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書記的評價:是個漢子
重生七零:再嫁全村最硬退伍糙漢 作者:玖玖有餘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殺豬飯吃的大家心滿意足,畢竟是黎金花的手藝。
最後帶著野豬肉迴家的時候就更滿意了,一人一刀,一刀足足兩斤重,走的時候還不忘交代一句要是有需要找他們一起上知青點去。
不到一天的時間,村裏就傳開了。
裴青剛打了一頭野豬,打完沒力氣了被一個知青暗算劃破了肚子。
傷的特別嚴重,據說腸子都流了一地,還好赤腳大夫醫術高明,不然人都拉不迴來了。
有好事的婦人去赤腳大夫那裏求證,赤腳大夫哪裏敢承認?心虛地搖頭,“沒有,腸子流了一地的人我哪裏還救得迴來?傷口是挺大的,失血比較多,縫了幾針,沒那麽嚴重。”
他謙虛地否認。
卻低估了村裏人傳話的本事,一個傳一個,最後全變了樣。
惹得剛開始去問的那個婦人都忍不住懷疑:真相真的是這樣?記不清了,她們說是就是吧!
於是繼續熱火朝天地加入討論,還越傳越烈。
“哎,老李家的,你聽說那是了沒?”
“聽說了聽說了,你說那些知青咋就那麽狠呢?之前遠征媳婦那事也是一個知青攛掇著張天賜幹的,這次倒好,直接自己上手了。”
“害,在山裏地方,哪裏有別的幫手,看咱村裏人打了野豬眼紅唄,那野豬人青剛也沒要,全給去找他的屋裏兄弟分了,早知道讓我家的也去找人了。”
“現在知道要幫忙了?晚了,嘿,我之前怎麽說來著?他們家遠征就是個出息的,跟在他身邊的那些兄弟,有一個算一個,都差不了。”
她們聊著聊著,不知道誰轉了個頭,就聊到了裴青剛的傷情上。
“有人去問了赤腳大夫,說那臉白的跟精麵粉一樣,就是流血流多了,還有那肚子上的傷口縫了好多針,說是不縫針腸子都要流出來了。”
“我咋聽說腸子都流了一地了呢?”
“你今天一天沒出來了吧?那是問赤腳大夫之前傳的了,我這個準,說是沒流出來,被赤腳大夫縫迴去了。”
“咱們村的赤腳大夫還是有點本事的,就是不知道那個知青要怎麽處理,都敢殺人了,留在村裏也太可怕了。”
“就是就是,就怕是家裏背景大的,處理不了,那咱們多危險啊?”
村裏人議論紛紛,到傍晚時候,裴青山還沒迴來,一群人下了工,有那積極的就跑去大隊裏蹲著了。
劉萍看到總有人張望,出去問他們在看什麽。
“我們在看大隊長啊,不是去公社了?知青辦總得給咱們一個交代吧,那群知青也太危險了,以前幹不了活還吃咱們的糧就算了,後來一天到晚惹事咱們也當樂子看了,現在還想殺人。”
“就是就是,要不幹脆讓他們哪裏來的迴哪裏去好了,賴在咱們這幹啥,賺自己吃的都賺不到,不想養。”
“要說那些知青的戶口不是早就落咱們這來了?男知青娶個本地媳婦,女知青嫁個本地男人,咱們也養的樂意一些不是?”
劉萍被氣樂了,指著這群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開始說教,“知青下鄉支援建設是偉人提出的,你們有種的當著偉人相說啊!一個個來我這逞什麽威風?”
“大隊長既然去找了,就肯定會帶迴來個說法,要你們湊什麽狗屁熱鬧?”
“個別知青身體弱一些賺不到工分很正常,大部分都有城裏的親人補貼,要你們一個工分養了?什麽臭毛病?”
“一邊嫌棄人家,一邊還想把人家拐迴家,可給你們能耐的,李石頭,張建業,張建華,張建雄,趕明兒我就去看看你們幾個一天賺了幾個工分,夠不夠付人家城裏來的知青的見麵禮,好意思在這裏質疑人家幹活不行。”
在劉萍彪悍的動作和語言下,一群湊熱鬧不嫌事大的大老爺們總算是散了迴來去吃晚飯。
每天除了上工下工就沒別的事了,這樣的日子不找點樂子讓他們怎麽辦?
