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葉綏在後
春閨秘錄:廠公太撩人 作者:阿裏文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康公主以為齊瞻竹不想受這樣的功勞,這麽說是謙虛,但是看了看他的神色,又不想事這麽一迴事。
她想不明白,於是脫口道:“國公爺,是誰?”
這些證據不是國公爺帶來的,不是國公爺要帶她出宮,那麽究竟是誰呢?
齊瞻竹朝周圍看了看,發現周圍還有左翊衛士兵,便道:“此地不宜說話,等見到他,你就知道了。”
聽見這些話,元康公主也不再問。
能夠說得動國公爺,還能及時找到那麽多證據……如此幫她的人,會是誰呢?
她腦中模糊閃過了一個可能,但是沒有確定。
等去了定國公府,見到了那個身形佝僂、須發皆白的老人,元康公主心中的猜測便作實了。
“千戶大人,原來是你。”元康公主這樣說道,語氣甚是感激。
緹事廠的掌刑千戶年大人,果真事緹事廠的人!
在聽到齊瞻竹說這背後另有其人的時候,她便想到了緹事廠。
畢竟,能知道南北錢莊和宮中右藏,又能及時知道楊氏和趙衝私通,並且能令定國公親自進宮,這樣的本事,也就隻有緹事廠能夠辦到了。
隻是,國公爺怎麽會和緹事廠聯係上了?
年伯朝元康公主行了個禮,聲音粗噶,但態度很恭敬:“殿下受驚了,屬下知道此事的時候,已經比較遲了,後來作一番布局,所以就更遲了,還請殿下原諒。”
元康公主給士兵提供了那麽多的資助,就衝著這一點,他都會對元康公主很恭敬。
元康公主擺了擺手,立刻迴道:“千戶大人,你客氣了。該是本殿要多謝你們,不然本殿會遭遇到什麽都難說。”
她說的這些話語發自內心。
緹事廠為她做了這麽多事情,已經讓她感激不盡了,還怎麽會責怪他們來遲了。
年伯笑了笑,臉上的皺褶都堆在了一起,襯著他那副長年陰沉的麵容,看起來十分瘮人。
但元康公主和他打過交道,又蒙他幫助,此刻見到他,隻覺得有種心安。
在那麽多人逼迫她的時候,唯有緹事廠幫助了她、將她帶出了宮。
緹事廠到底是怎麽做到這些的呢?
見元康公主滿腹疑惑,年伯便說道:“殿下,屬下從長公主府長史趙大人那裏得知,您曾來找過緹騎,待屬下趕到您府上時,殿下已經被帶走了。”
當夫人得知公主殿下被左翊衛士兵帶入宮中之後,當時便猜測殿下此番進宮,定然不能容易離開。
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元康公主執掌著宮中右藏。
在韋皇後賓天之後,元康公主身上最明顯的標誌,便是這個了。
果然,年伯很快便接到了元康公主被指毒殺韋皇後的消息。
並且,駙馬孟素還找到許多證據,異常迅速地進了宮,將這些證據遞給了待漏閣的官員。
夫人得知這些之後,冷冷笑了笑,道:“好一個公主駙馬,好一個孟素!”
年伯覺得夫人話語中的諷刺完全沒有問題,這個駙馬孟素的所作所為實在令人惡心。
緹騎專司消息刺探,駙馬孟素置了外室、與元康公主不和的事情,年伯和緹騎了如指掌。
元康公主既然被帶進宮,駙馬又提供了證據,年伯既然受葉綏之令去營救公主,當然要再次查探元康公主府一番。
這一查探,便發現了長史孫翼的夫人楊氏與趙衝有染。
更重要的是,楊氏與趙衝所生的一對兒女,已經被人帶走了,就連楊氏也不知所蹤。
在這個緊要的關頭,楊氏竟然不見了?
年伯不知見過多少這樣的手段,立刻就判斷出,楊氏是被人帶走了。
公主府的長史夫人被帶走,是去做什麽,當然是為了對公主殿下不利!
