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根子還在政府這邊?”高軍輝抬頭說道。
楊辰點了點頭,本性也好,還是說傳統思想也好,這個是避免不了的,隻能盡量從製度上去解決。
“我在南方待過一段時間,你要說大的方麵,人家也有這樣的問題,辦什麽手續,喜歡讓你整個喝茶錢,但是一般的手續,人家都是能辦就辦,不能辦就不能辦,沒那麽多彎了繞了的,人家也不在你身上浪費時間。”說天下烏鴉一般黑的,偏偏不承認國外也這樣黑,其實都一樣,隻是輕重程度有區別。
“要不跟紀委那邊聯手,搞個活動?”高軍輝皺著眉頭問道。
如果說普遍是這種風氣,想要改變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靠市政府一家的力量肯定不行。
要是能拉上紀委的話,當然好了,但是又怕江宏圖有看法。
“紀委?沒必要吧,他們又沒有犯什麽錯誤。”李誌新皺著眉頭說道。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普遍認識,認為這沒什麽,吃點喝點,或者收個紅包,能有什麽危害。
高軍輝重新看向楊辰。
楊辰沒有因為跟李誌新熟悉,就讚同他的意見,而是直接反駁道:“數額小了當然不算錯誤,但積少成多,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了,而且所有的環節,所有的部門都需要打點的話,對於當事方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別人十分詫異,李誌新好歹是你老上級好不,人家也是常務副,你怎麽就一點麵子都不留,真是得誌就猖狂。
“小楊,你見多識廣,而且你發現問題了,肯定也想過怎麽解決,把你的思路說說。”由於不是正式會議,高軍輝也沒有非喊楊辰什麽楊助理,這樣喊顯的更不見外。
楊辰停頓了一下,把腹稿稍改了改:“短期上,我建議,咱們以迎新的名義,把各行各業的那些重點企業,都喊過來,分批或者分行業召開座談會,把這些企業深惡痛絕的問題搜集起來,然後強行推進解決,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解決一批問題。”
“一來緩和企業家的情緒,讓他們認識到政府有自我改正錯誤的信心,避免他們看不到前景,去外地投資或幹脆不投資。”
“二來,這些問題大都也製約了企業的問題,特別是用地和各種手續的審批,這些問題解決了,企業的發展問題也解決了。”
“政府不要想著去幹企業的事,企業認為有發展前景,自然而然就會擴大投資,政府的意義是幫助他們發展,有他們要走偏的時候進行糾正,不能說你想讓人家發展,人家就得發展,你想讓人家停下,人家就得停下,這得根據市場來定。”
“三來,也是通過這件事給各部門提個醒,讓他們意識到有些事能幹,有些事不能幹,為下一步出台機製打一個基礎。”
“你說的這個問題,企業要是無理取鬧了怎麽辦?怎麽給他解決?他提的問題要是違反原則怎麽辦?”江雄良在一旁故意挑刺。
“能把企業發展起來的,沒有一個傻子,人家對政策的研究,甚至比我們還透徹,當著市長的麵,他敢提什麽無理取鬧的內容嗎,又不是上訪會,是座談會,其它企業也都在呢,他敢亂提嗎?”
“企業之所以很多手續辦不下來,該審批的審批不了,並不是人家對政策不了解,而是政策的解讀權在我們政府手裏,所以才能克製人家,並不是咱們多聰明。”有剛才懟李誌新的例子,現在楊辰照樣懟江雄良就沒人覺得奇怪了。
江雄良氣唿唿地不言語了,還什麽企業不是傻子,說自己不是多聰明,那不就是說自己是傻子了。
這小子,如果換在那個時代,就是立場有問題,站到了資本家那邊。
“再有,咱們把問題搜集上來之後,並不是就要列成問題,咱們可以召開一個專門的研究會議,對每個問題都進行研究,符合不符合原則,是第一個,符合,咱們就往下走,不符合咱們就扔一邊。”
“然後再判斷能不能解決,是政府的問題,還是市場的問題,政府也不能什麽事都管,市場的事交給市場解決,他說他沒有訂單,或者產品賣不出去,那政府也無能為力。”
“是政府的問題,能解決的,留下,不能的,扔一邊。”
“然後再判斷怎麽解決,那個部門負責,最短需要多長時間,如果能立即解決的,就立即解決到位,如果不能,需要一月的話,就每周報一次進度,需要一年的話,就每月報一次進度。”
“誰來負責這些問題的推進,我建議可以讓市委和市政府的督察室共同負責,也可以讓紀委進行推進,我覺得效果可能會更好。”
“隻要說捆綁在企業身上的問題被解決了,特別是這些影響企業發展壯大的問題得到解決,必然會對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推進作用。”
“你剛才也說了,這個是短期上,那長期上你有什麽好的辦法。”高軍輝饒有興趣地看著楊辰。
這些思路並不是其它人沒有,而是不能考慮的這麽完善,或者說解決辦法沒有這麽流暢,因為搜集問題容易,但怎麽解決問題困難。
因為解決問題,有的時候就要損害一部分部門的利益,誰來推進這個問題,督察室或紀委的進入就非常有必要。
對於這些部門,特別是涉及到實際利益的,負責推進的部門要有威懾力,但又不至於大動幹戈,督察室特別是市委督察室的作用就出來了。
至於紀委,高軍輝覺得還是不要介入的好,一來容易讓下麵的部門覺得是拿他們當賊對待了,另一方麵,紀委一旦進入,不可控的因素就太多了。
江宏圖都拿方璧海沒辦法,高軍輝就更不想招惹了。
而且這個一旦搞起來,又成效顯著的話,就可以形成材料向上匯報,進行推廣,高軍輝還不想被別人分走太多功勞呢。