劉萍心裏也擔心著呢,以往知青有問題,他們不是沒往知青辦跑過,可每次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總而言之,知青交到村裏了,不能讓知青出事。
再多的,他們不管。
天擦黑的時候,裴青山迴來了,還帶迴來一個人,國字臉,戴著一副金屬框眼鏡,穿著很樸素,自行車後座還吊著兩個幹淨的麻袋。
裴青山跟他一起騎自行車迴來的,先到了大隊裏,卸下一個麻袋。
“裴青山同誌,這是對你們大隊的獎勵,我們先去阮念念家裏看望一下,稍後再去看受傷的裴青剛同誌。”那人說話的時候不苟言笑,態度公事公辦。
這是公社書記。
裴青山今天去知青辦,沒人理他,居然還有人說:“差點出人命?裴青山同誌,沒出事就算了吧,你們大隊每年都是流動紅旗的熱門大隊,你知不知道出一點事都會影響你們大隊的流動紅旗?算了吧,這不是沒出人命嘛?”
他據理力爭,這不是流動紅旗的事,不可能知青一出事就上綱上線,大隊裏有人出事對知青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結果人家也不說給處理,也不說不給處理,就拖著,一會裝著忙忙這個,一會裝著忙忙那個,拖到下班的點就收拾東西讓裴青山明天再來。
裴青山隻能去找公社書記,但公社書記去縣城開會去了,公社裏的幹事們都說書記開會要是開的晚了很可能就不迴來了,讓他明天再去。
他正準備走的時候,碰到書記騎著自行車迴來了。
他把事情一說,書記說這事得管,放任下去影響知青和村民之間的團結,得好好地解決,再說了,裴青剛的大名書記聽說過,前陣子公社裏亂的時候裴青剛可出了不少力。
書記的評價:是個漢子。
所以書記隻考慮了一會就決定跟裴青山去大隊裏一趟,既然知道了,今天的事就得今天解決,不能拖到明天。
去之前書記收拾了兩大麻袋的東西,“這是上次公社對你們爭取到修建學校的獎勵,一份是給大隊裏的,另一份是給阮念念同誌和裴建輝小同誌的。”
最後帶著野豬肉迴家的時候就更滿意了,一人一刀,一刀足足兩斤重,走的時候還不忘交代一句要是有需要找他們一起上知青點去。
不到一天的時間,村裏就傳開了。
裴青剛打了一頭野豬,打完沒力氣了被一個知青暗算劃破了肚子。
傷的特別嚴重,據說腸子都流了一地,還好赤腳大夫醫術高明,不然人都拉不迴來了。
有好事的婦人去赤腳大夫那裏求證,赤腳大夫哪裏敢承認?心虛地搖頭,“沒有,腸子流了一地的人我哪裏還救得迴來?傷口是挺大的,失血比較多,縫了幾針,沒那麽嚴重。”
他謙虛地否認。
卻低估了村裏人傳話的本事,一個傳一個,最後全變了樣。
惹得剛開始去問的那個婦人都忍不住懷疑:真相真的是這樣?記不清了,她們說是就是吧!
於是繼續熱火朝天地加入討論,還越傳越烈。
“哎,老李家的,你聽說那是了沒?”
“聽說了聽說了,你說那些知青咋就那麽狠呢?之前遠征媳婦那事也是一個知青攛掇著張天賜幹的,這次倒好,直接自己上手了。”
“害,在山裏地方,哪裏有別的幫手,看咱村裏人打了野豬眼紅唄,那野豬人青剛也沒要,全給去找他的屋裏兄弟分了,早知道讓我家的也去找人了。”
“現在知道要幫忙了?晚了,嘿,我之前怎麽說來著?他們家遠征就是個出息的,跟在他身邊的那些兄弟,有一個算一個,都差不了。”
她們聊著聊著,不知道誰轉了個頭,就聊到了裴青剛的傷情上。
“有人去問了赤腳大夫,說那臉白的跟精麵粉一樣,就是流血流多了,還有那肚子上的傷口縫了好多針,說是不縫針腸子都要流出來了。”
“我咋聽說腸子都流了一地了呢?”