葉綏原本的意思,是讓年伯立刻進宮,以確保元康公主的安全,最好能夠救元康公主出宮。
但事情的進展,也出乎她的的意料。
元康公主現在所麵臨的,不僅僅是性命之危,還有毒殺韋皇後的指控,要保證其安全,就必須洗脫她的嫌疑。
所幸,年伯帶領著緹騎,很快就查到了楊氏是被宗正卿鄭宏帶走了,還查到鄭宏帶著楊氏去過南北錢莊。
鄭宏是誰,葉綏當然有印象,九卿之一,她也聽緹騎說過此人的事情。
這個人長相性情如何,她都沒有印象,隻知道一點,那就是鄭宏很渴望得到宮中右藏。
宗正寺掌管皇家事務,當初長公主中毒之後,宗正寺上下官員都想接管宮中右藏。
作為宗正卿的鄭宏,更是其中翹楚。
自從元康公主執掌宮中右藏之後,鄭宏不知道彈劾了元康公主多少次,為的是什麽,其心昭昭。
鄭宏將楊氏帶走,必定是為了宮中右藏!
在時間已經那麽緊迫的情況下,鄭宏還帶著楊氏去了南北錢莊,可見南北錢莊是鄭宏奪取宮中右藏計劃中重要的一環。
鄭宏想用南北錢莊來做什麽呢?
葉綏想起了先前汪印對她說過的南北錢莊情況,當時南北錢莊的東家就是長公主殿下。
不,更準確來說,這個東家是宮中右藏。
莫不是,鄭宏已經知道了南北錢莊的東家?乃至,知道了孫翼曾經從南北錢莊提取了那麽多錢財!
鄭宏有楊氏在手,真的很有可能知道。——這種最壞的結果,葉綏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鄭宏若是知道孫翼從南北錢莊提取了那麽多錢財,會做些什麽呢?
孫翼是元康公主的心腹親信,他所提取的那些錢財,當然是元康公主授意。
事情到了這裏,鄭宏想做些什麽,就不能猜測了:他想指認元康公主挪用宮中右藏!
當然,破局之法也很明顯了,隻要南北錢莊的東家不是宮中右藏,那麽鄭宏想用孫翼來做什麽,都會不成功!
當年緹事廠有一個專門的製造司,除了研製兵器和傷藥之外,防止一份幾年前的文書,當然也不在話下。
至於京兆府那裏……秦昉做了那麽多年京兆尹,總能京兆府安插一些人手,將一份文書放入記錄中有多難?
她想不明白,於是脫口道:“國公爺,是誰?”
這些證據不是國公爺帶來的,不是國公爺要帶她出宮,那麽究竟是誰呢?
齊瞻竹朝周圍看了看,發現周圍還有左翊衛士兵,便道:“此地不宜說話,等見到他,你就知道了。”
聽見這些話,元康公主也不再問。
能夠說得動國公爺,還能及時找到那麽多證據……如此幫她的人,會是誰呢?
她腦中模糊閃過了一個可能,但是沒有確定。
等去了定國公府,見到了那個身形佝僂、須發皆白的老人,元康公主心中的猜測便作實了。
“千戶大人,原來是你。”元康公主這樣說道,語氣甚是感激。
緹事廠的掌刑千戶年大人,果真事緹事廠的人!
在聽到齊瞻竹說這背後另有其人的時候,她便想到了緹事廠。
畢竟,能知道南北錢莊和宮中右藏,又能及時知道楊氏和趙衝私通,並且能令定國公親自進宮,這樣的本事,也就隻有緹事廠能夠辦到了。
隻是,國公爺怎麽會和緹事廠聯係上了?
年伯朝元康公主行了個禮,聲音粗噶,但態度很恭敬:“殿下受驚了,屬下知道此事的時候,已經比較遲了,後來作一番布局,所以就更遲了,還請殿下原諒。”
元康公主給士兵提供了那麽多的資助,就衝著這一點,他都會對元康公主很恭敬。
元康公主擺了擺手,立刻迴道:“千戶大人,你客氣了。該是本殿要多謝你們,不然本殿會遭遇到什麽都難說。”
她說的這些話語發自內心。
緹事廠為她做了這麽多事情,已經讓她感激不盡了,還怎麽會責怪他們來遲了。
年伯笑了笑,臉上的皺褶都堆在了一起,襯著他那副長年陰沉的麵容,看起來十分瘮人。
但元康公主和他打過交道,又蒙他幫助,此刻見到他,隻覺得有種心安。
在那麽多人逼迫她的時候,唯有緹事廠幫助了她、將她帶出了宮。
緹事廠到底是怎麽做到這些的呢?
