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沒幾天,花幼蘭就給楊辰打來了電話,一開口就先說抱歉:“小楊,不好意思,我聽嫣紅說你想實實在地主管一方,我問了問史雨君,昌平這真沒有太合適的地方。”
昌州雖然是區的地位較高,但僅有那兩個縣一個市,縣級市本來就是副廳級配備,楊辰迴來的話,隻是資曆最淺的副廳級,肯定夠不上。
另外兩個縣也是各有原因,根本不可能把楊辰安排過去。
昌平可不是副省級城市,隻是兩個主要領導高配了而已,雖然一直在做著副省的美夢。
下麵的幹部,肯定不能全部高配,但是關鍵性的崗位,人家能高配的盡量高配,不能的話用資曆接近的幹部。
就是說,人家做好了高配的準備,隨時等著高配。
這樣一來,楊辰的級別就有點不夠看了,真要是去了昌平,肯定不能有好的安排。
“我有這個想法,也不一定非得這樣。”楊辰客氣了一下。
想法是想法,正處級幹部多了,也不能所有的正處級幹部都能去當縣委書記。
就跟在漢平一樣,給你一個副廳容易,反而給你一個縣委書記難。
級別和職務並不是完全對等的。
“你有什麽想法,一定要及時跟我說,不要跟我客氣,像這件事,幸虧還沒有開始運作,不然豈不是坑了你。”花幼蘭還是比較直率的。
“花姨,看你說的,這怎麽能叫坑了呢,別人想進省城還進不去呢,職務什麽的我也不是多看重,主要是想多幹點實事。”自己不能掌握去向的時候,楊辰也並不強求。
現在的他,去任何崗位上都是曆練,隻要別再叫他去幹招商工作就行。
就比如昌平市的招商辦主任,就是一個副巡視員,楊辰要去了昌平,很有可能被安排到這個位置。
再說了漢平這裏還沒有結束呢,現在四個小組裏麵,除了霍凱,其它兩位都來漢平了,速度越來越快,基本上已經是尾聲了。
現在這個任務的目的,基本上已經是半公開了,至少在他們這夥人裏麵,大部分都知道了。
國家就是要通過這次調查,看看農民的負擔是不是真這麽重,到底哪方麵的負擔最重,如果能夠幫助他們減輕負擔。
同時,還要了解一下,鄉村兩級,到底有多少人員需要供養,又都有什麽樣的開支,具體產業又有多少,總不能說減免了農民的負擔,把這些人放棄。
如果減少或減免農身上的負擔,那這些人怎麽辦?工資從哪來,修路、教育等費用怎麽支出。
所有的一切都要考慮到,所以任何一項政策都不能匆忙出爐,特別是國家這麽大,涉及人數這麽多的情況下。
誰都知道,因地製宜,或者量身訂做的政策最合適,但執行難度也是最難的,一刀切的政策看起來粗暴,但最方便執行。
忙碌的日子,時間總是過的飛快,楊辰身為副組長,還要和譚真輝一道,對其它人的數據進行隨機複核。
然後匯總到國家之後,要進行隨機抽查,而數據的準確性也關係著你的評價。
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複核工作才算結束,然後楊辰等著帶著數據返迴京城。
當然了,走之前地方還要表表心意,又是安排吃請,又是安排旅遊的。
因為大家的進度不一,不過通過互相聯係,盡量保持在一個時間段內完成。
迴到京城以後,幾個組又開始交叉對其它組的數據進行抽查。
這個過程又用了半個月的時間。
還別說,確實發現了有幾個人的數據不太紮實,準確度連百分之九十都達不到。
而楊辰的個人準確率百分九十八以上,小組的平均準確率是百分之九十六點多,在所有的小組裏麵是第二,而楊辰的個人成績是全部的第三名。
第一名是一個女性,楊辰也看她的成績了,確實高。
楊辰在後半段,確實是有點懈怠了,這個楊辰承認。
第二名是因為他的數據量偏少,大約是強迫症的原因,對數據太認真,不允許出現一點差錯,這樣一來進度自然就慢。
不過不管怎樣,楊辰都在優秀的行列。
其實後來已經沒有什麽事了,還以學習的名義,給大家包了一個療養院,讓大家休息放鬆了一個星期。
楊辰問藺春林到底怎麽迴事,這都結束了,怎麽還不解散。
“第一,既然把你們都調來了,想讓你們待夠兩年的時間,這樣也算是有始有終。”
“第二,還有很多人一直在公關,想留下來,各種關係,都有,也造成了利益難以協調,上麵也下不了決心。”
“第三,關於你們這些人的待遇問題,還要跟組織部門溝通,看看怎麽給你們落實。”
“組織部門的意見是參照前一段時間的成績,對你們進行一次考核,但是考核由誰來負責,是我們發展研究中心,還是國調隊,目前還沒有定下來。”
“但隻要一涉及到考核,肯定要排名次,到時候多少能算優秀,是分兩個檔次還是三個檔次,比例分別是多少,是百分之七十的人提拔,還是百分之八十的人提拔,這些都需要領導來決定。”
“所以,你們也不要慌,年前肯定給你們一個結果。”
既然這樣說,楊辰也隻能安心等待,同時也把消息傳了迴去。
既然去昌平不合適,那楊辰就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繼續迴清沅市,另一個是去當陽市,畢竟那邊的兩個主要領導左一民和張劍是對楊辰來說都是熟人。
隻是去當陽的理由不太充分,這種事,一般都是從哪來的迴哪去,這是個基本原則,你不運作的話,默認就是這個結果。
當陽那邊的理由,就是加強招商工作,沒辦法,隻有這個理由最是充足。
