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楊辰打聽到的消息,劉天高是侯省長的愛將,督察處就相當於侯省長的鞭子,那個部門或地市運作慢了,特別是省政府安排的重點工作,省政府督察處就會介入,拿出處理意見。


    而侯省長,楊辰的記憶中,人家後來是當上省委一把手了,換句話說,劉天高的仕途是非常有保證的。


    所以交好劉海闊,就等於交好劉天高,人家哥倆的感情,那可以說是密不可分,而交好了劉天高,就代表著萬一有什麽事,就可以聯係到省委書記那裏。


    有用沒用,暫且不說,這叫草蛇灰線,伏脈千裏,誰能想到,楊辰結交人家,是奔著十年八年後去的。


    一般人真考慮不了這麽長遠。


    雷思遠知道劉天高,所以比較尊重他的意見,隻要說劉海闊想去,那應該就不會有什麽問題。


    而楊辰呢,隻要布局下去,成不成就不是楊辰該操心的了,連山水泥二期一經啟動,需要處理的事多著呢。


    有的事是他做為招商引資人應該管的,有的是做為企業實控人,應該處理的,好多次,楊辰都要出麵跟段以林據理力爭,扮演惡人的角色,弄得楊辰感覺自己都有點精神分裂了。


    不過總得來說,進展還算順利,但是在設備選擇上,出現了一點問題。


    原先在做設計方案的時候,采用的是北方機械的成熟方案,象這種新型幹法帶餘熱發電還配套礦渣粉磨站的,國內確實是北方機械的最為成熟。


    但是等這次楊辰跟他們聯係的時候,以前說好的幫著融資一個億的事,楊辰連提都沒敢提,但就算是這樣,原來方案中的成套設備價格上浮了百分之二十不說,交貨期也推遲了半年。


    用他們的話說,叫訂單太多,幹不過來,所以不止價格上漲了,預付款的比例也提高了,交貨的時間還推遲了,願意訂就訂,不願意訂就算,人家不在乎。


    楊辰算是見識到這種超大型國企的傲慢了,我是給你送生意的,你竟然來這一手,算了,用不起不用了。


    楊辰隻好在國內重新尋找成套設備供應商,然後海城重機收到風聲,主動找上門來,想接這個訂單。


    日產三千噸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但是餘熱發電沒搞過,這是一門比較先進的技術。


    就是在水泥生產過程中,需要對原料進行煆燒,而煆燒工藝,窯頭熟料冷卻機和窯尾預熱器會排出三百多度的廢氣,至少占總能耗的三分之一,如果不處理,排放到空氣中,等於白白浪費了。


    而采用餘熱進行發電的話,一方麵可以降低能耗,發出來的電可以供設備直接使用,另一方麵,也可以減少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


    等這條生產線建成之後,楊辰還打算用這個餘熱發電功能對附近村莊進行供暖,一來起到惠民的作用,讓下鄉嶺鄉的群眾享受到發展成果,要知道平山縣還沒有進行集中供暖呢。


    二來,日後環保嚴格了,冬季喜歡進行環保管控,這條線就可以算成民生項目,可以豁免管控。


    而且這條生產線一天就可以發電二十五萬度左右,解決生產線一半左右的自用電,降低百分之十的成本,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但技術難度也確實高。


    因為發電這一塊,對於傳統的機械設備生產商來說,完全是一個新的挑戰,他們也是要找配套商合作,然後組合到一起。


    可是沒有成熟案例和經驗的話,這種拚湊到一塊的設備很容易出現問題,而且效率較低。


    但海城重機不自量力非要試試,楊辰又沒有其它的可靠選擇,隻能暫時先談著,同時擴大視野,尋找其它的合作方。


    這個時候邵英剛給段雙林打來電話,說海西機械廠問他們能不能接這個業務,同時海西這邊的連山水泥是不是也要上這個生產線。


    海西機械也要對這套設備進行研究,但他們自己有一個研究院,研發能力比海城重機要強。


    楊辰想了想,反正對任何一家的實力都不放心,不如幹脆讓他們兩家聯合,形成一個聯合體來投標,研發出來的技術成果雙方共享,到時候昌州的業務海城重機做,海西的業務海西機械做。


    嗯,對,海西那邊的連山水泥也要上一個3200t\/d熟料水泥帶餘熱發電生產線建設項目,因為經海西省委省政府協調,三家銀行同意聯合向海西連山水泥發放一點五億的低息長期貸款,一下子解決了資金問題。


    隻不過這個項目還在前期協商過程中,他們還需要設計方案,然後規劃土地建設工程,比這邊大約要晚三個月開始。


    如果這兩條生產線全部投產,整個連山水泥日產超萬噸,基本上能夠進入全國前十的行列。


    到時候就可以啟動上市步伐了,其實準確來說,現在就已經預備階段了,連山水泥所有的財務運作,都是按照上市公司的規範進行的,可能不符合國內上市標準,但去香江上市是沒問題的。


    正當楊辰躊躇滿誌之際,卻收到了當頭一棒,市發改委傳來消息,說他們這個項目的備案沒能在省發改委獲得通過,本來隻是程序性的,卻被卡住了。


    楊辰問為什麽?市發改委的人久久不語。


    楊辰知道理由肯定不那麽正大光明。


    同時楊辰也意識到了問題出在哪裏,肯定是連紹成搞的鬼,因為他就是從省發改委出來的。


    這家夥果然不堪忍受,還是出手了。


    楊辰也沒有著急,而是先向頂頭上司李誌新進行了匯報,李誌新聽就惱火了,說省發改委這是越權管理,因為隻需要在市發改委備案就行,對他們隻是告知,他們憑什麽不允許。


    李誌新報告給了杜同海,杜同海責成市發改委盡快去協調,務必確保盡快通過,不能耽誤項目的實施,這是今年市裏的重點工程,在誰那裏延誤了,誰就要負責任。


    這就叫壓力傳遞,市發改委主任苦著臉去跑了,結果兩三天下來,又花錢又搭健康的,還是不行。


    匯報的時候,頭都不敢抬,杜同海看了看李誌新:“老李,要不咱們兩個去跑一趟?”


    他雖然分管發改委,但這是招商上的事,所以拉上李誌新也不為過。


    李誌新沒有推辭,爽快地答應下來,然後看了看楊辰:“你跟我一塊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包工頭到一方高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茶老酒愛少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茶老酒愛少女並收藏從包工頭到一方高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