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保持熱度
極度深寒:我在末世建基地 作者:金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領導們的離去,廣場上的氣氛逐漸放鬆下來,但基民們的眼神中依舊帶著幾分複雜。
這“火種模範基員”似乎也沒有想象中那麽那麽完美無瑕,它背後隱藏的犧牲與不公,像是一麵鏡子,映照出火種基地光鮮表麵下的陰影。
不過現在他們也不是想這些的時候,今日的表彰大會,一共花了近3個小時,他們今天的還有任務沒有完成呢。
畢竟表彰大會所用的3個小時,可是不包含在基民們每日14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內的。
也就是說,他們今日還得工作14個小時。
時間已然很緊迫了,一個個基民們趕緊忙碌了起來。
現場頓時一散而空,隻餘下收屍隊的人還在清理現場。
今日的表彰大會,廣場上一共凍死了97人,其中大多是年邁體弱或是病重的基民,他們在嚴寒中未能挺過這漫長的幾個小時。收屍隊隊員們默默地搬運著遺體,他們的臉上沒有明顯的表情,似乎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場景。
對於這些逝去的人,基地並不會給予太多的關注或補償。
畢竟,在火種基地,物資稀缺,每一份資源都需要精打細算。而這些老弱病殘,早已被視為基地發展的累贅。
這些老弱病殘平日裏也沒法工作,整天呆在屋裏的被窩中苟延殘喘。
不過由於他們有親人養著,基地也不好說什麽。
畢竟如果直接將他們清理出去,那就顯得太不近人情了。
而每次的強製集會倒是一次清理這些累贅的好機會,因此,基地的領導層對於這樣的自然淘汰現象,往往采取一種默許的態度。
他們深知,在這樣的極端環境下,基地的資源必須用在刀刃上,而那些無法為基地做出貢獻的老弱病殘,自然就成了被淘汰的對象。
收屍隊的隊員們將遺體運送到基地的專門處理區域,那裏有一排排焚化爐,專門用於處理這些逝去的生命。
每一次的焚化,都意味著一個生命的終結,也意味著基地資源的又一次重新分配。
而且焚化爐內屍體燃燒的能量,基地也不會浪費,他們會將其利用起來,將其供應給基地的供暖係統,讓這份生命的最後餘溫,繼續為基地的運轉貢獻一份力量。
在焚化爐的旁邊,有一塊小小的紀念碑,上麵刻著所有在基地中逝去的人的名字。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塊紀念碑上的名字越來越多,基地的管理層也漸漸地對它失去了關注。
畢竟,在這個以生存為首要目標的世界裏,死亡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常態,一種無法避免的命運。
那些失去親人的基民,大部分也是草草緬懷一番,就趕緊投入了工作中。
畢竟在這極寒末世中,每天都有無數人凍死餓死,他們身邊的家人朋友們大部分都在這場極寒末世中遇難了,對於這種事早已麻木。
逝者已逝,活著的人還要繼續為生存而戰,如果就此頹廢下去,那麽下一個死的就是自己了。
相反的,有些人甚至還會因此感到慶幸,畢竟他們大多數人每日辛辛苦苦工作所領取的食物連自己都不太夠吃的,更別說還要養活沒有勞動力的親人了,現在他們反而感覺心裏輕鬆不少。
此時的陳煜,正聽著劉龍幾人的匯報。
由於火種基地實行軍政分治的管理模式,因此,今日的表彰大會他並沒有參加。
對於現場的具體情況就隻能通過劉龍幾人來了解了。
劉龍幾人將現場的情況一一向陳煜做了說明,包括火種基地李逸的出場、“火種模範基民”們的獲獎情況和故事分享,以及現場基民們的反應。
陳煜在得知基民們在聽到“火種模範基民”第一名薛濤的故事的反應後,嘴角也是掛起了一絲淡淡的笑容。
薛濤這個人,是他故意安排的,是由他提名讓其當選的第一。
原本,人力資源的部的人,是打算將這個第一名的獲獎者的名額給一個關係戶的,不過陳煜在“碰巧”得知這件事後,直接指著人力資源部部長葉可心就是一頓大罵,說其假公濟私,對不起首領的信任,為了一點蠅頭小利,破壞了首領的大事,她擔當不起!
