你提前過來,嬸嬸讓賀輝帶你先在穗城玩一圈,熟悉一下。”
她的熱情勁還是跟以前一樣,讓人能感覺到她就是非常熱愛生活的一個人。
在她一頓誇誇誇的聲音中,我也不記得自己答應沒答應提前去玩了,隻記得她說等我爸給我辦升學酒的時候會迴來喝酒,給我包個大紅包。
我不確定我爸會不會給我辦升學宴。
但是蘭花嬸嬸說,村裏這些年考上大學的人不多,考上好大學的人就更少了,主要也是因為教學資源跟不上外麵。
好不容易出了我這麽個比較好一點的大學的大學生,肯定會給我辦升學酒的,讓我別擔心,我爸和我媽都對我好的。
其實會不會給我辦升學酒,我倒不是很關心,因為不管辦不辦,我爸跟我媽都盡到對我的責任了,至於我的親生母親,這些年我已經很少想到她了。
在家等錄取通知書的時間,我了解了一下我報的那個專業,找了點專業方麵的書籍來看,在家沒事順便還幫我媽幹幹家務。
我現在喊她喊媽媽已經很自然了,我們互相之間的關心,也變成了日常。
我爸跟我媽結婚之後,也沒有再要孩子,我媽把我跟我哥當成她自己親生的來養。
做對了會誇獎,做錯了也會挨罵。
好在我跟我哥都不是那種不識好的性子,對於我媽,我們都是很感激的。
在我錄取通知書下來的那一天,我媽給我爸去了個電話,我爸二話不說丟下所有的工作迴來了。
晚上親自下廚給我做了一大桌子菜。
“囡囡,你的升學酒打算什麽時候辦?咱們要不幹脆在村子裏弄個流水席?”
流水席可是村裏的最高規格了,桌上的菜不能少,客人隨時都能來,來了就能吃,那可是得擺一天的。
我有點猶豫,“爸,辦流水席得不少錢吧?你跟我媽的工資都不高,要不就算了吧,自家族裏人隨便吃吃得了。”
“那怎麽成?”我媽不讚同,“咱們族裏難得又出了一個這麽好的大學的大學生,你問問你太爺爺,要不要大辦。”
我看向太爺爺,隻見他輕輕拍了一下桌子,渾濁的雙眼瞬間像放出光芒一般,“辦!必須辦,得讓全村的人都知道,我老裴家,又出了一個大學生了!”
上一次族裏出大學生,還是裴建輝,可是那時候,裴建輝是破格保送錄進去的,低調的很,根本就沒有辦酒。
這事兒可把太爺爺給氣到了,這麽有出息的孩子,怎麽就能這麽低調呢?好歹也讓族裏喜慶一下。
這麽多年了,我是族裏第三個考的比較好的孩子,族裏也不是沒有其他的大學生,但大多數考上的都是專科院校,我也算是比較拔尖的了。
辦流水席的時候,族裏在外地的那些親戚們,太爺爺都打電話通知了他們迴來。
要是其他人通知可能還會推脫一下,就算是我爸,大概都不能讓他們全部迴來。
但是我太爺爺一出麵,那些在外地的親戚們居然全部迴來了。
那些特別熱鬧,我忙上忙下的接待人,手裏的紅包拿都拿不下。
特別是蘭花嬸嬸他們。
他們那群人裏頭,遠征叔和阮老師給的是最多的,足足給了一千,蘭花嬸嬸他們也給了八百,其他跟他們一起出去的叔叔嬸嬸們也基本上都是四百、六百的給。
村裏其他人都會給的少一點,但給多給少都是一份心意,就像我爸說的,辦席並不是為了隨禮,隻是因為他想把這件喜事告訴大家,貼錢辦酒席又怎麽了?他開心,他樂意。
接待客人的時候,我還看到了許久沒見的裴賀輝,他衝我擠眉弄眼,豎大拇指。
我沒忍住被他逗樂了,對了,還有劉同學的事,這次裴賀輝迴來得問問他,他到底把劉同學怎麽了。