見元康公主滿腹疑惑,年伯便說道:“殿下,屬下從長公主府長史趙大人那裏得知,您曾來找過緹騎,待屬下趕到您府上時,殿下已經被帶走了。”
當夫人得知公主殿下被左翊衛士兵帶入宮中之後,當時便猜測殿下此番進宮,定然不能容易離開。
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元康公主執掌著宮中右藏。
在韋皇後賓天之後,元康公主身上最明顯的標誌,便是這個了。
果然,年伯很快便接到了元康公主被指毒殺韋皇後的消息。
並且,駙馬孟素還找到許多證據,異常迅速地進了宮,將這些證據遞給了待漏閣的官員。
夫人得知這些之後,冷冷笑了笑,道:“好一個公主駙馬,好一個孟素!”
年伯覺得夫人話語中的諷刺完全沒有問題,這個駙馬孟素的所作所為實在令人惡心。
緹騎專司消息刺探,駙馬孟素置了外室、與元康公主不和的事情,年伯和緹騎了如指掌。
元康公主既然被帶進宮,駙馬又提供了證據,年伯既然受葉綏之令去營救公主,當然要再次查探元康公主府一番。
這一查探,便發現了長史孫翼的夫人楊氏與趙衝有染。
更重要的是,楊氏與趙衝所生的一對兒女,已經被人帶走了,就連楊氏也不知所蹤。
在這個緊要的關頭,楊氏竟然不見了?
年伯不知見過多少這樣的手段,立刻就判斷出,楊氏是被人帶走了。
公主府的長史夫人被帶走,是去做什麽,當然是為了對公主殿下不利!
葉綏原本的意思,是讓年伯立刻進宮,以確保元康公主的安全,最好能夠救元康公主出宮。
但事情的進展,也出乎她的的意料。
元康公主現在所麵臨的,不僅僅是性命之危,還有毒殺韋皇後的指控,要保證其安全,就必須洗脫她的嫌疑。
所幸,年伯帶領著緹騎,很快就查到了楊氏是被宗正卿鄭宏帶走了,還查到鄭宏帶著楊氏去過南北錢莊。
鄭宏是誰,葉綏當然有印象,九卿之一,她也聽緹騎說過此人的事情。
這個人長相性情如何,她都沒有印象,隻知道一點,那就是鄭宏很渴望得到宮中右藏。
宗正寺掌管皇家事務,當初長公主中毒之後,宗正寺上下官員都想接管宮中右藏。
作為宗正卿的鄭宏,更是其中翹楚。
自從元康公主執掌宮中右藏之後,鄭宏不知道彈劾了元康公主多少次,為的是什麽,其心昭昭。
鄭宏將楊氏帶走,必定是為了宮中右藏!
在時間已經那麽緊迫的情況下,鄭宏還帶著楊氏去了南北錢莊,可見南北錢莊是鄭宏奪取宮中右藏計劃中重要的一環。
鄭宏想用南北錢莊來做什麽呢?
葉綏想起了先前汪印對她說過的南北錢莊情況,當時南北錢莊的東家就是長公主殿下。
不,更準確來說,這個東家是宮中右藏。
莫不是,鄭宏已經知道了南北錢莊的東家?乃至,知道了孫翼曾經從南北錢莊提取了那麽多錢財!
鄭宏有楊氏在手,真的很有可能知道。——這種最壞的結果,葉綏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鄭宏若是知道孫翼從南北錢莊提取了那麽多錢財,會做些什麽呢?
孫翼是元康公主的心腹親信,他所提取的那些錢財,當然是元康公主授意。
事情到了這裏,鄭宏想做些什麽,就不能猜測了:他想指認元康公主挪用宮中右藏!
當然,破局之法也很明顯了,隻要南北錢莊的東家不是宮中右藏,那麽鄭宏想用孫翼來做什麽,都會不成功!
當年緹事廠有一個專門的製造司,除了研製兵器和傷藥之外,防止一份幾年前的文書,當然也不在話下。
至於京兆府那裏……秦昉做了那麽多年京兆尹,總能京兆府安插一些人手,將一份文書放入記錄中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