葉可心聽到陳煜那麽說,當場就被嚇得一臉慘白。
一時間,竟然被陳煜給震懾住了。
雖然她身為人力資源部部長,在火種基地算是高層領導,而陳煜不過是火種戰團的一名連長,雖然是獨立連,但兩者的地位也可謂是天差地別。
但是,現在他們這些高層誰不知道,“錢朋”現在深得首領李逸的賞識,大有成為其心腹的意思。
就這“火種模範基民”的選拔流程,還是陳煜擬定,並獲得了李逸支持的。
可見其在首領心中的地位。
在火種基地,首領李逸就是神,李逸想提拔誰就提拔誰,想讓誰下台就讓誰下台。
葉可心自然是不敢在“錢朋”麵前托大,想到這些,她當即向陳煜服了軟,並讓陳煜給她出謀劃策,以求在事情還沒有變糟前進行補救。
陳煜這才趁熱打鐵,將薛濤給推了出來。
其實當時的葉可心在得知薛濤的事跡後,還是有一些疑慮的,畢竟薛濤的故事太誇張了,從頭到尾都充斥著損人利己的行為,讓人心生反感。
但陳煜卻告訴她,首領要的就是這種效果,那薛濤雖然犧牲了隊友的利益,但終究是為基地做出了貢獻,基地是實打實獲得了好處的。
一個人的自我奉獻,影響的隻是他一個人,而若是讓基民們自發向同伴施壓,這樣一個人就能帶動起一大波人的積極性了,可謂是將利益達到了最大化。
葉可心聽完陳煜的分析,心中豁然開朗,當即就同意了讓薛濤當選第一屆“火種模範基員”第一名。
這才有了今天這一幕。
陳煜知道,基民們雖然日子過得差,但卻不傻,薛濤這件事已經在他們心中埋下了懷疑的種子,隻要他再稍加引導,這顆種子終究會慢慢發芽,最終成為參天大樹,欲要捅破火種基地的天。
接下來,陳煜給劉龍幾人再次分配了任務,讓他們通過自己手下的運輸小隊,將薛濤那些曾經被他“勸住”、“鼓勵”、“自願放棄食物補給”的那些隊友的結局以一種更為隱秘而巧妙的方式在基地內散播開來。
人類是一種健忘的動物,有些事,如果不時常被提及,就很容易失去熱度,最後被遺忘。
陳煜要劉龍幾人做的,就是要確保薛濤的惡行以及那些受害者的悲慘故事,像野火般在基地內蔓延起來。
…………
這“火種模範基員”似乎也沒有想象中那麽那麽完美無瑕,它背後隱藏的犧牲與不公,像是一麵鏡子,映照出火種基地光鮮表麵下的陰影。
不過現在他們也不是想這些的時候,今日的表彰大會,一共花了近3個小時,他們今天的還有任務沒有完成呢。
畢竟表彰大會所用的3個小時,可是不包含在基民們每日14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內的。
也就是說,他們今日還得工作14個小時。
時間已然很緊迫了,一個個基民們趕緊忙碌了起來。
現場頓時一散而空,隻餘下收屍隊的人還在清理現場。
今日的表彰大會,廣場上一共凍死了97人,其中大多是年邁體弱或是病重的基民,他們在嚴寒中未能挺過這漫長的幾個小時。收屍隊隊員們默默地搬運著遺體,他們的臉上沒有明顯的表情,似乎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場景。
對於這些逝去的人,基地並不會給予太多的關注或補償。
畢竟,在火種基地,物資稀缺,每一份資源都需要精打細算。而這些老弱病殘,早已被視為基地發展的累贅。
這些老弱病殘平日裏也沒法工作,整天呆在屋裏的被窩中苟延殘喘。
不過由於他們有親人養著,基地也不好說什麽。
畢竟如果直接將他們清理出去,那就顯得太不近人情了。
而每次的強製集會倒是一次清理這些累贅的好機會,因此,基地的領導層對於這樣的自然淘汰現象,往往采取一種默許的態度。
他們深知,在這樣的極端環境下,基地的資源必須用在刀刃上,而那些無法為基地做出貢獻的老弱病殘,自然就成了被淘汰的對象。
收屍隊的隊員們將遺體運送到基地的專門處理區域,那裏有一排排焚化爐,專門用於處理這些逝去的生命。
每一次的焚化,都意味著一個生命的終結,也意味著基地資源的又一次重新分配。