楊辰點了點頭,本性也好,還是說傳統思想也好,這個是避免不了的,隻能盡量從製度上去解決。
“我在南方待過一段時間,你要說大的方麵,人家也有這樣的問題,辦什麽手續,喜歡讓你整個喝茶錢,但是一般的手續,人家都是能辦就辦,不能辦就不能辦,沒那麽多彎了繞了的,人家也不在你身上浪費時間。”說天下烏鴉一般黑的,偏偏不承認國外也這樣黑,其實都一樣,隻是輕重程度有區別。
“要不跟紀委那邊聯手,搞個活動?”高軍輝皺著眉頭問道。
如果說普遍是這種風氣,想要改變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靠市政府一家的力量肯定不行。
要是能拉上紀委的話,當然好了,但是又怕江宏圖有看法。
“紀委?沒必要吧,他們又沒有犯什麽錯誤。”李誌新皺著眉頭說道。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普遍認識,認為這沒什麽,吃點喝點,或者收個紅包,能有什麽危害。
高軍輝重新看向楊辰。
楊辰沒有因為跟李誌新熟悉,就讚同他的意見,而是直接反駁道:“數額小了當然不算錯誤,但積少成多,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了,而且所有的環節,所有的部門都需要打點的話,對於當事方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別人十分詫異,李誌新好歹是你老上級好不,人家也是常務副,你怎麽就一點麵子都不留,真是得誌就猖狂。
“小楊,你見多識廣,而且你發現問題了,肯定也想過怎麽解決,把你的思路說說。”由於不是正式會議,高軍輝也沒有非喊楊辰什麽楊助理,這樣喊顯的更不見外。
楊辰停頓了一下,把腹稿稍改了改:“短期上,我建議,咱們以迎新的名義,把各行各業的那些重點企業,都喊過來,分批或者分行業召開座談會,把這些企業深惡痛絕的問題搜集起來,然後強行推進解決,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解決一批問題。”
“一來緩和企業家的情緒,讓他們認識到政府有自我改正錯誤的信心,避免他們看不到前景,去外地投資或幹脆不投資。”
“二來,這些問題大都也製約了企業的問題,特別是用地和各種手續的審批,這些問題解決了,企業的發展問題也解決了。”
“政府不要想著去幹企業的事,企業認為有發展前景,自然而然就會擴大投資,政府的意義是幫助他們發展,有他們要走偏的時候進行糾正,不能說你想讓人家發展,人家就得發展,你想讓人家停下,人家就得停下,這得根據市場來定。”
“三來,也是通過這件事給各部門提個醒,讓他們意識到有些事能幹,有些事不能幹,為下一步出台機製打一個基礎。”
“你說的這個問題,企業要是無理取鬧了怎麽辦?怎麽給他解決?他提的問題要是違反原則怎麽辦?”江雄良在一旁故意挑刺。
“能把企業發展起來的,沒有一個傻子,人家對政策的研究,甚至比我們還透徹,當著市長的麵,他敢提什麽無理取鬧的內容嗎,又不是上訪會,是座談會,其它企業也都在呢,他敢亂提嗎?”
“企業之所以很多手續辦不下來,該審批的審批不了,並不是人家對政策不了解,而是政策的解讀權在我們政府手裏,所以才能克製人家,並不是咱們多聰明。”有剛才懟李誌新的例子,現在楊辰照樣懟江雄良就沒人覺得奇怪了。
江雄良氣唿唿地不言語了,還什麽企業不是傻子,說自己不是多聰明,那不就是說自己是傻子了。
這小子,如果換在那個時代,就是立場有問題,站到了資本家那邊。
“再有,咱們把問題搜集上來之後,並不是就要列成問題,咱們可以召開一個專門的研究會議,對每個問題都進行研究,符合不符合原則,是第一個,符合,咱們就往下走,不符合咱們就扔一邊。”
“然後再判斷能不能解決,是政府的問題,還是市場的問題,政府也不能什麽事都管,市場的事交給市場解決,他說他沒有訂單,或者產品賣不出去,那政府也無能為力。”
“是政府的問題,能解決的,留下,不能的,扔一邊。”
“然後再判斷怎麽解決,那個部門負責,最短需要多長時間,如果能立即解決的,就立即解決到位,如果不能,需要一月的話,就每周報一次進度,需要一年的話,就每月報一次進度。”
“誰來負責這些問題的推進,我建議可以讓市委和市政府的督察室共同負責,也可以讓紀委進行推進,我覺得效果可能會更好。”
“隻要說捆綁在企業身上的問題被解決了,特別是這些影響企業發展壯大的問題得到解決,必然會對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推進作用。”
“你剛才也說了,這個是短期上,那長期上你有什麽好的辦法。”高軍輝饒有興趣地看著楊辰。
這些思路並不是其它人沒有,而是不能考慮的這麽完善,或者說解決辦法沒有這麽流暢,因為搜集問題容易,但怎麽解決問題困難。
因為解決問題,有的時候就要損害一部分部門的利益,誰來推進這個問題,督察室或紀委的進入就非常有必要。
對於這些部門,特別是涉及到實際利益的,負責推進的部門要有威懾力,但又不至於大動幹戈,督察室特別是市委督察室的作用就出來了。
至於紀委,高軍輝覺得還是不要介入的好,一來容易讓下麵的部門覺得是拿他們當賊對待了,另一方麵,紀委一旦進入,不可控的因素就太多了。
江宏圖都拿方璧海沒辦法,高軍輝就更不想招惹了。
而且這個一旦搞起來,又成效顯著的話,就可以形成材料向上匯報,進行推廣,高軍輝還不想被別人分走太多功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