這裏頭肯定有故事,不知道為什麽我最後一個學期突然就感覺好像沒有流言蜚語了呢。
而且之前我跟劉同學說清楚的時候,他也提到了裴賀輝的名字,說要跟我一樣報穗城大學,跟裴賀輝公平競爭。
我都是一頭霧水的,今天一定要問個清楚。
那天酒席結束之後,蘭花嬸嬸他們留下來幫忙收拾,跟我爸媽聊著外麵的情況。
我聽到他們說,現在外麵的形勢很好,有那些願意闖蕩的孩子,也可以讓他們勇敢的出去闖一闖,可能趁著這一波風口就能富起來。
還聽到遠征說跟我爸說,要讚助公社修路,他們到一邊去商量能讚助多少,還得撥多少款。
正當我要去找裴賀輝的時候,我突然感覺肩膀一沉,被人拍了一下。
“囡囡,你咋一個人站在這兒呢?小麗喊你去那邊玩呢。”
是裴賀輝,我很久沒看到他了,剛開始他們出去那幾年,偶爾還會迴來過年,後麵幾年大概是越來越忙了,我差不多有三四年都沒看到他了。
他的模樣沒變太多,五官還是原來的樣子,隻是身高拔高了不少,有他爸媽的基因在那,就知道他長不壞的。
我拉著他,沒說要過去,而是跟他說:“我有事要問你,咱等會再去找她們。”
我拉著他一陣跑,跑到我們小時候經常聚在一起的秘密基地,這邊上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大倉庫,是阮老師在村裏的倉儲基地,麵生的人出現在村裏根本不會讓往這邊來。
“裴賀輝,我問你,你之前是不是迴來過?還找過那個傳我謠言的同學?”
以我們的熟悉程度,這麽多年信件也沒有斷過,我也沒有跟他拐彎抹角,直接就問了出來。
“蘭花嬸嬸,是我,我是小秀,我考上穗城大學了。”
蘭花嬸嬸的性格依舊沒變,感覺她的聲音都充滿了大紅色的喜慶:“哎呀,這是大好事啊,穗城大學可不好考,小秀啊,等你來了穗城,一定要來嬸嬸家裏玩啊,要不你提前過來,嬸嬸讓賀輝帶你先在穗城玩一圈,熟悉一下。”
她的熱情勁還是跟以前一樣,讓人能感覺到她就是非常熱愛生活的一個人。
在她一頓誇誇誇的聲音中,我也不記得自己答應沒答應提前去玩了,隻記得她說等我爸給我辦升學酒的時候會迴來喝酒,給我包個大紅包。
我不確定我爸會不會給我辦升學宴。
但是蘭花嬸嬸說,村裏這些年考上大學的人不多,考上好大學的人就更少了,主要也是因為教學資源跟不上外麵。
好不容易出了我這麽個比較好一點的大學的大學生,肯定會給我辦升學酒的,讓我別擔心,我爸和我媽都對我好的。
其實會不會給我辦升學酒,我倒不是很關心,因為不管辦不辦,我爸跟我媽都盡到對我的責任了,至於我的親生母親,這些年我已經很少想到她了。
在家等錄取通知書的時間,我了解了一下我報的那個專業,找了點專業方麵的書籍來看,在家沒事順便還幫我媽幹幹家務。
我現在喊她喊媽媽已經很自然了,我們互相之間的關心,也變成了日常。
我爸跟我媽結婚之後,也沒有再要孩子,我媽把我跟我哥當成她自己親生的來養。
做對了會誇獎,做錯了也會挨罵。
好在我跟我哥都不是那種不識好的性子,對於我媽,我們都是很感激的。
在我錄取通知書下來的那一天,我媽給我爸去了個電話,我爸二話不說丟下所有的工作迴來了。
晚上親自下廚給我做了一大桌子菜。
“囡囡,你的升學酒打算什麽時候辦?咱們要不幹脆在村子裏弄個流水席?”