而且焚化爐內屍體燃燒的能量,基地也不會浪費,他們會將其利用起來,將其供應給基地的供暖係統,讓這份生命的最後餘溫,繼續為基地的運轉貢獻一份力量。
在焚化爐的旁邊,有一塊小小的紀念碑,上麵刻著所有在基地中逝去的人的名字。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塊紀念碑上的名字越來越多,基地的管理層也漸漸地對它失去了關注。
畢竟,在這個以生存為首要目標的世界裏,死亡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常態,一種無法避免的命運。
那些失去親人的基民,大部分也是草草緬懷一番,就趕緊投入了工作中。
畢竟在這極寒末世中,每天都有無數人凍死餓死,他們身邊的家人朋友們大部分都在這場極寒末世中遇難了,對於這種事早已麻木。
逝者已逝,活著的人還要繼續為生存而戰,如果就此頹廢下去,那麽下一個死的就是自己了。
相反的,有些人甚至還會因此感到慶幸,畢竟他們大多數人每日辛辛苦苦工作所領取的食物連自己都不太夠吃的,更別說還要養活沒有勞動力的親人了,現在他們反而感覺心裏輕鬆不少。
此時的陳煜,正聽著劉龍幾人的匯報。
由於火種基地實行軍政分治的管理模式,因此,今日的表彰大會他並沒有參加。
對於現場的具體情況就隻能通過劉龍幾人來了解了。
劉龍幾人將現場的情況一一向陳煜做了說明,包括火種基地李逸的出場、“火種模範基民”們的獲獎情況和故事分享,以及現場基民們的反應。
陳煜在得知基民們在聽到“火種模範基民”第一名薛濤的故事的反應後,嘴角也是掛起了一絲淡淡的笑容。
薛濤這個人,是他故意安排的,是由他提名讓其當選的第一。
原本,人力資源的部的人,是打算將這個第一名的獲獎者的名額給一個關係戶的,不過陳煜在“碰巧”得知這件事後,直接指著人力資源部部長葉可心就是一頓大罵,說其假公濟私,對不起首領的信任,為了一點蠅頭小利,破壞了首領的大事,她擔當不起!
葉可心聽到陳煜那麽說,當場就被嚇得一臉慘白。
一時間,竟然被陳煜給震懾住了。
雖然她身為人力資源部部長,在火種基地算是高層領導,而陳煜不過是火種戰團的一名連長,雖然是獨立連,但兩者的地位也可謂是天差地別。
但是,現在他們這些高層誰不知道,“錢朋”現在深得首領李逸的賞識,大有成為其心腹的意思。
就這“火種模範基民”的選拔流程,還是陳煜擬定,並獲得了李逸支持的。
可見其在首領心中的地位。
在火種基地,首領李逸就是神,李逸想提拔誰就提拔誰,想讓誰下台就讓誰下台。
葉可心自然是不敢在“錢朋”麵前托大,想到這些,她當即向陳煜服了軟,並讓陳煜給她出謀劃策,以求在事情還沒有變糟前進行補救。
陳煜這才趁熱打鐵,將薛濤給推了出來。
其實當時的葉可心在得知薛濤的事跡後,還是有一些疑慮的,畢竟薛濤的故事太誇張了,從頭到尾都充斥著損人利己的行為,讓人心生反感。
但陳煜卻告訴她,首領要的就是這種效果,那薛濤雖然犧牲了隊友的利益,但終究是為基地做出了貢獻,基地是實打實獲得了好處的。
一個人的自我奉獻,影響的隻是他一個人,而若是讓基民們自發向同伴施壓,這樣一個人就能帶動起一大波人的積極性了,可謂是將利益達到了最大化。
葉可心聽完陳煜的分析,心中豁然開朗,當即就同意了讓薛濤當選第一屆“火種模範基員”第一名。
這才有了今天這一幕。
陳煜知道,基民們雖然日子過得差,但卻不傻,薛濤這件事已經在他們心中埋下了懷疑的種子,隻要他再稍加引導,這顆種子終究會慢慢發芽,最終成為參天大樹,欲要捅破火種基地的天。
接下來,陳煜給劉龍幾人再次分配了任務,讓他們通過自己手下的運輸小隊,將薛濤那些曾經被他“勸住”、“鼓勵”、“自願放棄食物補給”的那些隊友的結局以一種更為隱秘而巧妙的方式在基地內散播開來。
人類是一種健忘的動物,有些事,如果不時常被提及,就很容易失去熱度,最後被遺忘。
陳煜要劉龍幾人做的,就是要確保薛濤的惡行以及那些受害者的悲慘故事,像野火般在基地內蔓延起來。
…………