“你今天一天沒出來了吧?那是問赤腳大夫之前傳的了,我這個準,說是沒流出來,被赤腳大夫縫迴去了。”
“咱們村的赤腳大夫還是有點本事的,就是不知道那個知青要怎麽處理,都敢殺人了,留在村裏也太可怕了。”
“就是就是,就怕是家裏背景大的,處理不了,那咱們多危險啊?”
村裏人議論紛紛,到傍晚時候,裴青山還沒迴來,一群人下了工,有那積極的就跑去大隊裏蹲著了。
劉萍看到總有人張望,出去問他們在看什麽。
“我們在看大隊長啊,不是去公社了?知青辦總得給咱們一個交代吧,那群知青也太危險了,以前幹不了活還吃咱們的糧就算了,後來一天到晚惹事咱們也當樂子看了,現在還想殺人。”
“就是就是,要不幹脆讓他們哪裏來的迴哪裏去好了,賴在咱們這幹啥,賺自己吃的都賺不到,不想養。”
“要說那些知青的戶口不是早就落咱們這來了?男知青娶個本地媳婦,女知青嫁個本地男人,咱們也養的樂意一些不是?”
劉萍被氣樂了,指著這群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開始說教,“知青下鄉支援建設是偉人提出的,你們有種的當著偉人相說啊!一個個來我這逞什麽威風?”
“大隊長既然去找了,就肯定會帶迴來個說法,要你們湊什麽狗屁熱鬧?”
“個別知青身體弱一些賺不到工分很正常,大部分都有城裏的親人補貼,要你們一個工分養了?什麽臭毛病?”
“一邊嫌棄人家,一邊還想把人家拐迴家,可給你們能耐的,李石頭,張建業,張建華,張建雄,趕明兒我就去看看你們幾個一天賺了幾個工分,夠不夠付人家城裏來的知青的見麵禮,好意思在這裏質疑人家幹活不行。”
在劉萍彪悍的動作和語言下,一群湊熱鬧不嫌事大的大老爺們總算是散了迴來去吃晚飯。
每天除了上工下工就沒別的事了,這樣的日子不找點樂子讓他們怎麽辦?
劉萍心裏也擔心著呢,以往知青有問題,他們不是沒往知青辦跑過,可每次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總而言之,知青交到村裏了,不能讓知青出事。
再多的,他們不管。
天擦黑的時候,裴青山迴來了,還帶迴來一個人,國字臉,戴著一副金屬框眼鏡,穿著很樸素,自行車後座還吊著兩個幹淨的麻袋。
裴青山跟他一起騎自行車迴來的,先到了大隊裏,卸下一個麻袋。
“裴青山同誌,這是對你們大隊的獎勵,我們先去阮念念家裏看望一下,稍後再去看受傷的裴青剛同誌。”那人說話的時候不苟言笑,態度公事公辦。
這是公社書記。
裴青山今天去知青辦,沒人理他,居然還有人說:“差點出人命?裴青山同誌,沒出事就算了吧,你們大隊每年都是流動紅旗的熱門大隊,你知不知道出一點事都會影響你們大隊的流動紅旗?算了吧,這不是沒出人命嘛?”
他據理力爭,這不是流動紅旗的事,不可能知青一出事就上綱上線,大隊裏有人出事對知青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結果人家也不說給處理,也不說不給處理,就拖著,一會裝著忙忙這個,一會裝著忙忙那個,拖到下班的點就收拾東西讓裴青山明天再來。
裴青山隻能去找公社書記,但公社書記去縣城開會去了,公社裏的幹事們都說書記開會要是開的晚了很可能就不迴來了,讓他明天再去。
他正準備走的時候,碰到書記騎著自行車迴來了。
他把事情一說,書記說這事得管,放任下去影響知青和村民之間的團結,得好好地解決,再說了,裴青剛的大名書記聽說過,前陣子公社裏亂的時候裴青剛可出了不少力。
書記的評價:是個漢子。
所以書記隻考慮了一會就決定跟裴青山去大隊裏一趟,既然知道了,今天的事就得今天解決,不能拖到明天。
去之前書記收拾了兩大麻袋的東西,“這是上次公社對你們爭取到修建學校的獎勵,一份是給大隊裏的,另一份是給阮念念同誌和裴建輝小同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