左一民向楊辰保證了,隻要過來在招商辦的位置上幹半年,稍微做出點成績,就把你調整到縣委書記的位置上去,不管在那個位置,都可以享受副廳級待遇,這個不受影響。
昌州雖然是區的地位較高,但僅有那兩個縣一個市,縣級市本來就是副廳級配備,楊辰迴來的話,隻是資曆最淺的副廳級,肯定夠不上。
另外兩個縣也是各有原因,根本不可能把楊辰安排過去。
昌平可不是副省級城市,隻是兩個主要領導高配了而已,雖然一直在做著副省的美夢。
下麵的幹部,肯定不能全部高配,但是關鍵性的崗位,人家能高配的盡量高配,不能的話用資曆接近的幹部。
就是說,人家做好了高配的準備,隨時等著高配。
這樣一來,楊辰的級別就有點不夠看了,真要是去了昌平,肯定不能有好的安排。
“我有這個想法,也不一定非得這樣。”楊辰客氣了一下。
想法是想法,正處級幹部多了,也不能所有的正處級幹部都能去當縣委書記。
就跟在漢平一樣,給你一個副廳容易,反而給你一個縣委書記難。
級別和職務並不是完全對等的。
“你有什麽想法,一定要及時跟我說,不要跟我客氣,像這件事,幸虧還沒有開始運作,不然豈不是坑了你。”花幼蘭還是比較直率的。
“花姨,看你說的,這怎麽能叫坑了呢,別人想進省城還進不去呢,職務什麽的我也不是多看重,主要是想多幹點實事。”自己不能掌握去向的時候,楊辰也並不強求。
現在的他,去任何崗位上都是曆練,隻要別再叫他去幹招商工作就行。
就比如昌平市的招商辦主任,就是一個副巡視員,楊辰要去了昌平,很有可能被安排到這個位置。
再說了漢平這裏還沒有結束呢,現在四個小組裏麵,除了霍凱,其它兩位都來漢平了,速度越來越快,基本上已經是尾聲了。
現在這個任務的目的,基本上已經是半公開了,至少在他們這夥人裏麵,大部分都知道了。
國家就是要通過這次調查,看看農民的負擔是不是真這麽重,到底哪方麵的負擔最重,如果能夠幫助他們減輕負擔。
同時,還要了解一下,鄉村兩級,到底有多少人員需要供養,又都有什麽樣的開支,具體產業又有多少,總不能說減免了農民的負擔,把這些人放棄。
如果減少或減免農身上的負擔,那這些人怎麽辦?工資從哪來,修路、教育等費用怎麽支出。
所有的一切都要考慮到,所以任何一項政策都不能匆忙出爐,特別是國家這麽大,涉及人數這麽多的情況下。
誰都知道,因地製宜,或者量身訂做的政策最合適,但執行難度也是最難的,一刀切的政策看起來粗暴,但最方便執行。
忙碌的日子,時間總是過的飛快,楊辰身為副組長,還要和譚真輝一道,對其它人的數據進行隨機複核。
然後匯總到國家之後,要進行隨機抽查,而數據的準確性也關係著你的評價。
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複核工作才算結束,然後楊辰等著帶著數據返迴京城。
當然了,走之前地方還要表表心意,又是安排吃請,又是安排旅遊的。
因為大家的進度不一,不過通過互相聯係,盡量保持在一個時間段內完成。
迴到京城以後,幾個組又開始交叉對其它組的數據進行抽查。
這個過程又用了半個月的時間。
還別說,確實發現了有幾個人的數據不太紮實,準確度連百分之九十都達不到。
而楊辰的個人準確率百分九十八以上,小組的平均準確率是百分之九十六點多,在所有的小組裏麵是第二,而楊辰的個人成績是全部的第三名。
第一名是一個女性,楊辰也看她的成績了,確實高。
楊辰在後半段,確實是有點懈怠了,這個楊辰承認。
第二名是因為他的數據量偏少,大約是強迫症的原因,對數據太認真,不允許出現一點差錯,這樣一來進度自然就慢。
不過不管怎樣,楊辰都在優秀的行列。
其實後來已經沒有什麽事了,還以學習的名義,給大家包了一個療養院,讓大家休息放鬆了一個星期。
楊辰問藺春林到底怎麽迴事,這都結束了,怎麽還不解散。
“第一,既然把你們都調來了,想讓你們待夠兩年的時間,這樣也算是有始有終。”
“第二,還有很多人一直在公關,想留下來,各種關係,都有,也造成了利益難以協調,上麵也下不了決心。”
“第三,關於你們這些人的待遇問題,還要跟組織部門溝通,看看怎麽給你們落實。”
“組織部門的意見是參照前一段時間的成績,對你們進行一次考核,但是考核由誰來負責,是我們發展研究中心,還是國調隊,目前還沒有定下來。”
“但隻要一涉及到考核,肯定要排名次,到時候多少能算優秀,是分兩個檔次還是三個檔次,比例分別是多少,是百分之七十的人提拔,還是百分之八十的人提拔,這些都需要領導來決定。”
“所以,你們也不要慌,年前肯定給你們一個結果。”
既然這樣說,楊辰也隻能安心等待,同時也把消息傳了迴去。
既然去昌平不合適,那楊辰就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繼續迴清沅市,另一個是去當陽市,畢竟那邊的兩個主要領導左一民和張劍是對楊辰來說都是熟人。
隻是去當陽的理由不太充分,這種事,一般都是從哪來的迴哪去,這是個基本原則,你不運作的話,默認就是這個結果。
當陽那邊的理由,就是加強招商工作,沒辦法,隻有這個理由最是充足。
左一民向楊辰保證了,隻要過來在招商辦的位置上幹半年,稍微做出點成績,就把你調整到縣委書記的位置上去,不管在那個位置,都可以享受副廳級待遇,這個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