流水席可是村裏的最高規格了,桌上的菜不能少,客人隨時都能來,來了就能吃,那可是得擺一天的。
我有點猶豫,“爸,辦流水席得不少錢吧?你跟我媽的工資都不高,要不就算了吧,自家族裏人隨便吃吃得了。”
“那怎麽成?”我媽不讚同,“咱們族裏難得又出了一個這麽好的大學的大學生,你問問你太爺爺,要不要大辦。”
我看向太爺爺,隻見他輕輕拍了一下桌子,渾濁的雙眼瞬間像放出光芒一般,“辦!必須辦,得讓全村的人都知道,我老裴家,又出了一個大學生了!”
上一次族裏出大學生,還是裴建輝,可是那時候,裴建輝是破格保送錄進去的,低調的很,根本就沒有辦酒。
這事兒可把太爺爺給氣到了,這麽有出息的孩子,怎麽就能這麽低調呢?好歹也讓族裏喜慶一下。
這麽多年了,我是族裏第三個考的比較好的孩子,族裏也不是沒有其他的大學生,但大多數考上的都是專科院校,我也算是比較拔尖的了。
辦流水席的時候,族裏在外地的那些親戚們,太爺爺都打電話通知了他們迴來。
要是其他人通知可能還會推脫一下,就算是我爸,大概都不能讓他們全部迴來。
但是我太爺爺一出麵,那些在外地的親戚們居然全部迴來了。
那些特別熱鬧,我忙上忙下的接待人,手裏的紅包拿都拿不下。
特別是蘭花嬸嬸他們。
他們那群人裏頭,遠征叔和阮老師給的是最多的,足足給了一千,蘭花嬸嬸他們也給了八百,其他跟他們一起出去的叔叔嬸嬸們也基本上都是四百、六百的給。
村裏其他人都會給的少一點,但給多給少都是一份心意,就像我爸說的,辦席並不是為了隨禮,隻是因為他想把這件喜事告訴大家,貼錢辦酒席又怎麽了?他開心,他樂意。
接待客人的時候,我還看到了許久沒見的裴賀輝,他衝我擠眉弄眼,豎大拇指。
我沒忍住被他逗樂了,對了,還有劉同學的事,這次裴賀輝迴來得問問他,他到底把劉同學怎麽了。
這裏頭肯定有故事,不知道為什麽我最後一個學期突然就感覺好像沒有流言蜚語了呢。
而且之前我跟劉同學說清楚的時候,他也提到了裴賀輝的名字,說要跟我一樣報穗城大學,跟裴賀輝公平競爭。
我都是一頭霧水的,今天一定要問個清楚。
那天酒席結束之後,蘭花嬸嬸他們留下來幫忙收拾,跟我爸媽聊著外麵的情況。
我聽到他們說,現在外麵的形勢很好,有那些願意闖蕩的孩子,也可以讓他們勇敢的出去闖一闖,可能趁著這一波風口就能富起來。
還聽到遠征說跟我爸說,要讚助公社修路,他們到一邊去商量能讚助多少,還得撥多少款。
正當我要去找裴賀輝的時候,我突然感覺肩膀一沉,被人拍了一下。
“囡囡,你咋一個人站在這兒呢?小麗喊你去那邊玩呢。”
是裴賀輝,我很久沒看到他了,剛開始他們出去那幾年,偶爾還會迴來過年,後麵幾年大概是越來越忙了,我差不多有三四年都沒看到他了。
他的模樣沒變太多,五官還是原來的樣子,隻是身高拔高了不少,有他爸媽的基因在那,就知道他長不壞的。
我拉著他,沒說要過去,而是跟他說:“我有事要問你,咱等會再去找她們。”
我拉著他一陣跑,跑到我們小時候經常聚在一起的秘密基地,這邊上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大倉庫,是阮老師在村裏的倉儲基地,麵生的人出現在村裏根本不會讓往這邊來。
“裴賀輝,我問你,你之前是不是迴來過?還找過那個傳我謠言的同學?”
以我們的熟悉程度,這麽多年信件也沒有斷過,我也沒有跟他拐彎抹角,直接就問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